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西关机场的原址上,还保留着许多带有“老机场”字样的街道和餐饮店。
从西安西关机场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从仅有1条跑道1座航站楼到双跑道3座航站楼。如今,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4000万人次,成为联通26个国家48个城市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变迁,也是陕西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跨越式发展见证时代变迁
西安西关机场是我省首个简易机场,位于西稍门的西南部,与钟楼的直线距离仅为4.8公里。
“老机场就在城边上。由于飞机起降,周边建筑物的高度不能超过两层楼。这严重限制了西安市大半个城区的发展。”谈起机场的建设历程,曾任西安咸阳机场副总经理、今年80岁的王本钧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张,老机场已难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但如果要进一步扩建却没有足够的空间。于是,经过多次调研和协商,中国民航总局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对机场进行搬迁。
作为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西安咸阳机场投资3.7亿元,占地7343.6亩,于1987年8月20日动工,1990年10月建成。1991年9月1日,运行半个多世纪的西关机场正式关闭,西安咸阳机场开始投入试运行。
回顾新机场的发展,你能清晰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的脉动——
1995年6月8日,西安咸阳机场举行国际候机厅启用仪式。国际候机厅建筑面积达4300平方米。1995年8月16日,中国民航总局批复,“西安咸阳机场”正式更名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新机场建成时,只有1条跑道、1座航站楼、1座塔台和几栋宿舍楼,周边基本没有其他建筑物。随着陕西经济社会和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不断攀升,机场扩建被提上议程。
1998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达到28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5.8万吨、飞机起降达3.8万架次。而机场一期工程是按照2000年旅客吞吐量22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万吨的规模建设的。因此,不仅当时的机场在满负荷运行,候机楼、停机坪、停车场也已不能满足需要。
2000年8月,机场扩建工程开始建设。2003年9月18日,总投资15亿元的T2航站楼启用,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达1000万人次。
2007年11月9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2007年12月1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奠基仪式举行;2012年5月3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正式跨入双跑道运行时代,T3航站楼开始使用。
自2007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后,在随后的10年中,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完成了三次千万量级的大跨越。尤其是2016年至2017年,机场旅客吞吐量以年均近500万人次的增量,净增近1000万人次,这相当于每年增长一个中型机场,两年间增长了一个大型机场。增速始终高于全国民航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十大机场前列。
“从老机场转场到现在已27年,机场的变化越来越大。如果说,T2航站楼是小飞跃的话,那么T3航站楼就是大飞跃。”10月12日,在西稍门附近的西部机场集团离退中心,曾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候机楼管理处信息服务部主任的亢美蓉对记者说。
加速构建航空大通道
“一个机场的发展,必然与其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改革开放40年,陕西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王本钧感慨地说,作为一名机场人,首先要解放思想,拥有全球化的视野,要按照国际航空枢纽的定位推动机场发展。
随着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迅猛,航空运输需求旺盛。2017年12月15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4000万人次,这标志着机场发展跃上了新起点,航空运输保障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达到了新的量级。
为适应机场客流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2017年11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获得了民航局行业审查意见。按照规划设计和专家初步意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按照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年飞机起降59.5万架次的目标进行设计,新建2条跑道,北移北一跑道;新建70万平方米东航站楼及35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及停车楼,新建机位115个;扩建西货运区和新建东货运区,新建货站8万平方米,新建货机位18个,同时建设航食、水电暖等配套设施。
截至目前,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运营的航空公司达65家,驻场运力125架,通航点192个,航线数量332条,日均10班以上的快线达20条;已开通赫尔辛基、巴黎、罗马、莫斯科、悉尼、布拉格等多条重要洲际客运航线以及首尔、阿姆斯特丹、芝加哥、哈恩、河内等全货运航线,通达26个“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形成了向西开放、丝路贯通、美澳直达、五洲连通的国际航线网络。
如今的陕西,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核心,正在加速构建一条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航空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