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筑牢标准基础给力四川发展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8-05 17:46)
文章正文

  “加强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与协调。”“鼓励企业制定具有竞争力、高于国家现行标准的企业标准。”“善于通过标准化工作指导和推动发展”……“十一五”期间,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把其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特别是近一两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关心与支持下,我省质监部门在发展理念、推进方法和监督管理上寻求突破,重视和抓好标准化这一基础性、技术性工作,为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

  站在“十二五”的新起点回眸往昔,“质量兴川、标准先行”的探索路径,已结出累累硕果。

  ▲

  借力标准化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力

  2011年伊始,一个好消息振奋了整个标准领域——为推动四川标准化工作向纵深发展,省政府制定下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新增标准化专项经费1000万元。

  全省制修订地方标准1907项,建立和完善重点工业产品标准体系325个,农产品标准体系549个,企业标准体系752个,建立各类省级以上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866个,全省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4项、国家和行业标准1128项,培训标准化人员3万多人……每一个数字背后,都倾注着无数心血。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站在推动科学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四川的战略高度,围绕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和加强对地方标准制修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企业标准备案、采用国际标准等工作的管理,先后出台了《四川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一批标准化的法规性和规范性文件,有效强化了对标准化工作的整体推进;各地方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通过配套政策措施、制定工作规划,建立工作机制,设立专项资金,极大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参与标准化活动的积极性,营造了推进标准化工作的良好氛围。

  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进标准化技术创新,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切实加大标准制修订和试点示范工作力度,逐步形成了以“园区+公司+车间+标准”和“协会+农户+基地+标准”等为主要形式的标准化运行模式,有效推动了标准化创新发展。

  将标准化示范与品牌培育、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绩效考核相结合,与上海、广东、云南、重庆等17个省市广泛发展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标准互认等方面交流与合作……标准化战略的实施,在提升我省产品和产业竞争力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实施标准化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


  我省的标准研究制定工作,正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社会管理、民生安全等领域不断拓展,水平已有较大提高。

  近年来,共有40余项标准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66种常用中药材质量标准及对照品研究》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成都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为引领和推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建设树立了新标杆;省政务服务中心制订的政务中心建设、服务和管理规范3项地方标准填补了省内空白;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商务、环保、旅游等部门主动作为,先后制订了一大批基础、通用和方法标准,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救灾安置和恢复重建的关键时刻,气象、建设、通信、质监部门通力合作,制定的《地震过渡安置房防雷技术规范》、《地震住宅小区商住楼通信配套设施建设规范》、《地震损毁建筑物再生骨料混凝土实心砖》等一批应急地方标准,为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技术保障;在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攻坚战中,质监、食协等部门制定发布了 《四川省食品小作坊质量安全卫生基本条件》系列地方标准,实现了小作坊与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监管的无缝对接;在处置“三聚氰胺”事件的关键时期,农业、畜牧部门紧急制定了《收奶站管理规范》,眉山、凉山等主要产奶区加大标准宣传贯彻、督查力度,确保了奶制品质量安全;在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善后处理过程中,质监、公安(消防)紧密合作,对相关标准进行分析论证,提出修改建议,为适时修订标准,提高国产客车的安全性作出了贡献。

  ▲

  推进标准化战略促发展再上台阶

  得标准得天下,得标准得市场。

  新出台的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指明了我省从“四川制造”到“四川标准”的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力争使我省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标准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充分显现,标准化工作总体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必须在机制建设上有新突破。业内分析指出,除了建立党政领导、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大政策引导和财政经费投入之外,还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在标准研究、制定和实施中的主体地位,完善标准化专家库,构建标准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标准信息指导和服务。

  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标准化,是一场新的探索。我省将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广节能技术、低碳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积极开展标准化示范,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服务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加快制定“两高一资”领域的基础和限额标准,并使其成为加强资源监管、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等工作的重要技术依据;加大对“节能、节材、节地、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标准的实施监督,大力推广节能产品,淘汰耗能设备和耗能工艺。

  如何在标准话语权上取得新进步?“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大力培养标准化高端人才,加强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使落户我省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达到50个;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500项以上;完善WTO/TBT情况通报和评议机制,推动标准化工作的多边或双边互认,促进对外贸易;加大采标工作力度,推动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达到80%左右,大宗农产品安全指标采标率达到85%以上。

  感受标准的力量

  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推进,为我省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欣喜地看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实质性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扩大了我省优势产业在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越来越多的“四川造”产品,通过标准化的改造升级,提高了质量水平,破除了贸易壁垒,走向了世界;越来越多的宾馆饭店、商场社区、政务服务中心、物流中心、风景名胜区、游乐场所通过标准化的洗礼,服务功能显著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长虹、攀钢、昊华、天原、二重、东电、东汽、东锅、五粮液、剑南春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名山茶叶、南江黄羊、宁南蚕桑、彭州蔬菜、眉山泡菜、龙泉水果、苍溪猕猴桃、广安龙安柚、德昌烤烟、资阳生猪等一大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中国死海、省政务服务中心、乐山-峨眉山风景旅游区、成都青羊总部基地、南充胜利路社区、泸州南苑宾馆等一大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生产方式不断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农业标准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绵阳农科区佳豪示范园的蔬菜大棚里,佳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刘小红每天都会对蔬菜苗床进行温控和水分监测,该公司已制定了部分蔬菜的生产标准,将在春节后在涪城区关帝镇建立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不能用的农药坚决不能用,采收时必须在外观、质量上达到市场要求的性能标准。”刘小红说。

  过去粗放型的农业生产中,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农民施药施肥随意,导致农产品质量不合格、危害人体健康。绵阳在开展的标准化生产试点中,决定用3—5年时间,全面完成主要农作物生产过程的标准制定,建立从农产品投入、生产、加工、销售到消费等全程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数据

  近年来,我省围绕农、林产业基地强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粮食生产重点县建设和“千万头生猪、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建立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57个、省级示范乡(镇)522个,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900多家、专业合作组织4000多个,打造农产品中国名牌16个、四川名牌14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6个、“三品”认证1857个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示范区的谷类、肉类、菌类产品的商品率达67%,加工率49%,初级农产品和加工农产品的质量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促进近千万示范农民年人均增收300多元,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同时,围绕“联片扶贫开发计划”,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3市、9县的22个行政村通过标准化试点,在产业建设、人居环境、民主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

  

  工业标准化:提升企业质量效益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专利,一流企业卖标准。

  在我省,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标准的力量,致力于以技术标准创新,促产品提质增效。

  长虹集团加大技术标准创新力度,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在彩电、冰箱、空调领域同时拥有新型等离子显示屏、液晶屏及模组、OLED多种高端显示技术及压缩机制造技术标准的企业;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研发的光纤光缆微管气吹安装技术,不仅形成了自主企业标准,而且成为ITU(国际电信联盟)ITU-TL.79《用于微管气吹安装的光纤光缆及组件》国际标准的首选技术,占领了我国在该核心技术领域的“制高点”。

  成都彩虹集团先后制订11项国家标准,在电热毯、盘式蚊香、杀虫气雾剂、电热片蚊香、电热液体蚊香等产品上,掌握了国家标准制修订的主导地位,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其中电热毯产销量多年稳居全国第一;成都光明光电有限公司通过加强对国际先进标准和技术法规的研究,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力度,获专利78件,专利标准化达86%,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而且有效应对了国外技术壁垒,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四川美丰集团强化标准化基础工作,运用标准化手段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创造了气电消耗、制造成本连续8年下降,年节约标煤1500吨,年减排废水10.08万吨的运行纪录。

  数据

  通过加强无标生产专项治理和企业标准备案管理,我省产品标准覆盖率超过98%,企业标准复审合格率达99.4%,保障了产品质量的合格水平。通过加强节能减排标准化工作,全面贯彻《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对年消耗标煤5000吨以上的600家重点耗能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在其中的40家企业开展了节能减排综合标准化试点,试点企业年均节约标煤1.5万吨,减少用水2亿立方米。

  

  服务标准化:优化民生环境


  攀枝花市政务服务中心实施标准化建设,从2009年6月至今,办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422.8万余件,现场办结效率和办理时限明显提速,群众评议满意率达99.99%。“现在服务态度比以前好多了,这里还有休息区,有开水,以前我们办事只能站着等。”从金江镇过来办营业执照年检的陈啸说。

  2009年,攀枝花市投资7000多万元,为市政务服务中心购置了新的办公场地,新的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场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在全省21个市州政务服务中心里场地面积最大。

  硬件提升了,攀枝花市还积极拓展政务服务范围和领域,市社保局、市医保局、市房管局、市地税局等公共服务部门整体进驻中心,集中现场办理社保、医保、房地产登记及交易等公共服务事项。同时,为企业办事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并将农民工子女就学、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困难职工医疗救助等19项惠民帮扶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

  数据

  通过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积极探索政务服务、社区管理标准化模式,创建标准化政务中心、服务窗口、城市社区76个,80多个公共管理部门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开展生产性、民生性服务标准化工作,出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四川西部物流中心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服务业地方标准92项,建立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4个,批准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83个,创建“四川服务名牌”28个。2010年7月,我省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旅游标准化试点省。

  点击关键词

  通过几年的探索,全省进一步加深了对标准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清了标准化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积累了推进标准化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个格局”、取得了“两点共识”、明确了“三个目标”、找到了“四种方法”。

  一个格局:

  标准化的政策、技术、组织、合作体系基本完善,标准已经融入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标准的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作用被广泛认可。

  两点共识:

  第一、标准化是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抓手。

  第二、标准是实践的产物。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从技术制度的角度讲,就必须研究和优化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创新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必由之路。

  三个目标:

  第一、建立与智力资源开发、特色资源利用相适应的标准研发体系。

  第二、建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安全消费相适应的技术标准体系。

  第三、建立与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

  四种方法:

  一是企业主体与党政推动、部门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二是标准宣传贯彻与执行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三是全面质量管理与标准化持续改进相结合的方法;

  四是标准化示范与全面推广相结合的方法。

  亮点点睛

  去年底出台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重点,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具体实施意见和措施,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出台配套政策,增加经费投入,不断开创我省标准化工作新局面。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摘录

  具体目标

  到2015年,制修订地方标准1500项;新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个以上、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150个以上;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达到80%,大宗农产品安全指标采标率达到85%以上,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100%;我省承担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数量达到50个,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500项以上,科技创新成果标准转化率达5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品执行标准60%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建立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50个,培训各类标准化人员50000人以上。

  主要任务

  加快四川先进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为补充的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的四川先进标准体系,为推动四川“7+3”产业、八大优势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发展,提高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奠定技术基础。

  加大标准化试点示范力度。加快建立健全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大力实施标准化示范推进工程,加大各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力度,着力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充分发挥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

  提升标准化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标准化创新体系建设,抓紧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标准研发、创新、应用、再创新循环机制,形成主体明确、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标准化自主创新格局。

  加强标准的实施监督工作。加快构建以我省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检测中心为龙头,以省级技术机构、研究机构为重点,以市县两级技术机构为补充的检验检测技术体系和公共平台。

  加快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国家标准馆四川分馆,加强对国际、国内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的收集,构建覆盖全省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和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信息服务平台。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