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公布后,杨凌人把目光又一次聚焦于附中。
6月26日上午,附中校长王常劳在办公室里忙着检查高三毕业生志愿填报的安排方案,期间不断接听咨询的、祝贺的电话。
终于有些空闲时间,他拿出笔,在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上边想边写备忘:
晚上7点,与帮扶的学生白伊利奇谈话。
明天上午,接待从xxxxx(西安某著名中学)要求返回的高一学生及其家长。
王常劳很忙。附中的老师们都很忙。
熟悉附中的人都说,附中变了。
附中到底有怎样的变化?
怡心亭与维新守正
学生在怡心亭下学习讨论
走进附中,人们总会被左前方的一个古色古香的亭子所吸引。
六根红色大柱上,但见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隶书“怡心亭”三字格外醒目。亭下有身穿校服的学生三三两两座谈交流,亭子的周围是高中部教学楼、运动场、藤架长廊和花园。“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在此亭下远望秦岭云烟,近观校园生活,感受一定会像这座亭子的名字一样,心旷神怡。
怡心亭只是其一,大门右侧还有“维新守正”的校训立牌,还有校歌《放飞梦想》的词谱展示墙┄┄遍览校园,你会发现从校园景观到绿化美化,从宣传用语到文化色调,附中的校园文化味浓了,育人环境美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附中副校长张书民介绍,这个变化开始于2016年暑假。
这一年7月,宝鸡中学原校长王常劳被引进附中担任校长。王常劳是陕西省名校长之一,曾任职眉县槐芽中学校长,将这所学校创建成全国唯一地处农村的省级重点中学。
“第一次来附中,我在整个校园里只看到了两处各八个字的文化标语,内外再无其他。”王常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当年暑假,王常劳带领班子成员着手进行附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用了不到两年时间,成体系地凝练确定了校徽、校旗、校歌、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附中精神文化,建成了校史馆,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语句同相关建筑物以及于右任雕像、小桥流水、桂花园等文化景观有机搭配,协同布设。
文化建设的方案草稿历经附中全体教师的多次讨论和大学党委宣传部等多部门专家的集体论证,王常劳介绍,关于校训“维新守正”两个词语的顺序,曾在附中引起争论,最终才确立了目前的表述。他说,校园文化来自历史,引领未来,在形成与推介过程中,统一了师生的思想与作风,成为广大师生重要的“精神校园”。
“学校一场篮球赛都会在网上引来很多师生的点赞。”附中副校长刘杰感觉,开创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就像无声滋润的春雨,让师生们的精神风貌逐渐昂扬,广大学生的文明礼貌程度也较过去上了一个大台阶,“你走在校园里,不论认识与否,学生们都会向你鞠躬问好。”
北师大硕士生与师资平均年龄42岁
附中2018年新进青年教师
6月27日,附中高一年级组办公室里,张颖正在认真备课。
张颖是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2018年毕业时有不少单位向她招手,因为看好附中的发展势头,她放弃了西安两所著名高中的面试,把简历投给了附中。
“接到录取通知时我特别激动。”2018年秋季,作为附中历史上首个来自北师大的硕士生,张颖走上讲台,给高一年级3个班的学生讲授化学课,“我要向附中前辈们学习,一定不辜负母校对我的培养,不辜负领导、同事和学生们对我的期待。”
与张颖同时到附中就职的还有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慕志强,他在应聘时曾与“考官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是附中领导、老师先进的教育和管理理念吸引了我。”慕志强说,选择附中就是因为它有助于自己的成长。
2017年至2019年,附中通过事业激励人、政策吸引人、感情温暖人,共引进了26位青年教师,70%为硕士研究生,其余为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公费师范生,获双学位及普通话二级甲等的教师占到三分之一。
同一天,王常劳校长正在办公室里观看一个授课视频,讲课者是香港中文大学英语专业硕士毕业生李诗萌,“这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学校已经和她签了协议,今年秋季她将成为附中师资队伍的一员。”王常劳兴奋地说。
三年来,附中的发展在师资招聘中也显示出来了,王常劳介绍,每年率队到陕西师大去“摆摊”招人,“第一年门可罗雀,第二年逐渐增多,第三年真是车水马龙,周围展台都十分眼红。”他说,这得益于大学对附中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为充分发挥附中对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支撑作用,满足教职工子女享受高水平中学教育的需求,2017年初,学校出台了支持附中改革发展的“11条意见”,其中提到要“积极壮大骨干教师力量”,之后,校党委常委会核定了附中事业编制数量,制定了“退一补一”的优秀教师补充政策。
附中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多,但最关键的不是校舍陈旧,也不是观念落后,而是骨干教师群体年龄老化。副校长陈军介绍,2016年,附中专任教师年龄普遍偏大,高中部教师的平均年龄接近50岁,现在全校184名一线教师平均年龄为42岁,再有一年引进补充,高中部教师将实现有序的青黄相接。
高素质、年轻化的师资注入,为附中带来了新气象。54岁的高中政治课教师张锁玲说,这些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善于学习,富有朝气,深得学生们的喜爱,“我们这些老教师感受到了压力,但也看到了学校的希望。”
自助餐与归属感
翟西斌老师与学生交流
今年的高考成绩揭晓让初中部英语课教师杨莉很欣慰。这一届高中毕业生中有她当年带过的学生,其中就包括考了674分的理科生汤可妮。
“汤可妮很优秀。”杨莉介绍,初中毕业时汤可妮考入宝鸡一所重点中学的免费班,后来还是选择回到附中学习,高考英语取得了142分的好成绩,“初中英语小班化的学习收获、老师们对她的关爱等等都在高中延续,她的潜力和自信心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为我们学校培养出这样的学生而自豪。”
2003年,杨莉从兴平市来到原杨凌高新中学工作,对附中这三年的变化感受深刻:学校政策务实贴心,尽力消除两种身份教师的差距,让大家的集体归属感逐渐增强,“教工餐厅的自助餐很受大家欢迎”。
杨莉所说的餐厅是附中2017年引进的一家餐饮百强企业以星级餐厅标准改造建设的,环境整洁,操作规范,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不论是教工餐厅还是学生餐厅,干净卫生,美食营养,96%以上的教职工都享受了聚餐的欢悦和福利。
为了消除身份壁垒,附中以国家事业单位教师工资标准为基础,完善建立了独立的薪酬分配体系,出台了绩效奖励政策,附中党总支书记韩党卫介绍,“我们还创新了用人机制,一批爱岗敬业、能力突出聘任教师作为‘双带头人’来重用培养。”
陕西省学科带头人王忠俊被提拔担任校办主任并兼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杨凌区高考先进个人尚新兵被提拔担任高中部教育处副主任并受聘新高一春笋班班主任,省级教学新秀刘涛学被提拔担任团委书记,陕西省中小学体育名师裴智武被提拔担任总务处主任,杨陵区师德标兵方凯被提拔担任初中部教育处副主任,陕西省学科带头人何文艳、杨陵区教学能手邓莎莎被推荐为后备干部。崔立强、郑楠、丁薇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附中近三年确定的教师党员发展对象数量在大学各二级单位中居于前列。
“我很爱附中。”尚新兵说,从高新中学到西农大附中,自己已经工作了15年,坚信一个人把工作干到有价值才能有成就、有尊严。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氛围中,不论是哪个身份的教师们讲的更多是敬业奉献:老教师、陕西省优秀教师、教工第四党支部书记张满户,在爱人瘫痪自己患病的情况下,打完吊针坚持来上课;即将退休的老教师王联科,术后一出院,挂着引流袋回到学校要求安排课;青年教师方凯腿部受伤,拄着拐杖来上课。
校办主任王忠俊表示,以学校为家、辛苦不言、带病工作的教师还有很多,广大教师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身份是档案中的事,困难与待遇是学校的事,敬业奉献是教师的事。
也正是这种共识,让陕西省示范高中很快落户附中。
省级示范高中与院士实验室
王常劳校长带领班子成员参观校史馆
2016年3月初,任职已有三个月的校党委书记李兴旺在研究学校“二次创业”时发现,附中成为制约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年6月29日,李兴旺专程到附中调研,提出要争取用3-5年时间,将附中建设成为省级示范高中,为广大教职工分忧、为示范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服务。
省级示范高中是普通高中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标杆,作为曾担任陕西省教育厅厅长近三年的李兴旺书记,他的这个要求是内行专家的高标准。
对标使命要求,对照创建指标,在2016年上任伊始,王常劳带领班子成员,西线宝鸡、东线西安考察学习,深刻剖析附中发展现状,对症下药,诸多改革创新的举措接连推出:安排管理干部、教师代表和学生走出去开阔视野,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走进来“传道解惑”,制定教师发展方案鼓励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引进网上智能阅卷系统为教师减负,组织优秀教师赴外校开展对口帮扶,持续深化“分层教学”“英语小班化教学”“大学子弟专人辅导”等特色工作,强化理念育人、活动育人与环境育人。
省级示范高中建设让学校领导牵挂。2017年9月6日,李兴旺再次来到附中调研,所见所闻让他欣喜。2018年1月23日,吴普特校长走进附中,代表学校向附中全体教职工拜年时殷切寄语:“一定要把附中办好。这是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内容。”同年9月5日,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吴普特专程到附中慰问教师,并与附中校领导、一线教师代表等进行座谈,为他们鼓劲。
两年又三个月后,附中跻身陕西省示范学校之列,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赵忠、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董立民、校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与附中3000多名师生及部分家长代表汇聚一堂,共同见证了附中示范学校揭牌。
那一天是2018年11月20日,王常劳激动不已,他在自己的工作日记里记述了省级示范学校创建的艰辛历程,最后写道示范高中创建成功,学校得到的不仅是一个牌匾,更得到了一个全面优化的办学品牌。
“附中成就了我的梦想。”汤可妮已经报考了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她说自己就是附中品牌化建设受益者之一。据了解,这三年附中高考持续递交优异答卷,一本上线率大幅提升,其中大学子弟一本上线率由72%提高到78%。
去年以来,附中加强了对大学科教资源的利用:组织学生参加大学夏令营,与有关学院共建生物组培实验室,邀请专家来校作科普讲座,携手开展经典阅读活动,尤其是今年组织多批学生走进康振生院士实验室,这些活动都受到了大学和附中师生好评。
附中的变化得到了李兴旺书记的充分肯定。他指出,近年来,附中领导班子带领师生埋头苦干、争创一流,各项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2018年成功晋升为省级“示范学校”,成绩可喜可贺。学校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党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推动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培养质量受到了学校、家长、社会的认可,走出了一条优质高效的教育质量提升之路。
“附中地位重要、使命光荣。”李兴旺希望附中再接再厉,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奋勇争先,在这片热土上精耕细作、深耕实作,抓住立德树人根本,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环境,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和水平,切实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