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今天接着聊E城。
不同于MBTI(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中“e人”的显眼包属性,E牌城市要低调得多。冀E邢台、晋E晋城、陕E渭南、豫E安阳、闽E漳州……似乎越往后走城市的显示度越低,但仍旧不乏大佬出现,这里指的是工业。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也是一座城市能级跃升和实力比拼的硬核支撑。下面这些E城,在行政序列上可能不占优势,但凭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终究靠着工业站在了地级市发展的前排。
江湖人称“最强地级市”,苏州主打一个“我也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
经济体量2.4万亿元,在全国排名第六,江苏全省排名第一,是“经济十强城市”中唯一非直辖市非省会的地级市,未来3年经济目标“3万亿”。
起跳摸高,苏州的背后是超过4万亿的工业底盘,是国内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是长三角乃至全国众多产业链循环的发起点和连接点。
据说因为设市时间晚,苏州只拿到了“E”。不过苏州可不只有“E”,由于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苏E代号的汽车牌照资源面临枯竭,2019年起苏州还启用了苏U牌照。
强者总有相似之处,同是省内E城,同是工业大市,这里讲的是佛山。
2023年佛山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三万亿元。这意味着,全国第二座“工业三万亿”地级市在广东诞生,上一个正是江苏苏州。如果放到省份排名来看,规上工业总产值3万亿元量级,大概可以排到17位左右,超过广西、云南、贵州等省份。
和苏州一样,佛山也不止“E”个牌照——南方都市报曾报道,上世纪90年代开始,顺德、南海作为县级市,有着独立的车牌号字母分别是 粤X 和 粤Y 。2002年、2003年南海和顺德撤市设区并入佛山,“一市三牌”的现象为人津津乐道。直到2018年粤X、粤Y暂停发放,不过原有号牌仍可继续使用,成为绝版。
和前面两个工业E城相比,湘E邵阳逊色不少。
邵阳也曾是湖南经济大市和工业重镇。湖南第一辆汽车、第一台计算机、第一台洗衣机、第一台印刷机都在此诞生,湖南汽车制造厂、邵阳液压件厂、第二纺织机械厂等大型制造业企业也孕育其中。全国41个工业门类,邵阳就有39个。
不过改革开放后,由于区位不优、交通落后等因素,在多轮经济转型过程中,邵阳的比较优势渐渐丧失,最终导致工业发展萎缩,一度掉队到湖南后列。
去年底,邵阳首条时速350公里高铁邵永高铁开工,未来还有望向南延伸,打通粤港澳大湾区的通道,期待机遇之下,邵阳能困境突围,再拾往日辉煌。
其实,除了以上三个工业“E城”,还有湖北宜昌、福建漳州等大量“潜力E”等待我们去发现。说说看,你眼中的E城特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