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南府办〔2021〕47号)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1-12 23:49)
文章正文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

《南宁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市十五届人民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11224

南宁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全市在气象现代化、气象科技创新、气象防灾减灾重点领域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区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扎实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整体水平保持在全区气象部门排头兵地位,达到西部省会城市气象部门先进水平,气象保障南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取得显著效益。

(一)气象业务现代化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综合气象观测能力达到更高水平。新建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雨滴谱仪、雾滴谱仪,形成生态、农业专业观测网,在全国率先建成石漠化监测站,建成广西首个、全国首批市级气象计量实验室。全面实现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完成全国首批高空自动制氢设备业务运行,建成313个气象自动站构成的地面观测网,自动气象观测站平均间距从9.1公里加密到8.4公里,实现四要素以上自动气象站乡镇全覆盖。迁建完成全市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7个台站业务楼,开展马山、横州智慧灯杆气象监测,建成大明山生态观测站。气象预报预测能力稳步提升。建成智慧气象产品制作平台系统,实现从站点落区到数字格点的跨越,网格预报空间分辨率精细化到5公里,时间分辨率提高到逐3小时,暴雨、大风等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达81%,预警提前量达到40分钟,24小时晴雨、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达81%88%。气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正式启用南宁市气象业务综合楼,建成全区气象部门首个新一代绿色节能智慧数据中心,建成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全区首个基于云计算的气象桌面云投入运行,开创了“云+端”业务模式新格局。建成业务数据处理存储应用系统,建立集约化的市级公共气象服务大数据服务平台。

(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持续增强。

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建成以气象预报预警为先导的“三融入”气象服务机制。创立“国突新模式”,在全区率先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政府高效联动与跨部门互连互通的综合防灾减灾会商系统。成立全区首个地市级短临天气预警中心,建成精准靶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完成主要农作物气候区划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建立乡镇气象服务站102个和超3千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建成马山县、上林县、武鸣区气象灾害防御中心,完成5县(市)和邕宁区、武鸣区突发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现代化建设工程。建成“邕城晓天”南宁气象智能定制服务平台,初步建成气象防灾减灾5G车载应急指挥系统。推进气象防灾减灾队伍融入网格化管理,在全区首创“网格+气象”和“警务+气象”气象联动机制,气象预警发布工作融入“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职责。完善全市人影标准化作业站点建设布局,更新火箭人影作业智能化装备,建立市级人影空地立体作业系统。

(三)气象服务效益不断提高。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实现全媒体发布,“南宁气象”微信公众号用户数突破100万人,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90%以上。圆满完成历届南宁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南宁站)、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等重大活动的气象保障服务,做好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服务,获“全国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打造“气象小主播”大赛、防一氧化碳中毒有奖问答、防溺水气象防灾知识有奖问答三大优秀品牌活动。积极探索5G新技术应用,成功举办首届“5G+防灾减灾”应用征集大赛。首创“扫码知天气”服务模式,打造气象服务融入“体育+文旅+扶贫+县域发展”的“马山模式”。大明山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完成武鸣沃柑、邕宁火龙果、马山金银花、上林大米、横州茉莉花的气候品质认证和评定标准。初步构建南宁市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保障气象服务体系,个性化定制气象服务已覆盖应急、教育、交通、旅游等部门和行业。建成海绵城市自动监测站10个,开发海绵城市气象监测系统,建立绿色屋顶气象监测系统1套和南宁市热岛效应评估系统1套。

(四)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西气象科技开发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二等奖1项,获南宁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9篇,在SCI期刊发表科技论文2篇,在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11篇。“十三五”期间,实现正高级专家零突破,副高级以上工程师达21人,新增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由84%提高到94%2人获南宁市高层次人才认定。7人入选区局创新团队,组建市级气象科技创新团队4个,确定县级业务带头人4人。

(五)气象事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全面落实。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突出,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气象部门优秀公务员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气象部门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全市各级气象部门获自治区级以上文明单位比例达100%。争取中国、自治区气象局人才优化政策,正高级岗位数量增加5个。局市合作深化,共建机制不断完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不断完善。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的全程网办率、掌上办事率、承诺时限压缩比、电子证照关联率均达到100%。在升放气球资质办理及升放气球活动许可两项行政许可事项中进行“零跑腿”和“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减证便民”和“一次都不用跑”的便民服务。配合搭建南宁市政务数据中台,通过多种资源挂载形式完成本级部门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及数据资源的挂载,挂载率达100%

二、发展形势

当今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南宁市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南宁市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面临新形势。

(一)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南宁气象高质量发展明确新目标。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南宁市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发展,发挥现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区域性国际大都市具备环境基础。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气象事业服务南宁市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壮大发展新动能、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保障作用更加凸显,南宁气象事业全面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府南宁建设新目标。

(二)强首府战略为南宁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机遇。

2019年自治区党委提出“强首府”战略,通过全面提升南宁市综合实力,打造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随着强首府战略的落实,重大战略平台、重大政策措施在南宁市叠加,南宁市产业、创新、人才要素持续集聚,开放合作水平持续提高,城市功能持续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承载力、辐射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为南宁气象工作实现更高水平现代化、更紧密融入自治区和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新机遇。

(三)信息技术革命为南宁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信息化发展道路,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为主线,以建设网络强国为目标,着力增强国家信息化发展能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在使气象探测、预报和服务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促使气象事业向数据安全化、传输快速化、管理高效化、应用云端化、服务智慧化全方向发展,成为推动全市实现更高层次气象现代化的新引擎。

三、存在问题

虽然全市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对照国内先进水平和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等现实需求仍存在明显的短板和弱项:

一是气象综合观测能力有待提高。观测的覆盖面、精细化水平有待提升,地面观测站网完善程度不足80%,缺乏X波段天气雷达、激光测风雷达等大气立体智能观测设备。城市气象泛在感知网建设尚未起步,气象设施多部门合作、社会化机制仍不完善。

二是气象预报预警能力有待提高。突发性、局地性、持续性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技术瓶颈明显,暴雨预警仍需进一步提高准确率和提前量,强化灾害联动“发令枪”的作用,大城市暴雨、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风险预警对行业和重点区域、人群的针对性不足。

三是气象服务供给水平有待提高。智慧气象尚未充分融入数字城市建设,对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产业运营的智慧化气象服务能力不足,气象灾害影响预报服务能力仍落后西部先进省会城市,人工影响天气装备自动化率不高,气象科普普及率是气象服务满意度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

四是大数据应用水平有待提高。气象观测数据支撑能力偏低,气象“云化”改造和融入南宁市云网统筹工作尚未实现,缺乏整体、智能的信息网络安全防护和气象数据管理机制。

五是气象科技创新水平有待提高。研发人员力量不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产学研用组织能力不足。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不足,资源集聚能力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弱。

六是气象综合治理能力有待提高。地方性气象法规体系尚不完善,普法力度亟待加强,防雷安全重点监管单位的监管较弱,标准意识不高导致气象标准化水平较低,执法队伍和人员能力亟待规范化管理和提升。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建设气象强国的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胸怀“两个大局”,根据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精神,按照“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总目标、“四个新”总要求,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南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扭住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这一总抓手,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和“早、准、快、广、实”,着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提高气象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能力,为南宁在谱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新篇章中走在前作表率、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以人为本。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始终坚持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中发展气象事业,确保气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二)坚持深化改革,系统协调。

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发挥好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破除制约气象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集中力量攻克气象核心技术,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协调推进南宁市气象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强业。

突出科技引领,以创新为驱动,面向气象科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需求、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顺应信息化、智能化趋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完善气象现代化创新体系,营造创新人才发展的有利环境,引培气象现代化建设高端人才队伍。

(四)坚持面向需求,开放合作。

坚持气象工作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深化多领域合作,提升气象服务供给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配性,深化局市合作机制,加强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高新企业合作,促进资源和气象信息充分利用和共享。

三、发展目标

以服务强首府战略落实为引领,现代气象服务体系更加精细普惠,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更加智慧精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更加自主开放,现代气象治理体系更加规范有序。到2025年,建成适应需求、技术先进、功能完善、保障有力、高效便捷的气象现代化,整体气象实力保持西部领先,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先进省会城市的差距。

—观测更加精密智能。增设观测空白区、薄弱区观测站点及监测要素,提升立体化、协同化观测能力。升级搬迁南宁新一代天气雷达站。建成南宁市气象卫星接收中心,建成综合雷达监测网,重点行业服务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有新突破。气象观测站网平均间距达8公里,低层大气(海拔1.5公里水平面上)雷达监测覆盖率达20%,气象灾害监测率达70 %

—预报预警更加精准。智能预报准确率稳步提高,灾害风险预警能力明显增强,无缝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体系全面建成,24小时天气预报准确率(平均值)达86%,暴雨预警准确率达92%,强对流预警信号时间提前量达到50分钟。24小时网格预报分辨率达1公里,1小时。预警信号空间分辨率精细到乡(镇、街道)。

—智慧气象服务更加精细。智能感知、精准泛在、情景互动、普惠共享的大城市现代智慧气象服务发展生态初步形成,面向特定区域的精准靶向预警发布实现业务常态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气象灾害风险服务灾种覆盖率达80%

—气象信息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切实贯彻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发展理念,形成“云+端”业务模式新格局与气象大数据体系,信息网络安全体系更加牢固,核心业务系统融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业务平台集约化程度显著提升。融入南宁数字城市大脑,实现气象数据与其他数据融合共享。

—气象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建成研究型业务发展体系,核心业务科技支撑能力增强,建成智能化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分析平台及中国—东盟大气探测合作研究中心智能观测实验基地,气象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5%。正研级高级工程师职称比例达2%,在职职工大学本科以上比重达100%

—现代治理保障能力更加协调。气象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气象”模式深度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基层气象台站发展环境得到显著提升,气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把握监测精密,发展立体智能综合观测体系

构建气象立体化观测网络。优化地面观测布局,优先补齐监测薄弱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要素并结合服务需求提升密度。建设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开展相控阵雷达监测试验,优化大城市垂直廓线观测网络布局,推进南宁市气象卫星接收中心建设。开展地空天一体化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立体连续观测,试验开展激光测风雷达与毫米波云雷达观测。发展北斗导航探空,建立“云+端”的探空业务体制。

完善专业气象观测网。面向现代农业、生态环境、交通、旅游等特定领域需求建设专业气象观测站,加强温室气体观测能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气象观测。开展2023年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场馆和重大活动气象观测站建设,开展精准靶向观测服务。增补、升级雷电监测设备,提升云地闪探测性能和增强云闪监测能力。

推动构建大城市气象泛在感知网。建设智能泛在的气象信息感知网,充分利用城市群先进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全面加强气象综合观测的范围、密度、种类和时效,让用户可以实时获取身边的气象数据,形成“观测即服务”能力。将大城市气象观测设备纳入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维,发展志愿气象观测,深化部门合作,基于微型气象传感器及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利用社会众筹和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建立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和业务融合的公众参与式社会气象观测体系,形成便捷参与、观测即共享的社会气象观测业务。

提升气象观测智能化水平。升级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系统为智能气象观测系统。重点推进智能观测实验基地建设,提升观测新技术新装备新方法的应用与协同支撑能力。开展下一代智能气象观测站技术在气象观测中的实践应用,开展无人机等新型观测装备应用试验。

加强服务“一带一路”的装备保障能力。提升气象观测自动化保障水平,开展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状况分析评估和观测装备远程诊断业务。完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计量检定能力,开展能见度和雨滴谱现场核查能力建设。建设南宁气象计量合作中心,开展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气象计量合作。

二、瞄准预报精准,提升无缝隙智能网格气象预报能力

发展无缝隙智能数字预报业务。完善分钟到月的无缝隙、全覆盖、智能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加强以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为重点的快速滚动更新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量达50分钟。0- 10天中短期气象要素预报空间分辨率1-3公里,时间分辨率1-3小时。开展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技术研究,提升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强化天气系统智能识别,探索三维网格立体预报技术。协同社会科研创新资源,加快数字化共性技术研发应用,提升气象预报业务数字化转型效率。

完善对流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推进自动站、雷达、卫星等观测资料的多源融合,强化快速更新同化数值预报产品的综合应用,完善南宁市区域水平分辨率1公里对流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研究南宁复杂地形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加快大城市靶向气象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加快靶向气象预警关键技术研究,提高预警发布的精准度和及时性。研发南宁特色强对流天气预报技术,推动全市短时临近预报与省级实时协同、逐10分钟滚动更新。检验区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产品在南宁的预报性能和效果,加强实况融合产品在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智能网格预报的检验和效果评估。

提升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能力。全面开展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区划工作,加强普查成果应用。研发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强对流天气系统监测识别和智能报警技术,重点提升大城市暴雨、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预报能力。制定针对台风、暴雨、雷暴大风、高温等高影响气象灾害的风险指标体系和致灾阈值,开展针对关键行业、重点地区和脆弱人群的气象灾害过程风险预警工作,提升多灾种综合风险预警技术水平。

三、立足服务精细,优化大城市现代气象服务体系

构建“城市运行+气象”服务发展格局。优化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门联动机制,持续优化重大气象信息直报、预警响应调度和人员精准转移机制及“三小时服务”精细化预报预警流程,完善“三融入”一线气象服务及气象信息发布融入城市网格化管理机制,极大程度提升预报预警响应联动效率。强化与交通(城市道路、地铁等)、电力、排水、旅游等城市运行管理部门的对接,共同推进智能网格预报、大数据分析与相关领域业务融合应用,开展基于影响预报的技术研究,持续推进气象与各部门领域和公众行业的信息数据跨界共享,建立常态化会商和实时服务机制。探索提供高影响行业定制式气象服务,提供“点—线—面”三个维度的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影响预报、专项服务等产品,“全方位、全天候”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发展“无感”为特征的公众气象服务。主动迎合公众衣食住行游等生活需要,基于互联网发展用户需求动态感知及场景定制业务,开展用户数据融合分析,扩展社交平台、移动互联、农村应急广播等预警传播手段,实现精准气象服务信息及时主动推送服务,形成立体化广覆盖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针对内涝、交通、突发事件应急保障等领域需求,形成民生热点气象服务产品系列,推动气象服务融入智慧家居、无人驾驶、智慧出行等公众生活领域。构建基于5G的气象预警信息靶向发布和传播机制,提供基于大数据计算分析、机器学习和语音识别等技术的公众行业算法模型和愉悦体验场景服务,加强深度学习技术在公众和专业气象服务领域的研究,实现新媒体平台中机器人智能查询交互服务。打造“线上+线下”气象科普宣传模式,着重建设线上科普馆及青秀山气象研学基地。

构建南宁大城市“智慧气象大脑”。开展智慧城市气象皮肤与基础气象观测站网资料的融合处理应用研究,形成基于场景、位置和智能感知的情景互动服务。将城市气象观测设备纳入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依托智慧灯杆等新基建,规划布设微型社会化智能观测设备。健全数据服务政策,打造开放式“智慧气象”服务引擎。基于数据唯一标识符,构建多维大气数据集,建设“气象+”应用数据集,实施气象大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将精细化气象信息深度融入南宁城市大脑,建立智慧城市生活气象保障产品体系,实现“精准感知、精确预报、多维可视、条块融合、即时应用”,为南宁构建“社会数治”、城市物联网终端、自动驾驶车辆等提供气象数据驱动,为城市防灾减灾救灾、城市建设发展、生产安全保障提供即时服务。

提升学青会等重大活动气象服务能力。聚焦2023年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气象服务保障,健全南宁市重大活动及赛事气象服务保障沟通联动机制。突出“简约、安全、精彩”的要求,充分运用5GAI等技术开展学青会气象预报预警业务平台、专项智慧气象服务系统建设。研发精细化场馆和重点区域赛事专项气象服务产品。围绕学青会筹备和赛事全流程开展全过程跟进式服务。

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能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观测能力建设。加强温室气体及碳观测能力,开展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及通量观测,建设通量观测系统和植被及物候自动观测系统。选择代表性强的均一生态下垫面,建设高光谱辐射观测系统。开展臭氧探空观测试验。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气象服务,建立市县协同的南宁市重要生态系统的气象监测评估服务体系,强化污染天气及核事故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气象保障。继续完善南宁市人影基地建设,增加人影标准化作业站点,升级智能化人影作业装备和人影作业指挥系统,开展无人机外场科学试验,创新空地立体作业技术,提高人影作业效率。建设云降水物理垂直强化综合观测站。提升气候资源评估和保护利用水平,以创建大明山生态气象品牌为试点示范,打造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候标志认证等气候生态服务品牌,对区域城市规划、重点工程、区域性经济开发区和气候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探索无人机开展地面生态系统环境调查评估等工作,深化卫星遥感数据应用,增强区域环境遥感应用服务保障能力。

强化乡村振兴气象基础支撑作用。提升农村气象观测及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布设智能农业气象观测网,增强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农田生态系统气象观测能力,建设遥测式区域土壤水分观测系统、作物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加强推进基层综合防灾减灾联防机制建设,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行政村全覆盖。加强涉农行业和农业气象大数据服务及共享,开展灾害防控、关键农事活动农用天气预报等服务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编制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面向粮食生产全过程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发展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智慧精准气象服务。融入特色农产品生产全产业链,打造智慧型直通式气象服务示范点,开展特色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评估、特色农产品气候认证及气候好产品溯源等服务,加强乡村休闲旅游气象服务。

四、依托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构建“云+端”业务新模式

夯实气象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市气象部门通信网络水平,实现市县气象局直连自治区气象局云节点链路带宽达200Mbps、台站直连链路带宽达150Mbps。推动台站建设基于5G、北斗卫星的气象应急传输备份系统。统筹规划信息化资源,提升信息存储资源和边缘计算、解释应用计算支撑能力。基本完成业务系统集约整合、“云化”改造,推进各领域业务系统在政务云平台和自治区级气象基础设施云平台上部署。

构建信息网络安全体系。构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业务安全”为一体的整体防御、智能防控的信息网络安全体系,优化气象信息网络架构,按照自治区气象网络安全基础架构设计方案,加强市县两级网络安全架构标准化改造和规范化管理,市县两级通过自治区级业务互联网出口访问应用,提高全市气象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进一步推进国产化软硬件设备的应用。

完善数据管理机制。以构建南宁“智慧气象大脑”为核心,建立气象数据共享协调及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机制。建立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及风险应对制度,依托气象数据唯一标识符技术,推动气象数据有序流动和合法依规使用,实现数据来源回溯、数据确权、流通追溯,提高南宁气象数据资产保护能力。

五、攻克核心技术难关,构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研发。开展多种雷达、微波辐射计等协同观测应用研究。建设智能观测试验基地。研究基于对流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精细化识别算法和预警技术,研究南宁市靶向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台风、暴雨、强对流等高影响天气预报预测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发展以数字化预报为基础的敏感行业气象影响预报、风险预警。开展城市气候规划、大城市气象观测试验等重点领域技术研发。开展大明山主体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

完善气象科技创新机制。构建以靶向发布业务研发为核心、市县两级统筹布局的气象研究型业务新体系。完善科技创新平台运作机制,整合部门力量加强创新团队建设,重点打造智能观测、智慧服务、靶向预警、生态与农业气象等团队。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加大面向业务的有效科技供给。大力开展多样化的气象科技创新活动,持续举办“5G+防灾减灾”应用征集大赛,协同中国气象局、广西气象局创建面向东盟的现场教学点。建立双聘制、悬赏制等引智机制,探索气象科技创新聚才汇力新途径。

强化气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以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南宁市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培养为牵引,推进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工作,加大人才访问进修和挂职交流力度。推进科学试验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以提高核心科技水平和实际业务贡献率为导向的专业技术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加强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崇尚创新、专心致研、协同协作的科研氛围。深化部门、局校、局企合作,形成创新基地共建、创新人才共培的体制机制。

六、规范标准秩序,构建现代气象治理体系

深化气象重点领域改革。围绕“云+端”新业态,改革业务体制,优化业务布局,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集约化业务流程,贯通观测、预报、服务全链条。大力培育和发展专业气象服务,打造专业气象服务团队,加强多学科融入型专业气象服务科学研究,推动专业气象服务技术和产品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提升气象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完善地方性气象法规体系建设,重点建立完善气象社会管理、防雷市场信用管理、气候可行性认证等领域的配套制度。完善气象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加强气象执法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构建市县一体化气象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探索综合执法、联合执法等机制,提高气象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构建适应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气象防灾减灾、防雷安全监管、气象行业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标准制定及修订。建立健全气象标准宣贯及实施机制。

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正确履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优化气象行政管理职能,不断推进气象“放管服”改革。贯彻落实南宁市数字化改革要求,稳妥推进全市气象部门数字化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构建气象政务服务和监管事项数字化。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防雷市场监管机制,确保防雷市场健康发展。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进一步推动各级地方财政持续支持气象事业发展。健全与气象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预算和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气象文化及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高质量现代化建设标准和要求,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加强台站探测环境保护。打造南宁中国—东盟大气探测合作研究中心智能观测试验基地和市气象局智慧园区建设,创新台站智能运维、智慧管理模式,争取在全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打造精品台站,持续开展“星级台站”评比考核。继续加强台站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传播气象领域的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第四章 重点工程

一、强首府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升工程

(一)立体智能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建设。

以智能气象观测系统建设为抓手,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智慧城市气象观测布局,健全气象灾害、生态气象、行业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形成志愿气象观测发展新格局,探索构建城市主干道微气象监测系统,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优化气象立体综合监测系统,发展北斗导航探空,开展智能气象观测站试验,推进气象观测自动化,持续提高监测能力。

专栏1:立体智能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建设

 

南宁新一代雷达站搬迁。项目规划用地68654.42,总建筑面积约3025.41,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雷达塔楼,雷达及配套设备,门卫、配电发电机房等附属设备用房,以及道路、水电、消防、给水排污、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

南宁“地空天”智能化协同观测工程。建设大城市垂直廓线观测网,部署5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和1台激光测风雷达。建设南宁市气象卫星接收中心。建设北斗导航气象探空系统。联合交通、航道、电力、旅游等重点行业共建气象专业观测站网。增补、升级雷电监测设备。

重灾多灾地区自动气象站新建改造工程。升级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系统为智能气象观测系统。在重灾多灾偏远地区、灾害高影响地区等气象及衍生灾害重点区域新建自动气象站,升级改造省级气象观测站设备,扩充观测要素,气象观测站网平均间距达8公里。

中国—东盟大气探测合作研究中心智能观测试验基地。研究协同观测技术,建成天地空手段互补、协同运行、交叉检验的一体化观测布局,探索开展智能观测研究,进行第二代气象自动站试点、高空自动观测、雷达智能观测研究,争取打造成国家级试验基地,推进前沿探测技术的成果转化。

 

(二)智能网格预报技术能力建设。

围绕无缝隙、全覆盖、精准化的发展目标,完善分钟到月的无缝隙、全覆盖、智能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强化以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为重点的快速滚动更新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量达50分钟。开展双偏振、激光测风、相控阵等多种雷达新观测资料的临近预警应用技术研究,发展实时动态更新的智能化短时临近预报技术,提升智能网格预报技术的分辨率和精准度。全面开展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区划工作,制定针对台风、暴雨、雷暴大风、高温等高影响气象灾害的风险指标体系和致灾阈值。

专栏2:智能网格预报技术能力建设

 

对流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系统。推进自动站、雷达、卫星等观测资料的多源融合,加强复杂地形处理技术研究,建立南宁市本地化的对流尺度1km×1km GRAPES模式,研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智能预报系统,优化南宁市对流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实现0-12小时逐小时、逐1公里的快速同化、滚动更新。

强对流天气综合分析与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基于大数据应用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的系统监测识别和智能告警业务,建设具备自主学习功能的智能化强对流天气综合分析与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完善精准靶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强化强对流天气初生监测识别能力,进一步提升临近预警精准度和时间提前量。

数值预报模式产品释用平台。利用平台加强数值预报模式解释应用,开展模式产品检验和效果评估,发展数值预报精细化定量化解释应用技术。

 

(三)智慧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构建“城市运行+气象”服务发展格局,构建南宁大城市“智慧气象大脑”,建设南宁大城市“气象+”多维应用数据集和智慧城市气象保障产品体系,持续完善气象信息融入城市网格化管理,“全方位、全天候”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主动推送民生热点气象服务产品。形成市县一体化的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架构。开展2023年学青会全流程气象服务保障。

专栏3: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建设

 

高影响行业及城市生命线安全气象服务系统。气象纳入地方公共服务体系,探索灾害智能识别与智能预警技术。研究台风、暴雨、高温等高影响气象灾害对城市交通、旅游、内涝、建筑工地、水电气调度等影响,建立风险预警联动机制,建设面向媒体及公众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

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平台。加快全市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持续完善灾害性天气致灾阈值,发展基于位置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系统,开展预警业务和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

南宁大城市“智慧气象大脑”。基于微型社会化智能气象观测设备,依托智慧灯杆等城市新基建设施,开展智慧城市气象皮肤与基础气象观测站网资料的融合处理应用研究。基于数据唯一标识符,建设“气象+”多维应用数据集,实施气象大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将精细化气象信息深度融入南宁城市大脑,建立智慧城市生活气象保障产品体系为南宁布局城市大脑、城市物联网终端、自动驾驶车辆等提供气象数据驱动,为城市防灾减灾救灾、城市建设发展提供即时服务。

南宁气象大数据应用中心。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打造智慧气象核心应用平台。根据南宁数字政府建设要求接入南宁政务云,孵化培育南宁特色气象大数据应用产业项目。

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气象服务系统。围绕“简约、安全、精彩”的办会宗旨,建设2023年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预报预警业务平台、专项智慧气象服务系统。开发学青会强天气短临预报系统和赛事气象产品快速制作与分发系统,实现赛事气象精细化监测预报和服务产品快速发布。开展学青会现场气象应急保障,配备5G气象灾害应急车、无人机搭载气象监测系统等应急设备。

气象科普宣传设施建设。打造“线上+线下”气象科普园区,充分利用网络和移动互联,结合线下气象科普设施及体验活动,建设线上气象科普馆,争创具有影响力的气象科普品牌,完成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提升工程。建设青秀山气象研学基地。

 

(四)智慧农业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设。

面向“三区三园一体”及“10+3”特色产业,建设农业气象观测实验基地和四大智慧型直通式气象服务示范点,由点及面织密织牢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网,推进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气候品质认证,助力提升“邕”系农业品牌,提高乡村振兴气象服务水平,进一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专栏4:智慧农业气象保障服务平台建设

 

农业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完善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开展农业气象系列观测与试验研究,完善农业试验气象站子系统,实现农作物发育期、长势及覆盖度等自动连续观测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报警等功能,实现信息采集处理、资料显示查询、设备状态监控规范化。

农业“三区三园一体”气象观测试验网。充分应用农业特种气象观测、视频智能观测和高分卫星遥感融合数据,针对“三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园”(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一体”(田园综合体),开展农作物环境物候气象观测,建设遥测式区域土壤水分观测系统、作物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建成智能农业气象监测网。

邕系”农产品品牌智慧型直通式气象服务工程。围绕农业品牌提升计划,打造服务横州茉莉花(茶)、武鸣沃柑、宾阳古辣香米、隆安火龙果四大特色农产品的智慧型直通式气象服务示范点,针对特色农业的定制化需求开展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及灾害防控、关键农事活动天气预报等农用天气服务。

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基地。开展智慧乡村气象服务示范建设,发展高标准农田智慧精准气象保障服务,试点开展基于农业致灾指标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和农业气象理赔的研究应用。

农业气象风险预警服务系统。构建精细化农业服务数据库,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建设市县一体化数字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开展基于农业致灾指标的气象风险预警服务。

农产品气候认证及产品溯源系统。设置认证气候条件指标,建立认证模型,综合评定农产品气候品质等级,开展特色农产品气候认证和气候好产品溯源服务,打造气候认证品牌,提升农产品气象附加值。

 

二、“中国绿城”生态气象服务提升工程

(一)强治理战略服务能力建设。

持续提升“中国绿城”品质,全力打好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持久战,助力打造更高水平的生态宜居城市。优先城市及重点区域,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态气象观测系统,为决策服务、生态治理和修复、气候变化研究等战略任务提供数据支撑。构建温室气体观测站网,建设南宁污染物扩散气象应急保障服务平台。继续完善南宁市人影基地建设,增设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站点,建设市级人影空地立体作业系统。

(二)生态气象示范点建设。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坚持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绿肺定位,深入挖掘大明山旅游气候资源,打造大明山生态气象品牌,以特色气象资源丰富大明山旅游形象,争创智慧气象与大健康旅游相融合的样板区。加强整体联动,将大明山生态气象试点建设纳入大明山景区形象提升及环大明山健康旅游圈建设工作,为保护好大明山生态屏障、守住大明山健康产业发展基础提供气象保障。

专栏5:“中国绿城”生态气象服务提升工程

 

生态气象要素监测网建设。覆盖区域山、水、林、田、湖、城等各类典型生态系统,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决策气象服务、区域生态修复、生态指标研究、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气象基础数据。开展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观测,建设通量观测系统和植被及物候自动观测系统。建设高光谱辐射观测系统。探索无人机开展地面生态系统环境调查评估等工作,深化卫星遥感数据应用,增强区域环境遥感应用服务保障能力。

南宁污染物扩散气象应急保障服务平台。强化区域天气监控、实时监控和会商联动,实现气象、生态环境部门数据实时共享,及时向市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及成员单位提供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并根据需要从气象条件角度解释分析污染物形成原因、分布及扩散形势。

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工程。完善南宁市人影基地建设,增设18个人影标准化作业站点,更新9套人影作业智能化装备,建立市级人影作业空地一体系统。建设云降水物理垂直强化综合观测站,实现对南宁云降水物理组网观测。升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平台和业务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评估。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开展作业站点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综合防控能力建设。

大明山立体生态气象观测试验基地。与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共建大明山立体生态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在大明山山脉及其山麓加密布点形成地形的梯度观测,新增温室体系观测,开展气象旅游资源的监测、调查与评价。建设气象景观观景台和景区智能化服务型导引导视系统,提供智能气象旅游服务,宣传特色气象旅游资源。

 

三、气象智能化及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工程

(一)气象大数据应用能力建设。

围绕南宁持续做强“数字引擎”的发展需求,建设南宁气象大数据应用中心、气象数据中试平台、南宁气象大数据协同共享系统,实施气象信息安全保障工程,优化气象业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环境,深度融入南宁城市大脑,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气象服务样板。

专栏6:气象大数据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气象数据中试平台。基于气象中试数据环境,实现数据环境整合、模式试验建立、模式试验运控、试验结果评估检验以及模式试验管理和平台用户管理等功能。

南宁气象大数据协同共享系统。按需扩容市县两级业务网络带宽和电子政务外网带宽,依托气象业务专网、电子政务外网,纵向贯通广西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横向集成南宁一体化大数据中心行业数据,建成开放共享、标准统一的南宁气象大数据协同共享系统,支持全市气象部门面向互联网的“云+端”业务应用场景。建设基于5G、北斗卫星的气象应急传输备份系统。

气象信息安全保障工程。部署市县级电子政务外网边界防火墙设备。增加市级终端安全管理中心节点,建立统一身份认证管理,增加市县级安全准入设备,为气象信息系统、IT基础设施、气象观测设备、个人终端提供安全接入、授权管理等服务,实现全市终端安全全覆盖,形成与自治区级网络安全协同防护体系。依托气象数据唯一标识符技术,建设全链条可溯的数据安全监管系统,构建气象数据安全有效监管,完善多元化数据汇聚融合的风险识别与防护、数据脱敏、安全合规性评估认证、加密保护及相关业务。

 

(二)气象研究型业务新体系建设。

构建“创新引领、研究推动”的研究型业务新体系,打造中国—东盟气象防灾减灾南宁示范区。以靶向发布业务研发为核心、市县两级统筹布局,打造以一个气象科技创新基地为中心,由一个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基地、一个“5G+防灾减灾”应用征集大赛及一个智能观测试验基地,基于局校、局企合作培育5个智慧气象科技创新融合项目构建的“135”气象研究型业务新体系,增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专栏7:气象研究型业务新体系建设工程

 

气象科技创新研究平台。研究基于对流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精细化识别算法和预警技术,研究南宁市靶向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台风、暴雨、强对流等高影响天气预报预测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发展以数字化预报为基础的敏感行业气象影响预报、风险预警。开展城市气候规划、大城市气象观测试验等重点领域技术研发。重点打造智能观测、智慧服务、靶向预警、生态与农业气象等团队。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南宁气象科技创新融合项目。在大明山及武鸣区、横州市、宾阳县、隆安县打造旅游生态和重要农产品的气象服务科技创新工作站,吸引高校、企业参与技术研究,引领智慧气象行业服务技术突破和产学研深度融合。

5G+防灾减灾”应用征集赛事项目。持续开展“5G+防灾减灾”应用征集大赛,积极探索5G+应用技术在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智能观测中的科学解决方案,推动综合防灾减灾优秀、新兴的科技项目落地南宁,为强首府战略的落实和安全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保障。

 

四、气象文化及气象台站基础设施现代化提升工程

(一)基层台站综合能力建设。

补齐基层台站设施短板,改善基层台站发展环境,逐步完善基层台站气象大数据应用基础设施,试点分批次开展基层智能预警发布及视频会商系统建设。开展探测环境保护智能识别系统研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装备保障智能运维研究。

(二)气象智慧园区建设。

完成智能观测试验基地和市气象局智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前统筹布局园区智能化改造,开展基层智能观测业务试点,打造智能运维、智慧管理的气象园区,争取在全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三)气象文化基础能力建设。

拓展依托“线上+线下”气象科普园区进一步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继续加强台站精神文明建设,在县级气象台站建设气象科技和科普宣传教育场所,以先进思想引领业务工作开展,凝聚榜样力量,大力弘扬气象正能量。

专栏8: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现代化提升工程

 

基层气象台站优化工程。完善县级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以上林、横州为试点开展智能预警发布及县(市)—乡视频会商系统建设。开展“星级台站”专项评比,推动基层气象局大院环境、业务用房及配套设施综合改善,加强台站安全基础建设,保障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业务稳定运行。

探测环境保护智能识别系统。建立天气实景观测系统,实时监控台站全景环境并自动判断探测环境变化,为台站探测环境保护情况的实时跟踪提供支撑。

台站装备保障智能运维系统。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气象装备自身健康状态的判别、监控和评估,适应台站自动化值守需求,实现台站设备健康状态智能监控和告警,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建设南宁气象计量合作中心,开展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气象计量合作。

气象智慧园区建设。打造气象智慧园区,重点建设园区配套基础设施、信息化网络、智能化系统、模块化应用,建成面向公众的创新型智慧气象园区。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常态化、制度化。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气象事业发展改革重大事项,将规划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要求,扎实推进各项任务。建立健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尽职免责机制、综合协调机制、监督评估机制,广泛调动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强化法制保障

进一步贯彻落实《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上位规划,做好有机衔接,按照法定程序认真评估、及时制定修订气象领域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发展目标为导向,依法行政,重点支持本规划主要任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气象事业更高质量的发展。

三、强化资金投入

进一步落实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增强气象能力建设项目。创新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运营和管理。加强气象资金的使用管理及绩效评价,提高投资效益。

四、强化人才支撑

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育优秀人才、稳定骨干人才,围绕“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继续补短板强弱项,引培气象现代化骨干人才,大力组建高科技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优化人才结构。

附件:南宁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