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
作为13朝古都的西安更是如此












京兆尹(“京”字即大的意思,“兆”字即众的意思,首都大众所聚,人烟稠密,故称“京兆”。“尹”为古官职名,意为“治”,在此既为官职名,又为行政区划名)管辖长安城郊,治所驻长安城内,辖区约今西安市区以及东至河南灵宝的秦岭以北、渭水以南地区(约1万平方公里)。下辖12县,在今西安市境内有长安[县治在长安城横门内(今未央区六村堡北部),辖区约今西安城区、长安区西北部和未央区西部、雁塔区北部]、新丰(县治在今临潼区新丰镇西南,辖区约今临潼区渭河以南东部)、霸陵(县治在今灞桥区灞桥镇以北,辖区约今西安市区东部及临潼区西南部)、南陵(县治在今灞桥区狄寨大康村附近,辖区约今白鹿原荆峪沟以北地区)、杜陵(县治在今雁塔区三兆村西北,辖区约今长安区和柞水县西北部、宁陕县东北部及西安市区南部)、奉明(县治在汉长安城东今张家堡一带,辖区约今未央区东部)、蓝田(治所、辖区同秦)7县。

右扶风,治所也设在长安城内,辖区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北、泾河以西、西安以西的关中西部地区(约2万平方公里),下辖21县,因其地在京师长安之右(西),又是西周礼仪文明的发源地,取“扶助京师,以行风化”之意。在今西安市境内有盩厔(县治在今周至县终南镇一带,辖区约今周至县中东部和鄠邑区西北部)、鄠县(治所、辖区同秦)。





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辖区约今西安市(不含周至、鄠邑)和渭南市渭河以南(今临渭区大部)、华县(今华州区)及商洛地区大部(约3万平方公里),驻长安,隶于雍州。
西晋仍置京兆郡,隶于雍州,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约今西安市(不含周至、鄠邑)、渭南市渭河以南(今临渭区大部)及华县(今华州区)地区(约1万平方公里)。
十六国时期,前赵建都长安,仍置京兆郡,隶于雍州,辖区同西晋。后赵沿前制。前秦建都长安,改京兆郡为京兆尹,隶于司隶校尉,辖区同后赵。后秦建都长安,仍置京兆尹,隶于司隶校尉,辖区同前秦。
北朝时期,北魏神麋四年(公元431年)复置雍州,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移驻霸城,辖区缩小为今西安市除渭河以北和周至县地以外的地区(约0.8万平方公里)。西魏建都长安,仍置京兆郡,治所迁回长安,仍隶雍州,辖区同北魏。北周建都长安,仍置雍州京兆郡,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改郡守为尹,辖区较西魏增加今渭南市渭河以南地区(约1万平方公里)。



















金天会八年(1130)占据长安,沿置京兆府,辖长安、咸宁、蓝田、临潼、栎阳、高陵、云阳(今咸阳市泾阳县北云阳镇)、泾阳、咸阳、兴平、鄠、终南(周至县终南镇)12县,辖区较北宋京兆府增加今周至县东部(约2.3万平方公里)。皇统二年(1142)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京兆府属之。贞祐元年(1213),分凤翔、郿县、盩厔(今周至)来属,改韩城县为贞州、郿县为郿州、盩厔(今周至)县为恒州,始为八州12县。从五代起,京兆府治所移驻长安城指挥街(今西大街东段路北社会路口西侧)。




















关中道:清宣统三年九月初一(1911年10月22日),新军起义光复西安后,清西安府建制无形瓦解,原西安府辖地改由秦陇复汉军政府(旋改中华民国秦军政分府)直辖。民国2年(1913)1月8日,北洋政府颁布《划一现行中央直辖特别行政官厅和地方各级行政官厅组织令》,规定“废府设道”。同年11月12日陕西省置中、东、西、南、北5道,为省派出机构,中道驻西安,西安地区归属中道。民国3年(1914)5月23日,合并中、东、西3道为关中道,成为一级行政建制,与汉中、榆林并为全省三道之一。关中道辖43县,辖地东至潼关县、西至陇县、北至今铜川市、南至柞水县(约5.8万平方公里),道尹公署驻西安城西大街东段北侧(今社会路)。民国13年(1924)元月,北洋政府通令撤销道级建制。撤道后,各县归省直辖。

首次设立西安市:民国16年(1927)11月25日,陕西省政府议决设立西安市,初名西安市政厅,同年12月7日改名西安市政委员会。民国17年(1928)1月16日省政府命令公布施行《西安市暂行条例》,规定:“本市为陕西特别行政区域,定名为西安市”“在本市市政府未成立以前,为办理本市行政及筹备市政府与市民自治等事宜起见,设西安市政委员会”“直隶于陕西省政府”。同年9月22日,西安市政府正式成立,驻五味什字中州会馆西侧(今市第六中学西侧大院),辖区以原属长安县之西安城内及四关为范围,面积15.5平方公里。
民国19年(1930)5月,国民政府颁布新的《市组织法》,提高了设市标准,西安人口不足20万,不够设市标准,11月8日陕西省政府通令撤销西安市建制,辖区复归长安县。同年11月19日,陕西省政府主席杨虎城向行政院呈报裁撤西安市理由为:西安“僻处西北,交通阻滞”“连年荒旱,户口减少,商业萧条,原无设市政府的必要”等,行政院准于备案。

西安市政处:民国29年(1940)9月重庆定为陪都后,国民政府、陕西省政府将原西京市改称西安市。民国30年(1941)12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奉蒋介石令,为整顿西安市政建设,撤销西京市政建设委员会,改设陕西省西安市政处。西安市政处于民国31年(1942)1月1日成立,驻西大街公字3号原长安县政府旧址(今西大街东段路北省文化厅招待所)。市政处直隶于陕西省政府,行政区域以陕西省会城关为范围,包括火车站、飞机场区域,面积约20.5平方公里。市政处主管业务限于市政工程建设、自治财政稽征、园林管理及一部分公益事项,范围较狭,且不领导基层行政机构。实际上市政处是向正式成立西安市建制的准备和过渡。
再次设立西安市:民国32年(1943)3月11日,国民政府行政院训令照准陕西省政府呈请“将西安市政处改组为西安市政府”。民国33年(1944)8月20日,陕西省政府训令:“决定将原设市政处撤销,成立西安市政府”。9月1日,市政府正式成立,为陕西省辖市,驻原市政处旧址。再次设立西安市建制后,市政府辖西安城关30镇。民国34年(1945)11月,撤镇设区,以城关8个警察分局辖地设8个城区,由长安县新划入的4个乡设4个郊区,共12区,按序数命名。辖区东至浐河中心线,西至氵皂河中心线,南至毛家寨(今缪家寨)、新开门、宋家花园(今瓦胡同北侧)、吴家坟、丈八沟一线,北至光太庙什字、白花村、翁家寨、刘家寨一线,东西长18公里,南北宽13公里,面积234平方公里。
行政院直辖市:民国36年(1947)8月1日,在全面内战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国民政府,出于政治、军事的需要,明令将西安市升格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市,为全国12个院辖市之一。同年12月内政部核准西安市简称镐。



成立后的西安


陕甘宁边区辖市: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2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属陕甘宁边区辖市,驻北院门159号(今西华门大街北侧莲湖区委、区政府驻地)。全市仍设12个区,以序数命名。一至八区为城区,九至十二区为郊区。1949年5月27日各区人民政府(初为区公所)先后成立。各区辖域同民国时期。
西北行政区辖市:1950年1月19日撤销陕甘宁边区建制,成立西北军政委员会,西安市为西北首府,改由西北军政委员会领导,为西北行政区辖市。1953年1月27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改为西北行政委员会,西安市随属西北行政委员会。

陕西省辖市: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撤销西北行政委员会,陕西省归中央直辖,西安市由中央直辖市改为陕西省辖市。
1954年9月25日,经省政府报内务部批准,将长安县所属渭滨区13个乡、灞桥区12个乡、狄寨区5个乡、三桥区1个镇6个乡、斗门区4个乡、郭杜区2个乡、韦曲区1个乡及三、四、九乡各一部分、大兆区1个乡及十一乡一部分,划归西安市管辖。同时将西安市原辖12个区和由长安县新划来的乡镇合并调整为9个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长乐区、雁塔区、阿房区、未央区、草滩区、灞桥区),调整后的西安市辖域,东至骊山主峰西侧,西至漆渠河,南至凤栖原北麓,北至渭河,面积679.37平方公里,为原来的2.9倍。
1957年4月22日,经省委批准,撤销长乐、未央两区建制,原长乐区辖地划归灞桥区;未央区南部城区(即龙首原以南)划归新城区,北部农村划归草滩区,并将草滩区改名未央区,仍驻张家堡。将新城区原辖北大街划归莲湖区。市辖区减为7个。
1958年11月4日,经省委报国务院批准,将长安、蓝田、临潼、鄠县划归西安市,为西安市首次辖县。全市辖域面积扩大为6737平方公里。
1960年5月20日,在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经省委批准,将莲湖、碑林、新城区撤销,原管辖区域:莲湖区划归阿房区;碑林区划归雁塔区(其中东关伍道什字街道办事处划归灞桥区);新城区东郊划给灞桥区,其余划归未央区。

1962年4月7日,经省委批准,恢复新城、碑林、莲湖区建制,各区辖域恢复到1960年5月以前的界线。
1965年9月20日,经省委批准,撤销灞桥、雁塔、阿房、未央区建制,辖地合并为一个郊区。郊区人民委员会驻小寨东路12号(今雁塔区人民政府驻地)。市辖区减为4个。
1966年6月2日,省委报国务院批准,将临潼县所属阎良镇划归西安市组建为阎良区,区人民委员会驻阎良镇延安路。同时,将咸阳市(当时为县级市,范围为今咸阳市区秦都区和渭城区为主的主城区,隶属咸阳专区)划归西安市;1971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又将咸阳市划出。
1980年3月2日,经省政府批准,撤销西安市郊区,恢复灞桥、未央、雁塔区建制,区人民政府分别驻纺一路、龙首北路西段、小寨东路12号。
1983年10月20日,为了发挥西安市作为中心城市的作用,经省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将渭南地区所属蓝田、临潼县和咸阳地区所属户县、周至、高陵县划归西安市。至此,西安共辖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阎良7区和长安、蓝田、临潼、周至、户县、高陵6县,市域面积扩大为9983平方公里。
随着临潼、长安、高陵、户县先后撤县设区,西咸新区划归西安托管,西安市目前总面积10752平方公里,2018年底有人口1200万(含流动人口)。
以上资料来源:早期数据来自《西安市志》《西安历史大词典》《二十五史》
最新数据来自西安市政府网,中华民国以前的辖区面积为估算数字
来源:西安市地方志办
编辑:西安报业全媒体编辑皓月
审核:何砾 周粟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
点击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