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编辑:陈思涛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的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瀑、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笔者先后去过四川境内的宜宾兴文溶洞、巴中诺水河中峰洞、广元朝天雪溪洞,留下印象最深的当数广元的雪溪洞。“雪溪洞”位于广元市朝天区,其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因洞内钟乳石雪白如玉,故取名为雪溪洞;二是陆游晚年“风雨过龙门阁”时,曾在此洞中观赏题“雪溪”诗一首:“风雨尚远游,回首始欲愁;北顾龙门栈, 西望黑云头;危途踏半桥, 扶杖俯洪流;雪溪巴山来, 衰翁葱岭留。”雪溪洞因此而得名。 雪溪洞口前是一间开阔的大厅。厅侧,清澈的小溪---潜溪缓缓流淌着。所以,与其称“雪溪”还不如叫“潜溪”。一入洞门,“潜溪龙宫”在五彩灯光的照耀下,万千钟乳石像怒放的莲花从高空倒垂下来,悬挂在莲花潭之上。碧潭波光粼粼,花瓣晶莹剔透,五光十色,胜似瑶池仙境。莲花潭北端是一座幽清的小山峡,峡壁似削,峡谷幽深,耐人寻味。顺溪前行百米,有一巨型落地石乳钟,三人方可合围。在廊桥、栈道穿行数百步后,抬眼望见一玉石般的大石柱。恰似一青春少女,潇洒温柔,慈祥可亲,人们叫它“滴水观音”。与观音石柱相对应的另一石山,被溪水环绕,势如孤岛,名曰“潜溪仙岛”。仙岛后的“神龙池”中卧着两条丈余的青龙和黄龙,张牙舞爪,争抢龙珠,人称“二龙戏珠”。神龙池前,十围粗的大石柱,人称蟠桃树,下是一座石桥,人称“银河渡”,它将两岸连接起来。桥北玉柱立地顶天,据有关专家考证,此柱的形成已有一亿三千年的历史了,称为“盘古玉树”……洞中石瀑、石幔、石花、石笋、石柱,拟物状人,巧夺天工。洞中的每一根钟乳,每一片岩壁,都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天然雕塑,地设天造了这座神奇的地下仙宫。
雪溪洞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