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宝鸡记忆】:历史久远的贾村塬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8-15 20:54)
文章正文

【宝鸡记忆】:历史久远的贾村塬

2018-07-08 06:18

我虽然生在贾村塬,长在贾村塬,16岁才离开贾村塬,除了在报刊介绍过几位贾村塬的著名人物外,从来也没有撰写贾村塬的散文随笔。近日,有几位乡党、同学劝我也能写点与贾村塬或与容氏家族有关的记叙文。盛情难却,草成此文,算作回敬吧!

一、充满传奇故事的贾村塬

听老人们说,贾村塬最早叫大虫岭,亦称西平塬,现在因有蟠龙山村也有叫蟠龙原的。

贾村塬地势比较平坦,北高南低,土质肥沃,村舍密集,由北向南分布着桥镇乡(2011年并入贾村镇)、贾村、蟠龙三个乡镇(现为两个镇)。它东起千河,与凤翔塬隔河相望;南依渭河,与秦岭对峙;西至金陵河,与陵塬为邻;北靠千阳岭,与吴山相连,东西宽约15里,南北长约30里。老人们常说其形状尤如一条巨龙,龙头就在贾村塬西南部渭河北岸的蟠龙山,龙尾就在贾村塬北部紧靠千河西岸的龙尾村。因其南有渭河;东、北有千河;西有金陵河为界,因而民间流传着:“贾村原像只船,四面水围严。”

耄耋老人说,自古以来,古代先民一直把这里当作风水宝地,历史上贾村塬出了不少名门望族。又说,贾村塬文化积淀厚重,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名人辈出。

贾村镇

贾村镇是宝鸡市陈仓区的一个镇,位于宝鸡市北部的贾村塬中部,东隔千河与凤翔长青乡、陈村镇相望,南接蟠龙镇,西连金陵河乡,北与桥镇地段毗邻,距宝鸡市中心25华里。

贾村的地理位置适中,贾村、蟠龙、桥镇及千河沿岸农民早在明清时代在此进行交易。据老人介绍,民国末年全镇有药铺、染坊、杂货店、裁缝铺等20多家。双日逢集,入集5000余人。1949年解放后,贾村镇一直是区、公社、镇人民政府所在地。1984年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建制镇。

贾村镇形成集镇,始于明末,兴盛于清代。康熙二十年(1681)大学士党崇雅辞朝还乡,隐居于此,曾修盖龙川镇,并撰匾额“龙川雄镇”,悬于城楼。

贾村古称龙川镇,城堡遗址至今尚存。1958年,在办“共产主义学校”时,我们就住在“黄城”里,城墙很厚实。史传明清名臣党崇雅曾在此接待西征的康熙帝,康熙帝见镇门楼高题“龙川雄镇”四字,略有不悦,遂问党崇雅道:“朕本为龙,此龙何来?”党崇雅随机应变:“君为真龙,此假龙尔。”康熙答:“原来是个假村。”承康熙金口玉言,改名“假村”,后代人谐其音唤作“贾村”,该村并无贾姓人家。这就是贾村地名的由来,贾村塬一名也皆由此而来。

201410月,贾村镇南湾村村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大量古代建筑遗物,随后秦始皇陵博物院与陈仓区博物馆联合组队对该地进行考古调查。经调查,考古专家共发现廊道、便道、夯墙各两段,夯土台基一处,以及包括瓦当、板瓦、筒瓦、排水管、砖等在内的151件陶制文物。由此推断,这座建筑遗址系秦汉时期的祭祀遗址

二、贾村镇历史遗存众多

贾村镇历史悠久,境内古遗迹颇多,历史积淀淳厚,至今有多处历史遗存和文物保护区域。

相传,贾村以北的桥镇,是上古有桥氏部落领地,故本地在上古时就有人类居住。2009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桥镇村境内中发现的“华夏第一瓦”声名大振。久负盛名的还有黄梅山和白荆山等。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曾至黄梅山避过暑、练过兵。阅兵台、一杆旗、圣旨沟、跑马岭等古遗迹至今可鉴;炎帝之母安嬁氏生前居住过的白荆山遗址尚存。姜嫄圣母像古已有之,唐、宋、明、清尤为盛行,有碑可见。黄梅山在桥镇北部,俗称黄米山,相传周穆王西巡马死,葬于此,又称马迹山,有个村至今叫“马冢”。

整个贾村塬周边,至少在商晚期西周初期就有村落城垣,塬东部的灵龙村、上官村、扶托村,南部的戴家湾墓地,西部的金河,北部的桥镇都有西周早期的青铜器、玉器、兵器和石器出土。

何尊

贾村塬出土的最著名的文物是西周前期的“何尊”,现藏宝鸡市博物院。此青铜器为西周成王时期宗族中的一位姓何的所作的青铜器,是西周初期的一件珍贵艺术品。1963年,在贾村村出土,底部有122字铭文,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中国”的名称。铭文也记叙了周文王、武王和成王传承的序列,以及筑造“成周”(今洛阳) 的历史。故被视为镇国之宝。

“夨王簋盖”

1969年,这个塬区的上官村出土了夨王簋等4件重要青铜器,1973年又发现了青铜器“夨王簋盖”;1983年在几步之遥的浮托村还出土了青铜器“夨膡盨”。这些夨器有的时代较晚,和其它器物所反映出这个塬区的主体时代特征不太相符,但其在贾村塬的不断被发现,引起了史学界和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一部分学者经过对这些夨器的初步研究,认为汧河流域是夨国的封地,贾村塬一带应是西周时期夨国势力范围的一部分。

一些学者认为,贾村塬及其西北部的吴山,属于西周早期的夨国封地。关于夨国,有两种解释,一说为虞国,一说为吴国。有学者根据西周“太伯奔荆蛮”认为,泰伯就是逃到了岐山以西的吴山一带,故为吴国。周立国后,康王改封其地为江苏宜地,也就是春秋战国时的吴国。吴国姬姓,故而,后有与姬姓晋国结亲不允的记载。

“华夏第一瓦”

境内古遗迹颇多,上官村遗址、西周遗址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410月,贾村镇南湾村村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大量古代建筑遗物。随后秦始皇陵博物院与陈仓区博物馆联合组队对该地进行考古调查。经调查,考古专家共发现廊道、便道、夯墙各两段,夯土台基一处,以及包括瓦当、板瓦、筒瓦、排水管、砖等在内的151件陶制文物。分析认为,南湾遗址系秦汉时期祭祀遗址。

三、贾村塬最著名的历史名人党崇雅

党崇雅,家乡人都称其为党阁老,明天启五年进士,累官户部侍郎,督饷天津。清顺治元年在通州降大顺,仍于户部任职,同年六月降清,以原职赴京补用,九月改任刑部侍郎。以明律为基础,草拟成《大清律集解附例》。顺治元年秋,上奏将施死刑分为立决和监候,建议恢复朝审和秋审。顺治六年,为刑部尚书、太子太保,顺治八年改户部,九年请老归。十一年特旨起用授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加太保兼太子太傅,时人呼为党阁老。十三年再乞休,获准。

党崇雅故居

党崇雅著有《鹃失啼》、《图南草》、《意先草》、《焚焚草》及前后疏稿20卷。党崇雅“家居清约,门阑悄然,每出入一蹇一童,里中不知为师相也”。

关于党崇雅其人其事在宝鸡流传很广。有名的故事是进贡萝卜:宝鸡有一种“愣头青”萝卜很好吃,被列为贡品。进献萝卜成了当地百姓的负担。于是他私下告诉家乡人,献贡品萝卜时特意找了患有甲状腺肿大(俗称“瘾瓜瓜”)的人抬着进京。皇帝问时,就说因为吃萝卜才得下这种病。于是,宝鸡人免除了进献萝卜的负担。

何载 容全堂 著

(四) 著名的现代名人是容恭(何载)

中央组织部原秘书长何载,参加革命前叫容恭,祖籍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杜家凹村,1919年出生于甘肃成县,幼年家贫,随后返回杜家凹村。现年99岁。

容恭生于1935年,12.9学生运动,16岁的容恭走上革命道路,1936年容恭成为西安爱国学生代表,西安事变期间,容恭代表学生拜见张学良。随后,被党组织送到延安,进入中央党校、马列学院学习,陈云同志为了便于工作,将“容恭”更名为“何载”,喻意:终生为人民负重拉车。何载先后在中央研究院、西北局组织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调入中南海,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在毛泽东主席身边工作8年时间。19588月,何载被莫须有的扣上“中南海‘黑旗事件’”代表人,受到错误处理,蒙冤达20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办公厅推翻强加在何载身上的一切不实之词,恢复名誉,何载被选调到中央组织部。何载先后担任中组部干审局长、中组部秘书长、中组部机关党委书记(正部级),拨乱反正时期,在部长胡耀邦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复查平反了涉及290万人的冤假错案,改正错划右派54.7万人,复查平反知识分子冤假错案158万件。为平反冤假错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何载还担任了七届全国政协法工委常务副主任。在李先念领导下,何载与一批老同志创建了“中国扶贫基金会”,担任常务副会长、顾问,为社会力量扶贫创出了新的途径。著有《彭德怀的故事》《红旗漫卷西北高原(缅怀习仲勋在西北)》等12本回忆录。

(五)著名艺人李嘉保.

李嘉宝(1907——1986),本名李华,艺名嘉宝,宝鸡县贾村镇陵一村李家村人。解放前在"党拐子戏班""安正戏班""鸣盛社"演出。建国后曾任西府秦腔剧目挖掘小组副组长。19561月,李嘉宝等名角,分配到宝鸡新声剧团,担任教练或导演。1958年被省戏曲学校聘为艺术指导。做工细腻,善于把人物性格和自己的表演结合,一招一式,一顾一盼,颇为传神,以主演《拾玉镯》中孙玉姣而著名。为《四贤册》音频留世。西府秦腔艺人,初工花旦,后兼青衣。其吹火功夫很厉害,尤其他的“磨菇云”此技堪称一绝。从祖父起,三代梨园世家。他演出的剧目近200本(折),最拿手的有《搬石头》、《杀狗》、《拾玉镯》、《花田错》、《抱斗》、《法门寺》、《安安送米》等20多出,为西府秦腔旦角名流。也是西路秦腔的主要代表演员之一。

曾在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西府秦腔老艺人张德民、李嘉宝、魏甲合、孙双钱等参加了陕西省第一界戏曲会演大会。分别演出了《太和城》、《打骡子》、《搬石头》、《搜宫》、《王魁盘城》等折戏,均获大会奖状。同年8月宝鸡专区召开16县(市)名老艺人座谈会,展览演出《沙陀国》、《桑园会》、《时迁偷鸡》、《古城会》等剧目;同时选拔20多名老艺人到西安献演了《双灵牌》、《诸葛亮撑船》、《伍员逃国》、《白马坡》、《三义节》等40多出传统折戏,受到普遍欢迎。

——201876日撰写于书香斋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喜欢此文请留言点赞,欢迎转载,感谢光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