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在中共咸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提升协商议政质效,广泛凝聚各界共识,不断增强履职能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思想政治引领更加深入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市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市政协工作汇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参加政协重要活动,对政协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政协履职成果作出批示20余次;市政协党组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召开全市政协系统党建工作座谈会,推动落实“两个全覆盖”,将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理论武装不断深化。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成功举办了“同心聚伟力·奋斗铸辉煌”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引领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党纪学习教育扎实开展。认真开展集中学习、研讨交流、警示教育等,强化了纪律意识和责任担当。
二、把准履职主责主线,助力高质量发展更加有为
围绕中心大局广聚众智。围绕“培育壮大文旅产业,聚力建设西部文化名市”等17项主题分别开展了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协商、月度协商、专题协商、界别协商、监督视察,形成调研报告24篇、大会发言62篇,提出意见建议283条。
聚焦重点工作加强监督。围绕“聚力推进园区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等开展监督,助推相关工作的有力落实;组织市政协委员和爱心人士代表对苏陕协作和中行定点帮扶项目开展调研视察,凝聚了发展共识。
紧扣群众关切广纳民意。修订了《市政协提案工作条例》,全年立案609件提案已经全部办结;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年收集社情民意信息262条,一批意见建议转化为助推惠民举措。
三、不断深化团结联谊,广泛凝心聚力更加充分
界别联谊走深走实。邀请市级各民主党派开展联合视察调研、协商座谈活动21次;常态化走访慰问民族宗教界委员;密切同港澳台侨界代表人士、民营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系交流,不断拓展团结面。
文史宣传有力有效。编纂出版文史资料30册,《文物证史 博观咸阳—文物背后的故事》等文史图书即将出版,我市文史资料工作在全省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推进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在《人民政协报》等中省市媒体刊发稿件235篇,在省政协举办的“‘秦人 秦事 秦商量’讲好新时代政协故事”短视频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联络交流互学互鉴。积极参加全国政协、省政协组织的专题调研、专项视察等活动;组织住咸省政协委员开展集中视察;参与建立“西安都市圈”四市一区政协助推区域协调发展协商座谈会机制。
四、着眼加强赋能增力,深化守正创新更加有效
专委会工作不断加强。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专门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一委一品”为抓手,创新打造“同心汇·委员说”等7个各具特色的履职品牌,专委会工作创新经验被《中国政协》杂志刊载。
工作抓手创新拓展。依托委员工作室、“秦商量·同心汇”等,开展读书分享、“微协商”等活动65场次;升级扩容咸阳智慧政协平台,首次开展远程协商和线上微协商。
服务为民深入开展。制定《关于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的实施方案》,组织市政协“爱心365”志愿服务队、市各界爱心济困协会开展了关爱城市困难家庭“1+1”等活动,共捐赠爱心款物730余万元。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政协履职基础更加坚实
委员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先后在厦门大学、重庆大学举办专题培训班,落实调研协商事前学习制度,强化委员日常管理、考核和激励。
干部作风能力有效提升。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成立了“青年干部理论学习小组”,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市政协机关在2024年市级各部门满意度社会评价调查中位于前列。
推进“三化”建设有力有序。召开市政协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全市政协系统秘书长工作座谈会,制定完善《界别召集人制度》等10项制度;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头落实“三联三促”机制。
2025年主要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为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一、强化政治引领,着力夯实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决扛牢“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政协统一战线职能作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聚焦中心大局,着力增强协商议政质效。要围绕中心善议政。围绕“纵深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深入开展协商议政;承办好“西安都市圈”四市一区政协协商座谈会。要助推落实强监督。围绕“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开展民主监督,助推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要关注民生献良策。围绕“推动乡村产业提升,促进农民增收”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提有温度、接地气、可操作的“金点子”。
三、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发挥政协职能优势。要扎实做优经常性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进“提案面对面·协商在一线”品牌建设;规范信息的调研、收集、反映工作;编纂出版“咸阳印记”《非遗传承 精彩咸阳——非物质文化集萃》等文史图书;深入开展协商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两新’组织”活动。要提升工作抓手质效。发挥好“三位一体”平台作用,优化咸阳智慧政协平台功能,深化提升“一委一品”履职品牌。要深化“履职为民”活动。深入开展市政协“爱心365志愿”服务活动、“9·21”委员活动日系列活动,开展好“金秋助学”资助困难大学新生等志愿服务活动。
四、加强党的建设,着力提升履职能力水平。要强化党建固根基。发挥好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加强机关党建及专委会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要注重培训“练内功”。组织开展委员专题培训,办好委员大讲堂,全面落实关于“健全协商民主机制”的重点改革任务。要锤炼作风增动能。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加强“五型”机关建设,不断提升“三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