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咸阳,渭水之畔的柳丝轻拂,古渡遗址的樱花如雪,这座承载着周秦汉唐文明的城市,正以历史与自然的双重魅力迎接着四方来客。在咸阳市中山街中段,一座由明代文庙改建而成的咸阳博物院,吸引游人目光,造就出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推开咸阳博物院的门扉,一座四进院落的古建筑群映入眼帘。这座始建于明洪武四年的文庙,历经明清两代修缮,如今风光依旧。文庙中,大成殿的琉璃瓦在春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能听见古代书生诵读《论语》的琅琅书声。博物院以“北斗七星”布局的新馆设计,呼应秦代“象天法地”的宇宙观,将历史与现代建筑美学巧妙融合,成为游客触摸秦汉文明的起点。

文庙博物馆内有八个展厅,五大方面陈列内容,展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秦汉至隋唐时期的重要出土文物5000余件。踏入展厅,鲁王虎符、战国时期错金银鼎、安邑下官锺、唐代刻花赤金壶、三彩单峰驼等文物,令人眼花缭乱,见证了咸阳宫阙的巍峨。

另一展厅的西汉彩绘兵马俑阵列堪称镇馆之宝。1965年出土于杨家湾汉墓的这批陶俑,早于秦始皇陵兵马俑九年发现。1965件步兵俑与583件骑兵俑组成严整的军阵,彩绘虽褪,但铠甲纹路清晰,弓弩手的英姿仍能窥见汉初军事的强盛。一尊指挥俑身披红袍,手执令旗,仿佛正号令千军万马。

宗教文物展厅内,一尊菩萨像低眉含笑,衣袂翩跹。碑石陈列馆区域中,《豆卢恩碑》的苍劲笔法记录着北周名臣的功绩。这些石碑如“石质书屋”,让书法爱好者流连忘返。

博物院里,百花争艳,游人打卡拍照,络绎不绝。毋庸置疑,咸阳博物院的春日经济正借“花”发力,与文物古迹交相呼应。此外,在咸阳,咸阳湖景区的郁金香花海与古渡公园的牡丹竞相绽放,游客可泛舟渭水,感受“细柳营前草色新”的诗意。

咸阳的春日,是玉马凌云的汉魂,是海棠花香的绚烂,是文庙檐角的一缕暖阳。在这里,历史从未沉睡,它化作一件件文物、一树树花开,邀现代人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当游客手捧鲜花漫步中山街,或在古渡口凭栏远眺时,或许会恍然领悟,这座城市的魅力,正在于它既能以青铜重器诉说帝国往事,亦能以满城花香拥抱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