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提到海派文化就想到“小资”?上海城市文明的特色应该是什么样?听听专家怎么说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7-19 19:39)
文章正文

要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要在哪些方面提升?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源自何处?如何找到城市文明中的上海特色,并发挥其文化价值?在今天上午举行的第三届城市文明论坛上,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作了题为“城市文明的上海特色”的主旨演讲。

 

城市的发展需要依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形象,在新时代上海打响“四大品牌”、提升城市能级、向着2035卓越全球城市目标再出发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此背景下,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解放日报社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城市文明论坛在世博会博物馆举办。

 

建设有上海特色的卓越全球城市

 

2035年,上海要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但到了那时,全球可能已经有几十个“全球城市”,上海的特色在哪儿?

 

在王战看来,“卓越”并非空泛概念,上海特色的全球城市,应当是引领全球信息文明、生态文明、治理文明、文化融合创新发展的领先城市。这样的评价标准从何而来?他一一进行了阐释。

 

今天,我们已踏入信息化社会,但很多制度仍是此前延续二三百年的工业化社会中形成的,因而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很多新事物发明出来,我们很难界定。”王战以区块链为例聊起了“信息文明”,他表示,区块链是个“好东西”,但目前技术尚不到位,“老百姓感到‘云里雾里’,成了一个炒作的工具,应该加强普及。”他认为,在信息文明方面,上海有许多工作可以率先尝试。

 

信息化社会为市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就医可以预约挂号,购物可以线上支付,然而许多老人却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被这条无形的“网沟”隔离在信息化时代的大门之外。王战建议,为提升信息文明程度,可对全市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网络知识的普及,让他们共享发展成果,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卓越全球城市的引领作用。

 

“大家是否感受到,现在过完冬天,很快就到了夏天,春天非常短?台风也越来越厉害了?”谈及“生态文明”,王战表示,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已近在眼前,“每年到8月,我们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已经耗尽了地球一年的环境容量,最后的结果将由人类自己来承受。”在他看来,作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地处海边的上海将在生态环境问题上面临更大挑战,必须有所作为。

 

苏州河治理便是其中之一。“上海人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我认为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王战认为,一条人们眼中已经严重污染的“臭水沟”,最终实现了鱼儿畅游,极大增强了人们对上海环境治理的信心。

 

而在“治理文明”方面,王战直言,当前世界正面临着一场“治理危机”。一方面,二战后主导制定世界秩序的美国正在“退群”,全球治理本身遭遇危机。另一方面,特大城市的治理,这是上海面临的难题。“现在世界上公认,上海在超大型城市管理方面做得是比较好的,作为一个卓越全球城市,上海也应该提供相应经验。”

 

 

红色文化是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结晶

 

如何提升城市的信息文明、生态文明、治理文明?王战认为,这需要文化融合力,而在上海的城市精神中,“海纳百川”就是融合力的体现。上海的文化融合力,体现在“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这三个文化上。

 

南宋之后,随着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江南也成为了全国的文化高地,江南文化和北方文化发生了碰撞,并实现了民间文化的交流。在王战看来,江南文化是海派文化的“根”。

 

“我们对海派文化有一些误解。”王战说,第一个误解,是将其误认为是海外传来的文化,第二个是将其误认为是上海一家的文化。“上海这个‘文化码头’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是来自于江南的特色,包括南面的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的温州、宁波、杭州,还有北面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

 

“海派文化并不是‘小资文化’。”许多人一讲起海派文化,就联想到张爱玲、徐志摩,但在王战看来,这仅仅是海派文化中很小的一部分。海派文化既是江南文化中由南北文化的碰撞所提炼出来的,也是江南文化和海外文化之间的碰撞所形成的,西方的竞技体育、文学、戏曲、音乐等,都是先从上海进入中国,近代90%的西方书籍也在上海翻译引入中国,其中就包括了《共产党宣言》。“红色文化的产生,也是我国国情与西方文化冲撞的结果,我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因此,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一脉相承,江南文化是根,海派文化是一个大平台,红色文化则是结晶。”他表示,今天谈到城市文明,不能再泛泛而谈,而是要牢记城市文明中的上海特色,将其中共同的文化价值发扬光大。

 

奋斗故事诠释城市精神

 

无论是“四大品牌”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还是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在上海的发展历程中,都可以看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的引领作用,以及来自各行各业建设者的共同努力。论坛上,5位来自基层的工作者们分享了他们的奋斗故事。

 

上海是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对外的窗口,来自上海虹桥机场的安检员吴娜分享了自己把青春和信念注入“上海服务”的案例故事;坚持生态立岛、倡导绿色生活,崇尚淳朴乡风,来自崇明区的基层干部杨安超为大家讲述了崇明在建设生态岛过程中的那些事儿;漫步上海,总能被上海的文化气质所感染,来自读者(上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吴小丽动情讲述“读者”落户上海,用文化点亮城市的背后故事;城市很大,老百姓的事很小,临汾路街道的办事处主任张峰介绍了如何用“大数据”让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上海航天事业是“上海制造”和上海科创的重要力量,来自上海航天812所的党委副书记姚红霞讲述了上海航天“从8公里飞向4亿公里”的故事,航天精神、上海城市精神在上海航天人身上融合为一体。

 

“四大品牌建设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都是上海提升能级以及城市辐射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上海追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落脚点。”市文明办主任潘敏认为,上海城市精神是文化品牌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要把对上海的热爱转化为行动的自觉,让上海城市的文化特质更加凸显、精神品格更加鲜明、人文内涵更加厚实、战略优势更加突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态之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