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新晋“万亿GDP”之城常州也是“新风投之城”:撬动新能源投资超200亿,去年走出7家IPO企业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1-19 07:16)
文章正文

  近日,“常州发布”发布消息称,2023年常州迈入万亿之城,常州由此成为继2021年东莞GDP破万亿后的全国第25座GDP万亿城市,也是江苏第5座万亿城市。

  之前,常州在江苏、长三角区域内的存在感并不算高。直到2008年前后,常州的经济机构还高度单一,对外贸依存度高达56%。缘何本次能进入万亿gdp城市俱乐部?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张耀军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是因为常州产业集群发达,经济体系完备。其一二三产结构为1.8:48.8:49.4,是典型的三二一结构。常州工业涵盖如装备制造、化工、电子、生物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新能源等行业,且这些行业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强,生产效率高。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在常州经济腾飞的过程中,其还是一座 “新风投之城”,在当地国资的带领下,常州去年迎来IPO大爆发,走出了7家上市企业。

  常州市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玲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市级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的本土新能源企业中,最新上市的为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88429),2023年6月登陆科创板。

  常州做对了什么?

  常州地处江苏省南部,东与无锡市相邻,西与南京市、镇江市接壤,地域面积上,常州只有4385平方公里,不到2个北京密云区,略大于2.5个广州增城区。至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536.62万人,也是“万亿俱乐部”中常住人口最少的城市。

  虽然人口和面积都不占优势,但这些年来,常州坚持走“实业兴市”之路。2023年,常州入选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强城市,位列第8。目前,常州已形成国内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常州有37个。共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6家。

  尤为关键的是,近些年来,常州逐渐打出了“新能源”这张王牌。应该说,常州此前已经历了长期的产业积累:最早在1950年代开始涉足变压器制造;1980年代电线电缆产业初具规模;本世纪初光伏产业起步;2010年左右开始尝试动力电池;2013年,常州出台了两份文件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2022年,常州进一步提出了“新能源之都”的建设口号;2023年8月,市政府继续颁布了《常州市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工作方案》,进一步强调加强各要素之间的联动。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耀军表示,常州较早地捕捉到了新能源发展是朝阳产业的信息并及早谋划,调整产业机构,由此在国内的新能源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定的先发优势。该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集群规模以上产值可观,对全市工业贡献突出。发达的二产与三产紧密合作,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

  长城证券分析师张鹏对《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称,常州目前已初步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储送用”产业闭环,其中动力电池领域生产及配套企业数量超过160家,产业链完整度达97%,居全国首位,在动力电池领域也已成为全国出货量第一的城市;2023年,常州新能源汽车单年产量超过68万辆,同比增长100.1%,产量占全省70%。知名汽车品牌如理想、比亚迪等都在常州设立了生产基地。

  张鹏预测,2024年常州新能源目标产业规模将超过万亿元,整车产量超过100万辆。

  “先进的产业体系也是一座普通地级市冲击万亿GDP的杀手锏,常州通过专业规划和提前布局,为没有政策倾斜、资源禀赋一般的其他地级市提供了参考样板。” 张耀军说。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在国内25个万亿GDP城市中,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占了15个,另外有深圳、宁波和青岛3个计划单列市,其他7个城市苏州、无锡、佛山、泉州、南通、东莞、常州都是地级市,这些地级市有一个共同点: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超过或接近40%。

  常州打造“风投之城”

  常州在推进新兴产业大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用国资去撬动社会资本,布局新兴产业集群,正逐渐成为投资机构不可忽视的投资地。

  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注册地为常州的基金已有477支,备案基金注册资本1868亿元,基金管理人位数77家,成立项目公司数为3522家,1040家公司获得项目融资,目前已经上市公司71家,拟上市公司80家。

  在该市前十名活跃出资LP中,政府基金占了8家,包括政府投资平台、地级政府引导基金、县级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FOF,主要投资赛道为先进制造、新能源、医疗健康等。出资最多的是常州投资集团,投资了35支基金,累计认缴资本10.61亿元,近期投资了苏文电能、厚生新能源等,常州投资集团成立于2002年6月,注册资本12.00亿元,经营范围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和资产管理。

  去年10月,常州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宣布正式启动,由常州市财政局和常州投资集团等市属国企共同发起设立,常州市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据悉,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规模10亿元。

  常州还引进了国电投、IDG、武岳峰科创等大型央企及市场化创投机构。包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深创投、海松资本、中科创星、哈勃投资、春华创投等一众知名机构,也纷纷在常州布局。

  常州的地方政府投资资金也很活跃。常州市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玲,为《科创板日报》记者提供了最新数据:2023年,常州新能源基金阵容持续扩大,市级母基金新增参股1支新能源母基金及4支子基金,累计认缴额近23亿元。截至目前,已组建了总规模超百亿元的11支市级新能源领域子基金,累计投资本地新能源项目33个,总投资额近24亿元,撬动了超200亿元社会资本支持新能源及其关联产业。

  近年来,常州孵化出了不少新能源独角兽。除了早已知名的蜂巢能源、中创新航外,还跑出了星辰新能等实力不凡的企业。IPO方面也是收获满满,去年6月,被业界称为光伏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的时创能源,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此外,记者注意到,去年,常州企业的IPO情况可谓一路狂飙。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2023年常州共有7家企业进行了IPO,上市板块为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等。最近的一家,为上月28日于北交所上市的莱赛激光,其是一家激光测量领域的自主品牌企业,首日市值15.19亿元。另外6家分别为迅安科技、格力博、鼎智科技、长青科技时创能源天元智能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