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线城市排名最新揭榜!西安第六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6-17 16:59)
文章正文
5月30日,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正式发布2024“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区别与前期,今年的榜单有两个大面做出了调整:其一、榜单名称从先前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更改为“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其二、评分体系也做出了调整。从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五个维度的考量调整为: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新经济竞争力+未来可塑性。那么根据榜单显示,2024年新一线城市名单为:成都、杭州、重庆、苏州、武汉、西安、南京、长沙、天津、郑州、东莞、无锡、宁波、青岛和合肥。西安再度上榜,排名新一线城市第六!要知道,新一线是指未来最有可能成为一线的城市。虽然西安再度上榜新一线城市榜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常说的一线、二线以及三四线城市,以及“新一线”,并不是官方体系的称呼。在官方的城市划分中,只有按照城区人口划分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I型大城市、II型大城市、中等城市、I型小城市、II型小城市7个级别。如果自2013年以来开始“放榜”,我们可以明显看到15个新一线城市名单变化:1、成都是连续14年以100分位居新一线城市的首位。2、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天津、南京、青岛、长沙9个城市稳如磐石,是每一年公布名单的常客。苏州和东莞自2016年、2017年先后晋级新一线城市后,此后一直在列。3、郑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佛山、昆明、合肥、宁波、沈阳则时而上榜,时而出局。4、北方城市数量越来越少。2013年15个新一线城市中,北方尚有天津、西安、青岛、沈阳、大连、济南6个,到2024年只有西安、天津、郑州、青岛4个。那么,西安在本次榜单的城市五维度得分情况如何?
| 商业资源集聚度:西安位列第10商业资源集聚度由大品牌青睐指数、商业核心指数和商业配套成熟度三个维度构成。经过十余年发展变化,品牌下沉和扩张的策略趋缓,商业市场的供需关系渐趋平衡,主流消费品牌的城市格局也已基本确定。2023年,西安商贸消费持续恢复。全市新开业商业项目16个,新增商业面积104万?,新开业各类品牌首店349家,开展夜间促消费活动150余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11.6亿元,同比增长3.7%。| 城市枢纽性:西安位列第6城市枢纽性通过交通联系度、城际流动指数、产业协同关联指数和商业资源区域中心度来衡量。2023年国内民航客运还处在恢复进程中。人流和货物流动的全面恢复,由企业投资关系构成的产业协同更是织就了城市间紧密联结的网络。2023年,西安积极发挥地理区位、枢纽网络等优势,加快航网布局,完善枢纽功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位列全国第9。西安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西安完成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四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 城市人活跃度:西安位列第11城市人活跃度主要衡量城市人在消费、休闲和夜间三个层面的活力表现。文化和生活方式领域的市场下沉进入高峰期。2023年,西安举办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发放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电商平台等各类消费补贴,刺激了消费潜力。值得一提的是,全市旅游消费热度持续高涨,全年旅游业总收入3350亿元,助力城市活跃度维持在高位。与此同时,西安打造“长安夜·我的夜”等活态化吸引物,焕新升级一批精品演艺,撬动了夜间文旅消费。| 新经济竞争力:西安位列第11新经济竞争力描绘的是驱动中国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由企业引领力、新消费指数和产业链生态指数构成。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西安已在自身专长领域取得了不小成就。2023年,西安全力推进“双中心”建设,提前超额完成秦创原三年行动计划量化指标任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4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预计突破1.25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达到3800亿元。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5个千亿级的硬科技产业集群,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未来可塑性:西安排名第11未来可塑性包含创新氛围指数、人才吸引力指数和城市规模指数,是对中国城市面向未来发展所拥有的各项储备与潜力的全面洞察。医疗资源服务能力和数字治理能力是今年新增的三级维度,用以衡量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最终对人才城市选择的吸引力。2023年,西安位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科技集群”榜单第19位,并首次进入“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前20强。全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5.23%、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1.53件、增长25.1%。西安在航空航天、精密机械与成套装备、空天动力、能源化工、金属材料等领域的科研机构众多,综合创新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对高端人才持续具有较强吸引力。部分内容/西安发布 编辑=六言 编审=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