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黄山寻诗:诗词歌赋裁作骨,水墨丹青描为魂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2-25 06:06)
文章正文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诗仙李白仅用寥寥数语

就勾勒出黄山

千峰竞秀、万壑峥嵘

气势非凡、无限风光的壮阔景象

古往今来

还有许多文人墨客

在黄山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

古称黟山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

地处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北部

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

东西宽约30千米

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

以奇松、怪石、云海

温泉、冬雪

“五绝”

及历史遗存、书画

文学、传说、名人

“五胜”

著称于世

有“天下第一奇山”

“天开图画”“松海云川”之称

登临黄山

在石崖云海间远眺

孤峰绝顶,云烟竞秀

悬崖峭壁,瀑布争流

洞里桃花,仙家芝草

龙潭白昼,海涌潮头

……

如此秀丽雄奇的自然景色

使得无数诗人为之赞叹陶醉

“博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

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

“人间多少佳山水,独许黄山胜太华。”

……

黄山

历来是艺术家们的钟情之地

从盛唐到晚清

再从晚清到近现代

描写黄山的诗词数量之多、质量之高

几乎无山可比

这些文人游览黄山的故事和作品

为黄山的绝美风光

更增添了文化色彩

相较于诗歌的写意描绘

黄山画则是用水墨

直接描摹了黄山之精华

在山川巍峨之间

中国唯一以山岳命名的画派

——黄山画派在此诞生

黄山画派

诞生于明末清初

画家们扎根黄山、独辟蹊径

潜心体味山峰真景

以水墨描绘了神妙绝伦的风景名胜

被称为黄山画派三巨子的

“石涛、梅清、渐江”

不受古法束缚

虽同属一流派

却都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风格

造就了中国山水画史上

独树一帜的风格

现代著名中国画画家

书法家贺天健曾说

“石涛得黄山之灵

梅清得黄山之影

渐江得黄山之质。”

在泼墨山水的画卷上

黄山的松、石、云、泉

每一片山石

都能形成一个画派

在水墨画中徜徉

坐看云起 岿然不动

在聚散笔锋中感受

开放包容 广迎四海

黄山之美包罗万象

也蕴含着我们坚韧不拔

顶风傲雪的民族精神

黄山之美不仅雄壮巍峨

也颇具灵动绰约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摄影师来到黄山

用镜头丈量着黄山的每一寸脊梁

1914年5月

黄炎培先生和摄影师吕颐寿

来到黄山景区进行摄影创作

期间拍摄了大量风光摄影作品

并于同年11月出版了

《中国文化名胜第一种:黄山》

让世人第一次通过影像

全面地欣赏了黄山之神奇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姚育青

来到黄山已经三十多年了

在他的镜头里

每一场日出日落

每一次云卷云舒

每一场细雨飘雪

都具有独特的诗情画意

一次定格就是一幅画

一张照片就是一首诗

 

如今

在姚育青的带领下

各地摄影师来到黄山

拍摄黄山奇景 记录黄山的瑰丽

黄山这座天然“摄影棚”

以其神奇丰富的自然景观

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激发了摄影人无尽的拍摄灵感

在中华历史数千年的历史洪流中

无论是诗人、画家还是摄影师

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们

用不同的方式

守护着这幅绝美的黄山画卷

 

如果说艺术家是黄山之美的记录者

那么穿行在悬崖峭壁之间的

环卫工人们

则是黄山之美的保护者

他们以帚为笔

以脚步丈量 以飞檐走壁

换来了黄山的洁净如洗

让更多人看到唯美的诗画黄山

最真实、最天然的一面

李培生

是黄山风景区的放绳工

二十多年来

他穿行在黄山各个角落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他是“最熟悉”黄山的人

火钳、自制钓竿、扫帚

是他守护黄山的“画笔”

捡拾垃圾 维护安全

就是他为黄山谱写的诗篇

 

用李培生的话来说

“我们就是‘24小时’待命”

他和同事的日常工作

需要在几乎垂直的崖壁上放绳

这是对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考验

外围放绳工作既辛苦又危险

 

但是在李培生看来

如果他们的辛勤和努力

能够维护好黄山的生态环境

让更多人能够欣赏美景

就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穿梭古今时光

诗人在黄山

写下流传千古的诗句

画家在黄山

描摹出绝美的画卷

摄影师在黄山

记录下岁月的变迁

环卫工人在黄山

用脚步勾勒不凡的人生篇章

 

《国宝大家说》第二季

世界双遗产系列纪录片第4集

黄山寻诗

2月15日(星期四)18:00全网上线

黄山

这座“天下第一奇山”

正以其岿然不动

广迎四海的包容

在漫长岁月里

见证着人类的每一次跨越

 

正如茅台的企业基因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坚定步履 勇往直前

在奔赴星辰大海的康庄大路上

将点滴平凡的涓涓细流

汇聚起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以不变的初心和信仰

践行着我们传承不息的民族之魂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