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青岛“训练营”开始
“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历年暑期档见证过太多爆款、新星的诞生,今年的内娱“紫微星”则来自《封神第一部》的“天选姬发”于适,网友们都在赞叹“内娱终于有了新血”。按照江湖惯例,角色红利首先体现人气上,于适也是如此。他在各个平台的火爆程度都明确贴上“顶流”的标签,他在电影中演出了这一少年英雄从懵懂到觉醒、从纠结到坚定的转变,他的表现也被粉丝加入更多的细节解读。
虽然在今年“五一档”电影《长空之王》中也能看到于适,但《封神第一部》拍摄于2019年,是于适第一次与大银幕结缘。在这部以“朝歌风云”为主题的第一部“封神”故事中,“姬发”的光芒无法遮挡。导演乌尔善十年磨一剑的神话史诗巨制,打造的就是姬发的成长变迁。于适也不负众望,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全部的热情,释放在了角色的准备与训练当中。
他长着一张电影咖的脸,既天真又野心四射,既勇猛又极具破碎感,和电影中的“姬发”内在契合,在青岛参加训练营和拍摄的过程中,被于适称之为“梦开始的地方”。
2018年1月2日,是于适进入“封神”训练营的第一天。刚刚20岁的他被导演选中,与其他年轻演员一起,开始在封神训练营训练。即便是现在谈到在“封神训练营”的过程,他都说“最初是抱着学习和被淘汰的想法来的”。在训练营他待了8个月,“训练营开设了很多表演课程,每天有各种老师教我们各种技艺和礼仪,每天课程排得很密,有点辛苦但也很充实。”
据悉,训练营专门制定了很规范的课程表,每周单休,早七晚九,每天需要上不少于12小时的封闭课程,以“礼、乐、射、御、书、数”的“君子六艺”为基础,开设武术、马术、弓箭、塑身等动作课程。训练营不仅仅是让演员们变成某一个角色,而是要具备那一个时代应该具备的文化和风骨。
于适在训练营中特别学习了骑射,“因为这两项是我之前没有接触到的。”他对这个骑马和射箭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续还参加过射箭比赛,成为自己的“专项技能”。无论是做人物小传,还是骑马射箭,于适在身体和心理上都经过了一番淬炼。
训练营快结束时,已经是临开机两个星期前,有一天导演让于适去试妆,“当时我不知道是谁的衣服,服装组的老师跟我聊天:你知道是谁的衣服,姬发的。我才知道似乎我能够演姬发。”在得知这个消息时于适短暂地开心了一下,清楚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拿到了一个很有分量的角色,但紧接着到来的就是压力,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否胜任角色。
拍第一场戏B角就等在机场
收获如此宝贵的出道机会,于适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全部的热情,释放在拍摄过程中。
于适清楚地记得,《封神》中拍摄的第一场戏,也是他人生中成为演员的第一场戏,那是2018年,他不知道拍摄这场戏对他意味着什么。
“在电影的剧情里,是最后一场,姬发驾着雪龙驹重回西岐的部分。这场戏是没有跟着大部队一起在青岛,是单拉到新疆拍摄的。”那场戏对天光和景色的要求很高,于适还记得都是在清晨和黄昏拍摄的,大家都在等天光,导演和摄影指导一直看着天,一旦合适立刻让我上马拍摄。“当三、二、一开机的时候,我跨上马,突然不紧张,那一刻觉得‘我就是姬发,我要回家’”。
那段戏情感浓度极强,对新人演员是极大的考验。据说,于适拍这场戏时,姬发的B角当时就在机场等着,如果于适演不好,立马换人,可想而知于适的压力。拍摄完成后,剧组武术指导对导演说,于适跑得不错。乌尔善导演脸上也是如释重负的笑容,于适知道自己通过了这场考验,他开心地专门跑过去把自己的苹果喂给了拍戏的小伙伴“雪龙驹”。
以人生经历为姬发写前传
在拍摄《封神第一部》之前,于适拿到了“姬发”的人物小传,但是小传里只讲了他大概的人物背景,比如他是西伯侯的小儿子,是一位正直善良的热血男儿。乌尔善导演又给于适布置了另外一个任务,为这个人物写前传。于适就将自身的经历加入到角色中,催生出很多自己对于姬发的思考和理解,给予人物更丰富饱满的性格。
“我给姬发设定成是自己主动去朝歌做质子的。”在于适的理解里,“姬发是一个血气方刚善良正直的人,他从小向往成为英雄。在没有去朝歌之前,姬发就已经听闻,朝歌有一位非常伟大的将军,就是殷寿。在没有看清殷寿的野心之前,他对殷寿是很崇拜的,算是他精神上的父亲,希望成为像他那样骁勇善战的英雄。”
很多人好奇,一个新人演员,是有怎样的信念,演出了少年英雄从懵懂到觉醒、从纠结到坚定的转变,以及正直、热血的品质。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姬发和伯邑考的对话中透露出一个信息,姬发是通过在箭上做了手脚才赢过大哥伯邑考,主动去朝歌做质子的。“这样他对于殷寿的崇拜感就更强了,而大殿上姜子牙讲述封神榜妙用,商王滥杀无辜的时候,他的信仰崩塌了。”到商王逼迫姬发杀死自己父亲的时候,姬发已经彻底看清了商王的面目,这也使得影片的戏剧性和人物心理前后的反差更加强烈。
李雪健老师“抓”我进入角色
影片中的老戏骨对于于适来说都是学习的榜样,戏里戏外如父亲般的李雪健老师,带给于适非常强大的冲击力。“李雪健老师的敬业精神非常让人钦佩”。最开始学表演时,表演老师就告诉于适“真听真看真感受”,“在跟雪健老师对戏时,他是直接把我抓进去了。他的表演可以让我完全忘掉所有设计,忘掉所有我提前设想的情节,专注于听他的台词,看他的表情,真切感受他对我讲的每一句话。”
在地牢的那场戏中,李雪健饰演的姬昌对姬发说,“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这句话已经让于适忘掉自己在演戏了,“那一刻我就是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也是我和父亲间的关系和情感,有了这种感觉,我才知道怎么演是对的。”影片最后姬发回家后看到父亲,手上被马缰勒得全是伤,“演的时候雪健老师没有说太多的话,就一把握住了我的手,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父亲期盼我回来的心情。”
谈到和黄渤饰演姜子牙的对手戏时,于适表示“特别紧张”,那段比较重场的戏份是姬发骑马载着姜子牙回西岐的戏份,“马的速度很快,生怕把黄渤老师摔着”。
虽然拍摄时于适并不知道《封神》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但他已经明确自己以后要走的路,“这是我成为演员的第一步,拍完《封神》的第一个镜头,我就觉得自己以后要成为一个演员,把演员当成职业。”
在拍摄《封神》和《长空之王》后,于适又拍了由李娟同名作品改编的剧集《我的阿勒泰》,和马伊琍和周依然合作。于适表示,自己现在的主业就是要好好当演员,好好拍戏。在演戏方面,他会对剧本和角色精挑细选,也希望能有空间尝试更多角色。“我自己是一个热爱挑战的人,我会想挑战令人意想不到的角色,给观众带来更多惊喜,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在观众预料范围内工作。我现在其实想演一些比较现实风格的影片,打破传统的造型感,去塑造一个很接地气的角色。”
记者手记:
《封神》造星,“95生顶流”上新
《封神》带领质子团进入大众视野后,95后的于适成为“天选姬发”,有了极强的话题号召力,一个刚刚入行但潜力无限的新演员,已经开始接触A+级、S级剧方,成为电影95top生。于适不仅人气骄人,很多大牌商务都在排队,十几天内他的商业价值用飞升形容毫不为过。
作为十项全能的宝藏新人,于适有着不同于其他年轻男演员的健康、粗粝与“野性”,而且他拥有强大的业务能力,经得起打磨也耐得住寂寞。《封神》正在热映,自来水疯狂“安利”盛景,电影就像于适的人生那样,完成了螺旋式的上升。
《封神》的造星能力真的很强,除了于适,陈牧驰、此沙等演员都从小透明变成了众星捧月的大明星。随着95生的上新,内娱“顶流”也在悄悄“洗牌”,开始打造新格局。对吴磊、刘昊然、王鹤棣、王一博等来说,也是一大挑战。有的拼颜值,有的拼演技。一众年轻男演员在大小荧幕上不停刷新作品,商业价值不断提升,成为一股被业内和观众同时看好的新生势力。
国民神话史诗电影《封神第一部》(简称《封神》)折服了一批又一批的影迷“自来水”,截至8月18日,票房21.41亿元。随着幕后纪录片《封神之路》的上线,导演乌尔善也凭借“知识面广”“情绪稳定”的弹幕评价圈粉“乌丝”。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封神》在青岛东方影都拍摄,纪录片《封神之路》(三集)也是由本地公司青岛智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拍摄制作的。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专访时,《封神之路》的导演陈潇表示,“纪录片上线那天我很紧张,一直关注着弹幕,看到大家的留言,我觉得我们在纪录片中想表达的内容大家都看懂了,很开心。”
很多观众对《封神》选择一家青岛公司来拍摄制作纪录片感到“意外”,对于《封神之路》的导演陈潇来说整个接拍过程“非常顺利”。“因为电影的拍摄周期比较长,纪录片需要全程跟拍,出品公司有意选择一个本地团队来完成,我们就见面聊了一下,在电影正式开拍前进了组。乌导的作品,我个人也非常喜欢,有机会能参与到他的电影拍摄过程中来,很荣幸。”陈潇表示,“之前我们的纪录片项目也多在一两年间,长周期的拍摄对于纪录片讲故事是有优势的。我们在东方影都对面租了一间临时的工作室,摄影师也开始进组跟拍。”
“我们用的是‘笨’办法,就是不停地跟。当然我们会根据电影剧本和剧组的拍摄进度选择一些重点跟拍的事件。比我们早进组的,还有一个侧拍团队,他们的素材也允许我们在纪录片中共享。整个《封神之路》的大结构是跟乌导一起敲定的,在拍摄结束后再对海量素材进行剪辑。”
纪录片上线后,弹幕飘着最多的是“导演怎么什么都懂?”“导演连拍18个月怎么没疯?情绪也太稳定了!”很多观众表示,“看之前是冲着于适去的,粉于适,看完之后发现乌尔善导演这么厉害,又变成乌丝了!”
他的“情绪稳定”也归于工业化的流程。剧组每天开工12小时,每周工作6天;到点就收工,以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得到充分休息。“记录在册的有8000多个人,最多时是2000多个人同时工作,相当于一个中型企业。”而片场井然有序,非常安静,即便是在龙德殿、摘星楼拍群戏,甚至危险的动作戏、骑马戏,都是用动画提前做出来,有预览。电影流程的每一步都做得非常扎实,没有越过任何一个环节。
就像《封神》剧本顾问芦苇所说,他们是一群认真拍电影的人。在拍摄时,陈潇团队尽量保持纪录片创作者的客观。“很多观众评论说,因为于适、娜然,因为电影关注了纪录片《封神之路》,看完发现,演员其实只是庞大的电影工业化中的一部分,背后还有这么多工作人员在努力!”看弹幕和评论,发现很多观众能记住纪录片中的小细节这是最让陈潇感动的地方。“有的00后说,看完《封神之路》,觉得拍电影特别意思,想进入电影领域;还有观众表示,原来看一部电影纪录片可以学到这么多知识!”这让陈潇感受到,这18个月的记录很有价值。
陈潇认为,青岛有着得天独厚的拍摄条件,东方影都成为国内顶尖电影团队的“首选”拍摄地,“乌导就特别喜欢青岛,拍了《封神》系列,又拍了《异人之下》,我们都叫他青岛导演。”对于青岛的影视公司来说,能和顶尖的电影团队合作,很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