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9月21日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正式开通初期运营后,近日又有一条连接西安、咸阳的地铁线路有了新消息:目前,地铁11号线向咸阳主城区人民路东段延伸的方案,专家评审会已经通过。西安与咸阳这两座历史名城或将进入“双地铁”连通时代。
“这是西安和咸阳两地人民共同的期盼,地铁11号线(咸阳段)的建设将会把民众联系往来密切起来。”看到信息后,省政协委员李晓静在高兴的同时深感欣慰。
西安地铁11号线作为规划范围重点组团连接线,串联航天新城、长安区、高新区、沣东新城、沣西新城和咸阳市主城区,是咸阳主城区东西向主要的轨道交通线路,对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建设进程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李晓静说,虽然西安市三期建设规划中已包含咸阳线路(1号线三期),但第四期建设规划咸阳境内线路申报难度极大。
带着咸阳市民对建立西咸一体化大都市圈的热切期盼,李晓静在深入调研走访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发改、交通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在今年省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地铁11号线(咸阳段)项目谋划的建议》的提案。李晓静在提案中建议省委、省政府支持地铁11号线(咸阳段)纳入第四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并协调指导西安、咸阳两市做好相关工作。
今年咸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好“轨道上的都市圈”,争取更多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纳入西安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推进地铁1号线三期按期建成运营,地铁11号线纳入西安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早日迈入“双地铁”时代。
让李晓静欣喜的是,随着多举措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建设,地铁11号线向咸阳主城区人民路东段延伸的方案,专家评审会已经通过。
地铁11号线全长57.7公里,起于西安杜陵西侧,经航天大道、西部大道、阿房路、白马河路、人民路、宝泉路,止于咸阳市高新区纺织四路,连接西安主城区、西咸新区、咸阳主城区。在咸阳城区经过白马河路、人民东路、人民中路、宝泉路等路段,全长17.3公里,是东西横贯咸阳主城区的唯一地铁线路。
“‘双地铁’连通将对缓解咸阳城市交通压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也将积极推进两市居民的‘一小时通勤圈’,使公共服务真正实现同城化,达到深度融合、服务一体的目的,使西安、咸阳迈向‘同城化’发展。”李晓静说。
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是国家要求,也是西咸新区成立的使命。西咸新区管委会总规划师梁东说,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西咸新区通过共同编制规划把两座城市的前景未来统一起来,通过地铁、路桥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把群众联系往来密切起来,通过秦创原总窗口把区域经济发展协同起来,通过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配套把人民生活品质提升起来,推动西安、咸阳和西咸新区“两市一区”市民告别“双城记”、迈向“同城化”。
路通,心也通。在地铁公交方面,按照《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西咸新区范围内共规划了14条轨道线路,总里程约245.5公里。截至目前,西咸新区范围内已开通运营4条轨道线路,分别为1号线、5号线、14号线和16号线一期,进一步拉近了西安、咸阳两市的时空与心理距离。
随着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开通运营,咸阳主城区正式迈入地铁时代,与西安轨道交通线网实现“无缝衔接”。
“每天坐地铁去西安上班非常便捷,也省去了西安租房费用,经济又实惠。”咸阳市民马伟在西安北大街附近上班,自地铁1号线三期开通后,就告别了在西安租房的生活,每天乘坐地铁1号线从咸阳西站到北大街,用时约50分钟,真正过上了“双城生活”。
(10月10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西安-咸阳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进展情况。)
近年来,西安紧紧围绕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定位,将西安—咸阳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纳入其中,充分发挥交通先行作用,在交通规划、建设中实现一张蓝图、一体规划、同网建设、无缝对接,全力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进程。
西安市交通局副局长李斌科表示,下一步,将坚持“集约高效、合理布局、协同推进、一体发展”,打造两地“高效安全的公路交通网、方便快捷的轨道交通网、综合质优的航空运输网、同城同待遇的公共交通网”,全力推进公路、轨道、民航、公共交通等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发展,为西安、咸阳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更优质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保障。
西安市住建局副局长雷涛介绍,在骨架道路建设方面,科技二路已建成通车,成为区域协同联动的重要桥梁纽带;昆明路—连霍高速辅道快速化改造、泾高南路2条道路将于今年年底建成通车;红光路拓宽改造、阿房一路、大寨路西段、兰池三路、尚稷路东段、经三十二路、经三十八路等7条道路加快推进,计划2024年建成通车。
“目前,我们正在谋划西南二环立交二期、西三环红光路立交改造、西三环与西快速干道立交改造、明光路跨渭河桥等4个项目,提升区域交通互联互通水平。”雷涛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谋划和推进西咸一体化轨道交通、市政道路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内畅外联、高效快捷的交通网,着力提升西咸一体化交通设施覆盖面和承载力,带动国家科学与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区、北部先进制造集聚区产业发展。
各界导报首席记者 李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