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教育,技术变革课堂。随着数字化转型在上海教育领域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学新场景、新平台、新范式正陆续出现在申城各大校园。在数据精准导航下,更多学生得以便捷地享受到更有温度、更具个性、更加高效的智慧教育。
浦东是全市唯一一个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也是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共有 653 所中小学幼儿园,5.6 万名教职工和 55 万名学生,学生体量约占全市基础教育总量的四分之一。近年来,浦东教育人不断深化探索实践,通过数智赋能,打造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浦东样板。
日前举行的浦东新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会上,与会者不仅切身感受到了数字化转型为教与学带来的实实在在改变,也领略了浦东擘画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蓝图——数智赋能,智慧共生,因地制宜为更多师生减负增效,让 " 因材施教 " 的教育理念,照进现实。
在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举行的这场推进会,共设八大会场,同步开展 " 三个助手 "" 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 "" 智慧共生教学 " 应用课堂展示,由该校数学组、英语组、自然组、信息科技组、语文组、体育组、美术组的八位老师在现场开展教学,各参会人员分会场进行观摩。
作为上海市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和区智慧校园创建校,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校长陈洁从建设目标、实践应用、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分享了学校聚焦 " 环境、平台、教学、评价 " 四个领域,围绕 " 基座、数据、生态 " 三大建设重点,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军从区域层面对浦东新区教育数字化转型整体架构和重点工作内容进行了介绍,展示了浦东在打造泛在、高速、领先的网络新环境,构建融合、互通、统用的数字新基建,重塑数据融通的智能化校园新样态,形成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建立智能化教学研训新模式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当前,浦东教育架构了 "1134" 体系,即构建 1 张教育基础云网、1 座区校一体化的教育数字基座;建设智能化教学研训、智能化教育评价、智能化教育治理 3 种区域智慧教育应用场景;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致力于为学生、教师、学校、家长 4 类对象提供服务。
基于 "1134" 体系,全区不断构建完善信息化环境支撑体系,赋能学校基座平台,赋能学校教学管理,赋能学校基于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逐步实现云网融合基座领先、智慧共生教学领先、智能教育治理领先的浦东教育新样态。
在此基础上,浦东以物联化、集成化、智能化为主要技术路线,将智慧导入校园各个系统、教育过程和基础设施中,将信息化深植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探索信息化教学与评价改革。通过打造 " 智能、交互、一体化 " 的数字化新型学习空间,构建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通过市区校三级联动,浦东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和未来教育的新型人才培养和教育治理模式,开展数据驱动的大规模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0 年,浦东入选教育部 " 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 " 实验区。三年间,浦东通过 " 课题引领 + 项目建设 " 的方式,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实践,搭建了 "1+N+100" 的人工智能与编程学习环境,构建了覆盖小学到高中 " 贯通式 " 的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课程体系。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卜洪晓表示,今后将与浦东加强协同合作,进一步聚焦数据、聚焦场景建设、聚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整体方略,努力打造数字化转型的浦东样板和上海样板。
数字化转型是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与关键路径。浦东新区副区长张娣芳表示,浦东将进一步对标引领区要求,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走在前、做表率,着力提升教育数字化转型三个 " 力 "。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提升教师数字胜任力;筑牢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数字资源的整合力;深化校企协同创新,激发 " 政企校社 " 协作力。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浩表示,浦东数字化转型工作正在形成区校联动的良好发展生态,呈现出极其丰富多元的数字资源与应用场景。他希望浦东进一步强化数据赋能,提高数字化应用和创新水平,筑牢数字化建设根基,构建高质量数字化转型支撑体系。
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的 " 智慧课堂 "智慧校园应用案例
近年来,浦东新区以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校为引领,依照 " 以点带面、示范引领 " 的发展思路、" 应用导向、项目推进 " 的运作机制、" 育人为本、整体推进、全面赋能、多元协同 " 的原则,以区域统筹规划主导与学校按需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区校联动弹性建设模式,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一校一方案,一校一特色,建设特色智慧校园,示范辐射区域学校发展,为后续广泛、深入探索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奠定良好基础。
建平教育集团:
"3+1+N",树集团办学标杆
尊重每一个生命个性差异,鼓励每一个学生差异化发展。作为建平教育集团牵头校,学校将教育的数字化发展作为实现教育多样性、公平性、个性化、高质量的重要技术支撑。
学校提出以智能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为核心,构建向下兼容各项基础设施,向上服务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常青等各项教育工作的 "3+1+N" 模型。所谓 "3",就是促进 " 学校、学生、教师 " 同步提升的三大工程;所谓 "1",就是构建具有统一身份认证、兼具包容性和生长性、促进数据流转的数字平台;所谓 "N",就是无限增长的各种数字化运用场景和应用程序。智慧校园项目的整体实施,加快了集团校的数字化转型步伐,让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成为可能。
例如,传统的备课方式可能导致部分教师备课准备不充分、备课过程不规范、耗费大量精力查找合适资源等问题。在智慧校园的背景下,学校部署了智能备课系统 1.0 版本,在提升教师备课操作效率和便捷性的同时,为学校提供满足个性化备课要求的管理配置,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力的管理抓手。课堂里,传统的教师讲课、提问模式大有改观,老师可基于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且互动过程中的数据有留存,便于课后教学反思,并作为学生过程性评价与个性化教学依据。
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
创建航海文化特色数字校园
作为一所上海市特色高中,近年来学校持续探索具有航海文化底色的 "SAIL" 个性化课堂教学方式。
依托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平台,学校有力驱动了 "SAIL" 课堂教学流程再造、教学模式创新。基于对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全维度学习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实现 " 先学后教 " 和 " 以学定教 ",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推动 "SAIL" 教学走向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自适应学习。
该平台能够通过获取学生的笔记、演算、测评、练习的内容数据和行为过程性数据,通过大数据生成个人错题本和个人专属自主练习,为教师减负增效,实现个性化教与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高阶思维品质。
学校还通过智慧校园平台开展网上教研和校本研修工作,教师可以上传自己的微课、教案、课件、学程单等内容,并在组内共享,实现随时随地的线上教研。
借助智慧校园平台,学校可开展全员导师制活动及德育常规工作,记录收集数据后形成学生画像,更直观地呈现学生成长的轨迹。此外,依托信息技术,学校还建设了融合 " 航海文化 " 体验的智能学习场景,开发 " 航海文化 " 特色课程与资源平台,以项目化学习等方式,加强与高校和社会的资源互动,形成特色教育数据库,创建航海文化特色数字校园。
进才中学北校:
以智慧学情分析促精准个性教学
在进才中学北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是数据的汇聚和融通。精准教学产生的作业数据、课堂数据、学校的教学资源数据、教师基础数据,家校互联以及其他应用数据都会沉淀汇总到数据仓,提炼形成各类数据报告,作为教师教学分析以及学校管理的决策依据。
学校基于智能墨水屏、pad、电子纸笔等精准教学设备,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资源、精细化的数据分析、过程性的学习反馈,连接课前、课中、课后应用,以信息技术深度改进与优化教学六环节,提升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教育教学减负增效,实现个性化的教与学。
老师可以通过作业等相关数据报告进行学情分析,更精准地掌握班级以及学生个体学情,再结合班级错题本、智能题库等系统,针对性地准备课堂作业,并使用智能批阅系统高效完成批阅工作。
在助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个性化的错题本能够精准补短,自主复习;微课能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轻量化作业,可以实现自我诊断和自我改进;批注式的自主阅读,引导学习向深度发展,从阅读到悦读。这一系列有资源、有分析、有指导、有检测的自适应学习,使学生温故而知新,有所学亦有所得。
洋泾菊园实验学校:
健康小 " 菊宝 ",个性大发展
洋泾菊园实验学校以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为目标和使命,根据一至九年级不同的成长主题和评价体系,制定了 " 健康小菊宝 " 的成长培养方案,为每个班集体和每个孩子构建了精准的数字画像,实现对学生的生长过程实时感知、精细管理。
通过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学校能够采集学生测评数据和教师批改结果,并从群体、个体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实时知晓各学科持续发展变化情况、各班学生学业能力均衡情况分布等信息。通过数据分析,老师可以发现一定范围内共同存在的学习问题和教学薄弱点,并根据分析结果设定科学的预警指标。结合预警指标和问题诊断分析,老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并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着重训练与讲解。
根据不同学段,学校基于学生一日行规,制定评价标准,确定不同观测点进行评价反馈。小学部采用了行政日常巡视评价、教师执勤岗位评价、体育老师、卫生老师与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日常执勤岗评价。通过分类记录、汇总呈现的方法进行日常数据积累,并利用数据可视化系统,将各类数据整合并呈现。
初中部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评价体系中,把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指标全面体现在数字平台上,打造 " 五星 " 数字形象,作为每一位同学线上完成星级德育课程的标识,记录课程完成的等第。
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
以数据为核心,打造管理生态圈
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 3 个校区,学生近三千人的大校。如何依托信息化实现学校智能管理模式的集成创新?近年来,学校利用物联网、智能硬件和无感采集等技术,实现了车辆识别、无感考勤、学生行为记录、学生运动与体质监测、自助图书借阅、行规实时评价、家校互动等功能。通过智慧校园环境建设,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无缝衔接,为全方位的数据采集获取提供支撑保障,为师生打造智能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和绿色创新的成长乐园。
在实践过程中,学校把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生态为基础的大数据支持数字化学校管理平台作为重点,以此推动学校管理流程的优化,推进学校管理更规范、工作实施更高效、管理策略更智慧。
基于智能硬件及大数据平台,学校以 " 学科核心素养 " 为依据、以 " 上海市学业质量绿色指标 " 为导向,融合学校特色德育行规评价 " 星星激励机制 ",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劳各个指标下的行为表现和成长数据,构建具有二中心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展基于学生数字画像的综合素质评价。
如今,该校已构建起全面感知的校园环境和数据赋能的管理体系。未来,学校将基于当前的实践研究成果,继续营造全智能生动和谐的育人空间,早日实现 " 数据驱动变革,智慧引领发展 " 的美好愿景。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新世界实验小学的人工智能芭蕾课程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新世界实验小学:
人工智能学舞蹈,三地同上一节课
作为上海市唯一一所以 " 足尖上的艺术 " 为特色的公办学校,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新世界实验小学昌里校区的舞蹈课程一直是其引以为傲的特色课程,担任舞蹈教学的是上戏舞蹈学院的专职舞蹈老师。可学校有两个校区,如何让洪山校区的学生也能享受优质的舞蹈课程?
凭借数字化手段,学校利用 AI+OMO 双师联动模式,实现跨校区共同学习芭蕾舞蹈,利用人工智能 +3D 动作捕捉技术,尝试虚实结合的智能课程。以全新的技术视角,推动教育生态的变革,让学生更完美地 " 踮起脚尖看世界 "。
舞蹈课堂上,专职的舞蹈教师担任主讲,洪山校区的艺术教师担任助教,老师们利用动作捕捉系统构建虚拟的 " 真实 " 场景和人物动作进行舞蹈辅助教学,还可根据学生的行动轨迹对其动作标准度进行精准评测,并汇聚至学生成长档案。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校还尝试打造了新型教育资源—— AR 芭蕾舞读本 + 在线学习平台。AR 读本可以鼓励更多孩子了解、热爱这门高雅艺术;在线学习平台则记录下孩子学习芭蕾的成长过程。
此外,学校还积极探索智慧校园环境下多校区共享优质资源的实时同步课堂教学模式,三位教师、三个班级在不同地点,同时共上一节语文课,让学生基于终端进行多维互动,让人耳目一新。
孙桥小学:
" 三个助手 " 让教学转型升级
地处张江科学城核心区域的孙桥小学,结合生源实际情况,以及学校青年教师多的特点,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建设了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校园。
学校以 " 三个助手 " 校本化实施为依托,聚焦 " 双新 ",关注对教学内容的研读,对学情的了解,重视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各类数据,探索基于数据的个性化学习。目前已初步形成了 " 聚焦课堂实证,改变教学方式,实现因材施教 " 的创新特色,构建起师生共同成长的智慧课堂。
学校项目组借助 " 备课助手、教学助手、作业辅导助手 " 三个助手,积极探索实践,优化在线互动教学,搭建线上学习场景,有效调用生成资源,基于课堂实证与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学情,实现从经验教学转向基于数据的数字化课堂。
目前,学校在市 " 三个助手 " 的基础上,以区级重点课题《数据驱动下小学课堂数据实证与即时评价的行动研究》推进为载体,开展以数据赋能下的实证教学与课堂即时评价研究,以学定教,建构起数据赋能的特色教学模式体系。
西门幼儿园:
无感记录数据,助力幼儿成长
数字化技术加持下,该如何 " 看见 " 幼儿的学习和成长过程?西门幼儿园为此建立起一套统一数据融通的管理平台,为四大智慧空间、幼儿数字画像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幼儿园打造了智慧生活、运动、阅读、探究四大空间。智慧生活空间通过电子手环、智能健康仪等物联设备,获取幼儿身高、体重、头围、心率等生长发育过程数据;智慧运动空间借助电子手环、自动计数器、传感器等设备,描绘幼儿在运动中的情况,统计幼儿运动数据,从而满足不同体质、不同体能幼儿锻炼的需求;智慧阅读空间借助图书漂流柜、电子阅读卡、3D 影像、Ipad、App 软件等,生成幼儿阅读数据,包括借书记录、在线阅读量、朗读记忆等,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智慧探究空间借助电子手环、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电脑、课程软件、AR 和 VR 技术等,获取幼儿行为轨迹,跟踪测评幼儿的倾向性学习数据,同时通过课程软件的开发应用,开展互动情境式游戏测评,实现数据实时记录、评价便捷、结果可视。
透过采集的数据,幼儿园可以挖掘并生成幼儿和教师数字画像,形成师生个人成长档案,为打造个性化学习空间提供数据参考、评价和支持,服务师生个性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