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过硬研究院评选的中国百强城市名单正式出炉,常州被划为二线城市,位居金字塔的第三梯队行列。
在榜单中,苏州南京被排位一线城市,无锡和常州一样,同样位居二线城市,不过无锡排行第一,相距一线城市只差“临门一脚”,南通则紧随常州之后,竞争相当激烈。
据悉,过硬研究院为一家国际化的品牌研究与咨询机构。
这份榜单所涉及的数据来源,包括国家统计局、各城市统计中心、媒体报道、调查研究、互联网平台数据等,结合GYbrand综合评分及计算模型估算而成。因研究样本及计算模型的影响与限制,统计数据仅体现了研究样本及模型计算的基本情况,未必能够完全体现真实的情况。因此,本榜单仅反映GYbrand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不保证一直保持在最新状态。
当然,这也不是常州第一次被划分为二线城市,在今年1月上海举办的2021-2022年度城市百强峰会中,常州被划定为二线城市,排名江苏第4,全国第30。
此次评判标准为基础设施、科研教育、综合经济以及民生福利四个指标并将百强城市名单分为了一线、二线和三线的划分。
那么,常州到底是二线城市还是所谓的“三档城市”?
其实,我们真不必纠结于一份榜单对于城市等级的划分,每份榜单参考维度都不同,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常州每个区域正在快速发展,城市地位也在快速提升,2022年,更是有望跻身“万亿”城市行列!
2021,“时”与“势”
汇聚常州,一起向未来!
2021年,建设现代化新常州的梦想领航,实施“532”发展战略的号角也在催生新一轮发展。
最好的“时与势”正聚于常州龙城大地,激荡着奋进的乐章,脚步铿锵的我们一起向未来!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分明感受到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常州扎实蓄势带来的推背感。
2021年,常州高质量发展迈出稳健步伐,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领跑苏南。
常州集中力量排出56项重点工程、296个重点项目(工作)。
明确将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长三角交通中轴、创新中轴产业中轴、生态中轴、文旅中轴,高标准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休闲度假中心。
不断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统筹发展和安全示范区,建设水平只争朝夕,汇聚发展动能促进共同富裕!
2022年,也有太多的美好值得期待
4月21-22日,常州举行一季度推进“532”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工作)督查暨经济运行分析会,总结分析今年以来“532”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和经济运行情况。
同时动员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把疫情耽搁的时间夺回来,把落下的进度赶上去,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迈进万亿GDP之列奠定坚实基础。
2022年第一季度,常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6.6亿元,增长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1%;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5.3%;实际到账外资增长69.2%。我市编制“532”发展战略年度重点项目(工作)清单,明确年度重点项目273个,一季度已开工154个。
保持现有增速,后续稳步推进,常州2022迈向万亿之城,相当稳!
2020-2035常州国土规划流出
火力全开,下个15年,常州这样干!
今年5月,《常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征求意见在常州规划局公开展示。虽然还未正式定稿,但也可以大致看出常州未来15年的发展方向。
规划中表明,到2035年,常州常住人口达到730万,城镇化率90%。
中心城区形成一心(老城厢、行政中心、湖塘、天宁新城、钟楼新城)、双核(两湖创新区、高铁新城)、三副(东部、南部、西部副中心)的空间结构,常住人口440万。
强化对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的支持,1小时通达长三角核心城市,并 在市内形成“三环十九射”的高速公路网络。
同时,规划中还对各个区域未来发展做出明确定位和发展策略。
武进区
定位目标:生态滨湖区、现代智造城;
构建“双心(西太湖新中心、武进城市中心)双轴(常州科创轴、常武发展轴)、一城(主城活力区)三区(西部滨湖科创区、南部高新智造区、东部文旅休闲区)”的总体格局;
滆湖东岸布局通用机场,规划“一纵三横”干线铁路、“三纵四横”高速公路、“五纵五横”干线公路、“五纵五横”快速路网、5条轨道交通;
重点发展六大片区:武进主城区、常州科教城(中以创新园)、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武进高新区、环滆湖地区、太湖湾旅游度假区。
天宁区
定位长江经济带及江苏中轴新经济发展战略支点,锡常澄区域后花园、常州商业文化中心;
功能结构:三带强中轴、一脉塑特殊、三城一镇;
打造“轨道上的天宁”,多条干线铁路网、都市圈成绩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路网;
形成“一带、一轴、多廊、多园”的绿地景观;
重点发展片区为未来智慧城、郑陆片区。
新北区
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支点先行区,城市新中心;
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构建“一核四心四板块、一带三轴、多节点”的空间结构;
内部形成“三纵三横”的快速路系统和路网结构,铁路、铁路枢纽、机场、高速公路、三级航道全方位发展;
高铁新城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约42万人,打造“城市新中心、中轴新支点、产业新高地、智慧生态城”。
钟楼区
定位:中轴枢纽支点、都市智造高地、运河文创名区、生态宜居家园;
组成“一心、一轴、一环、多片”的空间发展结构;
构建“一心一环,两轴多点,网络覆盖”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结构,“一心、一环、一轴、三廊”的生态空间结构;
重点发展区域:运河沿线、地铁2/5号线沿线片区、新闸、客车厂、运河-关河、青枫公园及周边、皇粮浜-谭墅、清潭、西林、邹区镇、殷村职教片区。
经开区
定位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产城融合发展样板间、苏南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构建“一心、两轴、三片”的空间结构;
布局4条铁路、2条铁路站场、3条高速路、5条一级公路、2条航道、1出作业处,形成两纵三横的快速路系统和七纵七横的主骨架路网体系;
构建“1+5+N”的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两带三核、多廊多园”的绿地布局;
重点发展经开区核心区,形成“绿廊串联、组团延展、片区协同、多元复合”的空间结构。
金坛区
目标定位:常州西部新城区、发展重要增长极;
形成“一轴、三带、两城、四区”的功能结构;
贯通南北,打造“十字”交通枢纽城市,加速融入常州;
重点发展区域:华罗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坛高铁新城。
溧阳市
构建“一主、两副、双轴、一环”的空间结构;
大力提升铁路运输能力,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一体化发展;
重点发展宁溧梁山生态创新城。
5号线、常州南、医学院、恐龙园东扩
2022年的常州,还有很多惊喜......
2021年12月底,常州发布官方发布了《2022 聚焦“532”,谱写“强富美高”新常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文章中对于明年常州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方面,都做了详细的明确概括。
其中就包括了地铁5号线、常州南站、“两湖新区”、常州医学院、恐龙园东扩等等重点项目。
一、交通篇
1.瞄准2025年交通出行“321.5”目标,加快推进南沿江城际铁路常州段建设
(指3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2小时通行全省,1小时畅行都市圈,0.5小时能够到达全市域和周边兄弟城市)
2.开工建设常泰铁路、盐泰锡宜常铁路
3.开工建设丹金高速、扩建沪武高速常州段,建成苏锡常南部高速
4.启动建设机场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建成青洋快速路二期,实现与周边县市快速直连
5.开展德胜河三级航道整治、芜申线溧阳城区段航道整治、扩容改建德胜河魏村枢纽
6.实施常州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干线机场
7.开工建设地铁5号线、尽早实现全市地铁组网运行
8.高标准规划建设常州南站,预留好发展空间,加快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第一门户”和城市“中央车站”
二、空间板块篇
1.加快完成“两湖”创新区总体规划和重点片区城市设计,打造生态之城、秀美之城、科技之城创新之城、青年之城、未来之城
2.规划“两湖”创新区与全市各板块的纵横通道
3.实施大运河文化长廊、大庙弄历史风貌改造等重点项目
4.加快建设星耀城、国际人才广场、领航大厦等项目,将高铁新城打造成跨江融合桥头堡。
5.组织开展项目用地综合评价,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2万亩以上
三、创新平台篇
1.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全国排名要再进位、再提升,常州经开区、溧阳高新区争创国家级
2.牢记总书记嘱托,全力办好中以常州创新园,争当中以创新合作领航者
3.办好江苏德国合作交流大会,建好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打造对德创新新高地、中德全面交流新样板
4.揭牌运营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
5.加快常州医学院、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南航天目湖校区二期、江理工新校区建设
四、人才引进篇
1.招引关键领域顶尖人才,“一人一策”定向招引战略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卓越管理者等国内外高端人才,量身定制扶持方案,最高重奖1亿元实现常驻院士零的突破,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30个以上
2.加快建设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新建改建人才公寓3万套以上,全年新增各类人才11万人左右
3.深入实施第二轮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
4.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强“双师型“人才培育
五、集群发展篇
1.大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达1.3万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突破2000亿元
2.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
3.实施“大恐龙园”东扩战略,加快建设曹山未来城、东方侏罗纪等标杆项目,改造提升太湖湾、春秋淹城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