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改革四十年】陈仓大地喜春风 闻鸡起舞创辉煌(宝鸡篇)

(来源:网站编辑 2023-12-15 09:32)
文章正文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018年,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四十年征程。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旧貌换新颜。三秦大地破旧迎新,攻坚克难;陕西人民勠力同心,砥砺前行;改革成就天翻地覆,令人瞩目。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记录和反映陕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陕西省统计局与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辉煌陕西奋进新时代”大型系列广播宣传节目,邀请各市(区)统计局主要负责同志做客新闻广播《秦风热线》,用鲜活统计数据充分展示各地改革开放40年发展成就。

系列广播访谈

陕西省统计局

陕西新闻广播

播出时间:每周五早上7点30分至8点30分

播出频率:FM106.6 AM693

联合推出

《辉煌陕西奋进新时代》

“宝鸡”古称陈仓,公元757年因“石鸡啼鸣”之祥瑞,改名为宝鸡,至今已有1261年的历史。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2009年国家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宝鸡发展由此从区域层面上升为国家战略,驶入了快车道。

从青岛啤酒、农夫山泉、蒙牛乳业引进,到吉利集团、中车时代入驻,陕汽、法士特“回家”;从西宝、宝兰高铁建成通车,到宝坪、太凤、连霍高速过境线等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宝鸡机场加快推进;从法门寺、太白山5A级景区建设到大水川、关山草原景区、鳌山滑雪场建成;从经二路、金台大道、老旧小区改造到重点镇突破、县城品质全面提升。一张张出色的答卷,融汇成宝鸡日新月异的沧桑巨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宝鸡改革开放40年的时代变迁。

宝鸡市现辖三区九县和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378万。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2180亿元,实现税收194.7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351元和11209元。

改革开放40年,GDP按可比价年均增长11.2%。2017年宝鸡市财政总收入达到了209.50亿元,是1978年的92.5倍,年均增长12.3%。2017年末宝鸡市金融机构居民存款余额1583亿元,达到1978年末的1166倍,年均增长19.8%。2017年宝鸡市县域生产总值突破了一千个亿,达到了1099.2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突破了50%,达到了50.4%,比2004年提高了12.1个百分点。

特色农业产业化助推农民致富

种植业由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向粮、果、蔬及经济作物多元化种植转变,农业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转变。2017年宝鸡市粮食播种面积487.15万亩,比1978年减少300.27万亩,粮食产量145.59万吨,达到1978年的1.5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9.85亿元,是1978年3.71亿元的83倍。农业种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牛耕农业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耕种。

近年来,宝鸡市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迈进。2017年底宝鸡市的设施农业数量达到了4万多个,其中大拱棚和日光温室分别达到了2.42万个和1.21万个。宝鸡市已形成各种现代农业园区169个,其中,省级农业园区达到43个,国家级农业园区7个,眉县猕猴桃现代农业园区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8户,农村专业合作社达到4980户。

产业结构优化促进转型步伐加快

2017年宝鸡市全部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82.93亿元,是1990年的55.39倍,期间年均增长14.6%;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0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196.35亿元,是1978年全部工业总产值12.26亿元的261倍,期间年均增长15.3%;实现利税总额278.48亿元,是1978年的121倍,年均增长13.1%。

近年来,宝鸡市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建设、集群化发展和园区化承载“三大战略”,并制订了工业强市的1553行动计划,逐步形成了以宝钛、东岭等十二户大企业集团为龙头,以汽车及零部件、钛及钛合金、烟酒食品、能源化工、优势装备制造“五大支柱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确立了宝鸡西部工业重镇的地位。

2017年原煤产量949.7万吨、发电量159.4亿千瓦时、水泥产量982.4万吨,分别为1978年的100倍、17倍和88倍。金属切削产量为1978年的15倍,汽车整车产量达到19.42万辆、数控机床9210台。

2017年末宝鸡市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个,企业技术研发机构达到160个;拥有域外研发平台15个,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基地29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2个,院士、博士后工作站15个;宝鸡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8户。

消费领域变化翻天覆地

改革开放前,宝鸡市仅有宝鸡商场、友谊商场、解放商场等几家很小的店面购物去处,物品又少。随着经济发展,商贸模式也几经变迁,从供销社、集贸市场发展到今天的大型超市、购物中心。开元商城、高新天下汇、新东岭城市综合体等综合性购物中心先后建成运营,宝鸡的购物环境不断升级,商业中心不断拓展,商贸设施水平大幅提升。2017年,宝鸡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0.88亿元,是1978年3.42亿元的234倍,期间年均增长15.0%。

宝鸡文化旅游大转型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旅游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近10年宝鸡市旅游业快速发展,法门寺、太白山旅游景区成功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宝鸡市各类旅游景区达到48个,其中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2个,3A级景区30个。2017年宝鸡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986.5万人次,实施旅游综合收入579.60亿元。先后获得“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2011中国旅游百强城市”、“亚洲金旅奖·大中华区十大最具旅游投资价值旅游市”、“2015年度最具创意旅游休闲城市”、“最中国美食城市”等称号。

改革活力让宝鸡旧貌换新颜

改革开放40年,宝鸡城市面貌焕然一新。2017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93.2平方公里,是1978年的5.2倍;城市道路长度537.7公里,是1978年的7.1倍。

目前,初步形成了“一带一轴五组团”(“一带”为渭河沿线的东西向城市发展带;“一轴”为串连宝鸡南站、行政中心、蟠龙新区的南北向拓展轴;五组团为福谭组团、金渭组团、代马组团、陈仓组团和蟠龙组团)的城区空间结构,构筑了“东西畅、南北通”的城市交通体系。城镇化率水平持续提升,2017年,宝鸡市城镇化率达到52.12%,比1990年提高了31.85个百分点。

交通:改革开放后,公路建设飞速发展,经过40年的建设,宝鸡市形成以G30为主轴,以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脉络、以关中公路环线为连接的“三横五纵一环”公路网络。2017年末,宝鸡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6822公里,为1978年的4.8倍;其中高速公路285公里,村村通上了水泥路。特别是从西宝、宝兰高铁建成通车,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收入:2017年,宝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351元和11209元,1980-2017年年均分别增长13.3%和12.6%。住房条件逐步改善,40年来,城乡居民住房面积大幅增加,2017年,宝鸡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4.0平方米,比1978年的4.7平方米增加了29.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0平方米,比2001年增加了12.7平方米。2017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109台、冰箱97台、空调91台、洗衣机99台、热水器91台,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量26辆;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118台、冰箱59台、洗衣机90台,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量13辆。

民生保障: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了城乡并轨,率先建立免费基本生育制度;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率先实现新型养老城乡统筹;在西北地区率先建立了补充工伤保险制度;“大社保”宝鸡模式、新型养老模式在全国推广,医改宝鸡模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五个不出村”经办服务模式、农村幸福院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城乡居民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未来宝鸡——美好蓝图

“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化城市。宝鸡将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树立战略思维、世界眼光,主动融入陕西自贸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关中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大格局。

走向世界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名城。宝鸡将抢抓制造强国建设机遇,迎着新科技革命的朝阳,推动宝鸡装备制造转型升级,向高科技高技术发展迈进。

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宝鸡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更有故事的地方,这是宝鸡最独特、最可贵的气质。周礼“革故鼎新、仁者爱人、守正不阿、礼法合治、尊贤重孝、和合相生”的优秀文化,秦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奋发图强、敢为人先的可贵品质,“两当兵变”“扶眉战役”等红色基因传承的革命精神,滋养和激励着当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人们在这里寻文明之源、观周风秦韵、游风景名胜、品中国美食、受文化滋养。

到宝鸡不仅能品味周风秦韵、红色文化、东方佛都的文化魅力,还能欣赏到“春有百花秋望月,冬有温泉夏听雪”的自然风光。春天观赏渭河百里画廊十里花海、百鸟戏滩,穿越《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千年意境;夏天登顶太白山,感受“太白积雪六月天”的诗情画意,畅游大水川,感受23℃的夏天;秋天策马放歌在关山牧场,领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情;冬天沐浴汤峪、九龙山温泉,体验鳌山、太白山滑雪,享受“温泉浴心境,冰雪燃激情”的健康养生。

40年的峥嵘岁月、40年的沧海桑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宝鸡不断绽放着新的光彩。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看今朝,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誉五洲。宝鸡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践行省委“五新”战略,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汇聚一切力量,决心把全面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四城”建设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陕西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宝鸡将再创辉煌!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