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赛、古诗词,随着陕西全域旅游的华美长卷拉开,各市特色文化活动更是在这个传统节日里异彩纷呈。而宝鸡、咸阳这两个坊间对比已久的城市,一直都在你追我赶的争夺陕西经济发展“副帅”,如果从旅游维度出发,这两个地市哪家强?
旅游产业“短兵相接”,宝鸡“英雄气短”
宝鸡与咸阳都曾是历史长河中“最亮的星”,前者是周文化的发源地,后者承载着大秦的强盛。说起文化遗产的丰厚,除了西安,在陕西就属这两地了。而近一年来,在宝兰高铁为宝鸡打通了经济发展的任督二脉时,大西安的开挂速度也为咸阳释放了地缘红利。
但宝鸡的GDP居于榆林、咸阳之后,甚至一度被延安超越,自诩的“老二”,多少经历了些迭出前三甲的“现实沧桑”。但从前不久公布的陕西各市第一季度GDP排名中,宝鸡又一次取代了咸阳,以487.39亿元领先27.26亿元。在两地的差距里,自然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起到了“拉分”因素,不妨参照表一。
不难看出,除了轰鸣的机器与车床,两地的第三产业,其中包括文旅,会是经济对决里最短兵相接的“巷战”。而具体说到旅游,不妨粗算家底。
除了炎帝故里、周礼之邦无可撼动的文化地位,宝鸡还拥有雄奇秀丽的山水自然资源,太白积雪,红河谷幽,关山牧马等等,但宝鸡旅游产业发展并不乐观。仅以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旅游收入为例,宝鸡斩获了17.08亿的成绩;咸阳几乎与其持平,16.97亿元。清明小长假,宝鸡旅游收入7.72亿元,而咸阳为8.19亿元。要知道,宝鸡拥有的旅游资源仅次西安,是咸阳所不能比肩的。而收获这样的成绩,可谓“差强人意”。
据业内专家调研,目前宝鸡旅游面临较为明显的四大问题:
首先是管理体制滞后,产业缺“动力”。长期以来,由于行业和行政隶属分离,导致管理条块分割,造成了投资和利益主体的各种矛盾。旅游、林业、城建、文物等,多方办点,相互掣肘,影响资源整合与深度开发。以关山牧场为例,在记者的走访调查中,牧民与公司、分管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导致部分牧民不满,将补偿部分转嫁给游客,劣化了旅游服务,口碑日下。
其次,政府主导方向不明,措施缺“执行力”。目前,旅游产业虽然已经引起当地政府重视,但尚未出台完整的配套措施和系统条例。政策界限不清,在实际操作中,在涉及土地、环保、税收等具体适宜时,部门撕扯,多头搞旅游,既浪费资源又限制发展。例如,在岐山县五丈原某地区,刚刚挂立起来的湿地公园招牌,又悄然撤掉。据知情人士反应,因为当地要引进一工厂,与湿地公园建设要求不符合。
其三,景区规划落后,产品缺“吸引力”。 “门票思维”、“一哄而上”现象比较明显。比如,发展农家乐,齐刷刷一村子臊子面,产品同质化严重。此外,文创产品的开发相对滞后。“去宝鸡带什么回来”,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资金投入欠缺,景区缺“黏客力”。景点存在小、散、弱问题,一案以蔽之。赫赫有名的诸葛亮庙景区,没有完善的交通设施。道路狭窄,车辆拥堵。游客只好借助附近村民的三蹦子和电动车前往景区。而入住的餐饮商家少得可怜,导致游客既来之,却不能很好的二次、三次消费。
当然,咸阳也存在精品旅游景区少、城市形象营销不够、文物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在这场“短兵相接”的“巷战”中,资源丰厚的宝鸡与存在感不足的咸阳,还需要一次“胡服箭袖”的旅游改革,才能“短打”出更大的成绩。
工业“八卦图” VS 乡村“五行阵”
当咸阳的袁家村与茯茶小镇游人如织时,座落在宝鸡太白山下的农夫山泉工厂也迎来了一队队的旅行团。据了解,近一年来,这座工厂已接待游客 1.1万人次,逐渐成为研学游、亲子游等项目的必选菜单。
众所周知,宝鸡是陕西工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太白酒业、蒙牛乳业、吉利汽车等现代企业盛名久负,申新纱厂工业遗址别具特色。给工业重镇的优势,植入旅游芯片,用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成为宝鸡旅游规划中的一大亮点。
工业旅游最早起源于法国,我国的工业旅游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青岛海尔、北京首钢、中国一汽等企业的工业旅游已经成了非常成熟的旅游项目。陕西有11家企业位列“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除此之外,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西飞集团等企业也接受游客参观。2013年,太白酒业、蒙牛乳业、西凤酒厂等五家企业被确立为宝鸡市首批工业旅游示范企业。“工业旅游”逐渐成为“旅游 ”的“宝鸡诠释”。
西凤酒厂办公室主任肖宁说,他们一年要接待来访者4万人次,主要涉及政务接待、行内观摩以及经销商接待三大块,单对这些特定人群的开放,已让西凤酒公司体会到旅游推广品牌价值的巨大作用。
如果说,将工业生产线变身黄金旅游线,是宝鸡布下的“八卦图”。那么“乡村游”就是咸阳摆下的“五行阵”。
咸阳市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历史文化、休闲度假、乡村民俗三大核心旅游产品体系。近年来,以袁家村、马嵬驿、茯茶镇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异军突起。2015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550万人次,农民直接收入突破10亿元。仅袁家村2018年春节,从春节假期截止到正月初十,每天都有10万以上的人流量,游客每日接近20万人次,累计接待140.7万人次,单日旅游综合收入约600万元,旅游收入1.2亿元。
更可贵的是,乡村文化游的火爆,不仅带来了人气和收入,也带来了咸阳农村环境的升级。礼泉县西张堡镇白村新型社区,一幢幢连排二层中式小洋楼、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一应俱全的公共设施。乡村旅游撬动了咸阳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县域经济的活力又放过来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
而说到“县域经济”,无论是工业风还是乡村游,都是以此为依托和落脚的。而这也是两地旅游产业PK的一场“堡垒战”。因为,旅游的蛋糕,需要它提供面点和奶油。最直接的对比,咸阳南五县都在平原上,尤其是泾阳、三原、兴平县域经济强大;而宝鸡的诸多县区却都在山区,甚至太白县整个就在自然保护区里。这是宝鸡发展旅游后劲受限的“痛点”。
再有一点,便是“理念”了。除了自然景区,说起文化历史,自然是宝鸡的周公庙,咸阳的马嵬驿。但今年春节,周公庙景区接待游客6.91万人;马嵬驿日均超过15万人次,大年初一更是超过18万人次。抛绣球等多种互动式民俗演出让游客不仅仅充当旁观者,更能参与其中。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热播后,使泾阳安吴青训班纪念馆(吴家大院)、三原周家大院等景点热闹非凡,春节期间,吴家大院日游客量约3万人,共接待游客17.65万人次;周家大院日游客量1万人以上,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均创历史之最。电视剧的热播,也带火了泾阳凉皮、肉夹馍、甑糕等小吃。而之于宝鸡的旅游营销,起步太晚。被动的“机会”也并没有较好的利用。比如,《舌尖上的中国》不止一次宣传臊子面,但无动于衷的宝鸡,并未在一碗面上下多少功夫。连海底捞的火锅都可以外卖了,臊子面却无法邮寄到“远方”。而早在80年代《封神榜》就替宝鸡在全国打出了“凤鸣岐山”的一道捷径,周公庙与钓鱼台却还停留在门票的格局里。可以说,在“理念”上,咸阳更懂得“攻心”,趁热打铁。
其实,不管是“工业风”的良剂,还是“乡村游”的处方,需要县域经济硬对硬的“下兵伐战”,更需要思维理念的”上兵伐谋“。但是,在关中平原城市群的语境中,城与城之间的”伐交“是旅游共赢的重要手段。毕竟,只要到了西安,一脚油门可以到咸阳,下一站就是宝鸡。
沿着文化和高铁,划一道旅游线
毫无疑问,西成高铁之于汉中,犹如宝兰高铁之于宝鸡。谁都瞄准了高铁速度带来的经济速度,而最直接的便是旅游。但不同的是,汉中早就熟谙它的自然风光优势,宝鸡却要在工业重镇上做一番”旅游探索“。而在关中平原城市群这个经济版图中,宝鸡和咸阳面临着共同的使命。
关中平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厚重记忆,拥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庆阳和宝鸡的周文化,宝鸡、咸阳、天水的秦文化,西安的汉唐文化以及临汾、运城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这一城市群成为一串文旅珍珠。”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全域旅游示范区,整合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一批立足关中、联通全国、影响世界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支点旅游品牌“,成为众多专家的呼吁。
在”共建“问题上,或许最近刚刚携手的重庆和四川可以提供参考。
从古至今,巴蜀一带都是让无数人向往的神秘地带,而“巴山蜀水”,更是将重庆和四川的山水美景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最近川渝共同签署《行动计划》和专项合作协议中,两地将实现优势互补,联合发展旅游产业。重庆将携手四川共建国际化的巴蜀文化旅游品牌,联合打造以重庆、成都2座国际旅游都市为核心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比如,整合大足-安岳石刻、长江三峡、万盛石林、黑山谷、金佛山、天生三硚、芙蓉洞、九寨-黄龙、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大佛-峨眉山等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环线;整合小平故里、红岩文化、华蓥山游击队等红色文化资源,共建大华蓥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支持共建旅游推广联盟。
之于宝鸡和咸阳,更是周秦汉唐的文化带脉,而两地旅游体验的不同风格,更能带给游客多层次的体验。宝鸡这座工业重镇要轻装上阵”旅游产业“,更需要旅游聚合效应的带动。值得一提的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已经在旅游方面寻找合作角度并付诸实践。黄帝陵、乾陵、昭陵、桥陵、炎帝陵、大唐秦王陵、先秦陵园博物馆等串联的”西部帝王陵区域旅游合作联盟“的旅游线将在城市群的新概念里得到更深层级和范围的合作。比如联合宣传营销目标、联合制定旅游惠民政策、加强区域联盟间的交流、积极开展网上宣传营销、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强化区域旅游服务等等。
如今的经济发展,已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至于宝鸡和咸阳,虽有PK,但更多的是相互借力。旅游如此,全盘经济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