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融媒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自古以来就备受尊崇。因龙而起的地名往往蕴含着美好的寓意,象征着繁荣昌盛。如北京市的龙潭湖、四川省的龙腾乡等地名都以龙为名。这些地名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发展,传递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更好地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传承弘扬优秀的乡村地名文化,讲好群众身边的地名故事。让我们从美丽的博山乡村开始龙年地名探秘之旅吧。
01
与龙有关的村落
蛟龙
在石马镇东北部,距镇政府驻地5千米,东靠紫罗山,南连洪山口,西靠明德山,北依南庄。因村西有一高阔平坦的石坡,故得名为“薄板台”。至宋代,又因地处焦岭之麓,故又名“焦岭”。后在村西明德山雾云洞中发现恐龙化石,改村名为“蛟龙”。
龙堂
位于域城镇西部,距镇政府驻地6.4千米。地处深山,东邻蝴蝶峪,南连桃花泉,西接夹山、莱芜市逯家岭,北依黄石坞。因村处草峪岭东麓,岭似青龙,尾上头下,其下又分两岭,象两龙须,村在两岭之间,初名龙藏庄,后演变为龙堂。
青龙湾
位于域城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6.8千米。东邻泽蒜峪,南连夹山,西接峪口,北依岳峪。地处山区。清同治七年(1868)《龙祠碑》载“青龙湾者,淄、博两邑所也,以龙名水,而以水名庄焉”,即以此而得名青龙湾,别名为天清湾。
银龙
位于域城镇北部,距镇政府驻地1.6千米。东邻张庄,南连大峪口,西接西北峪,北依茜草。因瑚山南延支脉附近有两巨石,一形如雕,一形如虎(现存)。村处于两石之间的峪口,故名雕虎峪,演变为刁虎峪。后村民取“银龙舞动”之意,更名为银龙。
02
因龙得名的山、峪
青龙山
据《博山县志·山川》记载:“鹁鸽崖,县北二里许。陇水东岸,巉峭临水,崖际有石棚。俗以与虎山夹处,遂称为青龙山”。青龙山,地处荆山北部末端,山体南北长、东西狭窄,呈波浪状,形似一条长卧的青龙而得名。明初,山之西北向,河之阳建有青龙庙一座,由此得名青龙山。
九龙峪
传说,古时候老山顶群山,处于一片汪洋之中,有九条龙伏卧于此。大禹治水后,九条龙腾空而去。所卧之处,成为九条大沟,故取名九龙峪。包含九条峪:哑吧峪、黄连峪、小李峪、大秀才峪、山核桃峪、良峪、水石屋峪、小秀才峪、瓦屋峪。九条山峪景色奇特,各有千秋。
蟠龙山
因山形而得名。蟠龙山,因山形蜿蜒,形似蟠龙而得名。《续修博山志》所载:“蟠龙山,县东南九十里,属虎林乡。”是关于蟠龙山山名的最早文字记载。位于池上镇政府驻地8千米,海拔865米,附属山头有石马锅、庙子岭。此山呈东西走向,其主峰东与淄川区淄河镇纱帽村相连,西与淄河镇的涌泉和梦泉村紧邻。
03
因龙得名的道路街巷
卧龙路
因该路位于卧龙坡,故名。博政字〔2016〕40号文件命名。东起泉水路,西至卧龙坡公墓,东西走向。长800米,宽3.5米,水泥路面。与泉水路相交。
龙泉街
该街因系去龙泉寺必经之途,得名“龙泉寺街”,1977年命名为“龙泉街”。淄政发〔1982〕280号文件命名。始建于清朝。北起新建四路,南至淄博市第一医院,南北走向。长510米,宽10米,沥青路面。与中心路、县前街相交。
卧龙坡路
因沿途经过卧龙坡而得名。博政字〔2016〕40号文件命名。北起李家窑北街,南至凤凰山东路,南北走向。长500米,宽14米,水泥路面。
原标题:《博山与“龙”有关的地名,你知道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