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上海地名中的“瓜果蔬菜”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5-16 08:57)
文章正文

地名,是一个城市的记忆。给地名命名的方式有很多,族居者的姓氏(如徐家汇)、当地名人官职谥号(如文定路)、路面地形结构(如三角地)、沿路建筑(如露香园路)、附近机构(如制造局路)、周边聚集行业(如豆市街)等,都是地名中常见的因素。在城市连年累月的更新中,有些地名被逐渐湮没,有些却依然保留至今,让后人能够从中一窥当年此地周边的情景。

偶然发现上海的地名中藏着一些“瓜果蔬菜”,笔者简单梳理罗列一番,与大家分享这份生气勃勃的城市档案。

黄浦区

外咸瓜街

北起东门路,南至复兴东路。1913年改筑。自清中期起,福建人聚居在此沿路开设咸鲜市场,福建方言把黄鱼叫作“黄瓜”或“瓜鱼”,大量吃不完的黄鱼被风干、腌制,叫作“咸瓜”,街道因此得名。外咸瓜街常年供应海产品,久之,成为了上海最主要的水产品集贸市场。

福建人是最早从海上进入上海的移民群,他们聚居在当时上海县东门一代,在此往来贸易。清乾嘉时的一首《上洋竹枝词》中有这样的描写:

东门一带烟波阔,无数樯桅闽广船。

阛阓居奇百货盛,遐方商旅满江城。

旅沪的福建泉州、漳州商人还在东门建造了“泉漳会馆”,在会馆内供奉天后保佑航运平安,会馆旧址就在外咸瓜街。

1884年点石斋上海城厢租界全图(局部),图中可见咸瓜街,以及漳泉会馆

新中国成立前,外咸瓜街是全沪药材、参茸、桐油、柴炭和麻袋业批发和零售商业集中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是居民区,北首靠东门路处设有收购和批发蔬菜、瓜果的国营副食品市场,北段和中段有集市贸易,小东门、外咸瓜街一带是上海市市区规模最大的集市贸易市场,一直维持到20世纪90年代。

外咸瓜街集市贸易市场。图片来源:《南市区地名志》

原先这附近还有一条“里咸瓜街”,按照上海地名用语习惯,靠近城厢的一边称“里”,“里咸瓜街”在“外咸瓜街”的里侧,亦即西侧。抗战前,沿街商业繁盛,“八·一三”战事后商店停业,今已消失。

1913年商务印书馆实测上海城厢租界地图(局部),和1884年地图相比,这时的图中已经区分里、外咸瓜街

抗战前里咸瓜街市容。图片来源:《南市区地名志》

豆市街

北起白渡路,南至紫霞路。上海开埠前,这里是豆、麦、米粮、食油等批发商行集中的地区。全沪豆、米,食油的交易大都在这里进行。因是豆米字号行市的地方,故取名为豆市街。但这里是字号,只开单,不提货,库房另设他处。其中致祥、义昌、益康、益慎,恒久等字号大都是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商号,在商界享有一定的声誉。

1913年商务印书馆实测上海城厢租界地图(局部),图中可见周围商号

在中外未通商前,上海的商市以豆业为领袖,直至清末市用银两通用豆规,米麦行肆所用的斗斛,也由豆业掌控,可以说豆市街与上海商业的关系至为密切。当有豆米字号时,本街附近的棉阳里、萃丰弄及吉祥弄一带设有许多汇划钱庄,多数是专为豆市而设。上海开埠后,豆米字号逐渐往北面租界处迁移。“八•一三”战争后,豆市街毁损至巨,恢复后的豆市街已改为居民区,昔日的豆市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静安区

蕃瓜弄

位于原闸北区中部,今静安区境内。东邻共和新路旱桥,南界天目西路,西邻大统路,北沿铁路线。19世纪末,地区内有自然村姚家宅桥,后逐步形成街市里弄。

1918年英文上海地图。图中“海昌公所”,即今蕃瓜弄所在位置

至20世纪20年代,姚家宅成为闸北区西南部繁荣地区的一部分。有致富里、同德里等17条旧式里坊弄,有通和布厂、大中烛皂厂、海昌公所,还有粮食、香烛、烟酒、木材、绸布和茶馆等10余家店铺。大统路为当时嘉定、宝山通向市区的交通要道。

1929年绘上海特别市工厂分布地图(局部)。蕃瓜弄大致在此区域。图示A为机器,B为纺织,D为商品,E为化学。从中可知蕃瓜弄周边业态

1937年,“八·一三”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姚家宅一带被炸成废墟,遍地弹坑。一些无家可归的劳苦大众,在炸弹坑旁搭起草棚安家。1940年,有5户难民在此搭棚栖身,后逐年增多。

解放战争时期,大批外地农民背井离乡,来沪拾荒,逃难到此。他们在这片废墟上用捡来的旧铁皮、破芦席搭成半圆形、半人多高的地窝子(俗称“滚地龙”)。这些贫穷人民以种南瓜(俗称蕃瓜)为食。当时曾产一特大南瓜,茎蔓卷曲似龙须,瓜面瘤状似龙眼,人称蕃瓜龙,视为吉祥物,遂以其谐音称该聚居地为“蕃瓜弄”。

新中国成立前夕,蕃瓜弄已集聚了近两千多户人家、近两万居民,其中来自苏北地区占81.83%,苏南地区占8.62%,其他省市占9.55%,这里成了旧上海最大的贫民窟——棚户区之一。棚户区内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为了防火(兼排水)开了许多积水沟,日久成了臭水沟;垃圾遍地,厕所简陋奇缺,环境十分肮脏,夏天传染病蔓延,冬天常有冻尸横地;羊肠泥路,雨天满地泥浆,行走困难,再加流氓地痞横行霸道,居民抱怨说:“蕃瓜弄是阴沟洞,走路三步一鞠躬”。

蕃瓜弄旧貌

1965年,这里改建成五层楼房的新村,这是上海出现的第一批五层楼工人新村,总建筑面积约69000平方米。“蕃瓜弄”这一地名沿用至今。

改建后的蕃瓜弄

今蕃瓜弄小区内景

徐汇区

柿子湾路

在徐汇区西部,原是一条坑坑洼洼无名小路,1981年4月,以当地习称地名“柿子湾”命名为“柿子湾路”。

柿子湾又名朱家宅,大致范围东至宜山路,西至徐虹北路,南至凯旋路,北至南丹路。抗战前,这里是菜田、坟丘,河浜纵横。抗日战争开始,因逃避战火而来沪的外地劳动人民在此搭棚聚居。后人口逐渐增加、兴办了不少小型工厂。东面有亨利肥皂厂、鸿泰染坊,西面有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南面是一条弯曲的小河,北面有天厨味精厂。当时境内的有邵家宅、朱家宅、甘家宅,总称湾里,其中甘家宅曾称牌楼湾。居民中有几户种植柿子树,后人遂称这里为“柿子湾”。

瓜豆园

瓜豆园旧影。图片来源:上海年华

历史私人花园。原址在龙华镇南,又称陆家花园,园主陆元僧。约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园地40余亩,建屋13楹,中间为“述闻堂”,匾为张謇所题。旁有怀桔庐,庐东有陆氏宗祠,庐西葬有陆子怀墓。陆云僧酷爱园艺,园内松柏苍翠,中西花木繁多。陆氏自筑瓜豆园路,长里许,以便利出入(今路已不存)。1944年日军扩建机场,园地遂被平废。

普陀区

桃浦

桃浦旧影。图片来源:《普陀区地名志》

嘉定东南部和宝山南部。为西虬江支流。据《真如志》《宝山县续志》及港务局业务报告等记载:桃浦,亦称桃树浦,别称桃溪。因沿河多种桃树而得名。北起走马塘,南至虬江,会木渎港,出吴淞江,河长9公里余。为桃浦乡之干河,系宋代36纵浦之一。河道北接北茭泾,通蕴藻浜,昔时与中槎浦(申纪港)、大场浦、赵浦、彭越浦等较大河道,纵贯上海市西北部广大乡镇,通过众多横向河浜,长期来在航运和排灌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吴淞江与蕴藻浜间的干流之一。

李子园

位于普陀区西北部,跨普陀区和嘉定区。1958年时为桃浦公社李子园大队,1983年建立村委会。1984年9 月,属该村委会所辖的真北路沪宁铁路立交桥北堍两侧、真南路南、沪宁铁路北区域内的部分土地划入。

茨菇塘

位于普陀区区东部。石泉新村街道内。在汉阴路西,宁强路南,石泉路北。20世纪初,瑞和砖瓦厂在此购地21.5亩,雇人挖土运往小沙渡作为该厂的砖瓦坯,挖了三十多年,到1940年遂成巨坑。1943年由祁氏等人向瑞和砖瓦厂租赁此坑,灌水成塘,以种植茨菇为主,故名茨菇塘。1972年填塘1/4,建成煤渣砖厂;1976年全塘均被填没,兴建起石泉五村,从此茨菇塘消失。

1978年上海市交通图。被填没的茨菇塘大致在此区域,今石泉五村片区内

杨浦区

茭白园/茭白园路

茭白园位于杨浦区西南部,今江浦路东侧称东茭白园,西侧称西茭白园。

茭白园路(高德地图)

据说该地已有200年历史。原为农村聚落,中余浦(今双辽路)纵贯地境中部,两侧多为农田、水塘滩地,较大的水塘约有两亩。当地以种植茭白为主,因盛产茭白而出名,故称茭白园。其范围大致在中余浦以东,严家祠堂以西,蒋家浜以北的一片地区。系农村老宅基,居民大多张姓。住宅较集中的有两处:一处近中余浦旁,有20多户。另一处在东南角,蒋家浜以北,约有10余户。村宅东北部坟山遍地。中余浦以西为农田、坟山、浜沟交错,南邻徐家巷自然村。

20世纪初,租界内兴建工厂,致使临近租界的茭白园一带人口日渐增多。1920年在村东建有出租房屋(习称十八间,即今兴隆街),中余浦西侧东北处(今江浦路双辽路口)亦搭建茅舍草棚。1930年后中余浦南段填没后,江浦路从昆明路向北延伸至茭白园。由于此地交通方便,来此定居者不断增多。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村宅及棚户全被烧光。抗战后重建家园,外地人亦络绎不断来此落户,人口渐多,形成聚居地,仍称茭白园。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口、住宅的不断增加,分成东、西茭白园两个居民点。西茭白园比东茭白园大,居住人口更集中。住宅密集,多为平房,也有一部分两层楼屋。商店设在江浦路,有菜场、饮食店等,沿路还有工程机械厂仓库、杨浦棉絮厂、豆制品厂等。东茭白园有茭白园小学、幼儿园。

20世纪90年代地图中的东茭白园,附近犹可见蒋家浜

1996鸟瞰图中的茭白园路,从中可见当时周边业态

茭白园路东起杨树浦港,西至江浦路。路址原为农田,后为茭白园简屋区内自然形成的通道。1952年铺弹街石路面,1984年11月改铺沥青混凝土路面。1946年1月榆林警察局为便利该地区户籍管理,取名为茭白园路。

2020年7月的茭白园路街景,周围已经拆尽。图片来自网络

浦东新区

柿子园

在花木街道东北部,今上海博物馆东馆(在建)区域范围内。清乾隆年间,朱氏从青浦迁来定居,种柿树成林。后代在此开设盐行,称“柿子园”。

图中所示柿子园区域为在建中的上博东馆

闵行区

樱桃河

位于今闵行区塘湾镇。旧有邢、窦两姓居住湖畔,故名邢窦湖,亦称莺窦湖、莺脰湖,讹称樱桃汇,现习称樱桃河。

樱桃河地图。图片来源:《闵行区地名志》

南宋时,湖面积约2平方公里,到16世纪初已成一狭长河道。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曾在中段建石拱桥一座,称尚义桥。北起俞塘,南迄黄浦江,长约7公里。水深1米多,宽4-8米,排灌受益面积266. 67公顷,可通航20吨级以下船舶。1968年疏浚。1974、1977年又疏浚。跨河建筑铁路桥2座、公路桥2座。

宝山区

水果弄

水果弄及其周边

位于宝山罗店,东起石驳岸路,向南有通向市一路的支弄一条。该弄于明代建有道教清净庵,因道姑(习称师姑)在此进出,故名师姑弄,由谐音演化成今名。

嘉定区

蓬蒿浜

1912-1914曹王庙乡图,蓝色标记处为蓬蒿浜。图片来源:《嘉定地名志》

位于嘉定区曹王镇西北部,西起华亭泾,东至蒲华塘,长1.56公里。以河道两岸植物得名。通航10吨左右船只,流经俞湾、华东2村。1982年底全程疏浚、拓宽,西段实地开挖。

金山区

葡萄浜

在金山松隐镇东部,潘泾西侧。清代有做蒲包,后谐呼葡萄浜。

青浦区

黄瓜漕

黄瓜漕(高德地图)

位于青浦境东部。南北流向,北起徐泾镇前明村徐泾江(徐泾港),南至赵巷镇方夏村淀浦河。流经徐泾镇前明村和赵巷镇和睦、方夏两个村。穿越砖窑泾。河流以形似黄瓜而得名,长2.2公里。具有蓄洪、排涝、灌溉、通航等功能,可通航30吨级船只。沪青平公路和沪渝高速公路有桥跨河。

落苏泾

落苏泾(高德地图)

上海地区方言称茄子为“落苏”。落苏泾原在香花桥街道境内,周边原有落苏泾村,清顺治年间成村落,以河名命村名。2004年建民惠佳苑小区征地,村民全部迁至新村,落苏泾村消失。

松江区

东西果子弄

位于松江区东外街西段北侧。南起张塔桥堍,北至原茸北镇农村。西弄砖砌路面,东弄泥路。相传该处昔有果园,植有梅树、桃树、杏树、李树等,盛结果子,故名。

菜花泾

位于松江区乐都路南侧。北起乐都路阳华桥西堍,沿城河残迹逶迤西南行,穿谷阳北路和潭东街相接。弹石路面。原名采花泾,以北门外昔有北花园得名。其南段有船民新村,中段北侧有民国初吴光田烈士墓。2003年此路在老城改造时被拆除。

崇明区

黄瓜沙

即新隆沙,初名黄瓜沙,1986年更现名。位于崇明岛北,长江口北支水道中心线南侧,南距崇明岛800米。20世纪30年代淤涨出水面,70年代初由数个小沙洲合并而成。沙洲呈东西向长条状,形似黄瓜,故名。因在永隆沙之后涨出水面,故亦名新隆沙。东西长13公里、南北宽1-2公里,总面积近30平方公里。岛屿上面建有江苏省农场、窑厂、水闸等。

新横沙鸟瞰。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有不少地方都曾被叫过“菜场街”“菜市街”“菜场路”,顾名思义,这些地方曾经菜贩云集。有些在今天地图上还能查到,更多的则随着城市改建更名。在这些和“菜场”有关的地名里,很多其实并非正式的名称,而是在当地人经年累月的习惯里,变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名字。

比如黄浦区的宁海东路,这里原是1863年兴筑的一条狭长的小街,名叫宁兴街。上海开埠前,县境内外没有专设的菜场,街上只有肉铺、鱼行、鸡鸭行,很少固定的菜摊。1864年,有两个外国地皮商人拉拉·博尔德黎神父和汉伯里(汉壁礼)在宁兴街他们的地产上,出资造一个菜市场,定名为“中央菜市场”。1864年12月,公董局通知蔬菜、水果、鱼、野味等摊贩,自1865年1月1日起必须集中在中央菜市场出售货物。由于莱贩不愿到那里去集中营业,居民们也感到不便,中央菜市场的营业不振,同年4月,中央菜市场就此夭折了。“中央菜市场”是上海最早的菜市场,虽然开的时间很短,但人们对它有深刻的印象,一直把开设过菜市场的宁兴街叫作菜市街。1943年,以浙江宁海改名东宁海路,1946年改今名。

1913年商务印书馆实测上海城厢租界图(局部),图中的宁兴街(红色框线内),图中直接注明“宁兴街即菜市街”

还有顺昌路,也曾被称为“菜市路”。这片区域是大家今天熟悉的新天地商业区,原本这里叫作“太平桥”,片区名源自于打铁浜、晏公庙浜会合处北侧的一座古桥名(也就是今天顺昌路、自忠路口)。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打铁浜、晏公庙浜以北划入法租界。位于华界与法租界交界处的太平桥地区,居民渐众,形成集市,20世纪初,太平桥环周已有摊店百余个。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筑葛罗路(今自忠路)以北段,名桂林山路,今自忠路以南段名菜市路。民国三十二年,全路以福建顺昌改今名。

1913年商务印书馆实测上海城厢租界图,图中标注的打铁浜和太平桥。图中葛罗路为现今自忠路,桂林山路为现今顺昌路北段,由此推测自忠路以南段的乡路(红色标记处)应当就是菜市路

顺昌路早期集市影像(大约为20世纪20、30年代影像)

和“菜场”“菜市”类似的,“果园”“桃园”“柿园”也是在地名中出现率较高的字眼。这些地名,为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保留了一份曾经的印迹。

(本文作者石梦洁系上海通志馆职员。参考资料包括《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园林志》《闸北区志》《上海地名志》以及各区县地名志)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