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发展,时至2022年的西安—咸阳一体化已经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可以说正逢其时,大有可为,具备进一步推进一体化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讲,“天时、地利与人和”在这里不是指任何与封建迷信相关的东西,而是对实现西安—咸阳一体化实质性发展的各项优势和条件的现实判断和发展所需。
先说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的“天时”条件。这里的“天时”是指国家的各种利好政策与一系列难得的发展机遇。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提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这为咸阳深化改革开放、加快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2年3月25日陕西省政府正式印发实施《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西北地区唯一一个国家批复的都市圈发展规划。该《规划》统筹安排2025年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到2025年,西安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圈内城镇发展水平和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城市间同城化协调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到2035年,现代化的西安都市圈基本建成,圈内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基本实现,发展品质、经济实力、创新能力、文化竞争力迈上更高水平,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历史文化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可以说,我们面临着诸多利好,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赋能,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都市圈等区域规划深入实施,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已进入战略引领、加速推动、全面深化的新阶段。
再说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的“地利”条件。观察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只有“西安、咸阳、西咸新区地理相连、历史交融、文化一脉,是手足相亲的一家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西安都市圈范围包括西安市全域(含西咸新区),咸阳市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武功县,铜川市耀州区,渭南市临渭区、华州区、富平县,以及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面积2.0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少于180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1.3万亿元。在这个都市圈中,目前也只有咸阳与西安这两个城市占据地理、历史和文化等方面最大的公约数,而且经过多年的融合发展这两个城市在经济、文化、产业和服务等方面的耦合度、协调性也是最高的。所以说,在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方面,西安—咸阳一体化具备最佳的“地利”优势。
最后说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的“人和”因素,这也是当下最关键的因素。这里的“人和”是指咸阳与西安这两个城市的人民发展意愿同向、发展的目标趋同,而且以“双组长制”的组织机构保证了一体化的实施推进。5月16日陕西省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实行双组长制。省委书记刘国中和省长赵一德,同时担任组长。西安市和咸阳市也已分别成立了市级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同样实行双组长制。2021年12月10日,西安市推进西咸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表示要“胸怀大局大势,加速加力推动西咸一体化发展迈出新的步伐”。2022年5月14日,咸阳市召开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暨西安都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咸阳市2022年度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研究安排重点任务推进措施。如围绕秦创原咸阳核心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方面,精心谋划实施一批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大项目好项目,强化一体化发展的硬支撑;支持有关县市区与西安毗邻区域组团发展。咸阳还特别强调“要把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的基础和前提”。
有了2025年和2035年推进一体化进展的具体时间表,有了“一核、两轴、多组团”的路线图,在双组长制——这个促进一体化专门组织的领导与协调之下,笔者相信,推进西咸一体化已经具备“天时、地利与人和”各项有利条件和机遇,西咸一体化的未来必定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