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陕西传媒网报道,7月5日,在以“开放的中国:迈向世界的陕西”为主题的外交部陕西全球推介会上,陕西省长胡和平将陕西的汉语拼音“Shaanxi”中包含的字母分别用七个英文单词(字母)——“Spectacular(壮丽)”“Historic(悠久)”“Abundant(丰富)”“Active(活力)”“Nice(美好)”“X(代表陕西依托文化、资源、科技、人才、区位等优势的特殊单词)” 以及“International(国际)”来阐释。
不少网友注意到,这里胡和平所用的“Shaanxi”与日常汉语拼音中的“Shanxi”相比,多了一个字母“a”,因此质疑官方是否出现了一个拼写错误。
那么,陕西到底是应该拼作“Shaanxi”还是“Shanxi”?
澎湃新闻注意到,目前在陕西省政府、《陕西日报》网站中,陕西的拼法均写作“Shaanxi”。此外,譬如上海的陕西南路路名标牌也使用了“Shaanxi”的拼法。
7月6日,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教育科学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长张日培告诉澎湃新闻,“‘Shaanxi’的拼法是一种在特定场合下国家认可的使用习惯”,原因与区分“陕西”和“山西”拼法有关。
张日培介绍,“上世纪70年代,为使中国地名进入国际社会,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在绘制汉语拼音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时,为区分‘山西’和‘陕西’,参考‘国语罗马字’的标调法,将‘陕西’拼写为‘Shaanxi’,尔后就使用开来。”
对于为何“陕西”的拼法中加“a”而非“山西”加“a”?张日培解释,这是参考了国语罗马字的标调法。由于该声调拼写方法十分复杂,大致可以解释为:一声不标调,二声元音字母后面加r,三声重复主要的元音字母,四声元音字母后面加h。 因此,读作第三声的“陕”采用复写元音的方法作“Shaan”,故而“陕西”拼作“Shaanxi”。
张日培还提到了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年批准发布的《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GB3259-92),该拼音拼写法的第5.9条写道:“某些地名可用中国地名委员会认可的特殊拼法。如:陕西日报 Shaanxi Ribao。”
“这是特定情况下汉语拼音使用的一种变通手段。”张日培强调,“这种区分方案目前仅用于省级行政区划名称,不应类推。”
比如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在其区政府官网上,就将“陕州”一词拼作“Shanzhou”。
陕西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也认可为了区分“陕西”“山西”而采用特殊拼法的解释。该处一赵姓主任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Shaanxi’的拼写采用的是我们国家自己的拼音方法,即汉语拼音方案。”
他强调:“加‘a’的做法是在不能标注声调的情况下为与山西区别开的做法。故而在能够标注声调的时候则不用特意加‘a’。这是目前省内路标,地名等场合通行的拼写方案。”
事实上,由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中国地名的拼法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各自为政”:其中,威妥玛式拼音法和邮政式拼音法较为普遍。比如众所周知的“Peking”(指北京)就是邮政式拼音法,而其威妥玛式拼音法则是“Peiching”。
建国后,推行一套统一的拼音方案势在必行。
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大批准通过《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实行音素制,字母名称音主要参考法文、德文等,字母音值尽量照顾国际惯例。此后除一些考虑到国际交流习惯而保留的威妥玛式等旧拼音法拼写的单词以外,其余均采用汉语拼音拼写。
1987年,由中国地名委员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以及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地名标志不得采用“威妥玛式”等旧拼法和外文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要求:“地名标志上的地名,其专名和通名一律采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不得使用‘威妥玛式’等旧拼法,也不得使用英文及其他外文译写。”
通知还规定,“地名的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按中国地名委员会等部门颁发的《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和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等部门颁发的《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的规定执行。”
2000年10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该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