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谋“新”提“质”!南通新材料产业集群“锻造”发展新动能

(来源:网站编辑 2025-11-01 11:35)
文章正文

南通重点培育发展的

六大产业集群之一

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

“十四五”以来,我市围绕龙头企业培育、关键载体打造、重大项目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新材料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承载能力不断提升、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集聚规模凸显。

金秋时节,位于通州湾示范区的蓝海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车辆穿梭。作为总投资500亿元的省级重大产业项目,中石油蓝海新材料项目一期一步47个工程主项已全部开工,22座建筑物主体结构封顶。截至目前,项目整体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蓝海新材料(通州湾)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李贵合表示:“蓝海新材料公司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将中国石油的科技优势、资源优势和南通的地域优势、产业优势、市场优势进行深度的整合融合,全力推动高端化工新材料基地建设,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

项目兴则产业兴,项目强则经济强。总投资7.1亿美元的科森绿色聚酯新材料项目由土耳其科森集团投资建设,全面建成后可年产220万吨绿色聚酯新材料;总投资近125亿元康辉新材料功能性聚酯薄膜、功能性薄膜及锂电池隔膜项目已部分投产;总投资100亿元的华峰瑞讯年产50万吨生物基聚四亚甲基醚二醇项目正加紧建设......近年来,我市在新材料领域陆续实施一批重特大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逐步显现,不断补齐补足产业链关键短缺环节。

江苏华峰瑞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工厂长辜锡锐介绍说:“华峰超纤是将沿海滩涂地变成“梦工厂”的代表作,多年的合作让我们在启东愿投、敢投、持续投。公司新上项目采用玉米芯提取的糠醛作为原材料,替代石油基工艺,实现从‘黑金’到‘绿金’的跨越,项目一期计划在2026年的一季度投产。”

创新引领,驱动未来。作为南通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如东洋口港牢牢把握新材料产业“一号产业”的定位,不断招大引强、培优育强,一批以合成纤维材料、高性能树脂材料、高效环保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企业相继在当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新材料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显现。今年5月底,江苏省首批三家之一、全市唯一的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正式开园,首批六个来自国内外“双一流”高校、研究院的化工类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获得入园“金钥匙”。

如东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梁表示:“中试基地相当于产业磁铁,建成后将吸引中游配套企业,比如催化剂生产、专用设备制造等,下游应用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圈。依托我们洋口港区位优势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叠加优势,我们中试基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能够吸引上海、苏南等地高校院所,承接企业研发中心的技术溢出,从而让我们洋口港在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跑出更快加速度。”

龙头引领,聚链成群。2024年,全市新材料产业368家重点企业完成产值超2300亿元,同比增长7.5%。全市涌现了瑞翔新材料、恒科新材料、星辰合成材料等一批产品特色鲜明、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重点企业。其中,43家企业获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企业获评为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

九州星际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任大贤告诉记者:“我们非常看好产品的应用领域,它是绿色环保、低成本生产。在民用领域,我们准备用这个产品作为提升,我们初期规划是4万吨,今后要朝10万吨的规模去扩展。”

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我市六大产业集群产值累计增长87.8%,年均增长13.8%。其中,新材料产业增长较快,增速17.0%。面向“十五五”,我市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点工程,在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推动先进工艺技术“隔墙转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