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2022年西安研发投入强度达5.18%,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二!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2-22 11:37)
文章正文

image.png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艾莉)2023年1月13日上午,西安市召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西安市科技局局长李志军介绍了有关情况。

image.png

李志军说,过去的一年,西安市科技局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引领,聚力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体现于“高、科、技、研”四个重要科技创新数据:“高”是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计突破9700家,同比增长超过36%;“科”是指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预计突破11000家,同比增长超过28%;“技”是指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6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7%;“研”是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553亿元,同比增长9.41%;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18%,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二。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加有力

加快布局建设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载体,有序推进国家阿秒光源、分子医学转化中心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建成投运,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达到300P,位列全国第二,算力填充率达到98.3%,助力260家创新主体实现智能化升级。空天动力研究院成为陕西省建设国家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并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0家未来产业科技园。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正式授牌并启动。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见效成势

“一总两带”总格局加速构建,秦创原•上市企业园、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航空产业两链融合示范区、先进计算科技园等一批科创平台和产业园区加快布局建设。建成沣东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西安电子谷等“三器”示范平台67个,新增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大飞机创新原等各类研发机构65家。

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更加顺畅

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任务持续推进,“一院一所一校”模式不断开花结果,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通过成果转化累计组建高新技术企业41家,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6个,已形成我国稀有金属领域最大的产业集群。西安光机所累计投资孵化企业406家,其中一半以上落户在西安。西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 “三项改革”试点孵化了铂力特、华秦科技、鑫垚陶瓷等57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在“一院一所一校”孵化的企业中,仅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就有5家。

创新名城品牌影响力逐步彰显

成功举办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全球创投峰会、西安国际创业大赛、中国(西安)创新挑战赛等系列活动,创新名城建设稳步推进。西安市5家单位成功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名单。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2全球创新指数(GII)排名中,西安由33位跃升到22位,提高11个位次,位列中国上榜集群第7。

2023年重点围绕“五个聚焦”攻坚发力

李志军说,2023年,西安市科技局将从“五个聚焦”攻坚发力:打造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从平台建设、未来产业布局、人才引培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继续推动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和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建设,一体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强化基础研究能力,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部门、区县、开发区工作联动,秦创原总窗口、科技大市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协同发力,加快丝路科学城、秦创原生态科创岛、幸福林带秦创智谷、大庆智路科创城规划建设。瞄准未来产业支持建设研发、验证、转化等功能型平台,推动西工大未来产业科技园、长安先导实验室建设,赋能产业开辟新赛道、创造新动能;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对科技企业的支持机制,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开展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票据化)和创新信用贷款试点,到2023年底,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3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1000家;巩固科技成果“三项改革”试点成果,继续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水平,完善仪器设备共享、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专利申请前评估、技术交易信用贷等工作机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强跨区域合作,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上海技术交易所合作,推进科技成果价值评估,实行更加积极、开放、高效的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面向全球打造一批人才服务平台,大力引进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人才。打造硬科技城市品牌,举办硬科技和创新创业系列活动。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