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83岁作曲家王立平:《红楼梦》会“寻找”多种渠道来表达自己|大道④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3-10 14:57)
文章正文

83岁作曲家王立平:《红楼梦》会“寻找”多种渠道来表达自己|大道④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4-03-04 08:00 55042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吴德玉 荀超 周彬 北京摄影报道

人物:王立平


吉林省长春人,1941年出生,国家一级作曲家,词作家。1954年入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196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


主要作品包括:纪录片音乐《潜海姑娘》等;电影故事片音乐《少林寺》等;电视连续剧音乐《红楼梦》等。尤其是《太阳岛上》《少林寺》《牧羊曲》《大海啊故乡》《驼铃》《枉凝眉》等作品广为人知,深受喜爱。


王立平(其家人提供)

“红楼梦”这三个字似乎自带“热搜”体质。不管是改编成电视剧成功吸引粉丝数年念念不忘,还是互联网时代进入高考语文试卷成为作文大题目引发刷屏,出版市场以及视频平台上名目繁多但一直不缺人气的各类名家讲解红楼梦。自《红楼梦》诞生至今,从未淡出过中国人的关注。

如今,随着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不断加大,我们的艺术审美、文学世界也迎来崭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更好理解、高效传承曹雪芹《红楼梦》里所表达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从而更好回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继续滋养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值得深思。

距离87版电视剧《红楼梦》首次开播轰动全国至今,已经过去了37年。但只要有《枉凝眉》《葬花吟》《红豆曲》这些优美低缓、哀婉动人的经典旋律响起,总会瞬间戳中听众的心窝,带人恍如置身红楼的“元宇宙”里。一首首旋律优美、委婉动人、风格各异而又主题鲜明的插曲,已沉淀为超越时代的传世经典。

2024年新年前夕,封面新闻“大道”人文大家融媒报道小组前往北京西郊香山脚下,来到位于国家植物园内的曹雪芹纪念馆、曹雪芹文化中心,在北京曹雪芹学会秘书长、《曹雪芹研究》副主编位灵芝的引荐下,面对面专访了87版《红楼梦》作曲王立平先生。谈红楼,说经典,年逾八旬的王立平面色红润、腰板挺直,中气十足。

王立平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张杰拍摄)

王立平(其家人提供)

电影《少梦寺》中的“少林少林”“牧羊曲”,《太阳岛上》《驼铃》《大海啊故乡》都是由王立平作词作曲。其中《红楼梦》组曲更是王立平耗时四年的呕心沥血之作,是他音乐创作生涯的一座高峰。虽然为《红楼梦》作曲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但他谈及此,还好像是发生在昨天。能看得出,《红楼梦》深深影响了他的生命,如今依然愿意沉浸在其中的艺术世界里。

“救火”写出《太阳岛上》

《少林寺》之后迎来《红楼梦》


王立平是满族人,1941年8月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在擅长吹乐器的父亲影响下,王立平幼年就表现出音乐天赋。他记得,父亲曾告诉他,在雾气蒙蒙的早晨,独自矗立山泉旁吹管子,那种独占万泉的感觉令人神往。王立平很小的年龄就对作曲感兴趣,有一次一整晚吹一支自己编创的曲子,吹到动情处泪流满面。

1954年,中国少先队在全国选拔十名代表到匈牙利参加国际夏令营,13岁的王立平被选中。回国途中路过莫斯科,他和其他小伙伴相约去听克林姆林宫夜里的钟声。伴着钟声,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同伴们说想当教师、工程师,王立平的心愿是要当音乐家。

回到北京不久,王立平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后来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选拔,并选择作曲专业。理由是因作曲可以自由发挥,把内心的想法和情绪通过音符诠释出来,那种“无中生有”的感觉特别好,而演奏者只能“被动”按照作曲家的作品去演奏。王立平成为中央音乐学院这一届少年班第24名成员,同学里有盛中国、殷承宗等后来中国音乐界的重量级人物。

1960年,19岁的王立平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校高手如云。王立平发现,在作曲这门专业里要出作品、出成绩很艰难。他开始深入琢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创作路子。

逐渐,他观察到,当时音乐界有一个现象:音乐学院很少出现唱响全国的歌曲,而受到专业训练的作曲家作品大多曲高和寡。比如社会上当时广为传唱的是《歌唱二郎山》《我们走在大路上》《众手浇开幸福花》等歌曲的作者,往往并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音乐教育,却能写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这促使他逐渐领悟到:作曲家应该深入现实生活,好作品要以表达跟老百姓共同的情感为基础,如果脱离时代和群众,闭门造车是写不出好作品的。他下决心用自己的悟性和对生活的理解为创作指路。

1979年,王立平调到北京电影乐团(今中国电影乐团)从事影视音乐创作。当时中央电视台刚拍摄完纪录片《哈尔滨的夏天》,准备在国庆当晚播放,但到九月下旬,音乐还没做好。音乐编辑找王立平“救火”,请他一天之内写出《太阳岛上》和《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两首插曲。王立平告诉家人,一天给他送三顿饭就行,不要打扰他。他用一天多的时间完成了作品。这两首歌一经播出便风靡全国,太阳岛也成为全国年轻人向往的爱情胜地。

这次成功为王立平开启了为影视剧作曲的康庄大道。

之后他又受邀为《戴手铐的旅客》作曲,这是王立平第一次为电影故事片谱曲。由于题材限制,音乐风格不适合新潮路线。王立平在赶往昆明的路上写出了主题曲《驼铃》歌词,从昆明到拍摄地畹町要坐五天长途车,他在车上构思曲调,想好了就唱,最终写出红遍大江南北的《驼铃》。

运气似乎有惯性,成功也总是连串而来。

电影《大海在呼唤》也想请王立平作曲。对方要求,这首乐曲不能写成中国风格也不能写成外国风格,要写成“各国海员共同都能唱的歌”。王立平构思许久之后,想到一个问题:什么是各国海员都有的情感?那就是对大海、对母亲的热爱。他一字一句边哼唱边写出来,词曲一气呵成,但还是觉得有些“不伦不类”,很不自信。随着电影上映和歌曲亮相春晚,《大海啊故乡》成为广为传唱的时代经典。

为电影作曲,不能不提最为经典的案例《少林寺》。1981年,王立平接到来自中国香港一家电影公司的邀请——为武打片《少林寺》配乐。此前曾给河南安阳红旗渠写过音乐的王立平,对河南音乐较为熟悉,就被推荐过去。电影制作方让王立平先谱曲,然后再找其他人填词。王立平没同意,“我的习惯是先有词,再谱曲。如果你们来不及找人填词,那就我来写词吧。”于是,就有了“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 坡上青青草……(《牧羊曲》)和“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嵩山幽谷/人人都向往/武术的故乡”(《少林,少林》)。

1982年,彩色宽银幕功夫片《少林寺》上映,引发观影狂潮,红遍大江南北,成为至今也难以逾越的电影高峰。而这其中,电影配乐《牧羊曲》和《少林,少林》功不可没。

历史是奇妙的。为《少林寺》这样“武”的电影做完歌曲之后,王立平迎来了影响他一生更大的机会,这一次是“文”:1982年夏的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编辑王芝芙找到王立平,透露央视正在筹拍电视剧《红楼梦》,她爱人王扶林担任导演,问他是否有兴趣为《红楼梦》作曲。王立平当即表示“不但有兴趣,而且极有兴趣”。之后在跟央视相关领导、红学家、编剧等十多个人交流中,王立平分享了他对《红楼梦》原作的认知和对《红楼梦》音乐的构想,总结《红楼梦》的音乐基调应该遵循八字方针:“满腔惆怅,无限感慨。”他的诠释得到众人肯定。几天后,王立平就被导演邀请加盟《红楼梦》电视剧创作团队,成为进组第一人。

新的时代精神,新的生活河流,也促使一代代人对经典进行重新阐释。《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名著,肯定还会被不断重拍,也会有作者重新创作红楼梦音乐。对此,曾创作这次中国电视音乐史上奇迹的作曲家王立平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辉煌和局限,所有的事只能空前不能绝后,总会有人超越前人……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就是用我们的心血、智慧、勤奋筑起一道高墙,让后代即便不会望而生畏,也应该让他们感到,想要超越没有那么容易”。

位于北京香山的曹雪芹纪念馆(张杰拍摄)

探访曹雪芹故居

一个红迷凭吊曹公的地方


在北京西山,关于曹雪芹及《红楼梦》的相关故事、传说有很多。

1728年,因家道中落,13岁的曹雪芹从江宁(南京)回到北京,晚年在北京西山(今天香山一带),过着清贫的生活。经红学界不少重要专家考证,西山地区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长期生活和逝世的地方。在西山黄叶村,曹雪芹完成《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创作。深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西山已经成为重要的地理坐标,此地也是热爱曹雪芹、《红楼梦》的人常来的地方。

封面新闻“大道”人文大家融媒报道小组,也特别前往北京香山脚下,探访曹公的传说。北京香山属太行山余脉,这里风景优美,古迹众多,在历史上是皇家行宫苑囿之地。“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冬天里的“西山晴雪”,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探访之时,恰逢一场大雪初霁,阳光在植物园里穿梭,林中空地白雪皑皑,亲眼目睹“西山晴雪”,果然名不虚传。这里如今已经是一个曹公、《红楼梦》相关气息浓厚的红楼主题园林所在。

记者探访了设于国家植物园(北园)内曹雪芹文化中心、北京曹雪芹学会,并实地踏上了这里的“曹雪芹小道”,深入了解曹雪芹纪念馆。

位于北京香山的曹雪芹纪念馆(北京曹雪芹学会提供)

位于北京香山的曹雪芹纪念馆(北京曹雪芹学会提供)

据北京曹雪芹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香山一带唱打夯歌、演小曲、唱莲花落十分流行,大部分唱词内容都和《红楼梦》有关,其中提到曹雪芹住处时总是这么唱:“门前古槐歪脖树,小桥溪水野芹麻”。

位于国家植物园内曹雪芹文化中心(张杰拍摄)

20世纪60年代,为了举办曹雪芹逝世200周年纪念活动,北京相关方面对当地可能与曹雪芹相关的遗迹文物,包括户籍、碑刻、住地、文献典籍、民间传说等等资料,进行了广泛的调查。1963年,红学家吴世昌、吴恩裕、周汝昌在香山一带采风时,收集到当地群众口头流传的一幅对联和许多传说。1971年,一幅落款为“拙笔”题壁对联“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有,疏亲慢友因财绝义世间多”在北京香山正白旗39号院因墙皮脱落而面世。

而曹雪芹曾经在满清正白旗军营居住过,这幅题壁对联也被一些专家认为出自曹雪芹之手。又六年后,北京市民张行拿出了家藏的一对老黄松木书箱,书箱上信息与题壁对联相呼应。同时期,相继还有曹雪芹另一部著作《废艺斋集稿》残页等被发现。经过研究,这些文物、文献之间的逻辑链环逐步清晰,最终推动了全国第一家曹雪芹纪念馆——北京曹雪芹纪念馆建立。

专家推断认为,发现“题壁对联”的北京香山正白旗39号(现位于海淀区正白旗村,国家植物园内)应是曹雪芹在香山的居所之一。1983年,北京曹雪芹纪念馆以正白旗39号院为基础修缮、复建部分建筑而成,1984年首次对外开放。这座虎皮石墙围切的长方形院落是清代制式“营房”布局。院前有馆名石刻和建馆碑文,三棵几百年老树盘根挺立,翠林环绕。院内前后二排三院共有18间房舍,青砖铺地,木窗瓦屋,幽静秀雅。馆内系统地展示有关曹雪芹、《红楼梦》的历史、文化与艺术。

北京曹雪芹纪念馆所在的国家植物园一角(张杰拍摄)

据北京曹雪芹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建成三十年多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近千万人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虽然学界对北京香山正白旗39号乃曹雪芹故居这一结论仍有争议,但研究的推进促成了纪念馆的落成,让中外红迷有了一个可以凭吊曹公的地方,对《红楼梦》和中华文化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办公地点位于曹雪芹纪念馆附近的北京曹雪芹学会,成立于2010年,其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中国曹雪芹研究会,创会会长胡德平,名誉会长王蒙。学会下设《曹雪芹研究》期刊编辑部、曹雪芹《红楼梦》资料馆、北京曹雪芹学会书画院等机构。据北京曹雪芹学会秘书长、《曹雪芹研究》副主编位灵芝介绍,该学会致力于以学术研究推动对曹雪芹的家世、生平、思想及其作品和时代的认识,致力于对曹雪芹精神、《红楼梦》文化的大众化传播,并倡导“红楼梦精雅生活”走入百姓日常。2017年,该学会还联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曹雪芹美学艺术研究中心”。

王立平在2023年北京曹学会年会上(北京曹学会提供)

对话王立平:

民族音乐如何走向世界?

汲取古典底蕴+现代语言


在北京曹雪芹学会的办公室,面对封面新闻记者的采访镜头,王立平坦言非常喜欢北京香山,“这个地方很特殊。因为这可是曹雪芹生活过的地方啊,想到此我都觉得激动。走在路上,我似乎能呼吸到曹公曾经呼吸过的空气,感觉离他更近了,有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感。”采访时,王立平先生特意以曹公雕像和寓意《石头记》的石雕为背景,似乎曹雪芹先生与我们一起聆听这次对话,大家一起深深沉浸在《红楼梦》的世界。

从屈原“天问”得到启发

获得《葬花吟》作曲灵感

封面新闻:您为《红楼梦》做的音乐作品超越时代,现在网络上也经常有人感叹,像您创作的这样有生命力的音乐作品似乎变少了。您当时是怎样创作这些作品的?能否谈一下最难忘的创作感受?

王立平:为《红楼梦》这样的作品作歌曲,哪怕是天才,也不大可能一蹴而就完成,必须经过长期打磨。像我这样才华中等偏上一点的人,更得要付出加倍努力才能写好。《红楼梦》里所有人物形象、服饰家具、诗词歌赋都在曹雪芹笔下描述很清楚,唯独没有提到音乐。要作曲就需要“无中生有”创造一种全新的、能够反映《红楼梦》史诗性宏大叙事、表现曹雪芹对社会文化独特思考的音乐语汇。可以说,写《红楼梦》是我这一生花的力气最多,费得功夫最多,动感情最多,写得最苦最累的一次。创作的四年半,我一天好日子都没过过,但是也是写得最过瘾的一次。《红楼梦》的谱子我写好记下了之后,没改过一个音。

封面新闻:在《红楼梦》组曲中,《葬花吟》尤其流传广泛、深入人心。当时创作这首曲子是怎样的情况?

王立平:在《红楼梦》组曲中,《葬花吟》是费时最多的,一共花了一年零九个月才做好,可以说是,流着汗、流着血、流着泪写出来的。我把《葬花吟》的歌词摆在桌上,反复读了一年多,有一天突然发现,“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哪是低头葬花啊?这分明是林黛玉这个弱女子在昂首向天讨公平。因为那一刻我想起屈原在《离骚》中的“天问”,于是我把编剧和专家请到家里,现场给他们演奏,请教他们能不能将《葬花吟》的高峰部分写成“天问”的形式,大家觉得很好。

封面新闻:87版《红楼梦》中,播放《葬花吟》的时候,陈晓旭女士扮演黛玉葬花的场景也令一代代观众念念不忘。当年陈晓旭女士看到这个配了您作曲的镜头,她是怎样的感受,您曾经跟她交流过吗?

王立平:这应是一个永远的秘密。我没听到过她直接说过,我不能替她表达。看晓旭的表演,我自己深受打动,看得出她是真的投入了,真的进入了剧情,那是一种灵魂投入的表演。

初二开始读《红梦楼》

历经波折才品出滋味

封面新闻:在为《红楼梦》作曲之前,你跟《红楼梦》这部文学名著有着怎样的故事?您什么时候开始读它?现在还会不会经常翻看?

王立平:我从读初二时开始读《红楼梦》,读了当然不怎么懂。后来经历了很多人生的坎坷,甚至是波折,才慢慢品出其中的滋味来。最大的感受是,里面很多东西离自己的生活非常近,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还在重读,虽然不是坐下来从头到尾那么读,但会常常拿起来翻到哪儿,都有兴趣读一段,这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习惯。阅读《红楼梦》,应成为中国人阅读习惯里不能错过的经历。

封面新闻:不管是专业学者还是普通读者,对《红楼梦》进行解读的兴趣,一直都没有停止。总是有新鲜的想法或者观点,不时冒出来。对此,您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者观察?

王立平: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的丰富,社会的进展跟生活的变化,解读都在变化。作为学者,在解读一部作品时,必须时时刻刻关注着社会的变化,关注人们心态的变化。当下的人们欣赏《红楼梦》跟过去有所不同,这是必然的。像《红楼梦》整本阅读现在已进入高中必读课程,是一种好现象,也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一种必然。这说明我们对文化有了更高的追求,有了更高的需求。

封面新闻:在互联网上,只要跟《红楼梦》相关的话题总会迅速成为热搜。您觉得,现在的技术手段会不会让《红楼梦》的传播更为广泛?

王立平:我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红楼梦》的生命力还会不断延展,它似乎能自己“寻找”,并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来表达它自己。只要有了渠道,它都会沿着渠道去延伸去发展,就跟老百姓更密切地贴合。在纸质时代,它会通过小说,通过纸本。现在读屏时代,它可以通过屏幕来发展。《红楼梦》好像会自己找人一样,这是世界级名著独有的魅力。

封面新闻: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很受重视。《红楼梦》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百科全书,您觉得在当代的这种环境下,它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所能起到的独特作用是什么?

王立平:作为一个文化从业者来说,始终要抓住这个是我们经典的精髓,来跟广大群众沟通,通过为大家服务,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对于《红楼梦》的学习和认知,会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进步不断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我个人的体会是,《红楼梦》是极有凝聚力的。通过《红楼梦》这个题材,团结了一帮有志于研究传统文化的人,有了一个共同的追求。像87版《红楼梦》,是包括导演、演员、作曲,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大家都念念不忘。这就跟《红楼梦》自身魅力分不开。我们当时每一个人都非常珍惜,自己有机会深入接触到它,而且觉得我们有责任把这部作品经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它。

难忘成都知音

二十年前的音乐会令人感动

封面新闻:《红楼梦》音乐流传很广,您的乐迷、您的读者有什么好的故事给您反馈吗?

王立平:这么多年来许许多多,数不胜数。包括我身边的人,甚至不是一次讲,大家经常会和我讲起《红楼梦》,大家的感受,最新的感受,这都是非常自然的事。大家都是红迷,我也是红迷,所以有很多不断深入的、新的进展跟发现,这都是使我们常常惊喜的事。他们都以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作为基础,来对《红楼梦》产生了新的感受。

封面新闻:四川与87版《红楼梦》有深厚的情缘。除了多位主演是四川人之外,新都桂湖、崇州罨画池、都江堰、青城山、眉山三苏祠等都曾入镜《红楼梦》,您也曾在成都开过专场音乐会,能谈一下您对成都的印象吗?

王立平:我觉得成都观众是有《红楼梦》情结的,是最棒的。四川人豪爽。我一度没想到这样豪爽的四川人,遇到了《红楼梦》,齐刷刷地表现出了那种细腻。在《葬花吟》到高潮时,之前都没有掌声,只有到最后一丝声音消停了一会儿,才有雷鸣般的掌声,极具水准。这样的表现让我觉得和他们息息相通。最感动的是,现场三分之二的观众都在流泪,这是我一生难忘的,成都观众是我真正的知音。因为在音乐会的会场上,四川的听众们是最会听音乐的观众,掉一根针真的都能听见。大家平常都这样(豪爽)的人,居然音乐会的会场能静到这种程度,我非常感动。我没想到四川人原来是粗中有细,那些大家平常大口喝酒嘻嘻哈哈,到了关键的时候,我觉得他们懂得《红楼梦》,懂得曹雪芹,他们真正从精神上心理上懂得了曹雪芹和他所写的《红楼梦》。

封面新闻:除了《红楼梦》之外,让您还特别想为之谱曲的作品是什么?

王立平:这个我没法准确回答。因为只要有机会,我都有兴趣。事实上,我也写了很多,包括《聊斋》。

封面新闻:您既能作曲,又能写词,这样的音乐人是很罕见的。

王立平:我的音乐、我的文学是一个整体。我既通过音乐也通过文学来表达我总体的艺术感受和追求。

封面新闻:让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王老师您做的非常好,您的作品既有传统的魅力又有现代的传播度和接受度,这其中有什么秘诀吗?

王立平:既要有古典的韵味、古典的深厚,还要有今天人们的语言感受。如果完全是古典的,就会与今天的时代有距离,从而影响人们的接受。但如果太现代了,没有古典因素,作品则会缺乏厚实,缺乏重量。所以我觉得就是两个方面——既要汲取传统精髓,又要运用现代语言,今天的人们能接受的方式让普通大众喜爱。这是搞音乐艺术创作的人非常重要的课题。但是这很难真正做到,我自己还没有做到这一点,但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封面新闻:《红楼梦》组曲的歌唱者陈力,原来是长春一汽厂流水线化验员、业余歌手,却唱得肝肠寸断、动人魂魄,这中间的渊源能谈一下吗?

王立平:她虽然不是专业歌手,但是我觉得她具有超过专业歌者的天赋。这种天赋、气质是可以感受到的,这需要人的敏锐捕捉。一个人的卓越之处,既有看得见、听得见的部分,也有靠心去感受、第六感觉去呼应的部分。另外她也遇到好机会,如果当时没有《红楼梦》拍电视剧这个机会,那她的才华可能无法充分施展。总体来说,她算是应时而生吧。这个机会需要遇到合适的人,合适的人也需要遇到合适的机会。对我们作为听众,也是一个机会——可以欣赏到这么美妙的歌声。

封面新闻:你看人眼光如此精准,还计划再开发、培养有潜力的音乐新人吗?

王立平:培养音乐弟子不是我一个人的任务,是所有音乐人的共同任务。而且当时我并没有刻意培养陈力的责任和目的。培养人才通过什么?得通过作品,这是最有力的培养。我通过作品来表达我对生活的看法,对世界的理解。然后陈力用她的声音表达我的艺术理解,那么陈力的成功是自然的一环。实际上,用作品去培养人才,还是要通过我们的作品和具体的艺术实践来培养。

封面新闻: 大家都说现在通过网络听音乐,太碎片化了,您是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王立平:我也了解了今天的青年人怎么听音乐。社会越来越复杂和碎片化,那么音乐自然也会有碎片化的表达。我认为,碎片化听,也总比不听好。

音乐剧《红楼梦》已筹备十几年

期待早日与观众见面

封面新闻:2023年冬,以“曹雪芹《红楼梦》与人文精神”为主题的北京曹雪芹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香山举行。会议期间大雪纷飞,天地一片银装素裹。包括著名作家王蒙和您在内的近百位曹红学者、专家济济一堂,谈红论曹,为京城的漫天飞雪增添了一抹人文暖色。当时您是什么感觉?

王立平:每次参加曹红相关的会议,我都会很有收获,感到非常享受。学者们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人生经历跟学识分享自己的新想法,也促使我对《红楼梦》萌生新的感受和思考。我很高兴与大家在一起谈谈艺术,谈谈历史,谈谈中国的传统经典,作为一个文人来说,这是莫大的快事,所以说所有这样的机会就绝不放过。我觉得一个艺术家要永远保持自己的青春活力,即使年纪再大,思想感情是要鲜活的,这是最重要的。

封面新闻:听说您现在正在创作《红楼梦》音乐剧,可否给我们重点介绍一下。

王立平:《红楼梦》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所以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说,跟《红楼梦》结缘是没有结束的,我愿意与它终身相伴,愿意一直一生一世贴近《红楼梦》,表达我们对《红楼梦》的憧憬和热爱。

我的《红楼梦》音乐剧已经准备了十多年了,剧本创作部分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后期细节调整。方案已经都有了,因为想推到舞台上,是一个很麻烦的系统工程,但是我们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尽量让它更完备、更完整、更理想化一些。

封面新闻:您筹备了十多年,希望什么时候能出现在大众面前?

王立平: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定的,因为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只能尽量推动促进它。

封面新闻:为音乐剧作曲跟为电视剧做音乐,主要区别在哪呢?

王立平:相同之处都是《红楼梦》,区别在于,音乐剧需要演员在舞台上唱和表演,电视剧则是演员在镜头前表演,将来等着看作品吧。

评论 1

我要评论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