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回暖信号。最新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已经连续3个月保持上涨态势,部分核心城市甚至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结合1-2月的销售数据和土地市场表现来看,这一轮市场回暖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不同城市间的分化正在加剧。
从价格走势来看,深圳表现最为亮眼。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城市,深圳新房价格已实现连续4个月环比上涨,2月环比涨幅达到0.5%,领跑一线城市。这主要得益于人才住房政策的持续发力和前海扩容带来的预期提升。而北京、上海也保持温和上涨,2月环比分别上涨0.3%和0.4%,显示出超一线城市的强大韧性。
在重点监测的40个城市中,南京、杭州、成都等强二线城市的市场活跃度尤为突出。1-2月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增长18%,领跑所有监测城市。分析认为,这类城市普遍具有产业基础扎实、人口持续流入的特点,加上地方政府在购房资格、信贷支持等方面的政策优化,有效刺激了改善性需求的释放。
从开发端观察,市场回暖的另一个重要信号来自土地市场。1-2月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成交金额同比大增29.6%,其中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核心区域优质地块竞争激烈,溢价成交频现。这说明开发商对核心城市后市预期正在改善,特别是对改善型产品为主的"好房子"项目充满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这轮回暖呈现出明显的"强者恒强"特征。核心城市优质板块的去化速度明显快于郊区,高端改善项目成交占比提升。这反映出当前市场需求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单纯的刚需支撑不足,改善型需求正成为市场主力。专家建议,后续政策应当重点关注如何更好满足居民对高品质住房的需求。
然而,市场分化仍在持续。虽然重点城市回暖明显,但部分三四线城市仍面临库存压力。业内人士指出,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回升仍需要时间,建议各地因城施策,在限购、信贷等方面继续优化调整,特别是要加大对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支持力度。总体来看,随着经济持续复苏和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预计核心城市的回暖态势有望延续,但全面复苏仍需观察后续政策支持和经济基本面改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