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浙江11市人均GDP公布,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什么水平?

(来源:网站编辑 2025-06-21 02:18)
文章正文

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是什么水平?

这有三组数据,先来看看

浙江省统计局提供数据显示:

01

2020年浙江生产总值64613亿元

稳居全国第四位

图片

图源 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02

2020年浙江人均GDP为100620元

是全国平均水平1.4倍

是2019年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

图片

图源 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03

2020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397元

稳居全国第3位、省区第1位

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6倍

图片

图源 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共同富裕示范区,是2021年上半年国家赋予浙江省十四五以及到2035年的建设目标之一,这对浙江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发展考验。

对于选择浙江省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网上有不少讨论。

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发展概念,更是一场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标志的社会变革。

浙江是城乡区域发展最均衡、群众最富裕、社会活力最强、社会秩序最优的省份之一,为浙江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打下了坚实基础。

浙江公布11市人均GDP

从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从省内11个设区市来看,浙江的发展更为均衡了

图片

图源 涌金楼

据测算,2019年人均GDP杭州市最高,为134856元;最低丽水市则为60214元,二者相差约为1.24倍。

2020年人均GDP最高和最低依然为杭州和丽水,分别是136617元和61811元,相差1.21倍。

二者差距进一步缩小,表明浙江整体发展均衡性更好了,区域间的协调性更高了。

这个差距是怎么缩小了?不妨看看丽水。当人们对山区县的印象还停留在“山高路远、发展缓慢”时,承载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任的浙江已在其发展中摸索出若干经验。

图片

缙云企业一景。李典 摄

丽水缙云,浙江山区26县之一,以此作为阶段目标,用一组数据打破“工业与生态无法兼得”的刻板印象:2021年第一季度,缙云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8%,增幅居浙江前列。

图片

浙江青田乡村风光 范宇斌 摄

丽水另一边,坐拥绿水青山的青田,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持续壮大稻鱼、杨梅、油茶三大主导产业及竹茶果蔬菊等特色产业,农村居民收入连续1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地接游客量年均增速保持在30%以上。

杭州人均GDP近2万美元

众所周知,发达国家有一个门槛,即人均GDP须达到2万美元。

对一个地区或者城市发展而言,人均GDP2万美元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图片

图源 涌金楼

根据2020年数据,杭州市人均GDP136617元,约为1.98万美元,是目前浙江最为接近发达经济体水平的城市。

梳理数据还发现,目前省内人均GDP超过10万元的地方有杭州、宁波、舟山、绍兴和嘉兴,其中杭甬舟超过13万元,绍兴超过11万元。

此外,湖州人均GDP接近10万元;台州、衢州和温州超过7万元;金华和丽水则在6万元以上。

其实,人均GDP超2万美元并非一个简单的数据,其背后反映的是一个城市的发展质量以及产业升级和带动能力。

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之一,它有人财物各项生产要素的磁吸和集聚效应,具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

经济发达城市凭借优质的社会公共资源和良好的就业机会,能够对流动人口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图片

图片

图源 第一财经

有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全国共有32个城市常住人口增量超过100万。其中,杭州凭借323.56万人的增量,成为人口增长最多的十大城市之一。

另外,十年人口增量超过100万的城市浙江有3个,分别是:杭州、宁波和金华。

图片

第二届中东欧博览会现场。黄慧 摄

先不说作为中东欧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合作、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3个“首选之地”的浙江宁波,我们来看看浙江金华凭什么上榜?

作为浙江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百工之乡”金华市拥有活跃的市场主体与宽松的市场环境,现有市场主体135万家(其中98%为民营企业),占全国比重超过1%。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1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29个,形成了智能门(锁)、光电、新能源汽车及配件、电动(园林)工具、磁性和石墨烯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家居、保温杯(壶)8个重点细分行业。

图片

从义乌始发的中欧班列。王建明 摄

此外,浙江作为中国县域经济产业链发达的地方,整体区域发展比较均衡,义乌、乐清、慈溪、诸暨等诸多城市产业链非常完整,民营经济占比很高,居民财产性收入也比较高。

“1.64”背后的“山海协作曲”

共同富裕,重在“共同”,难在“共同”。

于浙江而言,既要城市繁荣,又要乡村振兴;既要陆海统筹,又要区域协调……“均衡”底色铺就在“山”与“海”之间。

图片

湖州妙西山坡上“种”起的度假村。陈永 摄

“十三五”期间,浙江省经济总量跃上6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6.5%,是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11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与最低市倍差降至1.64,是全国区域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当武义县车门村的宣莲苗种,种在了海宁经济开发区的“武莲海种”示范基地里;当景宁畲族自治县的高山生态农特产品,通过“飞柜平台”运送到上虞、宁海等地百姓的餐桌上……这是浙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个生动画面。

区域间的发展沟壑是如何消弭的?一首“山海协作曲”给出浙江答案。

2003年,浙江省委提出面向未来的“八八战略”。其中擘画的“进一步发挥山海资源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蓝图为区域协调发展夯实基础。

山有所呼,海有所应。海风跨海越山,为浙西南山区带来全新的生机。

轩德皇菊、鱼跃酱油、古堰画乡酒……在义乌副食品市场的丽水莲都生态农产品精品馆里,百余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广受当地顾客青睐,让莲都的绿水青山与义乌的广阔市场完美“联姻”。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在商贸、市场、电商等方面有着天然优势。结合“山”的特色与“海”的优势,2012年莲都与义乌建立山海协作关系,从共建山海协作产业园,到不断推进各领域项目,再到搭上“义新欧”班列快车,莲都打开山门、问海借力,将更多好产品推向世界。

图片

浙江市场主体多,网络国际传播达人打卡义乌国际商贸城。王刚 摄

区域协调发展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亦是题中之义。在此方面,浙江率先探索,是全省域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省份之一。

“几天前因腹部不适我来到到苏庄卫生院,并受到了开化县人民医院下沉医生的会诊,现在在乡镇就能得到县级医院专家诊治,十分方便。”衢州市开化县苏庄镇方坡村村民黄某某向为其诊治的开化县人民医院内三科专家黄军霞表示感谢。

这已成为乡镇居民就医选择的新常态。自医共体建设以来,“专家跑”代替了“病人跑”,一些简单就诊在当地即可完成,为村民节约时间、节省费用。目前,浙江208家县级医院、1063家乡镇卫生院整合成161家医共体,基层首诊率不断提升。

图片

杭州未来科技城。余杭宣传部提供

区域协调发展的好故事正不断涌现。

著名经济学家、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认为,过去二十年,浙江区域差距处于一个不断缩小的趋势,这背后有改革基因,也有发展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浙江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实现区域发展一体化,区域间既相互协作又相互帮助,将在区域发展方面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

图片

浙江杭州钱江新城。王刚 摄

富裕方面,当浙江人均GDP已经超过10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36年居全国省区第一;均衡方面,当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6:1,是全国最低的省份之一……这都是浙江推动共同富裕的独特优势,也是其强大吸引力和巨大潜力所在。

作为中国城乡、区域间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浙江的均衡协调发展始终走在前列。通过激发市场潜能、破除区域藩篱、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浙江彰显出来的底气、勇气和朝气,亦是扛起大省责任担当的真实写照。

来源: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涌金楼、新华网、光明日报、第一财经综合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