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多缺水城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甚至出现地面下陷的情况下,宝鸡市的地下水位5年来却平均上升了27米。5年前打一口井最少要掘100米才能见水,而现在一些水位最浅的地方仅需掘13米深就能见水。
昔日 最多一年下降8.05米
渭河从宝鸡市区穿境而过,清姜河、千河、金陵河等十多条河流汇集入渭,人们曾给予宝鸡“关中水龙头”的美誉。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近年来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2000年以前,宝鸡市区有自备井300多眼,井群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6.56眼,年开采地下水5400多万立方米。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市区地下水位以平均2米至5米的年降幅下降,最大年降幅达8.05米。市区姜谭、十里铺、石坝河等地区,超量开采尤为严重,与上世纪70年代末相比,最大下降水位达到90多米。
地下水资源的过度透支,使水资源持续性遭到很大破坏,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现在 最大升幅达67米
2000年,宝鸡市政府从涵养水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出发,下发了《关于逐步封闭市区自备水源井》的文件。从2002年至2007年底,宝鸡累计关闭自备井达到240眼,与2002年关井前相比较,地下水位平均上升了27米,水位埋藏最浅处距地面仅13米,地下水位的最大上升幅度达到了67米。
宝鸡市水资源管理处有关人员介绍说,目前,地下水开采量从2000年的年开采5000多万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1100多万立方米。地下水源得到充分涵养,超量开采现象彻底得到遏止。目前,宝鸡市共有市区、八里桥、姜谭、下马营、福临堡、斗鸡、清姜、石坝河等八个水源地,39眼监测井,随时可以对地下水水位、水质进行监测。
另外,宝鸡市区的金渭湖、金陵河橡胶坝、清姜河橡胶坝等的建设和长期蓄水,对两岸地下水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提升地下水位也起了一定作用。
现在,宝鸡市区剩余自备井99眼,2008年,还将关闭部分自备井,对保留的自备井加强监督管理,对超计划用水单位执行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费,严控地下水开采。据了解,宝鸡市关闭自备井的力度和成效在全国也属于领先水平。(记者 魏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