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哈尔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来源:网站编辑 2025-08-31 16:19)
文章正文

项目名称
哈尔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编制单位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规划背景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东北北部中心城市的哈尔滨,既是“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的东方桥头堡,也是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丝路带”的重要节点之一;高铁背景下城际轨道线网的规划与建设,特别是京哈客专、哈牡客专、哈大齐客专、哈佳客专等重要线路的规划建设,加快了哈尔滨与周边城市的快速联系;同时今年来哈尔滨乃至东北地区面临经济结构转型、人口压力等多重考验,如何把握“东北振兴战略”,在新机遇、新形式、新定位的基础上,实现新常态下的交通规划是本次研究的时代背景。
1、“一带一路”战略、“龙江丝路带”建设需要交通基础设施支撑
“龙江丝路带”即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体上呈东西走向,起自黄渤海、东南亚沿海或俄罗斯远东港口,经大(连)哈(尔滨)佳(木斯)同(江)、绥满、哈黑、沿边铁路四条干线通达边境口岸,出境后与俄罗斯横跨欧亚的西伯利亚、贝阿铁路相连,向西抵达欧洲。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辐射东北亚国家和地区及欧洲,重点是俄罗斯及欧盟;对内辐射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地区,重点是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
对外大通道的建设需要从规划角度统筹考虑,以大哈佳同、绥满、哈黑和沿边铁路为主骨架,以周边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光缆为辅助,以相关车站、港口、机场为节点,建设联接亚欧的国际货物运输大通道。
2、哈长城市群的形成,哈尔滨需要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影响力
哈长城市群是东北地区城市群的重要组成区域,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京哈京广通道纵轴北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中具有重要地位。规划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牡丹江市,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松原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核心区面积约5.11万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约2000万人。
加快高速铁路网络建设,加强哈尔滨与主要城市和重点城镇的互联互通,突出区域间、经济轴线间的连接线,完善对外枢纽,做大做强空港,提示哈尔滨在哈长城市群中的影响力和引领地位。
3、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对交通体系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哈尔滨市美丽乡村工作会议”精神,未来哈尔滨要打造城市、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通过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体系环境。
以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为指导,将哈尔滨建设成为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格局更加合理、城镇用地集约紧凑、交通基础设施与服务覆盖城乡、交通管理人性化智能化的国际商贸城市、欧陆特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人文城市、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城市。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1995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7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城建【2010】80号)
其它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导则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
《哈尔滨市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
《哈长城市群(经济区)规划研究》
《黑龙江省省道网规划(2015年-2030年)
《哈尔滨市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
《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
《哈尔滨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05

规划范围
与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规划范围为哈尔滨市域、市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范围总面积:5.31万平方公里
市区范围总面积:1.02万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范围总面积:575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规划年限为2016年至2035年。规划近期2020年,与第十三五规划同步;中期为2025年。考虑到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超前性规划的特点和对城市发展的引导性作用,规划远期为2035年,并展望至远景2050年。

规划内容
(1)交通大数据的建立与维护
通过现状交通基础设施及运行数据、各种动态交通调查(包含居民出行调查),构建哈尔滨城市交通基础数据库,并通过国际最先进的建模软件对现状数据进行分析,对未来发展需求进行预测,为项目方案提供定量支撑。
(2)确定城市交通发展愿景与目标
根据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性质、功能定位、空间发展格局等,结合国家、区域、省、市相关要求,制定符合未来发展趋势要求的交通发展愿景、战略与目标。
(3)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预控
共享和共建区域铁路、港口、公路等设施,促进“哈长都市区”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哈尔滨面向国际和国内的区域辐射力,支持城市产业经济发展。
(4)一体化高快速路网的整合与控制
整合高速路网和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在全市范围内构筑布局完善、等级结构合理、功能清晰的一体化城市干线道路网络,提高面向国际和国内特别是东北北部地区的辐射力,促进哈尔滨与周边重点城市的协调发展,形成市域范围内高效畅达的交通体系,支持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的需要。
(5)引导城市发展的轨道线网整合与控制
构筑与区域发展相适应、与城市土地利用相协调,规模合理、层次清晰、布局完善的区域、市域、都市区和城市多层次、结构合理、衔接顺畅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推动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和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
(6)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构筑
将哈尔滨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发展建设成为与城市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力促进综合交通运输效率提高,促进区域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形成与完善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7)实施差异化的停车设施供应
以实现城市整体交通协调发展为目标,合理引导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通过建设规模适宜、布局合理并与道路设施和公交设施相协调的停车系统,逐步建立合理的收费体制、健全管理机制,维持城市动静态交通平衡,以充分保障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8)构筑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空间
大力发展和提倡慢行交通,构筑“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系统;通过步行、自行车与公交系统的紧密结合,达到引导“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出行的目的,减少人车冲突,确保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哈尔滨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过程中,全面保持与总体规划修编的协调互动,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东北振兴战略”重大战略机遇,发挥地缘优势,谋求区域交通的战略突破、都市区交通的结构性整合、城市交通模式的合理构建,为哈尔滨建设东北北部中心和门户提供全方位的交通支持。

参与论证专家
杨东援教授
马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李凤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隽海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公式时间
2019-11-13 至 2019-12-24

反应方式:
有关单位和个人对该项目审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可在公示期间通过以下方式反映。
受理人:丁宁
电话:86776064
邮编:
E-MAIL:ghjzqyj@163.com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