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北京市
原标题:锵~锵~锵~ 勾起一段甜咪咪的记忆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记忆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分秒不停地生长焕新,许多曾与常州人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这座城市乡风市韵和文化基因的记忆,产生了新的变化,正以另一种样式书写着常州的文化品格。
“常州发布”推出《常忆江南》专栏,留住乡愁,品味常州。本期,常州梨膏糖和小热昏非遗传承人叶莉莉为大家讲述一段地方方言说唱故事,守住儿时的甜……
小热昏与梨膏糖
——口述人 叶莉莉
小热昏的历史很久远,可以追溯到宋代。到清朝末年,小热昏在江浙沪一带已经很盛行,两三个人,带着锣、鼓、胡琴,走乡串市表演。说唱的内容,多是针砭时弊,揭露社会不良现象,很受老百姓欢迎,但有时也会引起当权者的不满。为了自保,就把这种表演形式,起名叫“小热昏”,意思是,演员们是发高烧热昏了头而胡言乱语,不要跟我们计较。
唱小热昏是吸引人的手段,人聚多了,小热昏艺人就会拿出梨膏糖来卖。梨膏糖是过去深受常州人喜爱的止咳糖,人们又把唱小热昏的,叫“卖梨膏糖的”。小热昏和梨膏糖,可以说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密不可分,所以我既是小热昏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又是梨膏糖的江苏省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
我本身是上海人,父母原来都是乐团里的。小时候我在电影院门口给人家唱歌,因为唱得好,好多人来听,后来参加了流动艺术团,到各个城市去演出。
有次到常州红星大戏院演出,当时小热昏第三代传承人包云飞在戏院旁边摆了个卖梨膏糖的摊子,看我唱得不错,就问我愿不愿意拜师。流动艺术团,演出很不稳定,能拜师,我当然愿意。
我是1958年拜的师傅。拜师的仪式简单,但郑重。师傅艺名是小得林,已经五十多岁了,他叫我头顶着卖艺的箱子,跟我讲了“先做人、后做艺”的道理,又讲了几条小热昏艺人跑码头的规矩:一定要善待同行,有外地艺人来了,要主动去拜访人家,把热闹的场子让给人家几天,还要请人家吃饭等等。讲完规矩,我就算是入门了。
在过去,一行有一行的规矩,正是这种“规矩”,让这一行代代传承下来。
我拜师时才十五岁,师兄、师姐大都四十岁了,他们对我都非常照顾。我每天天一亮,就起来吊嗓子,然后学做梨膏糖。那时做糖,中药不像现在打磨成粉,而是直接跟梨在一起熬,加热的工具是煤炉,还是挺费时间的。
学唱小热昏,第一个曲目是学《小锣赋》,因为我们到一个地方,都是先小锣一敲,吸引观众来看,小热昏因此也叫“小锣书”。
没满师时,我就跟着师兄、师姐出去演出了,但学徒时没有工钱,只是管一日三餐,偶尔会给点零用钱。一般三年才满师,我学得快,一年就出师了。在常州城里的演出地点,经常是火车站、水门桥、表场,因为那几个地方人多。
在一个地方唱久了,观众会没有新鲜感,唱小热昏的艺人,就要不停地换地方。我的师兄、师姐不会讲普通话,所以他们跑的码头,都是在江浙沪。我会讲普通话,可以跑远一些的码头,有时坐船去芜湖、武汉、重庆,还坐火车到过哈尔滨。南方渐渐热起来,吃梨膏糖的人少了,我就去北方,从北方回来时,南方天气又凉了。
有人说,过去戏班苦,没有唱小热昏苦。因为戏班通常还有个戏台,一个戏班子里,哪出戏里唱什么角色,都是固定的。唱小热昏,就是两三个人,站在板凳上演出,观众常常要“点戏”。有时候,还要有创作能力,比如地方出了社会新闻,你去演出时,观众让你现场唱出来,你就要编好词,还要唱得曲折跌宕、引人入胜,这很考验人。
小热昏和梨膏糖,江浙沪很多城市都有,但常州的小热昏和梨膏糖,还是很受欢迎的。这可能跟常州人做事实在,做的东西质量人家信得过有关。过去糖多珍贵啊,常州人做梨膏糖,却不会偷工减料。
我这一生,最好的时光是与小热昏和梨膏糖分不开的。现在我80多岁了,还图什么?我就想把小热昏传承下去,做好的梨膏糖给老百姓。
征集令
不管是有形的物件、建筑,还是无形的故事、习俗,它们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城市记忆。留存好这份记忆,留住行走于世的底色,让我们的想法与思念得以安放。《常忆江南》专栏面向全网开启长期征集活动,若您是当事人、亲历者,有与常州城市记忆相关的线索、文章、照片等,欢迎投稿。
投稿方式:
① 评论区留言互动
② 私信“常州发布”公众号,发消息投稿
记者:刘 宝
编辑:王李婧 摄影:徐晗杰
(微信号:changzhoufabu2015)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