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民委员会、各乡直单位:
经乡政府批准,现将《板桥乡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板桥乡人民政府
2025年5月29日
板桥乡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一、基本情况
(一)乡镇概况
(1)自然地理
板桥乡位于休宁县西南部,距休宁县城43公里,毗邻江西婺源县,周边与溪口镇、汪村镇、月潭湖镇等乡乡相邻。辖5个行政村,23个村民组,总人口6037人。总面积78.6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1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茶园面积6070亩,水田面积650亩,是一个典型的以林茶经济为主的山区乡。
(2)河流水系
境内沂源河发迹于浙岭北侧羊角尖,海拔798.2米,由西南向东北横贯全乡全村,流域面积为78.62KM2,主河道长21.278KM。多年平均降雨量1772.8毫米,主汛期为5—7月,占年降雨量的65%左右,暴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五、六月份,易形成山洪,冲刷河床。由于山势较陡,U型河谷汇流集中,暴雨洪水陡涨陡落。
(3)历史灾害
2021年,乡内普降大到暴雨,暴雨给板桥乡樟前村三组造成严重灾害,二十余处民房进水;通村水泥路100余米被洪水淹没影响交通安全。直接经济损失6万元。2024年“6.20”洪灾,1520人受灾,损失312.54万元 。
(4)监测预警站点
板桥乡已建立较为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辖区实时监测设施有自动雨量站1处、水位观测站1处(详见附表3-1),预警站点共有15处预警广播(详见附表 ),人工预警设备(手摇报警器、铜锣、高频哨等)5套。具体分布在各村组。监测内容主要包括辖区内降雨、水位等情况。
2 风险隐患情况
(1)山洪灾害危险区
板桥乡共有山洪灾害危险点涉及5个行政村。涉及需转移人员104人。具体详见附表1-1。
(2)地质灾害隐患点
板桥乡有地质灾害隐患点9处,均为小型灾害点,共影响19人。具体详见附表1-2。板桥乡境内无水库。
二 、组织指挥及职责1 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职责分工
(1)乡防汛抗旱指挥部及职责
板桥乡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乡防指),负责全乡防汛抗旱工作。主要职责是:
1)负责对全乡防汛抗旱工作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和部署;
2)负责组织协调抢险救灾工作;
3)负责指导抢险救灾,安置疏散灾民,设置避难场所,做好安置点食宿物品的保供工作;
4)负责发布预警、灾情信息,组织查灾、核灾,向上级报告灾情,接收、调拨救灾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2)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成
防汛抗旱工作平时以乡社会事务办的名义开展工作,紧 急情况下转入临时专项指挥部体系,高效开展应急指挥和协 调调试工作。当汛期结束、旱情结束、响应终止后,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自动解散。
机构构成 姓名 职务 手机号 指挥长 郑卓奇 党委书记 18326923816 刘茂辉 党委副书记,乡长 13955954576 副指挥长 程 驰 副乡长 (灾情统计组组长) 15855595065 成员名单 袁雪杰 人大主席 (宣传动员组组长) 13359093300 胡 勇 副书记 (后勤保障组组长) 18955997874 李俊甫 副乡长 (工程技术组组长) 13955998896 高夏仙 党委委员 (卫生防疫组组长) 15955592128 江 娟 副乡长 13855977175 陶 增 副乡长 (应急抢险组组长) 15305597987 吴 斌 司法所所长 15212690632 汪国安 樟前村村书记 18055934169 宋爱华 梓坞村村书记 13470919568 王祥生 板桥村村书记 13965535059 宋阳生 凰腾村村书记 13855931062 王鹏程 沂川村村书记 13855931062
主要任务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对防汛抗旱工作的决策部署,依法组织开展全乡防汛救灾、紧急转移避险和抗旱, 做好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等工作。
(三)指挥机构办公室组成及职责
板桥乡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乡三楼会议室,承担防汛抗旱日常工作。
(四)工作组组成及职责
根据工作需要,在指挥部下设六个工作组,分别负责预警、巡查防守、抢险救援、转移安置、生活保障等工作。
1、应急抢险组
成员:汪凯、胡佳士、王泽棠以及应急救援队伍
职责:负责转移避险具体工作,担负抢险救灾、营救受灾和被困群众、对人员和物资进行转移等工作,执行重大应急救援措施。
2、工程技术组
成员:吴建厦、程森涛、方屹、杜思敏
职责:负责水毁工作方案抢修计划和技术指导;负责组织水河道、山洪泥石流易发区等工程巡查人员实施安全巡查并开展安全运行管理;负责提出水利工程调度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水利工程及其他重点防御对象的山洪泥石流“防、避、抢、救”工作检查。
3、 宣传动员组
成员:孙华、刘倩倩、程雪芳
职责:负责发布防汛信息、及时向群众通报汛情、发布 外宣信息、舆情正面引导及处置、防险避灾科普知识宣传等工作 。
4、卫生防疫组
成员:汪颖、宁桂月、王锦生
职责:负责灾区及安置场所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护工作;及时向乡防指提供灾区及安置场所的疫情与防治信息;组织开展防病治病,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负责灾区及安置场所的消毒工作。
5、后勤保障组
成员:顾艳霞、郑勇、江振、章国光、汪建国
职责:负责抢险救灾使用车辆、船只等应急工具及救生、抢险物资的筹措和调配;负责山洪灾害工作人员生活保障和接待上级山洪灾害工作组、慰问团事宜;配合抢险救灾组做好转移群众的安置;负责被洪水围困群众或紧急转移群众临时安置灾民的主要食物及生活必需品的筹措与供应。
6、灾情统计组
成员:岳敏、龙鑫鑫
职责:负责了解、收集人员及物资应急转移和各种灾害 造成的损失情况,汇总、核实、上报灾情数据及灾情评估。
(五)工作组组成及职责
(1)包保行政村的乡级防汛责任人及职责
各村防汛指挥所由所在联系村的领导任第一指挥长、村书记任指挥长。第一指挥长为包保行政村的乡级防汛责任人,主要职责为上传下达乡指挥部相关工作部署,负责牵头包保村人员转移安置方面各项工作,保障预警信息及时传达、抢险队员及时到位,生产生活得到保障。各包保行政村乡级防汛责任人名单详见附表2-1。(如有人员变动,根据其对应职位相应调整)
(2)危险区人员转移网格包保责任人及职责
村级防汛抗旱责任人由村委会主要负责人员担任,主要职责为,全面负责辖区内山洪灾害防御指挥协调工作、负责传达上级命令、通知、发布预警。
山洪灾害危险区实行网格包保制。村级包保责任人由所在村委会相关人员担任。具体负责了解网格内住户和人员情况,熟悉当地地形、地貌,在汛期应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负责及时接收上级的预警和相关防灾部署,将相关预警信息传递给责任区网格内所有居民;负责本网格内所有居民的防御山洪灾害转移工作,并配合所在行政村完成转移人员安置等相关工作。具体包保情况详见附表2-2.
三 、预警与应急响应
( 一)响应条件及行动
接到暴雨蓝色预警时应采取以下措施:乡村两级山洪防 御责任人全员在岗在位,组织会商研判,包村干部下沉至村 组,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点、山洪危险区、低洼易 淹区等重点部位巡查防守,排查整改安全隐患;暂停户外聚集活动,减少施工作业和农事活动;清点转移路线、安置点物资,帮助群众提前转移危险区财产,落实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帮扶责任人。
当县发布四级响应或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发生轻度干旱 且预报未来一周无有效降雨时,在暴雨蓝色预警的基础上, 加密对地质灾害点、山洪危险区、低洼易淹区等重点部位巡查排查频次,发现并及时处理风险隐患,组织群众做好转移准备工作,封闭漫水桥、塌方隐患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值守,召集乡镇抢险队,调拨沙袋、抽水泵等物资重点村落。
当县发布三级响应或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在暴雨黄色预警响应措施的基础上,乡镇政府迅速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动员全体干部和相关力量做好防汛抗洪准备,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和灾情变化,对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点、河道等重点区域实施24小时专人监控,发现险情立即报告;提前转移老弱病残幼等特殊人群,规避夜间转移风险,动员危险区域的群众转移。
当县发布二级以上响应或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发生严重干旱且预报未来一周无透墒雨,在暴雨橙色预警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关停撤措施,乡镇主要领导现场指挥,对危险区群众实施强制转移,逐户核查不漏一人;转移过程中,要安排专人负责引导和护送,确保转移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启动所有应急避灾场所,开放学校、礼堂等公共场所作为临避险场所;对危险区域的道路桥梁实施交通管制,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确保救援和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
2 预警发布
乡防办及时接收掌握气象、水利、自规、应急等部门对天气趋势的预报和实时降水量、水情等信息,经乡防指会商研判后,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应急广播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按照乡、村(组)、户的次序逐级将预警信息传递到人。如遇紧急情况,乡防指直接向村(组)及包保责任人发布预警;巡查(包保)人员直接报告乡防指,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
3 启动响应
根据县防指启动防汛(抗旱)应急响应的命令,结合本乡雨水情、工情、汛情、旱情实际,及时会商研判,启动应急响应。
4 响应期间的工作要求
(1)会商部署
乡防指组织防汛抗旱会商,通报全乡雨情、水情、汛情、工情、险情、灾情、旱情相关情况,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安排部署全乡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并向县防指报告会商意见。
(2)包保责任人履职
响应启动后,各包保责任人要立即到岗到位,实时关注雨情、水情等监测预警信息,及时通知包保区域做好转移避险各项准备,立即投入抗洪救灾相关工作。
(3)值班值守
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通讯畅通,接收或发现相关监测预警信息时及时报告乡防办。
(4)信息报送
防汛抗旱信息实行归口管理,逐级上报。防汛抗旱信息的报送应及时、准确、全面,重要信息一事一报,重大险情(溃堤破圩)、人员伤亡等信息必须第一时间上报。
(5)抢险救援队伍备勤
各抢险救援队伍随时待命,确保抢险设备运行正常、物资到位,在接到乡防指指令后,抢险人员确保电话24小时畅通,立即投入抢险救援工作。乡级应急队、沿河低洼易淹村庄查险队伍、防汛抗旱服务队名单详见附表5、6、7。
(6)物资设备预置
乡防指做好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工作,按要求备足砂石料、木桩、麻袋、救生衣、发电机、抽水泵等设施设备,砂石料存放在各防守堤防附近,其余物资皆储存在各村村委会。详见附表7、8。
(7)转移安置
转移安置遵循安全、就近原则,采取投亲靠友或集中安置方式转移受威胁的群众,集中安置按照拟定路线转移群众至安置点。人员转移路线图详见附图4。
5 防汛响应措施
(1)危险区人员转移
1)转移原则
转移工作应遵循就近、有序、快速、安全的原则。人员转移组按照乡防指命令及预警通知,先转移人员后转移财产,先转移老弱病残人员后转移一般人员,先转移危险区人员后转移警戒区人员。
2)转移方式
在乡防指统一指挥下,党建指导员包村,村干包组,组长包户并按照网格包保责任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车辆等交通工具优先转移老弱病残人员,其他人员可徒步转移至安全地带。人员转移路线图详见附图4,附表4-1。
3)转移要求
当发生强降雨时,包保责任人须在岗在位,及时做好人员转移准备。接到转移指令或发现山洪、地质灾害征兆时,立即组织人员安全转移,做到应转尽转,确保不漏一人。
当接近或超过保证水位发生重大险情时,村级防汛抢险指挥所在请示乡防指同意后做出转移撤退决定,包保责任人采取挨家挨户通知到人,要求群众随时做好撤离准备;当遇到突发险情需要紧急撤离时,采取不间断广播、鸣笛、敲锣等方式通知人员撤离,安排人员在影响区外围巡逻清场,避免人员进入影响区。
4)转移路线
地质灾害转移主要采取投亲靠友方式。山洪灾害人员转移路线图详见附表4、4-1。
5)人员安置
转移人员主要安置在村部、学校等安全区,各影响区人员安置点详见附表4-1。
群众返回:乡防指报请县防指同意后,由村委会组织群众安全有序返回。
(3)重点风险部位巡查和管控
板桥乡沂川村里庄山高陡峻、坡降较大,受强降雨影响,易发生地质灾害,涉及常住人口1人,樟前村徐源组山高陡峻、坡降较大,易发生地质灾害,涉及常住人口3户7人。沂源河段受强降雨影响,易发生山洪灾害,涉及常住人口79人。
遇强降雨等恶劣天气时,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各村组织骨干人员及网格负责人日夜巡查险情,随时上报情况。视水情、险情增加巡查人员,做好现场检查记录,发生险情时电话快报,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
(4)防洪工程险情处置和被困人员救援
1)险情处置
若堤坝发生如下险情时,乡防指负责对险情处置进行技术指导,乡抢险队立即开展抢险。根据险情大小及时向县防指提请技术指导及队伍、物资支持。
堤坝常见的险情及抢护方法如下:
①漏洞险情的抢护:
查找漏洞进水口的方法:查看漩涡、水下探摸、利用自动报警器探摸洞口。
具体抢护方法:软帘盖堵、软楔堵塞、抛填粘土前戗。
所需抢险物料:棉絮、木桩、麻袋、泥土、砂石等物资。
②渗水险情的抢护方法:开沟导渗、反滤导渗、临河筑戗、柴土帮戗。
所需抢险物料:编织袋、草袋、砂石料等物资。
③裂缝险情抢护方法:横墙隔断、纵缝处理。
所需抢险物料:编织袋、砂、碎石等
④管涌险情抢护方法:反滤导渗、反滤围井、蓄水反压、导渗台。
所需抢险物料:编织袋、砂、碎石等。
2)被困人员救援
当出现险情导致人员被困时,乡防指第一时间向县防指报告,并组织救援抢险队员进行救援,组织乡卫生院医生做好医疗保障,必要时向上级请求支援。
(5)应急排涝
当真君联圩、板桥联圩等圩内遭遇短历时强降雨积水严重时,乡防指及时增设移动排涝设备抢排,必要时向社会租赁排涝设备,并向县防指请求支援。
(6)道路抢通、供电保障、通信保障等
乡防指配合县交通运输局等公路管理单位做好防汛道路抢通工作,保障防汛抢险车辆、队伍进场。
乡防指协调电力部门做好抗洪抢险、抢排渍涝、抗旱救灾等方面的电力供应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等工作。
乡防指协调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单位保障指挥调度通畅,特殊情况下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保障通讯畅通。
4 抗旱响应措施
根据旱情形势,进行水量平衡,通过“拦、蓄、引、提、开辟水源、打井”等措施和定时、分段、减压、限量供水、重点保障居民用水安全和粮食安全。
针对没有水源条件的村民组要急用先行,划小网格,定时、定点组织力量开展应急送水。突出关心关爱帮助留守人员和特困群体。
乡防汛抗旱服务队具体负责,应急送水,流动扩浇,抗旱设施设备维护。
5 响应终止
当河道水位落至警戒水位以下、区域性暴雨或台风影响基本结束、重大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旱情已解除或有效缓解,并预报无较大汛情、旱情时,按县防指解除应急响应指令终止响应。
四、 应急保障
1 乡级应急队伍
汛前乡防指组建乡级应急队伍(详见附表5)并登记造册。应急队伍成员,从乡政府及乡直有关单位、各村抽调人员(含民兵),人数25人,队长由一名副科级干部兼任。当乡范围内堤防、大坝等出现险情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做到“抢早、抢小”及时处理险情,当险情严重时,立即开展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并上报乡防指,请求支援。
2 沿河低洼易淹村庄查险队伍
沿河低洼易淹村庄查险队伍由沿河低洼易淹村庄所在村组织骨干人员组成,视情对沿河低洼易淹地区进行巡查,当河道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及时转移。
3 防汛抗旱服务队和装备
防汛抗旱服务队成员,从乡府及乡直有关单位、各村抽调人员,人数25人(详见附表7),队长由一名副科级干部兼任。主要承担对专业性强的防汛(抗旱)任务。抢险队主要配备发电机组、水泵、锹、锤、锯、液压钳、应急灯、保险绳索、救生衣、救生圈等装备。
4 防汛抢险救援物资和装备
采取集中储备和分散储备、实物储备和协议储备相结合方式储备各类防汛抗旱物资。大型装备采取临时租赁或购买服务的方式。部分防汛储备物资采取社会号料的方式储备,号料存放在板桥乡应急仓库,详见附表8。
五、宣传教育与培训演练
1 宣传教育
乡防指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海报等方式宣传防洪法、地质灾害、防汛抗旱救灾等防灾避险知识,并实施防灾避险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增强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风险识别、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2 培训演练
乡防指制定培训计划,采取网络课程、以会代训等线上线下方式对防汛抗旱责任人、防汛抢险队员、防汛抗旱服务队员及有关人员开展汛前培训。演练内容主要为危险区人员转移演练,以某一危险区影响村为典型,演练其遭遇特大暴雨时,乡防办及成员单位运转情况,演练人员转移、安置、抢险、救援等方面具体内容。
六、政策解读咨询电话
如对《板桥乡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不解之处,可咨询板桥乡为民服务中心,联系人:岳敏,咨询电话:0559-7582066(工作日8:00-12:00,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