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赵中福一家多年来给边防官兵寄送数万条围巾——
“千针万线”暖边关
■解放军报记者 彭冰洁 通讯员 王瑞全
赵中福、张娥梅与家人一起坐在屋前织围巾。赵红亮 摄
抽线、摇车,一根根毛线从手中缓缓滑过;钩针、牵拉,一条条围巾在手中逐渐成形……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西洪沟村的一户农家小院,87岁的赵中福和妻子张娥梅坐在春日和煦的阳光里,忙碌不停。
阳光洒在他们花白的头发上,眼前的一幕像电影里的慢镜头,安静而美好,脉脉温情萦绕四周。
这份温情来自一对夫妻半个多世纪的相濡以沫,来自一个家庭数十年如一日对边防官兵冷暖的深深牵挂。
“俺们没啥能做的,送围巾到边防就是为了让战士们少受冻,不想家,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守卫边疆。”赵中福老人笑呵呵地说,粗糙宽大的手掌轻轻抚摸着手中的红色围巾。
多年来,赵中福一家坚持给边防官兵寄送手织围巾,用一针一线连接着千山万水,编织着家国情怀,寄往边疆的数万条围巾,温暖着边防官兵的心。
新疆阿勒泰军分区白哈巴边防连官兵戴上围巾为赵中福、张娥梅拍摄祝福视频。骆鑫 摄
几代人的接力
“边疆很冷,能多织一条是一条”
赵中福家中有一间屋子,靠着一面墙放满了五颜六色的毛线,另一侧,则整整齐齐摞着十多个装满围巾的大纸箱。
这些漂亮的手织围巾不是对外出售的商品,而是两位老人为边防官兵精心准备的礼物。
“这是我父亲的遗愿,更是一家人共同的心愿。”伴随着纺花车发出的吱呀声,赵中福为我们讲述了数十年坚持为边防官兵送围巾的原由——
赵中福的父亲赵临年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抗日战争时期,不满10岁的赵中福多次作为小通信员帮忙传递信件。虽然当时并不知道父亲的真实身份,但爱党拥军的种子却在赵中福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抗美援朝期间,父亲带领全家为从安阳出发的志愿军将士纳鞋底、做棉鞋。赵中福回忆:“那时候,俺母亲带着一大家子人做炒面、烙大饼、做布鞋、织围巾,然后交给政府送到前线去……”
1966年,父亲去世,临终前留下的一句“要给国家作贡献,支持边防”,成为赵中福一辈子坚守的诺言。
从那以后,他和母亲、妻子一起,想方设法为驻守边防的官兵寄送物资。家里收成不好时,一家人把从邻村捡来的棉花节省下来做成棉布;家里条件好些之后,他们只要有空,就聚在摆放织布机和纺花车的堂屋里织布,织好后找机会送给需要的官兵。
“祖国的领土,再艰苦的地方也要有人守。”2008年,在电视上看到边防官兵顶风冒雪巡逻站岗的画面,赵中福和妻子决定,给边防哨所的官兵们织一些御寒的围巾。
这一织就是十几年。十几年间,赵中福夫妇用坏了6辆纺花车,寄出的围巾达几万条。
赵中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团毛线3块钱,一条围巾用近两团毛线,纸箱近5块钱一个,大约能装10条围巾,加上运费,每年要花大约两万元。”老人一边比划一边说,伸出的双手布满皱纹,每一道都是岁月风霜刻下的痕迹。
算上养老金和高龄补贴,赵中福夫妇每月的收入几百元,全部投入也不够每年两万元的支出,余下的费用靠种地卖菜、家人支持和积蓄填补。精打细算之下,两位老人始终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
“年纪大啦,眼睛越来越花,虽然现在一周织不了几条,但俺们想着边疆很冷,能多织一条是一条,让守边的官兵戴上暖暖和和的。”赵中福和妻子一边讲述,手中仍一边忙碌。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两位老人从未想过放下针线,为边防官兵编织寄送围巾,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更多人的加入
“越是身边人的故事越能影响人”
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一家人做好的围巾、布鞋会托人专程带到东北,送给边防一线的官兵。
“我和母亲在院子里,她织布,我挂线,牵着一条红线从院子这头走到那头。”赵中福的三儿子赵红亮回忆,这成为赵家孩子脑海中印象最深的画面。
浓浓的爱国爱军情,如同一条穿越时空的“红线”,牵引着赵红亮长大成才。如今在海南大学担任教师的他,成为父母最得力的帮手,负责联系帮忙将围巾送到边防哨所。赵红亮还曾因为捐资助学、支教助农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小时候,我和家人一起织围巾;长大后,我选择成为一名边防战士!”去年,赵中福的孙子赵长河主动报名应征,成为驻守边疆的一名武警战士。从支持国防到献身国防,从中原大地到西北边陲,曾经无数次惦念的地方成为赵长河的“第二故乡”。
离家前,赵长河特地将一条围巾放进自己的行囊。“看到围巾,就像看到家乡的爷爷奶奶,它时刻提醒着我,有国才有家,到边防去,就要守好我们的国家。”带着一家几代的期盼一路向西,在边疆的风雪中,他读懂了国与家、家与国。
家国大爱在家风中传承,如春风化雨浸润影响着家里的每个成员。逢年过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编织围巾,成为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不变的“仪式”,一针一线,大爱无言。
“说空话套话容易,真正做实事、做好事却很难,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更是难上加难。”提到赵中福夫妇的事迹,西洪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志强感慨不已。
一个农家小院,两位迟暮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通过刘志强的讲述,寥寥数语便可勾勒出他们的生活。日复一日,辛勤劳作,两位老人将时间精力默默投入关爱边防官兵的行动。
“以前,村里没人知道赵中福一家织围巾的事,直到前几年媒体来采访报道,大家才知道原来拥军模范就在俺们身边!”在西洪沟村村民刘文君看来,上了报纸和电视后,赵中福夫妇的生活没什么变化,但这个闭塞的小村庄里,一些改变正在发生。
“越是身边人的故事越能影响人。”刘志强高兴地说,得知两位老人的先进事迹,村党支部组织系列学习教育活动,村民们积极响应,越来越多的人被感染带动,家国情怀悄然厚植。
当地邮局免费给赵中福家里送去上百个快递纸箱,一些村民加入织围巾的行列,为赵中福一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附近村镇尊崇军人的氛围日渐浓厚,报名参军的适龄青年人数明显增多……
据了解,西洪沟村还将建设一处研学教育基地,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学习。
子弟兵的承诺
“守卫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我至今还清楚记得,2021年2月27日,元宵节的第二天,连队收到了一个特殊包裹。”新疆塔城军分区巴依木扎边防连战士赵亮动情地回忆,“3个大纸箱,上面都写着‘致敬中国边关雪海孤岛最可爱的人’,打开一看,是30多条不同颜色的围巾,战友们顿时感觉心里暖烘烘的。”
巴依木扎边防连位于祖国西北边陲,这里每年大风天气有200多天,最大风力可达12级,冬季最低气温零下30摄氏度左右,封山期达半年以上。一代代边防官兵行走在巡逻路上,顶着狂风暴雪,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祖国边防线上。
这3个饱含深情的“爱心包裹”,连同其他几十箱发往不同目的地的围巾,赵中福和张娥梅用了几个月时间才完成。
深受感动的官兵们写下感谢信:“爷爷奶奶,谢谢您们为连队官兵送来温暖和爱心,寒冬虽冷,连队却暖意融融……戴上爷爷奶奶编织的围巾,我们斗志更加饱满,一定守卫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不久,印着连队官兵鲜红指印的感谢信送到赵中福手中,他将信小心翼翼地收藏在盒子里,和无数封来自遥远边防的信件一起,放在橱柜最中央。
“我做这些不图别的,就是为了让边防官兵暖和点,围巾收到了,我就满足了。”抱着这样朴素的想法,赵中福用一条条手工编织的围巾,连接起相隔千里的军与民。
这些饱含情意、色彩鲜艳的围巾,源源不断地寄往边关,温暖、鼓舞着无数边防官兵。
“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就像巡逻路上一束温暖的灯火,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收到围巾后,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天池哨所哨长郭艳龙动情地说。
今年初,为了确保围巾赶在春节前送到哨所官兵手中,赵红亮辗转联系到哨所所在地的退役军人事务局,终于在农历小年这天,将特别的“暖心年货”,送达天池哨所。
“岁月静好,离不开边防官兵的常年坚守。”亲手将围巾转送给官兵,该退役军人事务局拥军优抚科科长田策感慨,两位老人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国防事业的支持,国防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老人送的不仅仅是围巾,更是祖国人民对边防军人的关心关爱。”该旅政治工作部领导表示,作为新时代的边防军人,一定加倍珍惜这份来自人民的真情,把人民的关心关爱化作忠诚戍边、强边固防的不竭动力。
图①:新疆阿勒泰军分区白哈巴边防连官兵收到赵中福、张娥梅送的围巾。郑康宁 摄
图②:在放置毛线的屋内,赵中福用纺花车纺线,张娥梅用编织器织围巾。彭冰洁 摄
图③:新疆喀什军分区克克吐鲁克边防连官兵与赵中福、张娥梅视频通话。帅佳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