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大都市观察|2023年多地经济迈上新台阶, 广州重回全国第四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2-06 06:04)
文章正文

本期执笔|马朝良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通证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后

2023年,我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实现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课题组重点观察的九大城市都顶住了多重压力,总体上经济运行逐季回升,全年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大城市更是实现多项突破,广州、重庆、武汉经济迈上3万亿和2万亿的新台阶,深圳和成都迈入“消费万亿元城市俱乐部”,均取得了亮眼成绩。

一、上海领跑全国,广州重庆武汉迈上新台阶,广州重回全国第四

上海、北京和深圳稳居全国城市经济总量前三甲,上海和北京GDP均超4万亿元。2023年,上海、北京、深圳GDP分别为47218.66亿元、43760.7亿元和34606.4亿元,稳居全国城市前三名。其中,上海和北京也是唯二超过4万亿元的城市。上海不仅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一,在各项产业快速恢复和2022年同期低基数等多重因素带动下,全年实现经济增量2565.86亿元,也领跑全国。在重点观察城市中,上海的消费和投资增速也均处于第一位,领跑主要城市。

广州和重庆迈入3万亿城市,武汉迈入2万亿城市。2023年,全国3万亿城市和2万亿城市纷纷扩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体、最有力的直接体现。广州和重庆GDP分别为30355.73亿元和30145.79亿元,成为全国第四个和第五个3万亿城市;武汉GDP为20011.65亿元,和杭州一起跨入2万亿俱乐部。

全国城市竞争格局加剧,广州重回第四,武汉跌回第九。近几年,广州和重庆两座城市间的“第四城”之争一直备受关注。2023年上半年和前三季度,重庆均领先于广州,但广州凭借第四季度的强劲增长,GDP实际增速从一季度的1.8%到全年的4.6%,实现了“曲折式前进”的恢复过程,也实现了全年对重庆200亿元的反超,重新回到全国第四。从结构看,广州消费和进出口总额连续第三年双双超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也达到8600亿元,是其GDP突破3万亿的重要支撑。从三产情况看,广州虽然在一产和二产上落后于重庆,但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上领先了重庆5890亿元。新的一年,两座3万亿城市将会继续竞争、共同进步。2023年,武汉和杭州继续竞争全国“第八城”,最终杭州实现反超,武汉以48亿元的微弱差距跌回全国第九。

重庆GDP增速领跑重点城市,天津GDP增速较低。从增速看,除天津、广州、上海外,其他6座城市GDP全年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天津在2023年上半年GDP增速为4.8%,全年增速则仅有4.3%,全年GDP为16737.3亿元。自跌出全国前十后,天津GDP增速持续走低,亟需加快改革,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

中西部城市下半年恢复势头更快。和上半年GDP增速对比,重庆、武汉和成都三座城市全年增速分别加快了1.5个百分点、0.7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其它6个观察城市全年GDP增速均未超过上半年增速。

表1 2023年九大重点观察城市GDP情况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二、工业“压舱石”作用突出,新质生产力增长较好

各地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呈企稳向好态势。2023年,重庆、深圳、青岛工业行业快速回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6%、6.2%和5.8%,也是三地GDP均实现5.9%以上增速的重要原因之一。支柱产业表现更为突出,重庆材料和汽摩两大产业引领全市工业增长,分别增长10.3%和9.9%;深圳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7.3%;青岛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1%,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6%。北上广三座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相对较低,分别为0.4%、1.5%和1.4%。其中,北京扭转了2023年年内下降态势,剔除新冠疫苗生产因素后增长3.1%。广州在传统燃油车市场遇冷、消费电子周期性下行的较大压力下,在1-11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转正,全年同比增长1.4%,实属不易,也显现了较强的韧劲。

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部分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数字融合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集聚,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成为各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广州、深圳、成都、北京、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倍、104.2%、94.2%、35.6%、30.3%,北京、广州风力发动机组产量同比增长68.8%、38.2%,重庆、广州、深圳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59.1%、43.8%、36.0%,广州、重庆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47.1%、25.7%,青岛充电桩、虚拟现实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4.1倍和98.1%。

图1 2023年九大重点观察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三、投资和消费稳步增长,出口承压前行

第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创新领域投资增势较好。在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及大项目投资的带动下,上海、深圳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3.8%和11.0%,显著高于其他城市。其中,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8.2%,制造业投资增长6.7%;深圳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6%,制造业投资拉动作用显著,增长53.8%。各地创新投资保持活跃,北京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2%,深圳、广州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4.0%、19.2%,武汉、重庆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8.2%、16.1%。受多重因素影响,多地房地产开发建设仍相对低迷。广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7%,天津房地产投资全年同比下降42.1%,整体投资全年同比下降16.4%,也是观察城市中唯一投资下降的城市。

第二,各地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深圳和成都迈入“消费万亿元城市俱乐部”。2023年,全国消费市场回升向好,部分升级类和大宗商品销售良好,餐饮类、旅行类和文娱类消费快速增长。深圳和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实现破万亿,达10486.19亿元和10001.6亿元,继上海、北京、重庆和广州之后,双双加入消费万亿俱乐部。武汉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31.9亿元,同比增长8.6%,时隔四年,在疫情之后重新迈上7千亿元台阶。

第三,出口下行压力较大,深圳表现较为突出。从出口看,我国今年货物出口呈现“低开高走再回落”,上半年出口额同比增长3.4%,全年出口额增速降至0.6%。在大量城市出口下跌情况下,北上广深四座超一线城市全年出口保持增长,分别同比增长2.0%、1.6%、5.8%和12.5%,四座城市总出口额占全国总出口额的22.9%,为全国出口正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绿色产业“新三样”出口大增,有效弥补了其他产品下降缺口,也是部分重点城市出口保持增长的主要原因。其中,深圳2023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887.6亿元,同比增长33.9%。在外需走弱等因素影响下,天津、重庆和成都三地出口下滑明显,全年同比下降2.6%、6.1%和8.4%。

图2 2023年九大重点观察城市投资、消费、出口增速

总的来看,随着稳增长促发展等政策持续发力,各大重点城市经济总体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但当前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各地经济发展仍面临困难和挑战。2024年,各大城市需要进一步扩大需求提振信心,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恢复向好的良好态势。

//封面图由Veer提供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