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一切为了灾区人民——气象部门超常规服务抗震救灾纪实

(来源:网站编辑 2024-11-08 05:59)
文章正文

  中国气象报记者丁继武 冯君

  5月18日,总参气象水文局联合四川省气象局派出五个军地联合突击保障分队支援灾区。图为保障队员搭乘直升机前往灾区。蒋印祺 摄 

  惊心动魄的大地震之后,深藏在地层内部的巨大能量仍不肯消歇,震区的余震依然不断。

  每一次余震,都会加重灾害,使本已不通畅的道路更加艰难;每一次降雨,都使失去家园的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洼地变成了湖泊,山石掩埋了城镇;水库岌岌可危,残楼摇摇欲坠。

  灾难就是考验,救援就是责任。越是遇到重大灾难,气象信息越受关注。

  为了给救援队伍和灾区同胞提供气象服务保障,震区气象人按照中国气象局党组的统一部署,以更科学的态度和手段,为抗震救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运筹帷幄指挥若定

  “四川发生地震,部分地区失去联系”“甘肃发生地震,气象基础设施受损严重”,重庆、陕西、山西、湖北……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让中华大地为之伤恸的时刻,中国气象局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方式获悉发生强烈地震的消息。

  地震发生后不到10分钟,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通过NOTES系统向四川、重庆、陕西等省(市)气象部门发出消息,“目前难以与你们进行电话沟通,请向灾区气象台站广大干部职工转达中国气象局党组的慰问。要全力以赴做好抗灾工作,抢救受伤人员,确保安全;要尽力保证业务正常运行;要做好灾区的气象预报服务。”

  两个小时后,中国气象局启动地震灾害气象服务Ⅱ级应急响应。

  13日零时46分,郑国光静静地坐在办公椅上,心里仍牵挂着那些失去联系的台站。他按动手机,向四川省气象局局长赵广忠发出了这样一条短信,“当前就是想方设法与中断联系的气象台站联系,查清灾情,务必注意余震与次生灾害,确保职工安全,受伤职工得到救治。同时要保证业务正常运行,做好气象预报服务。”

  14日8时45分,中国气象局终于接到了四川省气象局的报告:已经与茂县气象局取得了联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至此,所有失去音讯的台站都联系上了。

  “下一步就是把灾区气象台站所有职工转移到安全地方,保证基本的生活条件,并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气象保障服务中去,为夺取抗震救灾胜利做出气象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14日晚上,中央气象台灯火通明,中央气象台再次与四川省气象台通过视频会商系统会诊天气。像这样的大会商,地震发生后每天至少有两次。
    郑国光在传达了国务院抗震救灾会议精神后说,现在任何一种天气既不能说是好天气,也不能说是坏天气,气象部门要为军队、铁道、交通等部门提供专门气象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抗震救灾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地震造成的堰塞湖险情不断,灾区的卫生防疫问题日益突出,泥石流、山体滑坡频频阻断生命线……

  16日21时,刚刚参加完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郑国光召开紧急会议。郑国光指出,目前已经进入抗震救灾的最关键时期,也是气象服务的最关键时期。各级气象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把抗震救灾气象服务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主动联系水利、交通、卫生、环保等部门,克服一切困难,千方百计做好有针对性的、及时的气象服务工作。

  自地震发生后,中国气象局立即进入Ⅱ级应急响应状态,组成以中国气象局党组为核心的高效、统一的指挥系统,并派出三个工作组赴四川、陕西、甘肃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王守荣副局长在四川要求各级气象部门不惜一切代价组织好对重灾区的抢险救灾工作,千方百计地为各级决策者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

  宇如聪副局长在陕西强调,气象部门要详细了解灾情,履行好气象人应尽的职责。

  监测网络司司长周恒深入受灾最重的基层台站,把中国气象局党组的关怀和慰问送到抗震救灾第一线。

  科技导航精细服务

  在这次地震中,四川、重庆、甘肃、陕西等省(市)部分气象台站受损严重,很多地方的自动站、雷达站数据无法上传。

  据不完全统计,有16个气象台站的观测设备受到严重破坏,3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受损,69个无人自动气象站被损坏。所幸人员伤亡不大。

  受损的气象观测设备一时无法修复,但是气象保障服务却一刻也不能停止,并且更应该在灾区救援工作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气象局党组和各级、各地气象部门携手同心,克服困难,确保了气象保障服务的顺利开展。

  中国气象局统筹安排,局属单位和各地气象部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由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任组长、贵州省气象台和云南省气象台预报员组成的专家组赶赴成都,协助灾区做好气象预报服务工作。

  由四川省气象局与军方组成的五个联合气象保障小分队,也于18日空降灾区。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调用两部雷达,分赴绵阳、广元开展工作,并派副总工马舒庆带无人探测飞机入川。5月14日,无人探测飞机已经开始在都江堰灾区执行作业任务。计划财务司副司长刘彤到四川省气象局抗震救灾指挥部研究救灾资金使用、物资调配等工作,也确保了气象观测的顺利进行。

  据统计,截至5月17日,中国气象局从全国气象部门紧急调集的16部卫星电话已送往四川灾区,用于灾区气象观测及应急气象观测数据传输、应急气象服务指挥调度和信息传输等工作。5部卫星电话、10台5千瓦发电机、10套自动气象站、10套便携式自动气象站和10套便携式计算机等将送往四川灾区;同时,5部卫星电话也将运往甘肃、陕西以备急需。

  与此同时,中国气象局密切关注灾区,每日在7时、11时、16时30分,各制作发布《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气象服务专报》一次。副局长王守荣赴四川坐镇指挥后,时刻详细了解灾情及天气变化趋势,省气象台和各州(市)气象台时刻监测天气最新动态,并适时制作出抗震救灾专题气象服务材料。5月17日,副局长张文建连线四川省气象局,询问气象台站业务受损和恢复情况,要求四川克服困难,确保灾区国家级台站业务数据正常传输。四川省气象局立即组建了气象应急小分队,在阿坝、绵阳、德阳、成都等重灾区设立应急气象观测点,并派人员赶赴理县古尔沟,很快传回第一份应急气象观测资料。

  气象保障突破常规

  5月15日郑国光连线川甘气象部门,要求两省气象部门以超常规的手段,做好灾区针对性气象保障服务。

  自地震发生后,气象部门的行动都在表明为灾区提供的气象保障服务是超常规的、有针对性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组织协调专家,抓紧攻关,及时为灾情监测和评估提供服务。5月13日23时,由国家气象中心制作的四川省地震重灾区震前卫星影像图被送达国务院办公厅,这份承载着气象人对灾区殷切关怀的影像图为中央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5月15日16时,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前启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加密监测模式,每隔15分钟,“风云二号”就能向各地包括灾区提供一张卫星影像图,为灾区气象部门提供准确、翔实的监测数据。

  5月13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气象水文局有关人员造访中国气象局,希望气象部门提供军队抗震救灾气象保障支援。郑国光马上回复,要求国家气象中心实时向总参气象水文空间天气总站提供气象信息,双方建立天气预报会商机制,联合开展相关工作。

  由于公路干线受损,向灾区空投抗震救灾人员和救灾物资,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救援方式。为保障空投顺利实施,四川省气象局与部队联合指挥部建立了军地联合气象水文保障专家组,加强滚动临近短时天气预报服务。四川省气象局还安排6个市州气象局(台)和15个地震重灾区气象局(站)开展每小时1次的应急加密观测,向部队联合指挥部和成都空军气象部门、当地抗震指挥部提供气温、风向风速、能见度、云量云状、云底高度等气象要素服务,为实施空中救援提供支撑。5月14日至15日,抗震救灾部队联合指挥部和成都空军利用有利天气条件,成功向四川茂县和绵竹实施了3架(次)紧急空投救援。

  5月16日21时,中国气象局召开紧急会议,郑国光指出,要加强与军队、航空、卫生、水利和国土资源等部门的联系,做好针对直升机飞行条件、疫情防治、水库险情和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精细化预报服务。

  在中国气象局的指导下,四川省气象局紧急部署受灾水库、堰塞湖安全的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尤其是阿坝、绵阳、德阳、广元等地要对堰塞湖做好气象保障服务;省、市(州)气象台要加强预报会商,做好大中型水库的气象保障服务。

  截至5月17日,中国气象局已经制作了18期《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气象服务专报》,提醒当地居民和救灾人员防范余震及降雨造成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同时,各地气象部门还利用各种渠道,做好气象知识宣传工作。自5月13日以来,《中南海气象专报》已连续推出6档特别节目,针对救援人员及救援物资空投、防止次生灾害、恢复交通以及灾民安置等救援工作提供救灾建议,为中央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四川省气象局印制了5万册介绍灾区气候情况的小册子,正抓紧时间发送给军方和地方指挥系统,为抗震救灾工作进行提供气象参考资料,并和新浪网、移动通信公司、省电视台等多家单位联合,共同构建抗震救灾气象公共服务信息快速发布平台;宁夏、湖南、湖北、广西以及河南等省区气象部门也充分发挥部门的科技优势和信息传播优势,通过一切可采取的形式第一时间联合发布各种相关信息,稳定民心。

  目前,地震灾区的救援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气象部门也正在积极工作,竭尽全力将有针对性的气象信息传送给真正需要信息的救灾部门及灾区人民。

  
(来源:2008年05月20日《中国气象报》第1、3版 责任编辑:张永)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