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上海的桃园与桃源 镌刻进上海的路名以及乡愁里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7-26 12:33)
文章正文

上海的桃园与桃源

“醉隐亭中三十载,桃红李白摇春风。”

在上海有着悠久栽培历史的桃,也将名字镌刻进了上海的路名,以及上海人的乡愁里。

1

随着上海入伏,地产水蜜桃迎来最甜蜜时节。

《上海农业志》显示,桃在上海栽培的历史很长。南宋绍熙《云间志》(1193年)中已有“园种小桃今结子”以及“醉隐亭中三十载,桃红李白摇春风”等文字记载。明嘉靖《上海县志》载:“江乡桃、李颇多。”

顾氏露香园的水蜜桃早在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就扬名于上海。天启元年(1621年),王象晋在他的《群芳谱》中最早记述了上海的水蜜桃:“水蜜桃独上海有之,而顾尚宝西园(即露香园)所出尤佳。”

300余年间,上海的水蜜桃产区几经变迁。露香园在康熙初年荒废,盛产区转移到城西的黄泥墙(即后来的蓬莱市场)。但是黄泥墙一带的水蜜桃产区也只维持了100年左右。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盛产区又迁至龙华一带。到20世纪初叶,龙华一带所产的水蜜桃仍“遐迩闻名”。

上海的桃从清代初期即开始向外地传播。当时,上海有名的桃子品种有“绛桃”“鹰嘴桃”“半斤桃”等(今已绝迹)。至1933年前后,上海地区桃子品种有“毛桃”“李光桃”“蟠桃”“水蜜桃”“五月桃”“黄桃”“墨桃”等,还有从浙江奉化、余姚引种来的“玉露桃”“奉化蟠桃”及“南京桃”。

其中,以龙华和吴淞所产水蜜桃的品质最佳。它的特点是个大、核小、皮薄、色艳、汁多、味甜,入口即化,清香扑鼻,最受人们喜爱。过去,江苏的吴县、南通、海门和浙江的平湖等地,都有从上海引种水蜜桃的记载。上海水蜜桃还被英国、美国、日本引去,并选育出新的品种群。

然而,因城市扩大与发展,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上海被日军占领,果树生产遭受严重破坏,龙华附近的桃园和吴淞的桃园逐渐衰落。

不过,桃,这种在中国文人笔下被赋予长寿与幸福寓意的水果,终究还是将自己的名字镌刻进了上海的路名,以及上海人的乡愁里。

2

上海老城厢,是今天以豫园为中心,由昔日的老城墙、今天的人民路和中华路围合而成的区域。过去,这里是上海作为城市的中心,也是上海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共有小东门、大东门、小南门、大南门、小西门、老西门、小北门、老北门、新北门九座城门。

春天到来的时候,城里的人登上城墙、登上大境阁(阁名出典“万千胜境”之意)欣赏郊外的田野、柳林。向西望去,小河淙淙,小桥如拱,如云霞蒸腾的桃花漫天遍野。

现在,小桥流水的景观已经不复存在。在今天大境路和人民路的交接处,一小段城墙和大境阁作为历史保护建筑还存在着。倚此西望,已经是车水马龙的西藏南路,纵横交错的大小河流早已被填没筑路。

不过,在今天西藏南路以西、淮海中路以南,有一个路口,南北向为柳林路,东西向为桃源路,用两条路的路名,依稀留住了这片土地上过去的自然风光。

1843年后,今日桃源路的这一区域,由于地处城郊接合部,又在华界和租界交界处,开始变得五方杂居、鱼龙混杂起来。一度,在今柳林路和桃源路妓院林立。在今天西藏南路、桃源路口,有北褚家桥(与稍南的西藏南路、寿宁路口的南禇家桥呼应),此地设宰牲场,习呼“褚家桥杀牛公司”。一时之间,人畜混杂,车流密集,摩肩接踵,乌烟瘴气,但也生机勃勃,充满人气,由此带动市场繁荣,道路两边成了流动摊贩的市集,且慢慢形成了零布交易的市场特色。

可以说,那个时候,桃源路一点也不像世外桃源,而是旧社会藏污纳垢的所在。当然,那时候,它的名字也不是“桃源”,而是爱来格路。

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严厉取缔烟馆娼寮,到20世纪50年代初,基本扫除这些丑恶现象,还给柳林与桃源应有的清朗。

改革开放后,柳林路和桃源路再次为人所知,是因为1980年10月19日柳林路开设以经营服装为主的小商品市场,比后来声名大噪的华亭路还早了5年。当时的柳林市场,卖节约领(即假领子)、尼龙包、玩具等,也卖成人服饰和童装童袜以及皮革制品等,品种达七十多种。不仅上海的年轻人和工薪阶层爱去淘买选购,也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外省市的进货者。

1985年,柳林路成为上海第一个有活动摊房的专业服装市场。在老卢湾的历史记录里,柳林路和桃源路两侧曾建有PVC型塑料封闭式摊房,沿路破墙或改建开店,遂为全国闻名的服装市场。

1990年,市政府批准在柳林路服装市场建柳林商厦。几年后,竖起一栋现代化的多功能大厦,改变了淮海中路无建筑面积过3万平方米大型商场的历史。

顺便一提,在沪郊松江佘山镇,也有一条桃源路。它东起佘北公路,西至油墩港,长2715米,是镇上主要商业大街。

3

在上海,种植桃子的历史既久,以桃园命名的地方也不少。

在奉贤,有一个青村桃园场,其前身是延陵桃园,早在1930年,青村乡吴家驳岸里吴泗渔辟地9亩,创办延陵桃园,从浙江奉化引进桃苗,品种有“玉露”“五月早”等,经奉化王姓果农精心传艺、吴氏家人认真栽培,9亩桃树硕果累累。收获季节,雇船装运,远销上海、天津等地市场。1940年,延陵桃园扩展至32亩,并从外地引进新品种,每年可上市鲜桃300余担。自此,驳岸里水蜜桃闻名遐迩。(《奉贤区志》)

在今浦东新区的周浦镇南八灶地区,玉露水蜜桃的种植历史颇久。地方志的资料显示,周浦玉露水蜜桃个头不大,一般在100—150克,果形为长圆形,果皮色泽鲜艳,向阳面带有红晕,果顶部位密布细小的红点,皮薄、易剥,糖度高,汁液多,肉质细致,近核处红色,黏核,口感特好。

从1922年始,先后有“奚家桃园”(又称怡稼农场)、“顾家桃园”、“贾家桃园”、“永定寺桃园”(又称汪家桃园)、“姚家桃园”(又称寿星农场)等私人桃园5个,都主要生产“玉露水蜜桃”,为周浦镇的一大特产。

1951年,5家桃园由县人民政府接管,建为“人民桃园”。几年后,改为南汇县园艺场,下设3个分场。园艺场除生产桃梨等水果外,设苗圃4亩,主要培育雪松、瓜子黄杨、大叶黄杨、桂花等绿化用的苗木花卉。

昔日上海地区桃林处处的历史,使得今日在浦东、松江、闵行传统农业区都还有不少以桃园、桃园宅命名的小区或者是村落。

前文说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水蜜桃盛产于龙华和吴淞两地。吴淞区在1988年与宝山县合为宝山区,在今天宝山区泰和路南、同济路西侧,就原有桃园2.67公顷。

时间进入20世纪中叶,随着周边工厂日渐林立,1959年,上钢五厂、上棉八厂、市建一公司、钢研所等企业建造工人新村,1960年建成四层楼为主的桃园新村,称“老桃园”。1965年又沿泰和路建七排五层建筑,称“新桃园”,俗称“七排房”。此后在七八十年代陆续增添新建筑,遂成桃园新村社区。

从这里往东的吴淞口,黄浦江长江交汇入海。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地面上的果林已成工业区和住宅区,昔日桃花树下看桃花的人虽然已经不是同一批,但大家都在书写的,还是关乎上海的故事。(记者 沈轶伦)


(责编:严远、轩召强)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