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历史篇】武汉地名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来源:网站编辑 2024-12-14 20:30)
文章正文

如今,广埠屯成为武汉最大的IT交易市场。 

  明太祖时,要求诸王护卫军屯田护卫;明成祖时更要求发展农业生产。楚王积极响应,他命令驻扎在东门外交通孔道口的护卫军置屯耕戍。明太祖时赐给诸王的仓库名都以广字开 头,楚王的仓库名广埠,因而护卫军屯垦之地就称为广埠屯。

  六渡桥

  传说现六渡桥一带为水洼之地,一老人的独生儿子在此不慎失足落水,老人遂募捐修桥,募到六斗米,并带动其他人捐钱捐物,很快修好了桥,故名“六斗桥”,即为现今的六渡桥。

  2014年,服役30年的六渡桥人行天桥退出历史舞台。

  水果湖

  水果湖并不产水果。原是一片荒丘野岭,沟壑纵横,连农田菜地也不多。每逢下雨时,丘岭上的雨水顺着沟壑汇集到这里的湖汊里,由此出口流入东湖,人们便把这个东湖的湖汊称为水口湖。日子久了,以讹传讹,谐音转化为水果湖。

水果湖素有“楚天第一街”之称。

  宗关

  宗关俗称上关,与下关汉口汉关对称,和武昌关,汉阳朝关一起,同属旧江汉关监督署,是过去的征税机构。名源“江汉朝宗”的“宗”字。清代在这一带设关收税。民国以后,征税作用渐小,三十年代以后仅为码头、渡口。

  硚口

  硚口之名,始于汉口成镇之初。硚口有大、小两处,原指大小两座石桥:一是明崇桢八年(公元1635年)挖土修筑长堤形成的玉带河上第一座桥,一是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挖土修筑城堡形成的护城河上第一座桥。也作桥口。

  硚口区东接长江,南滨汉江,西抵舵落口、额头湾,北至张公堤与东西湖区接壤。

  兰陵路

  现今兰陵路一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属俄租界,战后将带有俄国色彩的街道统一改名。曾以任两湖巡检使兼湖北督军和省长的“萧耀南”的郡望(某姓世居某地为当地所仰望之意)定名。萧姓的郡望为浙江兰陵,故称兰陵路。

  这幢老房子属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立面装饰用材较有特色,在武汉并不多见,颇具保留价值。

  集家嘴/南岸嘴/鲍家巷/弹夹巷

  公元1521年,阳春三月,人们正流连于春光的明媚。几匹快马卷着黄尘,带着一个惊人的秘密千里跋涉而来。原来,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他不仅没有儿子,也没有直系兄弟,符合继位条件的,只有远在湖北钟祥的一个堂第,这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朱厚熜。“新皇帝进京登基要过汉阳了。”消息传来,百官不敢懈怠。为了接驾,汉阳府的高级官员们肃立在汉水两岸的渡口边,稍远处,则聚集着部分中低级官员,他们承担着报驾的任务。百姓们则聚集在新皇帝车驾的必经之路上,欲争睹龙颜,是为探驾。后来,官员接驾的地方就被称为“接驾嘴”和“南岸接驾嘴”,报驾的地方被称为报驾巷,百姓探驾的地方则被称为探驾巷。再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地名因谐音被分别误传为集家嘴、南岸嘴、鲍家巷、弹夹巷,并沿用至今。

  南岸嘴是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和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交汇处形成的冲击地带,被誉为“中国第一角”。

  水厂

  清光绪三十二年,汉口巨商宋伟臣等筹办既济水电公司(取“水火既济”之意),在宗关兴建水厂,是武汉最早的自来水厂。水厂建成后,四周多为农田菜地或荒地,只有水厂较为显著,人们便以水厂作为这一带的泛称。

宗关水厂是武汉最早的自来水厂。

  丹水池

  丹水池是京广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名称。传说清末有位老人在这里江边端水,有人问他此地叫什么名字,他以为问他在干什么,随口答道,“丹水池”。问话人只听到三字的字音,以为当地名叫丹水池,沿用至今。

  卓刀泉

  相传在赤壁大战前,关羽奉诸葛亮之命,率兵马途经此地。正值盛夏,士兵们酷暑难熬,关羽便派人四处寻找水源,均无所获。这时,一名老者告诉关羽:“这里原是水丰林茂之地,后来出了个老虎精,把湖湾水源全给糟蹋了。”话刚出口,一阵狂风起处,一只金睛白额老虎张牙舞爪地扑了过来。关羽见状,随手祭起那把青龙偃月刀。大刀化为一条青龙,呼啸着迎虎而上,瞬间飞沙走石,龙虎斗得天昏地暗。青龙越斗越勇,猛虎一阵惨叫,趴在地上化成一座石头山,而青龙又还原成大刀回到关羽手中。随后,关羽以刀斫地,仰天大笑。就在他的大刀斫地之处,居然冒出涓涓清泉。将士们痛饮解渴,士气大振。临行前,关羽用刀蘸上泉水浇洒石头山,山上立即绿树丛生。后来,人们便把这处清泉取名为卓刀泉,把白虎精化成的山叫作伏虎山。

  卓刀泉井深约三丈,据碑文记述,泉水“冬温而夏冽,其色淡碧,味甘如醴,饮之可疗疾。”

  积玉桥

  这一带原有座桥,夏季湖水上涨时,居民就在桥孔处捕鱼捞虾,多为鲫鱼,遂称此桥为鲫鱼桥,并泛指附近之地。后来这里成为运送铸造铜元材料的车辆至铜元局的必经之地,便取堆金积玉之意,将鲫鱼桥谐音雅化为积玉桥。

  曾经,积玉桥有林是武汉不可多得的人文雅致之地。

  武泰闸

  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由张之洞主持修建。每至长江汛期闭闸防洪,冬夏江水下落开闸排渍,有“一闸管七县加一洲”(鄂城、大冶、武昌、咸宁、嘉鱼、蒲圻、崇阳和兴国洲)之利,故取保境安民、国泰民安之美意,称为武泰闸。

2008年3月,湖北省政府正式将武泰闸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

  中山公园

  其前身为私人花园,名曰:“西园”,1926年收归国有,并将西园附近的‘浦鲁豫同乡会’的土地划为园址并确定建立“汉口第一公园”,1928年为纪念孙中先生定名为“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已成为集休闲、娱乐、游艺等多项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是武汉闹市中的“绿宝石”。

  一元路/二曜路/三阳路/四唯路/五福路/六合路

  1926年由民国更名“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一元路’;“日月光曜”二曜路;“三阳开泰”三阳路;“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唯路;“寿、富、康、德、命称五福”五福路;“六合同春”、“天地四方为六合”六合路。

“一二三四五六”成为武汉街头一道风景。

  三层楼

  这一带原是水塘荒地。1912年,资本家喻兴隆在今和平大道445号处修建了一栋三层楼房,底层杂货锦、棺材铺,二楼茶馆,三楼说书场和皮影戏场,远近闻名。这座三层楼房高踞于四周平房草棚之上,成为这一带的显著标志。

  户部巷

  从前,司门口为中央布政使司衙门在武昌府的办事处。布政司主管钱粮户籍,民间称为“户部”。明清年间,户部巷东为藩库,是布政司存放钱粮的金库和粮库;户部巷西为武昌府的粮库所在地。户部巷正好位于两个库房中间,因而得名。

  民间有“早尝户部巷,宵夜吉庆街”之说,是来武汉的游人必到的景点。

  花桥 

  在原来的黄孝河上,横跨了一座木质桥,两旁有雕花拦板,俗称“花桥”。1965年,此处又重建了一座钢筋水泥桥。后来,为根治黄孝河,把整个河道改为地下涵管,上辟建设大道,这座水泥桥也被拆了,未留任何痕迹。 

  钟家村/古琴台/琴断口

  相信武汉人都知道钟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吧。所以,与这传说相关的三个地方,都有了相关的地名:钟子期隐居亦即俞伯牙痛失知音的村子,叫作钟家村;两位知音切磋之处,叫作琴台;俞伯牙绝望摔琴的渡口,叫作琴断口。

  古琴台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司门口 

  如今的司门口附近,以前是中央布政使司衙门在武昌府的办事处机构所在地,故称为“司门口”。衙门坐北朝南,大门正对长街,即今解放路。 

司门口在明、清两代是湖北布政使司衙门

  汉正街

  汉正街,古汉口之正街,16世纪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后,长江汉江交汇处,尤其是沿汉江一带地域逐渐成为汉口商业的中心地带。康熙年间,此地因设立汉口巡检司而成为汉口镇的正街,又称“官街”。当时的汉正街沿街店铺林立,八方商贾云集。

  汉正街自古就有“天下第一街”之美誉。

  姑嫂树

  1521年,明兴献王世子朱厚璁从钟祥赴京继承帝位时,曾乘船经过此河,后人便将此河改称为接驾河(后又谐音改名捷径河)。有个姓刘的船民在接驾河上以撑船为生,他和他的妻子、妹妹在此筑墩建屋居住,称为刘家墩。刘家姑嫂在家,除种地外,还在农闲时到墩西的余家塘埂上摆摊卖茶、卖稀饭。为了便于过往行人歇息,她们在塘埂上种了一棵棠梨树。此树长大后,枝繁叶茂,粗壮高耸,不仅可为行人歇息时遮荫,而且成为这一带水陆通道的显著标志。从此,人们称这一带为姑嫂树,而不再称刘家墩。

“姑嫂树”的地名,据说来源于一个哀婉凄美的故事。

  昙华林

  昙华林的得名有两说:一说是巷内有花园,多值昙花,聚而成林,古时花、华西字通用,故名昙华林;一说巷内多住种花人,一坛一花,蔚然成林,后来"坛"讹为"昙",称为昙华林。

  昙华林是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

  粮道街 

  粮道街之得名,源于清代曾在此设的粮道署。而粮道街声名之彰显,却缘于此处多书香,此处多人杰。溯至明代,这里有勺庭书院,清代,这里有江汉书院,民国初,这里有大学一所、中学两所、专业学校三所。 

粮道街目前是武汉百年名校一条街,其安全保障措施堪称武汉最佳。

  阅马场

  清代初年,巡抚刘兆麟在明代楚王府之东辟建练兵演武的校场,场上有演武厅,是举行武科考试的场所,名阅马厂。解放后在书写时改“厂”为“场”,己经约定俗成。

  阅马场原为清军马队操练之处,后成为一个富有革命传统的地方,是武汉知名度很高的广场。

  舵落口

  舵落口之名源于当地流传的一则神话:数百年前,这里原有一湖,湖边有一仙翁,一日伫立船头,从一只葫芦里放出一股黑气,霎时一声雷鸣,其船沉于湖底,仙翁腾空而去。当地渔民捞起沉船,不见其舵。一年大早,湖水干涸,渔民在沉船处的泥沙下发现脱落的船舵,忽然变成一条红龙,腾空降雨。人们感念仙翁脱落于湖中的船舵化龙降雨的大恩,便称这一带为舵落口。

舵落口古时为水陆交通码头

  江汉路

  江汉路是全国最长的步行街,有“天下第一步行街”的美誉。

  珞珈山

珞珈山山顶海拔118.5米,为东湖南岸临湖最高峰,山顶可远眺东湖全景和武汉景色。

  取水楼

  新华路体育场附近,有个地方叫取水楼。相传早先取水楼这里的百姓吃水十分困难。因无钱挖井,只得到当地财主家买井水吃。财主有个心地善良的美貌女儿,经常偷偷接济穷人。她多次看见一个书生帮助前来汲水的老人,且长相出众,渐萌生爱心。这青年父母双亡,孤身一人寒窗苦读,小姐得知愈加怜爱,让书生到她家提亲。可财主嫌贫爱富,小姐只好暗中资助。书生赴京应试,财主把女儿许配一有势有财的浪荡子。迎亲那天,小姐在绣帕上写下遗书后投井自尽。

  书生中进士后,皇帝恩准其回乡做县令。书生得知小姐不屈投井的事情后大哭一场。上任后他支出官银,开挖一个大水塘,供百姓饮用,因县令姓白,大家取名“白水湖”。后县令又在小姐自尽的水井旁盖起一栋漂亮的楼阁,取名“取水楼”,表达对小姐的赞美和怀念。 如今,取水楼早已被拆除,但地名仍沿用至今。

  街道口

  街道口是武汉市城区一个重要的商业网点。与中南路、司门口一起并称“武昌三大商业中心”。

  街道口泛指武珞路石牌岭北端以东的路段两侧一带。亦实指武珞路以北从珞珈山路到洪山村之间面积为21000平方米的地区。洪山村在清代名叫杏花村。村头有条小街,是武昌城东郊集市小镇,长不过百米,人称街口头、习称街道口,是从武昌城到武汉大学等处的必经之地。解放后,武珞路扩建,使街道口的面貌大为改观,但仍保留街道口的地名,并泛指其附近地带。

  杨园

  杨园街位于武昌和平大道。据考证,清朝时期,有一位洋人在武昌桥梁村(铁路医院原门诊部)修建了一座庭园,人们称之为洋园。后来,该洋园成为张学良的行园,但“洋园”之名一直没有更改。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洋园被更名为杨园,一直沿用至今,原来洋人盖的四栋楼房,现在是铁道部第四设计院办公室。杨园街就是以此为名。

  保华街

  公元1861年,一个叫巴夏里的英国人在汉口圈地:自江边花楼街往东八丈起,至甘露寺江边卡东角止,作为大英帝国在汉口的“租界”。1898年,英国人把租界向北扩展,直抵今中山大道,还在租界与华界之间筑起一道围墙。1923年,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会同汉口商人集资收购今黄石路、保成路一带地皮,意欲与租界势力抗衡。后几经周折,于1930年将围墙拆除。为纪念这段历史,将沿墙边这段零落参差的路段命名为“保华街”。

  长堤街

  长堤街,长4000米,在“街龄”相若的街道里,没有比它更长的。它早先是一道长堤,公元1635年(明崇祯8年),汉口通判袁火昌主持修筑,东止今江汉区东堤街直至长江边,是为后湖堤,或称长堤———为纪念袁通判,也叫袁公堤。有了袁公堤,才有了堤内汉正街的成长、发展和繁荣。最后才是街: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汉口筑城堡,就在袁公堤外筑城开壕,一为防“寇”,二为防洪。汉口有了城堡之后,袁公堤即失去防洪作用,就有居民在堤两边建屋起楼,逐渐形成以堤身为轴线的几乎与汉正街平行的街市。长堤街,用了近23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堤到街的嬗变。

长堤街,曾经护卫过汉口最古老的街道———汉正街,像卫士,像保姆。

  腰路堤

  1954年,武汉发大水,遂在洲头街修了一条大堤起到防洪的作用。1954年后,钟家村一带逐渐繁荣起来,像桥机厂、中南轧钢厂等一批企业兴建在此。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修建了鹦鹉大道,把原来的堤岸在道路经过的地方开了一道闸口,看起来像是把鹦鹉大道一分为二,遂把这条堤称为腰路堤。因年久失修,现在这条堤已经看不到痕迹了。

  升官渡

  清道光年间,蔡甸大集场有一吴姓举人,进京赶考,走到汉阳城西一渡口,因无渡船,万分焦急,深恐误考。适逢一位渔翁在此收网,见此情景即摇船送他到对岸,吴举人正要付酬,渔翁不收,说:“这里虽是南来北往要道,但战乱不断,没人敢设渡,如他日金榜高中,若能架座木桥,八方百姓定会感恩于你。”吴举人听后连连称是。赶考完毕,吴举人被钦点进士,后几经升迁,至汉阳府县令。他没有忘记渔翁的话,在此架了座木桥,百姓方便欢喜,称此地为升官渡,以表示对吴举人的钦佩。

  洗马长街

  相传关羽在大破于禁之后,曾站在长江边的禹功矶上,为自己的坐骑赤兔马洗澡。

  洗马长街在汉阳,仰龟山兮望武昌;东倚大江沿江走,南抵长江大桥旁。

  武胜路

  相传这里曾有一座武圣庙,里面供奉着关羽和岳飞。古代,人们在参加武科考试前,都会来此庙拜祭。后来,庙消失了,可武圣路的地名却留了下来,并最终演变成了如今的武胜路。

  古田

  汉口古田地区,这个曾经遍布荒湖和沼泽的地方,其实是数批不同姓氏的江西人共同开发出来的。古田地区的辛家地、江家墩、韩家墩、罗家墩等都是明末清初出现的江西老表的部落。其中,居住在韩家墩的韩氏家族,是清代初期迁居至此的。当时,江西省连年荒灾,民不聊生,韩氏家族被迫西迁,并最终落脚在此开垦荒地,繁衍生息。后来,张之洞修筑张公堤,圈出大片湖地,英、美商人在此设立香烟厂。为了生存,韩氏家族单一的务农方式自然解体,不少人开始进入工厂打工,有的则依附香烟厂,做起了小买卖,并最终将韩家墩一带变成了商铺林立的老商业区。

现在古田片区作为政府旧城改造的重点区域,开发项目向规模化发展。

  三眼桥

  相传,前清一位盐商的女儿,与一年轻渔夫成亲后,小两口靠打鱼兼运盐,小有积蓄。几年后,两口子回娘家,到此请渡船。贪心的船主“狮子口”大开,提出要付足十两银子方肯接送他们。面对船主的“敲竹杠”,夫妇俩好不心烦。于是卖掉仅有的三艘盐船,斥资在这琴断河上修起石桥。乡民们感念他俩的义举,便将此桥唤作“三盐桥”。因桥下为双墩三孔,久而久之又被谐称三眼桥。

  岳飞街

  岳飞街位于江岸区车站路,原在法租界内。当时,法国将这条路命名为霞飞将军路。霞飞是法国征战亚非的著名将领。收回法租界后,因该地名带有殖民侵略的烙印,因此将其改为岳飞街。

  郝梦龄路/张自忠路/彭刘杨路

  在抗日战争时期,张自忠将军、郝梦龄军长、刘家祺师长先后殉职;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前夕,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壮烈牺牲,为纪念这些英烈,就有了后来的张自忠路、郝梦龄路、刘家祺路和彭刘杨路。

 

汉口胜利街上有一条小路叫郝梦龄路,它是以抗日名将郝梦龄将军名字命名的。

  珞珈山原名罗家山,指此处原本有罗姓家族居住。也有人名之“落驾山”。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平定了叛乱以后,见死伤的人数不多,国家的元气未伤,决定继续出征,并将大营移到东湖南岸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山上,对参加平定叛乱的人论功行赏,还赦免参与叛乱的人。这样一来,全军上下斗志昂扬,楚军在战斗中又接连获胜。后来,人们就把楚庄王设营的这座山叫做落驾山。

  现名“珞珈山”,是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改的。珞,是石头坚硬的意思;珈,是古代妇女戴的头饰。一则去“罗家”这样的俗气,二则寓意当年在落驾山筚路蓝缕、辟山建校的艰难。

  1861年英国开辟租界,当时临近英租界的现武汉关至花楼街口仅有一条土路,称太平路,自此以北至铁路还是一片荒地。

  随着租界的开辟和建设,当时在法国立兴洋行当买办而名噪一时的地皮大王刘歆生成立了填土公司,专门从现解放大道以北地带取土,回填现江汉路一带,以垫高地基建房谋利。后来,刘在英租界西北边缘回填的一片洼地被纳入英租界,使英租界扩展到了西至现中山大道,南至现江汉路。为褒奖刘歆生,英租界当局呈准英女王将花楼街口至循礼门的新马路命名歆生路。1927年中国人民经过斗争收回英租界后,歆生路与太平路合并,改称江汉路。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