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访谈 | 烟台理工学院2025年新增本科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

(来源:网站编辑 2025-07-19 13:47)
文章正文

  大众网记者 王瑜 陈晓 视频 梁鹏 烟台报道

  烟台理工学院健康学院是2023年新设立的二级学院,学院发展定位是高标准建设护理学、健康管理、健康养老、康复治疗等健康专业群,坚持产教融合发展,建设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健康人才培训基地。

  学院目前开设了护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学三个本科专业。护理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和现代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能够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及护理管理等工作。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现代健康管理理念,并系统掌握管理学和医学为基础的健康服务与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够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养老与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康复治疗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康复治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够在各级医疗、康复、残联、民政、教育及医养康养等机构从事康复治疗、管理和健康促进工作。

  学院通过柔性引进、公开招聘、兼职聘任等多种方式,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拥有专兼职教师50余名,其中双师型教师16人。

  学院新建了基础医学、护理技能实训健康技能实训、康复治疗技能实训四个中心,并配备了智能数字人教学系统、数码互动显微镜实验室、心电监护仪、高级心肺复苏及听诊模拟人等先进设备,初步构建了符合现代护理、健康管理和康复治疗人才培养需求的模拟临床教学环境。

  学院与烟台毓璜顶医院、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威海市立医院、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烟台市疾病控制中心等十八家医疗卫生、预防、养老康复机构签订了教学基地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实训教学条件。

  康复治疗学专业介绍

  1.专业设置

  专业名称:康复治疗学。

  专业代码:101005。

  学 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高考选考科目:物理、化学。

  2.专业概述

  康复治疗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现代康复医学理念与技术,研究人体功能障碍预防、评定和治疗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综合运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现代康复技术及中国传统医学技术,帮助功能障碍患者恢复身体机能、重返家庭和社会。

  随着中国老龄化加速和慢性病防治需求增长,康复医疗已成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点领域。本专业依托烟台理工学院优质教育资源,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与理念,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并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康复治疗人才。毕业后能够在各级医疗、康复、残联、民政、教育及医康养等机构从事康复治疗、管理、科研、教育教学和健康促进工作,逐步成长为专业骨干。

  4.主要课程

  基础医学课程:系统解剖学、康复生理学、功能解剖学、人体发育学、医学影像学等。

  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康复评定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语言治疗学、运动疗法学、康复心理学、神经康复学、肌肉骨骼康复学、内外科疾病康复学等。

  选修课程:康复工程学、儿童康复学、老年康复学、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社会医学、康复医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等。

  5.专业特色

  本专业立足“健康中国”战略对智慧康复的发展需求,紧密对接区域康复服务实际,创新构建“产教深度融合”育人体系。通过校院双导师制(与三甲医院、康复中心共建临床基地)和真实项目驱动教学(融入康复治疗技术创新与智能辅具设计等),实现“理论教学-临床实践-岗位需求”一体化贯通。

  积极践行“人工智能+”教育理念,深度融入前沿技术,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科技解决复杂康复问题的跨界融合能力。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着力推动康复与信息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强化循证医学思维、跨学科协作能力及人文关怀素养。毕业生将成为具备扎实临床康复技能、科学健康管理能力、创新科研潜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智慧康复发展需求。

  6.就业前景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慢性病负担日益加重、全民健康意识显著提升,共同驱动社会对专业康复医疗服务的需求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

  当前我国高层次、应用型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尤其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供给存在巨大缺口。这一供需矛盾正让康复治疗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这为毕业生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光明的职业发展前景。

  7.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丰富多元,主要去向包括:

  医疗卫生系统。各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康复科、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康复科。

  专业康复机构。残联下属康复中心、工伤康复中心、民政系统康复机构(如福利院、养老院康复部)、运动损伤康复中心/运动队、儿童康复与特教机构。

  健康与养老产业。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高端养老社区康复部、健康管理公司/体检中心。

  相关企业与教育科研。康复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与销售企业(技术支持、培训、产品专员)、商业保险公司(健康管理与康复评估)、高等院校及职业院校(教学)、相关科研院所(研究助理)。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