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镇。置县时属春申乡。明正德年间易名州桥市。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间复称练祁市,属守信乡。清嘉庆以后,本县以厂设治,练祁市别为一厂,时称城区或县城。宣统元年(1909)举办地方自治,称城区,以外城河为界,领图9个,面积1.79平方公里,计1783户,9220人。民国3年(1914)改称城市。民国17年改称嘉定市。县城冠以嘉定为名,乃由此始。民国17年,设市乡行政局,嘉定市设局于城市。民国35年,称城镇,翌年改称疁城镇。解放后设城厢镇,西境由外城河延伸至高僧桥,域境3.48平方公里,计2500余户,1.2万余人。1949年改称城厢区。1951年有3445户,1.45万人。1956年改为城厢镇。1958年,被列为上海市卫星城,1960年后形成科学卫星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相继迁入境内。1960年,境内居民5362户,常住人口3.72万人。1980年改称嘉定镇,西至高僧桥,东至嘉罗公路,南至环城路,北至北城河,面积4.74平方公里。
今位于嘉定镇中心的嘉定汽车站,为本县13条通往乡镇公共交通线路的起点。环城公路联结沪嘉高速公路、沪宜公路、嘉罗公路、嘉唐公路等。公共交通环城线沟通城内外各主要工厂、住宅、商业区。水路运输码头,以西门为主,由外城河及练祁河通往各地。
梁天监年间,西门外护国寺一带已为集市。清末,西门吊桥东堍沿护城河南北有木行两家。吊桥以西沿练祁河北岸至高义桥,街长1.5公里,其中至虬桥,街长0.5公里,共有大小行庄250余家,以经营棉花、米麦、蚕豆、黄豆、土布、蚕茧、豆饼、杂粮、竹木、皮张为大宗。至今北岸仍为嘉定镇重要商业区之一。南岸有嘉定面粉厂,县中心医院。
清末城内州桥一带是以买卖日用品为主的商业区,刻竹店大多亦开设于此。民国时期有几家兼营印刷的书局。现此处为老街保留区。州桥南堍有中西药店,五金店,北堍有百货店。在东浦桥堍有食品店及饮食店。
清代中叶南门外有经营土布的行庄十几家,自早到晚,买卖不绝,纱场巷由此得名。清末土布业衰落,则有花米行、猪行等四五十家。现为镇工业、商业区。北门外街道自吊桥直抵皇庆寺,长约1.5公里,后渐衰落。至解放时仅在吊桥北堍有几家小烟纸店和地货行,现为工厂、居民区。东门内有城隍庙,旧时为城内文化娱乐活动中心。清代,东门外沿练祁河北岸为土布市场,至清末有花行、木行以及商店二三十家,尤以孵坊为最著名。
1956年后逐步形成城中路、清河路、塔城路、梅园路等4个新的商业区。1987年全镇有商业区12个、商业网点1181个,从业人员7433名,其中镇办商业116个。1987年清河路东端建造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的嘉定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大楼,为全县最大的集市贸易场所。1987年全镇社会商品零售额4.24亿元,集市贸易成交额2589万元。
民国7年嘉定镇始建发电厂,民国18年嘉罗公路通车,民国23年,西门外由顾维钧、顾吉生等创办嘉丰纱厂,嘉定镇始有现代工业。至解放初有嘉新、永嘉纱厂,恒泰、合成毛巾厂等,1959年后一批市属工厂相继迁入境内。1987年全镇工业总产值4.2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以下同)。其中市属嘉丰棉纺织厂(原嘉丰纱厂)、上棉三十四厂(原永嘉纱厂)、上海毛巾十六厂(原恒泰毛巾厂)年产值共1亿余元;上海合金厂、上海磁钢厂、新沪玻璃厂年产值共8000余万元。县属工业有包装纸箱、塑料编织、机械制造和电子元件等行业。1985年在域境北部开辟占地53亩的工业开发区,兴办企业3家。1987年有镇办工厂13家,职工1455名,年产值2454万元。
境内有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技专科学校、上海科技干部管理学院,以及中等专业学校1所、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6所、聋哑学校1所。嘉定影剧院,嘉定体育场,嘉定县工人俱乐部,嘉定县图书馆、嘉定县博物馆、嘉定县文化馆,嘉定儿童公园,以及汇龙潭公园、秋霞圃,嘉定县中心医院,嘉定县中医院等均在境内。
松江镇播报
编辑
松江镇位于上海市西南部,距市中心40公里,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春秋年代,农夫渔家聚居于镇东一带,形成集市。唐天宝十年(751年),华亭县治设此。元初,松江府行政机构又设在此。松江在明代是全国著名商业城市之一。镇上保存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陀罗尼经幢,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兴圣教寺塔、清真寺、圆应塔、砖雕、照壁,还有醉白池、云间第一桥等1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
上海市城市规划勘察设计院在1958年12月编制的《松江城区总体规划》中,首次提出保护沿人民河的醉白池、方塔、烈士墓、西林塔的原有风貌,并加以绿化,使松江保持千年古城特色。
1978年7月,市园林管理处革委会为发展旅游事业,向市计委提出把松江零散的文物迁移集中到方塔周围,建成一个以文物为主体、面积8.8公顷的方塔园的计划任务书。同年市计委批复同意。次年同济大学建筑系编制了方塔园规划,提出以宋代方塔为中心,保留方塔周围的明代大型砖雕、照壁、宋代石桥和7株古树等文物古迹;塔北安置从市区河南路桥堍迁来的清代天妃宫大殿,宫东侧建文物陈列室;塔东划为竹林;塔西安置松江明代顾正谊、孙克弘私宅园的五老峰、美女峰等太湖石立峰等文物;塔园北大门至方塔为石板甬道;塔园南侧为水池、枫林、草坪;新建具有古朴风格、与古塔协调的长廊、水榭、峭壁山洞、茶室。该规划方案经市园林局批准后实施,1982年10月竣工开放。
1982年1月,市规划院、松江县建设局联合编制的《松江总体规划》,提出了文物古迹保护区及其控制要求:第一区,以方塔为中心,半径200米以内为低层建筑区(建筑高度在9米以下,下同);第二区,以醉白池为中心,半径150米以内为低层建筑区;第三区,古建筑保护区,其中市河两侧(年丰人寿桥至太仓桥)明清民宅范围内新建筑控制在9米以下,高家花园、太仓桥50米范围内的新建筑控制在6米以下。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周围30米内的建筑只拆不建,30~40米内的建筑物不超过9米。上述区域外规划为12~18米的多层建筑区。1983年市人民政府批准《松江总体规划》。市规划局在1984年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明确指出要保护松江镇,按古典园林修复醉白池,清真寺改建为清真园,并保留松江镇古建筑保护区。
1991年7月编制的《保护规划》在松江镇规划了西、中、东3个风貌保护区,见《松江历史文化名镇规划》(图8-12):西区保护范围以人民路以西至玉树路的中山路两侧各约100米,包括市河两岸,为明清传统民居、小镇水巷风貌区;中区保护范围为醉白池用地范围;东区保护范围以唐陀罗尼经幢、方塔园、云间第一楼的周围地段。中区与东区又为文物和古园林风貌区。按原貌维修保护建筑,改建建筑仍以住宅为主,高度不超过11米,建筑风格应协调,要搬迁有污染的工厂,改善水巷水质,美化环境。 [1]
朱家角镇播报
编辑
朱家角镇位于青浦镇西6公里处,淀山湖东。旧称珠溪镇、珠街阁。镇于明万历年间形成,初名朱家村,后因商业日盛,至清末民初遂成大镇,为周围四乡百里农副产品集散地。镇区东起南港大桥,西至接秀桥,北滨大淀湖,南靠青平公路,面积1.25平方公里,形如折扇面。镇内河港交错,现有桥梁30座,为江南水乡集镇。镇东北部的井亭镇原属江苏省昆山县境,解放初划归朱家角镇。全镇居民4492户,12108人,其中市、县、镇属企业职工3936人,镇设12个街道居民委员会。水陆交通十分发达,公路有沪朱、青平、青枫、青商等线,水运航道宽阔,四通八达。
镇以北大街、大新街、漕河街为商业中心,旧有“长街三里,店铺千家”之说。民国时米市极盛,青角薄稻米名满遐迩,其时漕港两岸的米厂、米行、米店就有百多家。每届新谷登场,河港几为米船所壅塞,其盛况可见。加以镇上商业行业齐全,网点遍布,货源充沛,营业兴盛。现设有74个门市部,职工673人,1985年社会商品销售额达3172万元。工业有仪表、冶金、塑料、造纸、酿酒等5家市属厂,食品、油脂、印刷、仪表、服装、家具、制绳、碾米、饲料等12家县属厂。镇属工厂9家,1985年职工526人,产值638.91万元,获利88.37万元。淀山湖酒厂的蜜清醇、上海黄酒、淀山湖啤酒深受消费者欢迎,义仁泰食品厂的酱油、乳腐等产品远销海内外。
镇区有中学2所,小学2所,幼托设施完善,还有灯光球,982年以来连续3次被评为上海市卫生城镇。
镇上有横跨于漕港上的明代建筑五孔石拱桥放生桥,造型优美,极为壮观,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西北有马氏课植园,亭台楼阁,风格各异,布局稀疏得体,有望月楼、五角亭、逍遥楼、宴会厅、打唱台、书城、书画廊等建筑。还有城隍庙、共青公园等处胜迹。镇西滨淀山湖,离大观园游览区极近,又以水乡集镇风光吸引中外游客。著名土产美味醉蟹、鳝燠面、五香熏鱼、卤汁豆腐干等均已恢复生产供应,市场更加繁荣。
朱家角镇“小桥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朱家角镇位于青浦镇西6公里处,淀山湖东。据记载,朱家角在宋、元时已形成集市,明万历年间正始建镇。朱家角又名珠街阁,雅称珠溪。全镇占地47平方公里,镇内河港纵横,九条长街沿河而伸,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三十六座石桥古风犹存。有沪上第一石拱放生桥、“长街三里,店铺千家”的北大街,集江南豪富人家建筑之大成的席氏厅堂、清代“吴中七子”王卂纪念馆、更有古色古香的“江南第一茶楼”和极具江南水乡风情的水上“游船茶馆”...石板老街、深巷幽弄、拱形石桥、咿呀小舟、无不折射出古镇朱家角的水之美、桥之古、街之奇、弄之幽,真可谓“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也。
名镇朱家角迷人的自然风光,在一山一湖。真山真水显现出江南水乡之特色,山名叫淀山,山虽不高,名气极大,为浙西天目山余脉,此山为始,如登山望湖,有“淀峰晚照”一景可赏。湖,即天然淡水淀山湖,面积达62平方公里,湖东区大部分在朱家角境区,有11个杭州西湖面积大。乘艇游湖,茫茫水天一色,湖区芦苇轻摇,惊起野鸭水鸟,顿觉远离尘嚣,心旷神怡。
名镇朱家角更迷人、更具古镇特色的人文景观,是一桥、一街、一寺、一庙、一厅、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弄。如果说九百岁的水镇周庄小巧精致、似小家碧玉,而千年古镇朱家角则具气势磅礴、大家闺秀的风采。
首先朱家角古镇面积达1.5平方公里,为周庄面积的三倍多。漕港河将朱家角分成两半,北岸井亭港,南岸北大街,两岸遍布蜿蜒曲折的小巷,花岗岩石的街面,青砖黛瓦的明清建筑及众多的历史遗迹。
一桥,指沪上第一石拱放生桥,也是江南地区最大的五孔大石桥,气势磅礴。站在桥顶,看七月廿七摇快船,是再好莫属,而其他三十几座古石桥之壮美也并不逊于周庄,论构筑和工艺,朱家角中和桥和西栅桥较周庄双桥更坚,而那些特色桥更是周庄无法比拟的。三步之遥的“高低桥”,“微缩景观”的课植桥,“咭咯”作响的戚家桥,“纪念国耻”的永丰桥……。
一街,那是沪上第一明清街北大街,久经沧桑,还保存得如此原汁原味,那“一线天”独特构筑,令人啧啧称奇。有“长街三里,店铺千家”之称的北大街,老式店招林立,大红灯笼高挂,成为江南古镇最热闹的古老街道,是江南其他古镇所望尘莫及的。
一寺,是报国寺,为上海玉佛寺下院,寺内缅甸白玉雕成的释迦牟尼玉佛、新加坡赠送的第一尊白玉观音及千年古银杏,称为报国寺“三宝”。
一庙,是城隍庙,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青瓦黄墙,飞龙翘角,吉祥葫芦,花格落地长窗,呈现古意盎然、香烟袅绕、肃穆壮丽的景象。其中“斗拱戏台”、“木刻横梁”及“中堂画轴”(现已废)被称为城隍庙“三宝”,十分罕见。
一厅,是席氏厅堂,集江南豪门大富人家建筑之大成,特别“墙门砖雕”堪称一绝,其图案优美,雕花之精细,技法之高超,让人叹为观止。
一馆,即是“王昶纪念馆”,展出清代乾隆十九年进士、刑部右侍郎,称为“吴中七子”的王昶的蜡人蜡像、诗字画、碑刻、织布机、老式床等近百件实物展品,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晶位极高。
二园,是课植园和珠溪园,一个古老,一个现代;一个庞大,一个精巧,相映成趣。课植园是一处庄园式园林建筑,占地96亩,园由马文卿建于1912年,乃寓“一边课读,一边耕植”以应园名,园内建有书城,又辟有稻香村,园中亭台楼阁,廊坊桥树,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各种建筑及生活用房200余间,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得体,构思精巧,在私人园林建筑中实为罕见。而珠溪园,则建于1956年,占地70余亩,小巧玲珑,景色优美,布置成春、秋、冬三园,各具特色,还辟有儿童乐园、餐厅、茶室、商店,为休息、进食、购物、游玩于一体的理想场所。
三湾,即:三阳湾、轿子湾、弥陀湾。人行街上,前后左右都是房,以为到了路尽头,直角拐弯,一街市面在眼前,令人产生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这种在老街上出现奇特拐弯的景观,是其他古镇难得一见的,非朱家角不能见到。
二十六弄,实际是朱家角的古弄何止26条,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网络式棋盘格局,朱家角的古弄幽巷又以多、古、奇、深,名闻遐迩,这在一般江南其他古镇上是不能相比的。穿弄走巷,如入迷魂阵,趣味无穷,寻古探幽,领略北方胡同式的情趣,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今,“古弄旅游”越来越受到外地人和老外们的青睐,是一项颇有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处女地。
名镇朱家角迷人之处还有是世人皆知的“三多”,就是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河埠、缆石、茶馆多。
首先名人多,主要是朱家角环境幽静,气候宜人,是读书做学问的风水宝地,历来文儒荟萃,人才辈出,明清两代共出进士16人,举人40多人。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清代学者王昶、御医陈莲舫、小说家陆土谔、报业巨头席子佩、画僧语石等。
其次,深宅大院明清建筑多。历史上许多富贵人家和文人雅士在此建园造宅,全镇古宅建筑有四、五百处之多,风火墙、石库门、墙门人家随处可见。“三泖渔庄”、“王昶故居”、“福履绥祉”,还有席氏厅堂、陆氏世家、陈莲舫故居、仲家厅堂等数十处,还有无数沿街明清建筑,飞檐翘角,黛瓦粉墙,明清风格组成一幅明清水墨画卷。
三是河埠、缆石、茶馆多。朱家角是水的故乡,水多桥多,河埠多,紧挨在一起的缆船石,也不计其数,那造型各异的水桥,那千姿百态的缆船石,布满全镇的大河小巷,这些江南水镇特有的景观,细细欣赏观察,不觉令人兴趣盎然,耐人寻味,简直是历史、文物、建筑、风情、艺术等内容构成的综合体。有凸出石驳岸的“两面河滩”,有凹进石驳岸的“单面河滩”,更有“人从前门进,河滩从屋后出”的“隐身河埠”。而那些镶嵌在水巷石驳上的花岗石浮雕缆船石更是琳琅满目,趣味无穷,有的雕成牛角,有的凿成宝剑,有的刻成怪兽,面目狰狞,有的琢成如意,呈现吉祥、古朴的美,这些已有几百年历史的雕刻艺术将古镇点缀得更具风韵。古镇茶馆,大多集中在放生桥、北大街一带,不下十几爿之多,有豪华型新辟的“放生桥茶楼”,有年代久远古老的“俱乐部茶楼”,更有古色古香的“淼趣楼”,也有排门板门面、几张桌子几条长凳,简易廉价的农家茶馆,最有趣和令人欣喜的是“茶馆开到游船”上的“游船茶馆”,分为两层,舱内顶上,均可入座茶客,茶船上还备有电视、扑克、象棋、干湿点心,在茶船上品香茗、望廊桥、看水景、听流水,煞是优哉悠哉,不亦乐乎。
朱家角的传统特色有:玫瑰豆腐、双套晒油、无铅皮蛋、五色汤圆、小笼馒头、炙毛豆、鲜肉棕等。每逢金秋菊黄蟹肥时候,在这里还能尝到鲜美的淀山湖大闸蟹。
南翔镇播报
编辑
南翔,古名槎溪。梁天监四年(505),建白鹤南翔寺于此,因寺成镇,遂以寺得名。位于县境(今上海市嘉定区)南部,距县城约12公里。明初,经济繁荣程度已为全县各市镇之首。嘉靖年间,屡遭倭寇焚掠,万安寺以南民房被毁殆尽。至隆庆、万历年间,逐渐复兴。镇上,布庄林立,成为全县土布业集散中心。镇周围四乡所产的刷线布,又名扣布,光洁厚实,畅销远近。外省市商以徽商居多,携巨款来此收购土布。万历年间,因受无赖蚕食,徽商稍有避徙,景况一度衰落。清初,人口增多,市场繁荣,花豆米麦,百货骈集,舟车纷繁,遂有“银南翔”之称。乾隆三十四年(1769),在此特设县丞署。清末,街衢南北2.5公里,东西3公里。宣统初,自南街至沪宁铁路车站兴筑马路,士商侨寓纷至沓来。东街、南街有大小商铺400余家,晨间午后两次集市,以棉花、土布、洋纱、米麦、蚕豆、鲜茧、竹木、油饼、水产、蔬菜为大宗贸易。沦陷期间,日军实行物资统制,禁运粮食。南翔地处上海近郊,成为粮食集散地,有米行粮店130余家,碾米厂10家,另有酒馆、茶楼30多家,烛箔店13家,鸦片烟铺5家,赌场1处,居民约6000人。抗战胜利后,因物价暴涨,不少商店倒闭。解放后,市场渐有复苏。1950年有座商656家,从业人员1721名,摊贩667户。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全镇公私合营商店和合作商店268家,手工业合作社6个。之后,商业网点几经调整,逐步减少。1979年,商业网点逐渐增加。至1987年,全镇有商业网点121家,从业人员1401名,社会商品零售额7601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733万元。
南翔自明代以后,人文荟萃。明代有贡生14名,举人16名,进士10名;清代有贡生20名,举人19人,进士7名。富绅殷户竞相兴建第宅园林:宋代有1所。明代李流芳建檀园于北市,“经筑墙垣仅及肩,多穿洞壑注流泉”,时为南翔胜景;通判闵士籍建猗圆(今称古猗园)于东市,至今仍为南翔名胜。此外曾有计氏园(后改为来鹤园)、怡园、巢寄园、桐园等。明清两代计有园林20多座,故有“小小南翔赛苏城”之誉。南翔颇多古迹,有南翔寺砖塔一对,在镇中心香花桥北堍,是建于梁天监年间的白鹤南翔寺仅存的遗物。1985年起修葺,至1987年重现风姿,基本恢复原貌。南翔寺尊胜陀罗尼经幢俗称经幢石,有2座,现坐落在古猗园的南厅和微音阁前,原对峙于南翔寺大雄宝殿前。一立于唐咸通八年(867),一立于唐乾符二年(875),是当年寺中的八景之一。1959年扩建古猗园时搜集整修于今址。鹤槎山,是南宋建炎四年(1130)韩世忠由平江移军海上抗击金兵,在南翔驻军筑此烽火墩,作为信号联络之用。
1983年,南翔人民公社与南翔镇合并,试行乡镇合一,以镇管村体制。镇人民政府设于镇偏东沪宜路南侧。东与宝山县相接,南与桃浦乡、封浜乡接壤,西与黄渡、方泰乡相邻,北与马陆乡连接。全镇面积33.16平方公里。集镇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2万亩。有10个居民委员会,19个村民委员会、171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33万户,4.7万人(系公安局的户籍统计数,下同)。其中:城镇人口0.59万户,1.96万人;农村人口0.74万户,2.74万人。城镇劳动力0.6万人,农村劳动力1.65万人。沪宜公路、沪嘉高速公路、翔黄公路贯串境内,公路密度435米/平方公里。蕰藻浜、横沥河、槎浦河纵横贯通过境。沪宁铁路、沪杭铁路外环线过境8公里,华东地区迄今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亦在南翔镇。
1987年,全镇社会总产值2.23亿元,居全县乡镇的第二位,其中工业产值占78.9%,农业产值占10.1%。
1987年全镇有工业企业128家,工业总产值1.71亿元,其中机械制造业、电子机械设备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2.7%。1981~1987年,南翔灯泡厂生产的普通灯泡和彩色灯泡,质量名列全国同行业前三名。南翔电熨斗厂生产的白鹭牌500W、300W电熨斗质量,1986年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
南翔镇农业以粮棉油为主。1979年在稳定粮棉油产量的前提下,逐步扩种蔬菜、葡萄等作物。1987年粮食总产1445.3万公斤,居全县乡镇第三位。南翔水牛,品种优良,曾闻名江浙。70年代起,发展奶牛。1987年全镇饲养奶牛262头,产奶579吨,均居全县乡镇之首。1987年兴建年产6000头瘦肉型出口猪基地及年产2750吨鸡蛋的机械化养鸡场各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