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着眼建设开放大枢纽 打造空中丝路新起点

(来源:网站编辑 2023-12-07 18:31)
文章正文

对于不靠海、不沿边的陕西而言,航空是最便捷高效的开放大通道。作为陕西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空港新城深度激发“临空+自贸+保税+跨境+口岸+航权”六大开放功能潜力,聚焦提升枢纽功能,打造临空产业集群,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强化改革创新力度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地域特色,优化布局产业体系,提升营商环境,着力打造法治空港、诚信空港,加快建设“空中丝绸之路新起点”。

4.空港新城企业投资一站式服务大厅

空港新城企业投资一站式服务大厅

一、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成效

(一)开航线扩通道,提升枢纽机场能级,开放通道得到新拓展。大力提升航空枢纽能级,陕西开放枢纽大通道通达性得到新拓展:累计开通客货运航线386条(国际104条),第五航权航线4条,全货运航线45条(国际24条),其中“一带一路”航线覆盖24个国家49个城市,连通全球37个国家、76个城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对中亚五国六城的通航全覆盖,初步构建起“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航线网络格局。总投资496亿元的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持续推进,“十四五”末建成投运后将形成4条跑道、4座航站楼、3个机场货站、东西航站区双轮驱动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

(二)聚龙头补链条,补齐对外开放短板,开放要素取得新转化。入选全国“十四五”首批、西北唯一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今年又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投用全省首家RCEP企业服务中心,上线投用中国(陕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空港自贸区累计形成60项自贸创新案例,其中“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新机制”在全国复制推广,“1355网格化管理”“互联网+国际快件派送跟踪”被国家部委发文复制推广,“航权开放助力打造国际航空枢纽”获批国家服贸最佳实践案例。西咸空港综保区培育形成航空保税维修、航材供应链、电子信息加工、跨境电商等4大特色产业集群,2022年完成进出口额82.2亿元,首次进入全国百强,先后取得西北首单保税航油业务、西北首个“国际航材超市”、全省首例飞机进境维修等一批突破性成果。跨境电商方面,开通全省首条TIR国际跨境公路货运航线,形成西北最大电商快递聚集园区,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全业态发展。作为陕西唯一的一类开放口岸,先后建成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药品、肉类、水果、种苗6 类指定监管场地,口岸进出口货值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0%以上,国际快件总单量全国排名第六、全省第一。

(三)拓市场育动能,打造开放动力源,临空经济再创新量级。紧扣临空依赖型、偏好型、友好型产业,重点培育发展以航空物流为基础的先导性产业,以航空维修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为代表的临空先进制造产业和以航空服务、商务会展、跨境贸易为特色的临空高端服务业的“1+3+3”临空新经济体系。一是招引落地百余个临空项目,形成以东航赛峰、梅里众诚等世界500强为龙头的临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二是东航、海航等14家航空公司区域总部和芬兰航空、大韩航空等15家外航办事处落户,形成航空总部经济基地;三是设立全省首个军民融合快响分中心,形成以航天九院771所、华科光电、大唐5G等为引领的临空军民融合板块;四是建成临空经济会展中心、富力环球商贸港、国际美术城、前海人寿丝路新城等临空高端服务业板块;五是投运物流园区13个,聚集普洛斯、丰树、日立等现代物流企业近200家,物流总量突破300万吨,形成航空物流集散中心。累计市场主体从2018年获批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之前的862家增至如今的73155家,其中企业主体29128家,临空经济规模达到366亿元。

(四)促创新优环境,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港城融合呈现新局面。以口岸通关便利化为目标提升营商环境,首创集跨境电商直购通关、国际快件监管、国际邮件互换等功能于一体海关集中查验模式,联合机场海关共同推行“互联网+进口快件”通关监管新模式,审验效率提升30%,实现国际快件“当日到货,当日清关审验,当日转运配送”。创新实施进出口货物机坪“直提直装”新改革,将海关“嵌入式”监管和“顺势”监管环节提前,满足企业对通关、物流时效和特殊商品安全运输“零延时” 的迫切要求。以打造全省开放合作示范区为目标提升宜业环境,积极布局各类产研发基地、共享实验室等产业配套公共服务平台,临空会展中心举办23场全国级展会论坛吸引超25万人次,高标准构建集安置房、廉租房、公租房、限价房、定制化商品房、共有产权房等多元化、多层次的新型住房保障体系,规划布局凯悦、希尔顿、铂尔曼等10余家星级酒店。以打造现代机场城市为引导提升宜居环境,新建改建16所学校、34个社区医院和卫生室,联合西安交大合作兴办空港实验学校,建成落地空港运动中心、少儿美术博物馆、规划展览馆、空港新城图书馆和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等教育文体设施。高标准建设T5站前综合商务区,持续丰富吃住行游购娱设施,推动机场客流量转化为消费量和贸易量。

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实现了较快发展,但与国内起步较早、发展较好的临空经济示范区相比,在多式联运体系构建、产业发展空间统筹、龙头型临空产业引进、开放功能优势转化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制约了临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

(一)多式联运体系有待完善。杭州上海等地都规划将高铁引入机场,实现“空铁轨”一体化;河南投资430亿元建设三期扩建工程,预计2025年建成后旅客吞吐量可达到8000万人次、货邮保障能力达到400万吨,正谋划推进空港、陆港、水港和铁港“四港联动”。西安机场尚未形成高铁、地铁、轻轨和公路有效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周边路网连接不够密切,主要依靠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仅有1条,银西高铁北塬站与机场航站楼间缺乏有效连接。

(二)临空经济发展空间受限。郑州航空港核心区面积747平方公里,远期规划1100平方公里联动区面积和3200平方公里协同区面积。西咸空港新城规划面积为144.1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仅42平方公里,均分布于机场周边约5公里范围内,受机场净空和噪音影响,难以进行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布局,无法形成强有力产业集聚支撑效应。

(三)临空资源未能有效配置。对比其他地区,对临空经济和航空产业培育省市层面的统筹保障较少,难以在招引龙头级临空企业和重大枢纽项目方面形成合力,尚未形成有规模、有影响的产业集群,容易造成资源错置和浪费。

(四)开放功能优势转化不足。西咸空港新城现有平台优势尚未转化为发展胜势,具体表现在开放平台使用不足、开放水平不高、产业载体不多、外向程度不高。比如,当前综保区内70%的企业为货代企业,全年保税物流及一般贸易额占比超过90%,国际维修及加工贸易占比低,缺少优质的先进制造类项目,产业黏性较弱。空港自贸区外资依存度和外贸依存度相对较低,进出口贸易规模较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自贸试验区相比差距较大。6类指定口岸利用不充分,2019年-2022年累计总货量仅2337吨且85%为进境水果,远低于临近省份的航空口岸货量。

三、加快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航空枢纽能级,打造空中丝路新起点。强化枢纽集疏转运及辐射带动力,加快机场三期、T5站前配套、机场专用立交等配套项目和口岸冷链产融园、卡车航班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十四五”末期投入使用,全面提升航空口岸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通关效率,实现“空铁联运”一单制和海关互认,优化“7×24小时”通关服务,深化进口货物“直提直装”作业模式试点。持续提升货运航线通达性,联合西部机场集团和航司,织密“空中丝绸之路”航线网络。客运方面优先鼓励开通“一带一路”沿线航线,谋划伦敦、罗马、巴黎、马德里等干线航线开通;货运方面重点开拓“一带一路”向西开放通道,进一步拓展到中亚、南亚、西亚和东欧贸易通道,充分利用定期、包机等方式拓展远程货运航线。

(二)加大高端产业培育,汇聚临空经济新动能。聚焦开放型临空产业体系,加大外向型企业市场开拓力度,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临空经济区搭建合作平台与机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有针对性地重点招引航空维修、航空培训、公共检测服务、生物疫苗、集成电路芯片、跨境贸易、临空会展等临空偏好型产业,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园区,为空港企业“走出去”打造国际产能合作海外承接平台。运用投行思维招大引强,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战略合作航司,争取国外物流企业巨头或大型货代公司如极兔速递、TNT、UPS等一体化超级承运人落地西安,打造航空货运承运人基地,形成货运航司及货代企业集聚区,构建自主可控航空运力体系。联合西部机场集团和专业航空维修制造企业等主体在空侧区域合资共建航空维修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积极承接飞机整机、部附件维修以及航材供应链业务,同步建设航空人才培养基地完善航空全产业链,打造“物流通道+口岸服务+产业集群”开放型经济新体系。

(三)加快功能优势转化,建设向西开放新门户。充分释放自贸区、综保区外贸产业集聚功能,开拓形成海外仓、进口退货中心仓等全新业态。深化与上合组织和RCEP国家合作,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临空经济区搭建合作平台和机制,深度融入全球开放型经济产业链。扩大口岸竞争优势,持续拓展肉类场地业务,积极申建国际邮件经转、首次药品指定口岸,强化口岸功能。探索构建“智慧海关”体系,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海关监管体制。策划实施西安航空货运枢纽工程,在地理上实现航空口岸与综保区“无缝衔接”,建设集口岸作业、保税加工、保税服务、保税物流等为一体的综合新型机场货站。建设“空中丝路跨境贸易集结中心”和双向跨境贸易电商平台,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商、电商平台企业和物流集成商。

(四)打造诚信空港法治空港,培育投资兴业新沃土。诚信是最大的营商环境,空港将时刻牢记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政治担当,不打折扣地兑现对企业作出的各项承诺。无论是普惠性的产业政策,还是招商引资的“一事一议”政策,都要规范运作、说到做到、及时兑现。法治是行稳致远的立身之本,空港上下将严格依法依规办事,所有决策都要公开公正地“晒在阳光下”,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不遗余力地保护企业和企业家权益,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让企业发展有预期、有安全感,让空港成为高端人才就业创业的沃土,企业家投资兴业的向往之地。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