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吉林省打造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6-30 21:41)
文章正文

吴志伟  阚 勋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要促进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健康发展。”吉林省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五年计划(2017-2022年)也明确提出:围绕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要打造一支有治理理念、熟悉专业知识、富有实践经验、热心社会工作、群众认可欢迎的社会工作人才。2010年以来,全省在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方面,从依托社区试点到全面岗位开发,从单一实务推进到“三社联动”齐动,收到了较好的效益。

搭建舞台——开发设置专业社工岗

开发社区社会工作岗位是推进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吉林《2011年全省1万个公益性岗位开发方案》中就明确:“在全省统一确定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中,用于基层社会工作的岗位1861个。”同时,规定了社区社会工作岗位的主要职责:重点是围绕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的要求,运用社区社会工作理念和专业方法,开展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性工作,特别在社区老年人照顾、青少年教育、残障康复、医疗卫生、社会矫正、人口计生、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婚姻家庭服务等领域推进社会工作实务。

吉林省委、省政府将“万名社会工作人员培养计划”作为省里“双百千万”六类人才计划之一,明确“有计划地利用公益性岗位,3年选聘3000名社会工作及其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到乡镇(街道)从事社会救助服务工作”。

2013年民政部下发的部省(市)合作重点课题,确定吉林省的重点任务是:“探索研究并制定实施社会工作岗位开发政策,加大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设置力度,力争使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在全省民政事业单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在基层社区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吉林将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工作作为全省民政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采取“五纳入推进措施”,全力抓好落实,取得突破性成果。

孵化筑巢——专业社工机构应运而生

吉林省通过“四个抓手”培育本土社区社工机构。

首先,通过目标责任制考核全面设置社工机构。2011年开始,吉林省政府将社区社工站建设纳入全省目标责任制重点工作任务。2013年8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指导意见》,通过适当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完善注册办法等手段,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创办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目前,基本搭建了“一区一中心、一街一社、一社多站、一站多岗”的社区社会工作平台。仅长春市朝阳区就在8个街道成立了社工服务社,在53个社区设立了全覆盖的社工服务站。

其次,通过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站)孵化培育社工机构。2014年吉林省制定出台了《我省民政厅关于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站)建设的指导意见》,以购买服务、授权委托等形式,由第三方提供管理服务、法律咨询、财务托管、网络维护等专业服务,为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提供参与社会实践和学习交流的机会和载体。为了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在长春工业大学设立了省级实务实训孵化基地。依托基地有计划选派专业团队,深入社区指导实务工作。2013年、2016年选派22名长春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分别到长春市朝阳区、南关区所辖22个社区任主任社工助理,帮助居委会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几年来先后孵化培育了30余家社区社会工作机构。

再次,通过社工实务活动培育本土社工机构。2011年国家“三区计划”落地后,吉林省便确立了“第一年高校专家引领、第二年培养本土机构、第三年实践实务服务”的思路,先行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部分社区进行了探索。通过长春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专家团队的帮扶,培育了以延吉市公园街道园辉社区社工协会为代表的9家社区社会工作机构。正如园辉社区社工协会会长、全国人大代表林松淑所说:“通过运用专业社区社工理念和方法,处理以往传统的社区问题便迎刃而解了。”现如今,园辉社区社工协会不仅能圆满完成年度“三区”计划任务,还自主承接了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妇联等项目。同时,从2016年开始,省财政每年通过福彩公益金购买近30个社区社工机构开展的专业服务。

最后,通过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创建活动规范引领社工机构。借助民政部确定的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创建城区、社区和单位的试点为引领,吉林省在社区开展了社工服务站“四有”创建活动,即有服务平台、有专业队伍、有实务服务、有培育机制。为社会组织、社工专业人才和社区志愿者提供场地、资源和参与社区服务的平台空间,力争2019年实现全覆盖。

人才培养——专业社工亟盼回归

有了专业机构和岗位平台,如何培养、引入并留住专业社工人才是确保社区社会工作持久生命力的关键。对此,省民政厅积极协调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等单位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专业社工人才成长、评价、培养和使用的机制。

为保证社区人员考取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从2011年开始,吉林省建立了全省社会工作培训基地,依托省电大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举办“吉林省社会工作人员专题培训班”,培训社区基层社会工作管理服务人员9000余人(次)。

同时,2013年5月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启动了社会工作专业专科和本科成人学历教育。全省首批录取了7000名社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其中本科学历教育4000名、专科学历教育3000名,费用2400万元,全部由省财政承担,现已全部毕业取得学历证书。

2013年7月,《关于提高全省社区社会工作者待遇的意见》出台,明确对取得社会工作师或助理社会工作师的社区在岗从业人员,给予一定职称补贴。额度由各地制定,资金由各地财政解决。此举体现了职业尊重,留住了社区在岗社工人才。

早在2010年,吉林省民政厅便协调省人社部门,兑现了民政事业单位社工职称待遇。2011年3月,全省率先在省级层面将社会工作纳入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厅(处)级两个主体培训班。吉林省“两委”换届明确优先录用取得社工证书的人员,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公开招录(聘)了百余名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仅民政厅机关就专门录用了6名社会工作专业公务员。全省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重视和尊重,也促进了众多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向往,许多吉林本土走出去的专业社工也都纷纷回归。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长春市宽城区政府利用社区公益岗引进的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许围卡。作为全省知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长春市宽城区和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许围卡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长,依托城市社区平台,为全省社会工作实务推进做出了较大贡献。她从事社会工作8年,承担“三区”计划督导,积极推动“三区”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培育、孵化3家“三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养“三区”本土专业社工人才30人。她的团队先后承接“大爱之行”等6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77个社区8万余名有需要的困难群体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她们积极探索“三社联动”和“两工互动”模式,为全省社会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