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借力豫沪合作 许昌市长三角招商活动周系列活动成果显著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7-31 06:40)
文章正文

  流金九月,愈耕耘,愈绚烂。

  此时,中原腹地的许昌,变中求新、发轫“智造”的需求正切。

  彼地,黄浦江畔的上海,科创驱动、前沿争先的势头正劲。

  一边是中原城市群郑州都市圈的次中心城市,一个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在前期反复对接的基础上,9月15日至18日,许昌市长三角招商活动周如约而至,一场密切而深度的交流,在这两大国家级战略承载地之间,渐次铺展、愈加火热。

  这是疫情发生以来许昌组织的首场大规模集中招商活动,可以说是许昌应对疫情冲击和下行压力、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现实需要。

  在沪期间,许昌市委书记胡五岳、市长史根治率队,马不停蹄辗转上海各区,访企业、察项目、看技术、学经验。在自上而下、从市直到县域的协同努力下,30个项目在沪成功签约、落地许昌,总投资达302亿元,还达成了与科创高地松江区、与领军企业上海电气集团的合作协议。这些成果令人振奋,更将为许昌“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注入新动能。

  9月17日,市委书记胡五岳(前排右一)与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左一)深入交流 (乔利峰 摄)

  为什么是长三角

  深度对接长三角地区,是逆境压力下的破冰之旅

  为什么是长三角?为什么选择长三角地区作为开放招商的首选之地,作为逆境谋机的突破口?

  疫情干扰面前、下行压力之下,许昌的经济重启取得了显著成绩,上半年“扭负为正”目标如期实现,但各行各业依然普遍面临着后疫情时代的重整压力——企业出口受挫,市场需求疲软,销售增速放缓,产业链条未能完全恢复,更暴露出了工业结构偏重、新生力量不足、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尤其是在“十三五”收官的关口,在加快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关口,许昌急需引导和帮助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管理升级、模式创新等实现转型,从供给端激发市场需求和活力,“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据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长三角地区是河南省重要的经贸合作地区和招商引资来源地,2018年以来,河南省省外引资有30%左右来自长三角地区。

  在此背景下,今年以来,豫沪合作的步伐可谓快马加鞭——郑州市于7月在上海举办长三角区域合作市情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新乡于6月在上海举行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招商活动;商丘借助商合杭高铁开通之势,全方位对接长三角,并派驻招商专业团队入驻长三角;信阳、南阳、驻马店等城市几乎全部出手,发出深入对接长三角的信号,多个项目纷纷落地。一时间,中原大地和长三角之间的联系之紧密前所未有。

  当前,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许昌正全方位谋划推进新一轮发展。深度对接长三角,成为许昌加快开放的破冰之旅。

  正如许昌市委书记胡五岳所说:“此次长三角招商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现实需要。许昌与上海虽相隔千里,但两地合作源远流长、潜力巨大,相信两地将开展更多的互动交流和项目合作,极大助推许昌经济社会发展。”

客商座谈会共商合作 (乔利峰 摄)

  “各出奇兵”进军长三角

  各县(市、区)当仁不让,冲在豫沪合作最前沿

  30个签约项目、302亿元总投资的背后,是许昌市及各县(市、区)纷纷大员上阵、小分队招商、常驻上海、诚信招引的不懈努力。

  今年以来,许昌市领导赵文峰、王文杰、赵淑红、张巍巍等多次带队到上海拜访企业、对接项目、强力推动,为加快两地企业和地区合作搭建了有力平台。

  许昌各县(市、区)更是当仁不让、冲在一线。这在9月17日于沪召开的各县(市、区)小分队招商情况汇报会上可见一斑——

  “今年3月中下旬,长葛项着疫情压力,精心筹备,连续组织3批120多家企业到义乌市集中招商,累计引进商户720家,极大地活跃了市场。”长葛市委书记尹俊营在会上说,他们还加强疫情期间的对德网上招商,并促成了与上海临景生物科技公司合作的“生物科技产业基地项目”。

  “今年以来,我多次带队到上海、杭州、宜兴等地,反复沟通、深度对接。”禹州市委书记黄河介绍,“我们已经和上海企业或高校达成了多个合作项目和意向,包括青蒿素衍生物系列品产业化合作项目等。”

  ……

  在许昌全市“大招商、招大商”的努力下,30个项目于9月17日在沪举行的许昌市情说明暨项目签约仪式上成功签约,涉及环保装备、建筑材料、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再生金属加工、商业综合体等领域,其中,签约制造类项目19个,总投资137.6亿元,占签约项目总投资的46%;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5亿元以上项目10个。

  许昌市长史根治表示:“当前,豫沪合作日益紧密,经贸交流持续深化,已成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放眼长远、深化合作、锐意创新,就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越走越顺畅。”

  “企业投资非常看重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和配套设施。”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鲁光明对记者说,“我对在许昌扩大投资医疗用品产业信心满满。”

签约现场 (乔利峰 摄)

  “牵手”科创高地松江

  在今年的疫情形势下,科创走廊沿线9城经济逆势上扬

  两张上海企业“邦达天源”和“瑞梅医疗”的营业执照,被郑重地展示于松江区G60科创走廊的一间展厅里,上面却分别盖着安徽合肥与宣城工商部门的公章。

  这两张营业执照颁发于2018年9月。当时,全国首批跨行政区域办理的营业执照,在G60科创走廊沿线9城发放,借助异地“一网通办”机制,这9座城市的企业家们“足不出沪”,就可顺利拿到异地营业执照、高效拓展异地业务。

  作为上海的制造业重镇,作为科创驱动的高地之一,松江区是我市开展产业技术合作的重要目标地。9月17日,胡五岳、史根治带领许昌考察团成员考察了松江区特别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产业发展情况。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是2016年由上海市松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和杭州市城西科创园区共同发起、沿G60高速打造的区域创新带,3年间已吸纳了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9座城市参与,贯穿长三角三省一市。2019年,G60科创走廊上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实现数据汇聚共享,重点发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指着两个图表,向许昌考察团介绍:“G60科创走廊启动5年来,给我们的经济结构带来了深刻影响。”在松江区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税收已从2015年的29.1%上升至2019年的48.5%,房地产税收从2015年的47.2%下降至2019年的24.9%。许昌考察团成员对松江区的产业转型探索纷纷表示赞赏。

  目前,G60科创走廊9座城市89个“一网通办”专窗,已推送供需信息12万余次,完成异地办理3000余件;“云端”的科创云“九城纳贤”专栏聚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176所高校与9000余家企业、8.1万个中高端用工需求无缝对接。在今年因疫情冲击而普遍受困的大形势下,科创走廊沿线9城独树一帜、逆势上扬。

  为取经松江、深化合作,9月17日下午,许昌市政府与松江区政府在沪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实现双方共赢发展。

  “取经”制造业头部企业

  仅2个月时间,就与上海电气集团达成了10多个合作意向

  制造业的头部企业、领军企业,同样是许昌的关注焦点。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发达地区的头部企业往往拥有敏锐的战略思维、强烈的机遇意识,并在积极布局全国、开拓中西部市场。”胡五岳在上海招商期间指出,“我们要瞄准头部企业,抢住机遇、精准对接,引进更多的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优质项目,真正做到醒得早、起得快、抓得实,为‘十四五’谋篇布局打好基础。”

  与上海电气集团的签约,便是许昌市与头部企业的一次成功牵手。

  上海电气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综合装备制造业集团之一,具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业内首屈一指的领军企业,主导产业聚焦能源装备、工业装备、集成服务三大领域,产品包括火力发电机组、核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等,诞生了一大批世界领先的创新产品。

  双方的合作诚意和效率,加快了对接敲定的步伐。经过仅2个月时间的沟通对接,许昌市政府与上海电气集团就建立了良好的对接机制,初步达成了10多个合作意向,并于9月16日在沪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合作协议,许昌市政府与上海电气集团将围绕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建设、无废城市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尤其是围绕电力设备、工业互联、智能电网、工业机器人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同时签署的还有三项合作协议,分别是许昌市水务公司、首山重装公司与国控环球公司的合作协议,许昌建安区政府与上海电气环保集团的合作协议,许昌市工信局与上海电气数科公司的合作协议。

  在沪期间,许昌考察团的脚印不止于此。他们还考察了上海中骏集团、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上海超固投资公司、上海世邦工业科技集团、恒大新能源汽车基地等先进企业,对接合作的网络日益扩大。

  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扶梯生产线 (乔利峰 摄)

  为期一周的长三角招商活动告一段落,而许昌已瞄准了将于11月举办的第三届“进博会”。借力豫沪合作、发轫许昌“智造”,许昌业已满弓拉箭,坚定地走在大路上。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