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市委党校内一派欣欣向荣,处处涌动着浓郁的学习氛围。
日前,市委社会工作部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联合举办的2025年天津市社区工作者示范培训班在此开班,百余名来自京津冀的社区工作者齐聚一堂,通过系统学习实践,着力提升其政治素质、履职本领和服务居民群众意识,不断推动三地社会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为期5天的培训,内容丰富、课程紧凑、实用性强,从专题辅导到经验交流、从现场教学到分组研讨,为社区工作者的成长之路“添砖加瓦”。三地学员直呼:“这场充电赋能的培训既‘解渴’又‘解惑’!”“培训形式多样,不仅有理论上的高度和深度,还能学到实践中的方法和技巧,真正学得着、看得见、带得走!”
这是一次以学提质、锻长补短的“赋能”之旅。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此次培训是继去年市委社会工作部组建后首次成功举办示范培训后的又一生动实践,也是锻造高素质社工队伍,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之举。”在开班动员会上,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同志开宗明义。
培训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河北雄安新区容西片区玉水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杜苁荟就在党建引领强治理方面收获颇丰,为她日后的社区工作开展锚定了方向。
“我将牢牢把握时代机遇,持续加强党建引领,不断探索社区治理创新路径。”谈到具体做法时,杜苁荟表示将深入挖掘本地资源禀赋,主动搭建与京津社区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社区资源跨区域共享。
这是一次互鉴共研、博采众长的“笃学”之行。
走进津南区海棠街道文德花园社区,看多元共治的治理实践;深入西青区张家窝镇家贤里社区,感受党建引领红色物业中的为民情怀;到和平区南市街道新文化花园社区,探索“商居”融合扩大社区共治“朋友圈”的方法……培训班设置了丰富多彩的现场教学课程。
不仅如此,培训班还专门拿出一天时间,让大家进行经验交流,互学促提升。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道港云里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孙茜,以“搭建‘红色议事厅’,议出温暖邻里情”为题,将自己如何强化政治担当、做基层党建“领头雁”的经验掰开揉碎;河北省遵化市华明路街道华信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王小棠在“党建引领友好社区,筑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温暖港湾”的分享中,把如何坚持学以致用、做社区发展主心骨的故事娓娓道来;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伊然通过“想方设法办实事,千方百计解难题”,解锁永葆为民初心、做群众贴心人的“善治密码”。
通过培训,“工作思路更加开阔、未来方向更加明确、为民服务更加贴心”成为学员们共同的心声。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石油大院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张腾宇在交流时说:“天津在社区治理方面有很多先进经验,像党建引领红色物业、空间换服务、共建社区基金等特色治理模式,让我拓宽了视野和思路。回去后我将结合社区实际,引入更多资源,特别是把红色物业的特色服务应用到社区工作中,将多种便民服务嵌入社区,让居民的幸福感越来越高。”
天津市红桥区铃铛阁街道西关北里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刘伟表示,在与三地社工的交流探讨中,看到社区工作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将在今后工作中积极借鉴此次所学的先进经验,探索新路径,推动社区工作发展。
此次培训班,不仅是三地社工能力提升的“充电站”,更吹响了奋进创新的“集结号”。当收获满满的三地学员们踏上归程,那些在课堂上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将化作万家灯火里的温暖实践,新时代社区治理的锦绣长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