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天气预报准不准 内外行理解存异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7-29 15:15)
文章正文

天气预报准不准 内外行理解存异 【字体:  】 2013-06-13 16:23:51   来源: 北京日报  

天气预报准不准 内外行理解存异

天气预报准不准已是老生常谈,一旦遇上预报情况与实际天气不符时,不少市民都会抱怨“我再也不相信天气预报了”。6月4日,中国气象局举办了“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主题就是揭秘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张庆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段安民三名专家均表示,天气预报准与不准的问题,其实存在科学家和公众理解上的差异。

“天气预报的产生类似产品”

李泽椿介绍,目前做的天气预报主要是数值预报,是根据大气中变化的物理微粒,计算出大气未来状态的变化,最终加上预报员的实战经验。但有些小概率的天气现象,比如龙卷风,预报的难度是很大的,甚至提前20分钟预报出来就堪称完美状态。目前,在晴雨天气预报上来说,还是比较准的,我国提前三天的预报水平与世界水平差距不大,而再往后,差距就比较明显,所以才通过不断更新的滚动预报尽可能地弥补。

张庆红把天气预报比作产品,观测资料就相当于产品的原材料,预报模式相当于加工厂,预报员的人工分析好比产品最终的检验包装。“而这每一个步骤,都不是完美的,都或多或少存在误差。”张庆红说,观测仪器的误差客观存在,而预报模式是接近真实大气的情况,但不可能完全再现。此外,大气是流动性的,天气预报的准确率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才行。

“准与不准理解有异”

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科学家和公众在理解上存在差异。张庆红举例,她用一个蓝色的椭圆代表实际降雨区域,再用一个黄色的椭圆代表预报有雨区域,两个椭圆一个偏北,一个偏南,中间有一块红色区域重合。张庆红解释,普通市民会这样理解,实际降雨的蓝色区域算是报漏区,预报有雨的黄色区域算是报空区,这都是不准的,只有重合的红色区域才认为是报得准的。但科学家内部对天气预报准确率有一个评分,就上述情况来说,此次预报得分是0.3,是用红色交集区面积除以实际降雨区和预报降雨区的总面积得出来的,“0.3分算是中等吧,还算可以的,完全重合得出1算是最高分。”而在实际预报中,有些预报员宁可报空也绝不报漏。

“如果范围大的天气报不准,那说明水平问题,但范围小的想报准就很有难度。”张庆红说,如果一场降雨的范围在10公里左右,如预报延庆下雨,但同时海淀也出现了雨情,市民就会认为天气预报不准,而在科学家看来,这个降雨区本身就很少,这其实算不上不准。

“要学会使用天气预报信息”

很多人调侃,天气预报就是“8分把握+2分冒险”,如果预报准了,就是“10分精彩”,若是不准,就变成了“10分可笑”。李泽椿表示,公众对天气预报的印象经常是“对的时候记不住,错的时候忘不了”,而一般在天气系统边缘、换季的时候、夏季对流强的时候,系统变化较快,很难把握,预报容易出现不准的情况。

作为一名老天气人,李泽椿建议公众要学会使用天气预报信息。李泽椿说,每当秋冬季节,他在华北地区绝对不坐高速公路汽车,因为这个季节最容易出现大雾天气;而在夏季,他会选择性地坐飞机,一般只坐上午的飞机,因为这个时间不容易出现雷暴天气,而下午至傍晚则相对容易出现。所以,他建议公众在出行时,要选择天气对交通工具影响不大的方式,更好地使用预报信息。(记者骆倩雯)


编辑: 中国天气网北京站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