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陕西西安:聚焦重点工作打造活力迸发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来源:网站编辑 2023-12-27 00:14)
文章正文

央广网西安12月22日消息(记者张伟) 2023年12月15日上午,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满载着冰箱、陶瓷餐具、绿茶等50个集装箱电商货物的X9041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一路向西开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标志着中欧班列(西安)2023年开行突破5000列。

这也使西安国际港站成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年度开行量突破5000列、累计开行量超过20000列的车站,平均每100分钟就有一列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出发或到达。这也展示了西安在高质量对外开放方面的新发展成效。

中欧班列(西安)2023年开行突破5000列(央广网发 西安国际港务区供图)

结合年初西安市提出的八项重点工作,西安的成绩单上很多热词足以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努力与付出。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双中心”),成为全国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城市。今年5月中亚峰会在西安举办,让西安赚足了来自世界的目光。2023全球硬科技大会举办,秦创原发展日新月异。

西部作示范、西安应先行。2023年年初西安市委、市政府将省委“三个年”活动与西安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有机融合,重点围绕着力壮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着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着力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着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等八方面为突破口,提纲挈领为西安提速发展注入新动能。一年过去了,让我们透过西安各项重点工作蓬勃发展的势头感受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夜幕下西安大唐不夜城景色(央广网发 西安曲江新区供图)

强产业夯基础 壮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命脉”,是经济发展的“脊梁”。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未来发展走势,更是一座城市的希望所在。今年1—10月,西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较前三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将向2500亿元发起冲击。

2023年8月,在比亚迪西安制造基地,一个个汽车零部件经过冲压、焊接和涂装工艺后,进入总装车间。随着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不断刷新的生产效率数字,彰显着西安制造的“加速度”。

无独有偶,在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焊装厂内,一排排机械臂挥舞灵活,有条不紊地对汽车零部件进行自动化焊接。在这里,智能化机械成为制造车间的“主角”,即使关灯也能正常运行,实现100%自动化、智能化、零碳化制造,是全球首个全架构、全能源、全车系智能“黑灯工厂”。

吉利汽车生产车间(央广网记者 刘昱 摄)

“黑灯工厂”是西安汽车行业迈向智能制造的重要一步。作为西安市六大支柱产业和硬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发展迅速。在诸多利好政策加持和比亚迪、吉利等龙头企业带动下,西安汽车产业正在完成了一场跨越式发展。

查阅西安市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发现,西安市陆续出台了《西安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关于推动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西安市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提升方案》,其中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内容在规划的重点工作中占据大量篇幅。

在保障汽车产业发展推进方面,西安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西安市相关部门及区县为成员单位,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同时,还出台了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项目引进优惠政策,对于整车和关键零部件项目引进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一对一服务”的工作模式。

比亚迪汽车生产线上,工人正在忙碌(央广网发 西安高新区供图)

近年来,西安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支柱产业之一,联手头部企业共同成长,优化政策环境,创新驱动加速产业聚集,推动上下游企业向智能化和网联化转型,深化全产品生命周期技术协同。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加速蝶变。

步入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多个黑色机柜排列整齐,在监控运维室内的智慧大屏上,监测着十余项实时数据。在这里,遥感监测、智慧交通等场景迎来数智化变革。

位于西安市雁塔区的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科技部批复建设的全国9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之一,也是西部首个、目前全国第二的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目前,已建成的一期项目AI算力达300P,堪称西部“最强大脑”。

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控制室(央广网记者 张伟 摄)

据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中心可提供AI算力300P,每秒可进行30亿亿次半精度浮点计算,相当于150万台高性能计算机同时运算,24小时可处理数十亿张图像、数千万人DNA、10年左右的自动驾驶数据。

截至目前,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与全国近200家高校院所和企业开展合作。同时,该中心联合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共同推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秦岭·西电遥感脑大模型”、西北工业大学“秦岭·翱翔流体力学大模型”、中科视语“秦岭·秦川交通大模型”等多个大模型研究,打造了高校科研院所与计算中心的两创融合试点,通过形成人工智能“政—产—学—研—用”闭环,进一步提升西安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转化、人才培养和政产学研用融合水平。

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政产学研用”的发展模式是西安多数高新科技领域的典型模式之一,这与西安市作为科教大市,科教智力资源高度集中密不可分。

据统计,2022年,西安市在校大学生数量突破百万,达到101.32万人,位列全国第7。西安还拥有国内航天1/4以上、航空近1/4的科研单位、专业人才及生产力量。

作为西安本土培育起来的企业,隆基自2000年在西安扎根,经历了半导体时代、硅片时代、太阳能科技时代、光伏+氢能时代,一路伴随着多项核心技术变革和重大科技突破。据介绍,2021年4月至今,隆基多次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全球光伏领域的领先者。

隆基绿能先进光伏成果展示(央广网发 资料图)

“本次‘双料冠军’的发布,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彰显了我国光伏企业的科技实力,也有力提振了我国在更多科技领域走向世界前列的信心和决心。未来,‘光伏+’将更广阔地拓展应用场景,光伏的上下游行业将会迎来更加向好的局面。”隆基董事长钟宝申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西安围绕着力壮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聚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发展,突出抓好产业倍增计划的落地实施,强化支柱产业引领、龙头企业带动和工业园区承载。通过大力推进“北跨”发展,以“双中心”、秦创原等对外开放平台赋能西安支柱产业壮大发展聚集成势。

立足创新 着力强化秦创原“一总两带”发展引领

2023年11月初,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西安举办,再一次将全球的目光聚焦到西安这一硬科技策源地。作为西安最具科技特色的盛会,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自2017年至今已举办七届,已成为提升西安硬科技品牌影响力,开展国内国际更高层次合作交流的重要载体。

从本届大会发布的“西安硬科技重大突破”的内容中可以看到,西安市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其中,在信息技术、空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命科学六大领域,多项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攻克了“卡脖子”技术难题。

陕西省社科院专家屈晓东认为,每年举办的硬科技大会具有很强引力场,能更好地吸引各方的人才、资本汇集。“创新主要是靠技术,但是也要靠资本。如果没有资本这个变量,是很难去走产业化的道路。城市科技的品牌打造,对其技术的转化、资本的引进有很大帮助。”

而在硬科技大会的背后,一个个硬科技企业、一项项科技成果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破土拔节。

作为陕西省最大的孵化器,秦创原的建设提供了探索西部科教大省创新驱动的新路径,让科技供给和市场需求顺利“握手”,为陕西全省科技成果转化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秦创原成果展示(央广网记者 张伟 摄)

为了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科研人员“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的难题,陕西省研究出台了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包括“三项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成效明显,创新生态更加开放。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了一番,科技型中小企业从8069家增至15952家。

提到科技成果转化,秦创原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走进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六旋翼排爆无人机、纳米智能吸能材料、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各类科技创新成果展亮相,商事、税务、政策等8大类10个服务窗口映入眼帘。

秦创原上,创新风正劲。据悉,今年以来秦创原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927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20.5亿元。“四链”融合深入推进,国际丝路科学院创新基地、全省首个国家级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落户,秦创原资本大市场揭牌,新增5个创新应用场景、7个高校科转平台、11个市级“三器”示范平台、10个地市协同创新基地。

西安市副市长孟浩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对西安来说,就是要聚力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扛起“西部作示范,西安要先行”的使命担当。为进一步强化硬科技对全市创新引领支撑作用,全力推进“双中心”建设。近期,西安从推进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创新生态化、产品产业化4个方面,制定了《加快推进硬科技产业化发展若干措施》。

据介绍,相关措施将支持西安全市“5+2”重大科技设施建设,让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催生尖端产品,“沿途下蛋”,延伸形成产业。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中试转化平台(基地)、新型研发机构,加大产品应用场景供给,突出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大力引进科技人才,探索产业急需人才“校招企用”模式;在氢能和储能等领域培育硬科技企业,大力发展新兴终端产业,加速数字赋能产业,布局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园区,支持链主企业建设创新联合体等平台。

守正创新 着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冬季看长恨歌是一种别样的感觉。12月1日,2023冰火舞剧《长恨歌》首演。夜幕降临,华清宫九龙湖畔,舞剧《长恨歌》的大幕徐徐拉开。该剧以白居易传世名篇《长恨歌》为蓝本,采用数字化舞美灯光技术,将故事叙事与实景演出相结合,艺术再现1300多年前的历史。

今年7月至10月1日,舞剧《长恨歌》演出280余场,接待观众超78万人次,实现收入2.4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211%。

自2006年以来,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借景叙事、借史寄情、借古润今,在“真山真水真历史”为我所用和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及当代呈现中,演出了陕西旅游的金边名片,创出了实景演艺的国家标准,缔造了文旅融合的典范,书写了连续演出18个年头、演出超5000场、接待人次约1000万的辉煌演艺史。

提起西安文化,秦腔也是个不得不说重要元素。秦腔兴于明而盛于清,但在秦地由秦人所唱的秦调却可以追溯到战国年间,秦腔历经千年风雨而不衰。

1912年,160多名热心戏曲改良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在西安创建了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陕西易俗社。“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是该社的宗旨,也正是“易俗”之名所在。易俗社将文化教育、戏曲训练、演出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创作和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对秦腔发展、戏曲改良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西安易俗社街区(央广网记者 张伟 摄)

一百余年过去,如今的易俗社文化街区依托“著名秦腔科班”易俗社为中心,打造出了融合秦腔艺术展演、中外戏剧交流、博物馆展示、戏曲教育传承、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特色文化街区。“不听秦腔不识陕,不到易俗不知秦”“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秦腔”是易俗社文化街区最重要的心愿。

在色同形异,新旧交融的设计手法之下,博物馆、戏台、街巷、广场被结合在一起,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易俗社百年博物馆、室外戏台、西安老字号商业聚集区、秦腔精品艺术酒店……时光流逝,弘扬秦腔艺术、扩大中国文化传播和彰显陕西文化魅力的使命却未曾改变。

“每一个易俗社人都只有一个角色,始终是个‘守艺人’。‘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易俗社人的前进方向,作为长年奋战在基层一线的文艺工作者,就是用老百姓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创作。”西安易俗社社长、国家一级演员惠敏莉接受记者采访说。

近年来,易俗社一直在坚持演自己的戏,讲好秦人自己的故事。曾是世界“三大古老剧社”之一的西安易俗社,在西安这座城市文化热土之上不断开拓戏曲艺术表达、传承新境界,展开拥抱“Z世代”的多样青春探索,成为新时代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西安“老树发新枝”创新潮涌的生动缩影。

西安城墙景区(央广网发 西安曲江新区供图)

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历史文化资源和积淀丰厚,拥有159座各类博物馆,蓝田猿人遗址在这里被发掘,周秦汉唐的都城、陵墓遗址等都是历史的见证。“这在全国应当说是独一无二的。西安实际上就是一个展示中华文化的大舞台,汉武帝时期开通的丝绸之路实现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进程,如今的又一次文化交融加速了文明的融会贯通。”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双怀表示。

据了解,目前西安市正在落实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推动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小雁塔等历史文化片区建设,以文兴旅、以旅彰文,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全面推动秦始皇陵博物院及周边的改造提升,把兵马俑区域打造成高品质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同时,加快部省共建汉长安城推进步伐,理顺体制机制、加快规划修编,打造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新样板,结合“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场景式体验,探索形成感受汉文化的集中打卡地。推动老城区改造提升,形成一批精品历史文化片区、历史文化街巷,使老城区成为遗产保护利用和文旅融合新亮点。

西安长安十二时辰街区(央广网记者 张伟 摄)

未来,西安将发掘和用好丰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西安风格的城市文化,彰显千年古都独特魅力,让厚重的文化活起来,潮起来。

打造品质西安 让城市更宜居更美丽

“雪落长安尽显诗意”,冬日的西安并不是想象的那么苍凉,遇见一群人足以让这座城变得诗意盎然。一座城市的浪漫与诗意有时候是从骨子里散发的。留住秋色,方便广大市民游客在最佳时间地点观赏秋叶秋景,欣赏别具韵味的秋季景观,感受季节交替的自然之美,创造更多亲近自然的条件,西安市城管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设置177处绿地作为“缓扫落叶、留住秋景”点位,供市民游客观赏秋景。

西安市城管部门相关处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按照“只捡垃圾叶不扫,天晴不扫雨后扫,堵塞下水迅速扫,易燃易腐彻底扫”要求,西安的落叶点位每天都有人工进行巡回保洁,并保留水分含量高、颜色鲜艳的树叶,做到及时清理干燥树叶和落叶里的垃圾。如果遇到雨雪天气,还会加快扫除以免落叶堵塞下水道。通过更加高效、更加精细化的养护管理模式,做到“只见风景,不见脏乱”。

城市精细化管理在于管更在于护。在西安市凤城八路与明光路十字西北角,路边绿意盎然。清晨,不少市民在街边的绿化广场打太极、跳广场舞、晨跑……“这是我们家门口的一个小型绿化广场,虽然在秋冬季,这里依旧有绿意盎然的感觉。健身散步都很方便。”西安经开区群众刘瑞迪说。

西安市街心公园一角(央广网发 西安高新区供图)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重点,累计建成城市绿道185公里、新增城市绿地面积531万平方米,不断增强公园绿地普惠性,将城市“绿色资产”真正变成市民群众的“生态红利”,逐步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西安城市生态风光(央广网发 西安?哄鄙???┩迹?/span>

2023年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需求,西安坚持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立体增绿,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闲置土地、道路节点、街头转角和现有绿地等城市土地“边角料”,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进一步提高了公园绿化活动场地的覆盖率。截至2023年11月底,今年西安全市新建和改造提升雁塔区丈八东路沿线、高陵区鹿苑大道沿线、?哄鄙????涠?返却?诖???34座,完成年度任务(100座)的134%。

绿意盎然的城市环境(央广网发 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供图)

品质的城市的展现更在于民生方面的实实在在投入。西安市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一期、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一期开诊试运行,市第九医院新住院综合楼正式启用;全市66个美丽村庄开工建设,首批33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扎实推进;大力推进“保交楼”“保回迁”工作,推动延期项目加快建设,切实保障回迁群众权益……稳就业促增收、健全社保制度、强化服务供给、实施产业带动,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医疗、教育带来的实在变化。

家门口的小环境有了改善,远处的大生态让西安市民出门有了更多选择。随着护城河、渭河城市段、灞河左岸、沣河金湾、??河樊川湖等一批全域治水重点项目建成开放,一幅幅“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在西安全境徐徐展开。以黄河流域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西安顺利通过国家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验收,基本形成“东有?哄惫阍颂叮?饔秀愫永ッ鞒兀?嫌刑瞥乔??兀?庇形囱牒撼呛??杏忻髑寤こ呛印钡某鞘兴?敌赂窬帧?/p>

去年以来,西安市水域生态修复取得新成效。护城河、?哄惫?沂?毓?暗?1个湖池生态补水8580万立方米。全市6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黑河入渭口达到Ⅱ类水质,水环境质量改善排名全省第一。同时,西安境内3个河湖获评“陕西省幸福河湖”,汉城湖水利风景区被水利部授予“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十大标杆景区”。

西安?哄鄙???蒙???檬忻袂袄创沟觯ㄑ牍阃?钦 张伟 摄)

据了解,今年以来,西安市推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深入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持续加强渭河滩区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快推进斗门水库南池建设,使5100亩湖面达到蓄水条件。持续开展河湖生态补水工作,今年护城河、仪祉湖等11个重点湖池将补水7000万立方米以上。随着水域生态环境的系统复苏,西安市民将更深切感受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风景。

一座城,吹过的风都是文化,踩的地全是历史。 民,安居乐业,城,欣欣向荣。且看,这座千年古都,活力满满,生机盎然。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