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六安市人民政府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1-27 06:32)
文章正文

  霍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辖30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3239平方公里,全县户籍人口161.1万人、常住人口94.0万人,是革命老区、沿淮行蓄洪区,行蓄洪区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一。

  这里沃野千里,是水草丰美的鱼米之乡。耕地面积299.27万亩。粮食生产全国先进,总产量保持全省第一。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85万亩、全省第一,被授予中国生态稻虾第一县、中国小龙虾产业十强县。是全国最大的县级鹅肥肝生产加工基地,产销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霍邱龙虾”“霍邱麻黄鸡”“霍邱鹅肥肝”“临水酒”“霍邱大米”“霍邱芡实”“霍邱柳编”“霍邱土鸡蛋”“霍邱虾田米”是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这里人文鼎盛,是英才辈出的灵秀之地。西周建制始为蓼国,隋开皇19年(公元599年)设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1918年,中共创始人陈独秀在这里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新文化思想。1926年建立党组织,是安徽省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历次革命中有两万多名优秀儿女英勇献身,是一方红色热土。
  这里风光无限,是城湖相依的滨水之都。头枕大别山,面朝淮河水,怀抱东西湖,坐拥水门塘。境内有三大湖泊、四座中型水库、四条淮河支流,常年水资源总量10亿方以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临淮岗工程气势恢宏,千年古塘水门塘被誉为“皖西千岛湖”,李氏庄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东湖、城西湖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处处胜景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物产丰饶,是宜居宜业的魅力之城。是安徽省文明县城,正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铁矿探明储量25亿吨,远景储量35亿吨以上,全国第五、华东第一。六钢集团300万吨钢铁项目建成投产,辐射带动钢铁配套产业和服务业蓬勃发展。区位独特,交通便捷,105国道、济广高速、阜六铁路纵贯南北,328国道连接东西,建设中的合霍阜高速穿城而过,淮河航运通江达海,内联外畅、便捷高效、多式联运、立体综合的现代交通网络加快构建。
  霍邱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聚焦富民强县,奋力跨越赶超,坚定不移打造长三角重要的钢铁产业基地、皖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集聚区、六安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的战略定位,现代化幸福美好霍邱建设展现出无比美好的发展前景。
  

金寨县

  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总面积3918.97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1个开发区,全县户籍人口675371人,常住人口49.2万,是安徽省面积最大、山库区人口最多的县。一是红色奉献的土地。境内先后爆发了立夏节、六霍起义,组建了12支主力红军队伍,是红四方面军主要发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安徽省抗战指挥中心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线指挥部。战争年代,10万儿女为国捐躯,走出了洪学智等59位开国将军,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建设时期,修建了治淮骨干工程——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总蓄水量50亿方,淹没10万亩良田、14万亩经济林和3大经济重镇,移民10万人。二是区位优越的土地。合武高速公路、沪汉蓉快速铁路贯穿全境,宁西铁路、312国道擦县而过,东融合肥都市圈和长三角,南依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西靠武汉都市圈,直通“一带一路”。即将建设的沪渝蓉高铁途经金寨并设站,和襄高速从东至西穿县而过,金寨区位优势将愈发凸显。三是资源富集的土地。“红、绿、蓝”三色旅游资源丰富,现有5A景区1个、4A景区7个,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拥有林地440万亩,森林覆盖率75.5%,是六安瓜片茶原产地,素有板栗之乡、名茶产地、西山药库等美誉;各类矿藏20多种,其中钼矿储量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四是亟待发展的土地。曾是国家级首批重点贫困县,2011年被确定为大别山片区脱贫攻坚重点县,当时贫困人口19.3万人,贫困发生率33.3%;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4万户13.01万人,贫困发生率22.1%。2020年4月,在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4周年之际,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圆满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目标。五是充满希望的土地。习近平、赵乐际、王沪宁、丁薛祥、吴邦国、温家宝、李克强、栗战书、汪洋、曾庆红等领导同志先后来县视察。2012年6月19日,吴邦国同志亲临金寨视察,为金寨量身定制“5+1”帮扶项目,并确定全国人大机关对口帮扶,省委省政府作出“抓金寨促全省”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特别是2016年4月24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金寨视察,金寨迈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霍山县

  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源头,县域面积2043平方公里,全县常住人口为286197人,辖16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44个村(社区),地貌特征“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库区、革命老区县。
  霍山生态优良,是一块最为美丽的养生福地。这里是“天然氧吧”。地处北纬31度线、北亚热带温湿季风区,位于大别山国家生态功能区核心区域,森林覆盖率达76%,平均每立方厘米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4200个,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这里是“神奇绿谷”。千里大别山,主峰在霍山。境内有千米以上高山31座,海拔1777米的大别山主峰白马尖雄踞境内,汉武帝敕封的“古南岳”钟灵毓秀。“新中国第一坝”巍然耸立,3座大型水库碧波万顷,78座中小型水库明珠散落,共同构成风光旖旎的佛子岭水库群,天然矿泉水储量丰富、类型稀有、品质极佳,被评为中国好水优秀水源地。这里是“仙草故里”。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之美誉,境内拥有生物6500余种,中药材1793种,其中“软黄金”霍山石斛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并成功入食入药。2012年6月21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调研大别山革命老区期间,欣然题词“霍山石斛·中华瑰宝”。霍山大别山药库被评为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这里是“旅游胜地”。霍山黄芽早在唐朝被奉为御用贡茶,今与黄山、黄梅戏并称“安徽三黄”,两次列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获评中国黄茶之乡。先后建成上土市陡沙河温泉小镇、太平畈霍山石斛小镇、佛子岭生态酿造小镇三个省级特色小镇,仙人冲画家村、月亮湾作家村、屋脊山摄影家村三个知名文创部落。生态霍山成为“中国最美小鸟”蓝喉蜂虎的繁衍地、白鹤、天鹅等珍稀候鸟的栖息地,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两山”理论创新实践基地。
  霍山开放包容,是一方最具潜力的创业高地。这里有优越的区位。东连合肥都市圈,西靠武汉城市圈,南依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105国道、商景高速南北穿境,346国道、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东西贯通,到新桥国际机场仅需1个多小时,六安至安庆铁路正式开工并在霍山设站,宣商高速、阳新高速、皖鄂绿色通道综合路网等重大交通项目即将动工,将进一步拉近霍山与大中城市的时空距离。这里有优良的环境。霍山民风淳朴、开放包容、社会和谐,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等称号,连续两次捧回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这里有优质的产业。近年来,霍山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绿色发展方向,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合六经济走廊等发展机遇,主攻高端装备制造、生态食品、中医药大健康等主导产业,先后培育迎驾、应流等2大主板上市企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十四五”新起点,霍山人民将继续昂首阔步、砥砺前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富县、旅游兴县、人才强县、开放活县、文明育县”六县战略,奋力推进霍山更高质量绿色发展,争当大别山区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舒城县

  舒城县地处安徽中部、大别山东麓、合肥近郊,是全国政协机关和省政协定点帮扶县,辖22个乡镇(开发区)394个村,面积2100平方公里,总人口100万。
舒城历史悠久,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舒县,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设舒城县,建县至今2200多年。历史名人主要有,西汉时期公学始祖文翁;三国名将周瑜;北宋大画家李公麟,首创“白描”技法,被喻为“宋画第一人”。近代有抗日名将孙立人、我党初期“情报三杰”之一的胡底。建国以来,舒城先后走出5位两院院士,分别是有机化学专家刘有成、金属物理学家宋家树、计算机控制专家刘玠,固体微结构物理专家王广厚,计算数学家汤涛。解放后,毛泽东主席(1958年)、温家宝总理(1995年)、贾庆林主席(2008年)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舒城。
  舒城区位优越。合九铁路、合安高铁、沪蓉高速、合枞高速穿境而过,105国道、206国道、237国道、346国道和237省道、241省道 、330省道、332省道、454省道、603省道以及四通八达的县、乡、村公路,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水路入巢湖、通长江。
  舒城环境优美。有5A级景区万佛湖、国家地质公园万佛山、三国遗址周瑜城、汤池温泉等,是国家级生态县,森林覆盖率48.4%,被誉为“安徽的北戴河,合肥的后花园,六安的桥头堡”。2018年以来,连续五年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三十强。2022年,成功入选全国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功创建安徽特色蔬菜优势区和长三角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县、安徽省第二批“一县一业(特)”示范县。万佛湖景区、九一六茶园入选国家文旅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六安市金安区

  金安区位于六安东部,毗邻省会合肥,是六安市主城区,皖江城市带和合肥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市唯一的全域省级重点开发区域。 全区国土面积16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9万,辖17个乡镇、5个街道及省级金安经济开发区(六安市集中示范园区)。
  金安历史悠久。是上古四圣之一司法鼻祖皋陶部族的聚居地,历史遗存有皋陶墓、汉王墓等。是兽医双圣元亨兄弟、清代兵部尚书涂宗瀛、台湾道台熊一本、杰出爱国民主人士朱蕴山的故里。是全国著名的十大将军县(区)之一。金安交通便捷。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30分钟车程,312国道、合六南通道连通合肥,高速高铁直达京、沪、汉、广、深。金安生态优良。举世闻名的淠史杭灌区总干渠穿境而过,常年保持国家2级饮用水标准,并向合肥、淮南供水。金安风景秀丽。有佛教圣地大华山、千年庙宇昭庆寺、洞里云霞嵩寮岩,以及东石笋、皖西大裂谷、大别山石窟、皖西博物馆、悠然南山、悠然蓝溪等八个4A级景区,“九十里山水画廊”一线串珠。金安宜居宜业。已形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休闲旅游、轻纺服装等主导产业。
  2016年至2020年这五年以来,全区紧扣“打造经济强区、建设美丽金安”目标任务,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顺利完成“十三五”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区委、区政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改革创新,以加快追赶、跨越式发展为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新型城镇化、旅游兴区、乡村振兴和双招双引战略,努力打造合六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合六经济走廊新兴产业集聚地,长三角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全国知名的休闲体育旅游目的地。

  

六安市裕安区

  裕安区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是1999年六安撤地建市设立的市辖区,居六安市主城区“半壁江山”,国土总面积1926平方公里,山区、岗区、湾畈各占1/3,辖19个乡镇、3个街道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住人口92.6万人,是典型的革命老区、生态大区、发展新区。
  生态环境优美。这里气候温润、景色怡人。地处江淮分水岭,年均温度15.5℃,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经济生态示范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中国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全国投资环境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全区拥有4个4A级风景区,跻身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
  红色文化厚重。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上古四圣之一、司法鼻祖皋陶封地于此。革命战争年代,30万儿女英勇捐躯,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里”,是全国十大将军县之一,走出了32位裕安籍开国将军,为新中国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不朽功勋。
绿色资源富集。这里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为中国十大历史名茶“六安瓜片”的原产地、“世界珍禽”皖西白鹅的主产区,也是六安“一谷一带一岭一库”绿色发展核心区和主战场,优质水稻、畜禽、水产等大宗产品品质优良,六安瓜片、皖西白鹅、有机油茶、绿色果蔬等特色产品享誉全国,全区创建30万亩水稻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获评全国商品粮基地、全国绿色蔬菜高产高效示范县区、全国油茶产业先进县区。
  发展潜力无限。这里发展快速、充满希望。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取得了新时代绿色振兴美好裕安建设的新突破,2018年评为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十快区,2019年度获全省发展民营经济考核二类县区表彰。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6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6亿元,同比增长14.7%;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13亿元,同比增长23.8%;外贸进出口总额26567万美元,同比增长42.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2%、10.8%。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全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92.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9%;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7%;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1亿元,同比增长2.5%;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1%;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24元,同比增长6.9%;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118元,增长5.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58元,增长7.4%。

  

六安市叶集区  

  叶集区位于安徽西部,地处皖豫交界,素有“安徽西大门”和“大别山门户”之称。201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市辖叶集区,2016年2月28日正式挂牌。全区辖姚李镇、洪集镇、三元镇、孙岗乡、史河街道、平岗街道共6个乡镇街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区域面积568平方公里,2022年全区户籍总人口277961人,常住人口21.64万。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4亿元,增长4.9%;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722万元,同比增长4.81%;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992元和16837元,分别增长6.1%和7.4%。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叶集东连长三角,南枕大别山,西接中原地,北临淮河水,境内史河、汲河环绕,沪陕、沪蓉、两条高速、G312、G105两条国道、宁西、合武两条铁路穿境而过,设有叶集铁路客货站,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1小时车程,是东进西出的咽喉、贯穿南北的节点,路网发达、交通便捷。
  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叶集始建于春秋,是春秋战国十大以少胜多战役“鸡父之战”的发生地;明清时期商贾云集、商贸繁荣,设有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六省商务会馆,境内的新石器时代红墩寺遗址是皖西地区发现的最早人类遗迹。未名文化薪火相传,与鲁迅并肩战斗的台静农、李霁野、韦素园、韦丛芜“未名四杰”燃灯文坛,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饮誉中外;红色文化彪炳史册,陶勇、杨国夫等8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名垂丹青;美食文化享誉省内外,四季羊肉、沙锥贡鱼、空心挂面等特产驰名四方。
  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叶集家居、百年产业”享誉国内外,全区现有各类木材加工企业2000家,年木材交易量700万立方米,年产木地板150万平方米、家具120万套,是中国板材之乡、安徽省林产业十强县区。省级叶集经济开发区成功入选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园区,“叶集人造板”品牌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估价值18.67亿元。叶集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园获得“中国家具新兴产业园区”,绿色板材工业园被授予全国“十大木业园区”,成功入驻中至信、科凡、东盾、丽人等知名板材家居企业100多家。“叶集化工、千亿集群”正在崛起,成功获批六安市唯一化工新材料产业园,规划面积5.38平方公里。
  特色城区前景广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肥都市圈、淮河经济带、合六经济走廊等多重战略叠加,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作出把叶集打造成皖豫边界特色城区的战略部署,为叶集充分释放改革活力、奋勇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新时代的叶集将聚焦建设皖豫边界特色城区“一个定位”,突出百年家居、千亿化工“两大产业”,建强G312发展轴、史河干渠绿色振兴经济带、中心城区“三大平台”,实施区域一体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数字智能化“四大战略”,努力实现打造全市创新发展先行区、特色产业集聚区、魅力城市体验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宜居宜业新高地“五大目标”,在打造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叶集上取得更大进展。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于1992年,1993年5月被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3月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规划控制面积90平方公里,下辖8个社区、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0万多人。
  近年来,六安开发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全市“工业强市主阵地、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功能定位,紧扣“工业”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园区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区内现有企业3000多家,其中工业企业500多家,规模工业企业150家,高新技术企业7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3家;上市挂牌企业43家;“专精特新”企业134家;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新材料、食品医药健康和现代服务业“131”产业板块。特别是2021年以来,六安开发区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发展潮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集全区之力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基地,打造产业发展“新地标”。目前围绕合肥蔚来汽车打造的六安智能电动汽车零部件基地已具雏形,文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中江科技智车产业园、昆山达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立中高性能汽车轮毂及铝合金新材料生产基地等一批超10亿元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龙头企业项目成功入驻并快速开工,总投资达60亿元、占地近1000亩;总投资80亿元、占地2000多亩的比亚迪智车核心零部件项目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位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位居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9%,位居全市第三。在2022年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考核中前进36位、居全国第102位;在全省园区非公党建调研评价中获评“好”等次。
  “十四五”期间,六安开发区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培育新动能、增创新优势,强力实施经济发展“1234”倍增计划和工业强区“2312”工程,力争“十四五”末全区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3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40亿元;打造2个百亿级产业、培植3家以上50亿级企业、壮大10家以上10亿级企业、发展20家以上5亿级企业,全力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努力在全国、全省国家级经开区中争先进位。

  

安徽六安金安经济开发区(六安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

   金安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10年,是省级开发区,总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4万人。开发区拥有合肥都市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六经济走廊三大省级战略叠加优势,是合六经济走廊核心区、六松合作主平台。开先后获批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六安联动创新区、“十四五”第二批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区、2022年度安徽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等。2021年,在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中位列全省第40位。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开发区位于六安市东部,合六交界处,东距合肥主城区39公里,济广高速、沪陕高速、沪蓉高速、德上高速、京台高速5条高速外部交汇,高速高铁直达京、沪、汉、广、深,312国道、合六南通道连通合肥,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30分钟车程,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并举,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铁路并存的立体交通网络。
  产业集群、配套完善。按照“三融合、三为主”的发展思路,依托应流航空、格恩半导体、明天氢能、人和智能等龙头企业以及紧邻合肥的区位优势,确立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通用航空、新能源(氢能源)与新能源汽车四大主导产业,紧盯合肥建设“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重大机遇,努力建设合肥新能源整车企业“配套后花园”,现已落户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企业30余家。开发区累计投入超120亿元,不断完善路网、桥梁、安置房、公建配套等基础设施。现已建成市政道路近200公里,“八纵八横”的骨干路网基本成型;建成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2座及开闭所5处,污水处理厂1座,天然气管道东西贯通,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
  产城融合,宜业宜居。在城市规划上,坚持三个“三分之一”理念,即三分之一发展产业,三分之一发展住宅及商贸服务业,三分之一用于道路交通设施及绿化、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建成交付14个安置小区共计2万套(约229万平米),绿地运动茂、金安未来城市公园等3个公园景观,成为居民休憩、观光、娱乐、休闲的生态场所。教育配套方面,毛坦厂中学新城校区等34所学校相继建成办学,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资源全覆盖,华师大六安附属学校、六安技师学院新校区于2022年秋学期投入使用,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新校区2022年落户园区。
  开发区现有工业企业400余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74家、高新技术企业47家、专精特新企业41家。2022年,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2.71亿元,同比增10.25%;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27亿元,同比增长11.15%;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完成零售额59.13亿元,同比增长12.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74亿元,同比增长21.30%,其中,工业投资完成36.31亿元,同比增长119.78%。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