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韩信这一计阳谋,让人不得不佩服

(来源:网站编辑 2025-11-20 09:06)
文章正文

原创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韩信这一计阳谋,让人不得不佩服

2025-11-17 16:15

发布于:天津市

阳谋,就是明面上让对方知道自己的计划,然而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取得了成功。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一个典型的阳谋,且实施得非常成功。接下来,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 公元前208年后九月,赵国被秦军围困在巨鹿,赵王歇向楚怀王请求援助。为了分散秦军的兵力,楚怀王派出了两支军队,一支是北路军,由宋义担任主将,项羽担任次将,带领数万楚军前往巨鹿解围赵军;另一支是西路军,由刘邦担任主将,目标是牵制秦军兵力。双方约定,谁先进入关中,谁便被认定为关中王。 刘邦率领的西路军一路过关斩将,很快就来到了咸阳附近的蓝田。秦军在蓝田集结了所有兵力,与刘邦展开激烈的战斗,结果被刘邦大败,秦庭失去了最后的抵抗力量,刘邦顺利进入了关中。 然而,项羽对刘邦率先进入关中并不高兴。因为关中经过秦国几代人的经营,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且地势险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项羽不希望让刘邦成为“关中王”,也不想让他回到家乡(即今江苏沛县)一带,于是他故意将巴蜀(即今天的四川)和汉中(即今陕西西南山区)的三个郡分给刘邦,并封他为汉王,让刘邦以汉中的南郑为都城,想把他困在偏远的山区。而关中则被划分为三部分,分别由秦朝的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控制,目的是为了防止刘邦东归。 栈道烧毁的策略

“栈道”是指从关中平原到汉中盆地的一条捷径,始建于战国时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修建完成,全长近五百里。栈道一旦被烧毁,刘邦就失去了返回关中的通道。 为了消除项羽对刘邦的疑虑,张良为刘邦献策,建议等刘邦进入汉中后,再烧毁栈道。刘邦不理解,问道:“如果栈道被烧毁,我不就被困在汉中了吗?” 张良解释道:“烧毁栈道,看似是自断后路,但实际上它能切断关中诸侯进攻汉中的通道。而且,栈道一旦被烧毁,项羽就会认为我们不会再有东归的打算,从而放松警惕。”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公元前206年,刘邦在萧何的推荐下,任命韩信为大将军。韩信随后向刘邦提出了一项东进夺天下的军事计划。计划的第一步是先夺取关中,打开通向东部的道路。

韩信命令樊哙和灌婴带领兵力修复刘邦进关时所烧毁的栈道。关中的雍王章邯得知韩信要进攻关中的消息,轻蔑地笑了:“韩信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根本不值得关注。刘邦进关时自己烧掉了栈道,现在又让你们去修复,派这么少的人修这么大的工程,看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完成。”章邯自封为雍王后,认为天下已经太平,便开始享受生活,养起了猪,放松了警惕。唯一的安排就是叮嘱部下留意栈道的修复情况。

然而,不久后,韩信修复的栈道完成,章邯接到了紧急报告,得知刘邦的大军已经出现在关中,并迅速占领了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章邯不敢相信,决定亲自带兵前去,但当他赶到时,韩信的军队已经在陈仓与他交战,章邯大败,被困在废丘,最终被逼自杀。驻守关中东部的司马欣和北部的董翳也相继战败投降,刘邦顺利占领了三秦之地。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道:“项王派遣三万卒随行,楚国与诸侯的追随者众多,过杜南入蚀中,沿途烧毁栈道,以防止诸侯盗兵袭击,并显示项羽没有东归之意。八月,汉王采纳了韩信的计策,从旧道返回,袭击雍王章邯。章邯迎击汉军于陈仓,结果雍兵大败。”

结语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一策略巧妙地利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成功地误导了章邯的判断。它不仅为刘邦消灭了关中的三位降将,还为他打开了通向东部的道路,同时也拉开了楚汉争霸的序幕,为西汉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