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尢尢
从剧本创作到选角训练,从筹备拍摄再到登陆影院,耗时十年的《封神第一部》终于得以在这个夏天与观众见面。
无论是作为立足封神背景的中国神话史诗巨制,还是乌尔善执导、费翔李雪健黄渤等一众戏骨大咖主演,《封神第一部》始终吸引着大众的关注。
随着各大城市陆续推进点映路演,《封神第一部》正在凭借着恢弘壮阔的画面场景、蓬勃扑面的生命张力,以及旧语新说的故事结构俘获观众。直到昨天正式上映,各方好评开始进入全面发酵模式。而在这之中,从封神演艺训练营选拔出来的新人演员,更是舆论场上的焦点。
作为电影中姬发一角的扮演者,新人演员于适也凭借着对于少年姬发的热血演绎,飒沓流星般地阔步来到观众面前。大家不禁对这个并不熟悉的面孔感到好奇:“他是怎么拿到姬发这个角色的?”“他是怎么理解并演绎姬发的?”“在拍摄《封神三部曲》期间他是如何成长的?”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于适一起,回溯他与姬发的“封神之路”。
01
遇见姬发,成为姬发
“其实从第一部的成长线来看,我跟姬发有不少相似之处。”于适说道。
实际上,这并非自吹自擂。无论是点映路演开始后观众们接二连三的正向反馈,还是来自导演乌尔善“于适和姬发之间的相似度高达90%”的选角认可,相关口碑都在有效显化。
但对于适而言,这段向着姬发前进的道路,走得可谓「如梦似真」。
“最初是《封神三部曲》的选角团队在网上看到我之前拍的一个篮球相关的广告,觉得我挺有运动天赋,就找到了我。我刚开始知道这个消息还有点不敢相信,然后看到封神演艺训练营里有各种科目可以免费学习,我才去参加了面试。”这段奇遇的开始,一直清楚地刻在于适的脑海里。
但进入封神演艺训练营,并不意味着选拔已经胜出,反而才刚站到起点。摆在于适面前的,是以“君子六艺”为基础的武术、马术、弓箭、塑形等体能课程,以表演、礼仪、鼓乐、传统文化、电影解析等文化课程为代表的专业学习。“因为我们都需要经过六个月的训练之后才能确定角色,所以当时根本不知道自己会演姬发,甚至都不知道我们要演的是质子,一心想的就只有怎么把每一门课都学好。”
最终将于适与姬发这两块拼图,跨越三千年重新拼合在一起的,是一堂“人物讲述课”。
“当时已经是我们在训练营的最后一个阶段了,导演让我们所有人围个圈,挨个儿站中间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畅所欲言。因为我以前打篮球,想成为运动员,然后还喜欢音乐,虽然家里可能希望我上完大学就按部就班地好好工作,但我总有很多想要去做的事儿,所以比较热血反叛。其实这些经历和心理,基本跟从小有着英雄梦,想要走出西岐建功立业的姬发很像,可能这也是导演认为我和姬发这个角色比较契合的地方。”
当得知自己要演姬发,而且戏份还很重的时候,于适难掩激动。“因为没有预设过,起初真的只是想过来上免费课,想着即便是淘汰也赚了。”但很快,这份激动转化为了巨大的压力,让这个当时刚二十出头的男孩辗转难眠。
“我对这个行业、对片场都是陌生的,虽然大家一起在训练营里准备了六个月,对所学科目都颇有信心,但说实话,没有真正的走上拍摄这个「战场」,所谓的准备都像是「纸上谈兵」,对于到底该怎么拍、会经受怎样的检验,心里真的没底。”作为一个资历如同白纸一般干净的新人,如何让众人信服自己能在这样一个体量庞大的项目里胜任姬发这个角色,是于适压力的来源。
为此,他尽可能地在人物小传中去雕琢属于他的姬发。“因为他从小在西岐长大,面对着无边的麦田畅想着英雄梦,对朝歌有个叫殷寿的大英雄非常向往。所以我就想象,姬发应该是‘主动选择成为质子’的,比如在和哥哥伯邑考比试的过程中,设计让哥哥输给他,然后顺理成章地被送去朝歌。这是我(演姬发)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依托,因为开篇就交代了,我想做将军,殷寿就是我的偶像。”
对于新人演员来说,经验还不足以支撑所谓的表演技巧与随机应变,于适能做的就是在丰满姬发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情感,合理化地嵌进这个人物的前史里。与此同时,他还需要做好目标拆分,无论是成为大英雄还是抢夺封神榜,都要在人物总目标和每场戏分目标的指导下去做到精准传达。
当进入正式拍摄,于适的第一场戏就是前往新疆独拍“姬发麦田纵马,返回西岐”,这也是《封神第一部》的终幕。“我那会儿心里真的很忐忑,因为一切都是未知的,对于我自己到底能不能做一个真正的演员也是未知,就想着一定得把这个角色完成好,给自己争口气,也让大家对我放心。”
好在拍完这场之后,于适摸到了“实战”的感觉,血脉里流淌的姬发基因也开始迅速觉醒,从得知要演姬发那一刻时就悬在他心里的石头终于稍微落了地,“我好像可以确定,我要正式踏上演员这条路了。”
02
在信仰的废墟中,重建成长
不管在走进电影院之前究竟了解多少封神相关的故事,看完《封神第一部》之后,都会不由自主地爱上姬发,因为他热血、正直、善良,有目标、有理想,不仅孔武有力而且足智多谋,的确很难不被“燃”到。
这对扮演者于适而言,正是需要在表演过程中去着重展现的特质,但在这之外,更要传达给观众的还有人物身上的蜕变与成长。“我觉得姬发最有魅力的地方,就在于他作为一个完整的角色,从登场到谢幕,有着明显的几个改变(人物弧线)。”
首先,在于「我对英雄的认知到底是什么?」。“起初在姬发眼里,能像殷寿一样,上战场、英勇杀敌、打胜仗的就是英雄,而对比之下,会觉得像自己的亲生父亲西伯侯这样文绉绉的人有点‘懦弱’。但当他经历了无数事情之后,会扭转对英雄的认知,意识到其实像父亲姬昌这样心怀大义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但转变的发生是需要时间的,也就是留给姬发“信仰崩塌、再度重建”的时间。长期以来,殷寿和姬发之间的关系,是君臣、是父子(义父)、是精神领袖与追随者,“他所有的指令我都需要去服从,他所有的行事我都想要去模仿。”
同时,殷寿对于亲生儿子和众多质子也存在着一定的精神控制,“当一个人被长期PUA并建立稳定的精神信仰之后,其实很难因为一些‘小差错’而轻易改观。我也想过,殷寿杀人检验封神榜的真伪,这会不会让姬发的心里出现裂痕。他应该会觉得难以置信,但不会立刻放弃多年的追随。”
“直到殷寿在宴会上让四个质子对亲生父亲取而代之的时候,姬发的信仰才正式崩塌,他的品格让他意识到这种违背人伦道德的事情绝对不能去做。所以他第一次违抗了王命,用缓兵之计暂时保住了父亲姬昌的性命。我觉得这对姬发来说,才是转折点、是真正改变的开始。”
最终,义父殷寿的洗脑,没能推翻亲生父亲姬昌“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的教导,姬发于打破和重建中,完成了人物本身的另一个主题成长,即「对于父子关系认知的转变」。
而隐藏在父子关系背后的,其实是「对于是非善恶的选择」,这也是于适眼里,属于姬发的第三层成长。
“雪健老师的表演非常传神,当听到他说“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这句话的时候,我真的有去想‘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要做个怎样的人?我的目标是什么?’我觉得那个当下,无论是我、姬发还是观众,都会不自觉地沉浸进去,去思考这个跨越千年的终极命题。”
在于适看来,能够带给人反刍和思考,是《封神三部曲》这个项目除了震撼的视效、经典的故事、强大的戏剧张力等精彩之处以外,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是他在饰演姬发时最想要诠释到位的一点。
03
新人演员于适,请多关照!
随着《封神第一部》进入火热验收期,再回头看会发现,距离于适加入《封神三部曲》这个项目已有五年半之久。在这当中,他面对过第一次上表演课的不适应,体会过系统的动作训练带来的挑战感,感受过新人演员初来乍到的巨大压力,寻找过进入角色的开窍瞬间。
不仅那“感觉像当兵一样”的六个月训练,成了他此生难忘的珍贵回忆,《封神三部曲》也让于适的人生道路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我想要好好地做一名演员。可能之前我对于演员的认知,大多停留在表面的光鲜,但经过《封神三部曲》里系统的学习和拍摄,我知道了演员这项工作背后所承载的更多意义。比如要想塑造好一个角色,不仅需要学习大量资料进行前期准备,而且还要在日常中保持精进,以便机会来了能够抓住。”
“而且拍完之后,我也一直有在坚持骑射,包括去参加比赛也是一样,就是想着如果有人能够因为我的演员身份而关注到这项相对小众的传统文化,那就很有意义。这些几乎都是我在拍摄《封神三部曲》之前,完全没有考虑过的事情。”
而在这个项目本身带来的影响之外,与个人发展息息相关的时运,也让这个刚入行就拍了《封神三部曲》、演了姬发的新人演员于适,直面了演员生涯里的第一次沉淀。
他坦言,刚拍完《封神三部曲》的时候,心里的确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我要说没有就太清高了(笑)。”
但历经多年打磨的《封神三部曲》,暂缓了上映的脚步,而这一缓就是三年。对于本该“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的于适来说,再满溢的期盼也在漫长且未知的等待里映出了焦灼,毕竟我们都懂等待的滋味究竟有多难熬。
不过现在再回头看,这份经历于他而言,反而也是一次“好事多磨”。
“要是当时拍完就上,(以我)二十出头的年纪,人难免会‘飘’。因为如果当一个人拍了这样一部戏后还能做到心如止水,我觉得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这三年下来,真的是让我成长了。”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这种耐得住寂寞的自我消化与沉淀,其实也是导演乌尔善当时想要在封神演艺训练营的新人们身上,透过原始本能与荷尔蒙去激发出来的内在意志力。
而这对于曾经是国家二级篮球运动员的于适来说,大概是从小听到大的一个词。“我从13岁就开始进行篮球青训,教练永远会跟你强调‘意志品质’的重要性。其实当大家站在同一平台上较量、业务能力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考验的就是谁能咬咬牙扛过去,这就是意志力,我觉得它不论放在哪个行业里都会应验。”
此刻对于适来说,最值得庆幸的就是所有台前幕后的创作者们用心付出的电影《封神第一部》,终于可以顺利地和大家见面,而自己也能在马不停蹄的全国巡礼中为电影宣传竭尽全力。
正如戏里,姬发正在进行着从男孩到男人的蜕变;戏外,新人演员于适也在《封神第一部》中迎接着观众的检验。未来的路还很长,不妨一起走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