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漾江镇,代海娟的名字与“创业”“带头致富”紧密相连。历经24年奋斗,她从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成长为漾濞县漾江镇海娟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致富带头人,并当选为漾濞县人大代表。代海娟探索“实体店+电商”销售模式,成功将家乡的“土特产”销往全国各地,带领乡亲们蹚出了一条增收致富路。
代海娟(右二)在查看水晶豌豆长势。漾濞县委宣传部供图
二十四载创业坚守终见成效
漾江镇江桥村的乡亲们都说,代海娟从小就有股不服输的韧劲和敢闯敢拼的精神。17岁起,她便开始学做生意,开过杂货店,卖过针织品、水产品。2015年,她牵头成立海娟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十年耕耘,合作社社员从最初的55户发展到近300户,带动2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合作社初期以中药材种植销售为主,但价格波动大、市场不稳定,且种植周期长、见效慢。
面对困难,代海娟心急如焚,四处奔走寻找“短平快”项目。一次在宾川县考察时,她发现水晶豌豆生长周期短、市场价格稳,且当地海拔、气候与漾江镇相近。凭借多年积累的市场经验和敢想敢干的拼劲,她立即行动,前往宾川拜师学艺,并组织社员实地观摩。
2019年,她发动社员和农户示范种植水晶豌豆280余亩。合作社全程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并以每公斤不低于3元的保底价收购。当年,水晶豌豆平均亩产值达8000元。
合作社联农带农成效显著,先后于2016年获评州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017年获评省级“林农专业合作示范社”,2018年被漾濞县妇联授予“漾江镇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称号。
回望24年创业历程,代海娟感慨良多:"创业要立足本土优势,无惧挫折,勇于尝试。我的秘诀就是要有敢闯敢试的魄力、久久为功的定力,以及洞察市场的眼力。只要方向对了,坚持必有回响。"
代海娟(右)通过直播销售农产品。漾濞县委宣传部供图
山货“出山进城”,群众增收致富
让家乡农产品“出山进城”,直供城市消费者,是代海娟深植心底的梦想。2020年1月,她在漾濞县城开设首家土特产品实体店,收购销售乡亲们自产的核桃、中药材、蜂蜜、野生菌、土鸡蛋、贡菜等农特产品。
“她不仅是我老板,更是我生活中的依靠。无论经历多少次失败,吃多少苦、受多少累,她都能挺过来。”店员唐秀香提起代海娟,总是竖起大拇指。
2024年8月,代海娟的店铺成功加盟一个品牌,借助更广阔的平台,她将漾濞特产远销全国,同时也引入了各地的名优特产。2025年4月,在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驻村干部的协调下,海娟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平坡镇高发村的一家合作社达成合作,在昆明共同设立“大理漾濞平坡乡村振兴土特产销售中心”,由海娟合作社负责运营。
该中心承诺每年向高发村支付4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并优先收购该村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及一般农户的核桃鲜果、干果、畜禽产品、野生菌、蜂蜜、贡菜等。同时,该中心也成为集中展示销售漾濞各类优质农特产品的窗口。
该中心自5月29日开业以来,已发展会员140名,月销售额超出预期。“店里的产品品质非常好,特别是土鸡,自家吃或送朋友都特别合适。”昆明市民杨女士对专营店的产品和服务非常满意,还热心推荐给了众多朋友。
这小小的“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城市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更承载着代海娟的初心:“一人富不算富,能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再苦再累都值得。”
履职尽责不负人民重托
多年的拼搏奋斗,让代海娟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2021年12月,她当选漾濞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她常说:“人大代表身份,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只有加倍努力,把更多漾濞优质农特产品推向全国,才能不负乡亲们的信任。”
深入农户收购产品时,代海娟总是耐心倾听群众在农业种植、科技应用、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汇总。她先后提交了多条建议,切实履行了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职责。
从普通的农村创业妇女,到心系乡亲、为民代言的人大代表,代海娟用创业致富、带富乡邻、为民建言的实际行动,为漾濞县乡村振兴贡献着力量。(李灿美、李庆鹏、韦雪峰)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